西西河

主题:【原创】单田芳及其评书 -- 大娃

共:💬45 🌺6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单田芳及其评书

    硬盘里存着近5G的单田芳评书MP3,大多数已经听了不下五遍,当然,这只是他作品的一部分。

    PS: 个人最喜欢的是《童林传》。

    单田芳背的第一部书是《隋唐演义》,到现在一共近一百部评书,这么算吧,假如一天花两个小时听他的评书,够你听五年不带重复的。给他开个帖子是因为兴趣,也是因为感情。听他的评书听了至少十年了,不是兴趣不会坚持,坚持之后有了感情。听他的书,老幼妇孺都会知道天地之中尚存浩然正气,也会了解程咬金(隋唐演义)、白眉大侠徐良(七侠小五义、白眉大侠)、童林(童林传)等人物角色。

    ****************************************************************************************

    姓名:单田芳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4.12

    身高:174cm

    国籍:中国

    籍贯:辽宁营口

    作品:《隋唐演义》《白眉大侠》《童林传》《乱世枭雄》《千古功臣张学良》《平原枪声》等

    单田芳简介

    --------------------------------------------------------------------------------

    单田芳原名单传忠,生于评书世家,祖父、外祖父、父亲、母亲都是说书艺人,耳濡目染,他五六岁时即能滔滔不绝地说上几段《包公案》、《呼延庆打擂》。六岁读过一年私塾,而后又进了洋学堂。1953年,单田芳高中毕业考进了东北工学院。

    单田芳播讲的评书,特别是传统评书,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那沙沙哑哑的嗓音,将历史知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与形象逼真的说书技法融会贯通,每每使听众在获得艺术享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一种道德教育和情操陶冶。

    ****************************************************************************************

    这是单田芳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shantianfang

    ****************************************************************************************

    单田芳谈自己没录过金庸作品的原因:

    金庸是当今写武侠小说的大师,名符其实的大师,不然的话他写的书怎么在香港、内地都拍成了电视剧,那是经典。但是我为什么没有录金庸先生的书呢?其实《书剑恩仇录》我看过,写得非常好,人物刻划非常细腻,心理活动到外在,非常好。但是这点跟我撞车,我们说评书的,拿我的性格来说,喜欢粗线条的东西,金庸先生写的太细腻了,针都插不进去,没有我的用武之地,没有个人发挥的余地。另外对于新派的武侠小说,男女之间的爱情,哪套书都有爱情,我也刻划不好,我不擅长这方面,我乐意说金戈铁马,缠缠绵绵的这些说不了

    摘自:http://book.sina.com.cn/author/2006-02-23/2211197256.shtml

    ****************************************************************************************

    • 家园 单田芳的评书可是陪伴咱度过了中学时光哦

      从初中开始,每天中午都等着听他老人家的评书连载。到了高中,白天在家里听到的段子,晚上到了宿舍能跟同学们侃上大半天。

    • 家园 最近正在听单老的《曾国藩》

      每天晚饭听两三回

    • 家园 给个听评书的地儿 http://www.5ips.net/
    • 家园 童林传真是好书啊

      听到几次英雄大会,尤其是后来雍正翻脸诛杀侠营,江湖群侠大聚义帮童林复仇,单老沙哑的声音中,苍凉悲愤油然而出!这时候他的哑嗓子是比别人的好嗓子更有力量的。同时代诸名家各擅胜场,相比袁阔成先生的流畅华丽,田连元的明白跳脱。单老的不少书都失之粗疏。但童林传的悲愤却是突出的,甚至连本应比童林传更悲愤的杨家将也不免逊色。

      童林传这部书,好就好在雍正翻脸和童林复仇。这里边的江湖群侠的身份和立场因而有戏剧性的变化,而非三侠剑系列的奴才作相。说起来,单老能说了十三省总镖局为正面的三侠剑又说以十三省总镖局为反派的窦尔敦。这个立场的转变也是很好玩的。

      除此之外,单老的隋唐是上品,龙虎风云会系列虽然不够好,但是经典。

      • 家园 不过那段太短了

        单老也没说吕四娘刺雍正,但总的从情节来说这部书和三侠剑水平相当。感觉比那部连环套有意思。

    • 家园 最喜欢袁阔成的评书

      尤其是三国演义,夹叙夹议,说的很文化,很有趣,其他的几位,感觉江湖气太重了一些,就是单纯的说书,可能和个人素养有关系

    • 家园 花顶,随便问一句:

      哪里可以下载啊?

    • 家园 小时候极端喜欢老单,但现在发现新的段子

      比较多雷同。比如临阵收妻,用过无数次了。也许这就是原始蓝本的构思?

    • 家园 我认为单田芳先生最优秀的地方就是尊重原作

      尊重原作是一种勇气,和对实力的自信。现在无论是做影视还是评书,“创新”是一个最常见的话题,其实,创新不怕,但你要有超越原著,或者至少不亚于原著的水平,才能谈创新吧。这里面比较出色的,我觉得徐克可算一个。徐克的东方不败,笑傲江湖都堪称经典,在运用影视艺术的表现力方面,徐克是他这一行里面的金庸,所以他的创新,让人看了有荡气回肠之感。

      但大多数情况下创新者根本没有这个水准。逻辑上,你的水平不如原著者,却用同样的题材进行创作,结果不问可之。那么,为何还要有这样多的“创新”出来呢?理由也很简单 -- 第一,卖点;第二,最重要的是如果遵循原著,只有拍出原作30%-40%的能耐,那拍出来不是挨骂么?我创新了,你就没法骂我了,因为那玩意儿你不再能用原作的精神来要求我了。

      敢于尊重原作的,都显示了足够的勇气和实力,如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红楼梦,大唐狄人杰传奇,拍出来都是挨过骂的,而且挨得很厉害。观众是用罗贯中,曹雪芹和高罗佩的标准来要求编导的,一如单老的隋唐演义。但是,他们拍摄完成后,就很难超越。至今,我觉得陈晓旭的林黛玉都是难以超越的,原因就在于此。

      拍红楼梦,就要是红楼梦,如果想拍别的,就换个主题好了,何必搭人家的顺风车呢?糟踏了题材,还糟蹋观众。

      跑题了。

      • 家园 推荐一部电视剧,或者说是两部

        如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红楼梦,大唐狄人杰传奇,拍出来都是挨过骂的,而且挨得很厉害。

        梁冠华主演的《神探狄仁杰》,为什么说是两部,又接在后面拍了个系列二。个人以为,是少有的古装片,演员、剧本都是上佳,看得出是花了番心血的。

        现在好像已经开始拍系列三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