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满清功罪 -- aokrayd

共:💬168 🌺951 🌵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清的影响,一个是麻木,一个是不合作

            麻木,前面说了。这里补充一点“不合作”。清初是“反清复明”的号召力,到了清末辛亥革命时候“驱除鞑虏”依旧有号召力。这里不谈民族问题。显然这些口号的号召力说明了民众,如果说不是大多数,也可以说是知识分子那一社会阶层对清的从内心的抵触。(我想,麻木的阶层,和抵触的阶层应该是不同的)

            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列强的入侵,你说那些阶层是奋起保国呢,还是坐山观虎斗?或许有很多人心里暗自高兴也不一定。我相信对当时的很多人来说,西方列强和清并没有什么区别。面对这样的心态,或者是麻木,或者是幸灾乐祸,列强所能遭受的抵抗力有多大?清不败,是没有道理。

            还可以想想日本为什么在近代变成了强国。没有被征服过,单一的文化背景,是不是一种有利条件呢?

            谢谢,以前都没有想到这些

            • 家园 不合作的态度肯定是有一点的

              还是那句话,在清初的影响极大,几百年过去后,已经微乎其微了。也别说清末了,就是乾隆,嘉庆年间,还有几个读书人不去科举,还有几个老百姓为了头上的辫子天天难过。倒是民国时再叫他们剃辫子颇费了些周折。从林则徐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到后来的康梁谭嗣同俱是当时汉人之杰(这里不讨论他们个人的人品和行为),从他们的所作所为我看不出有什么不合作。

              他们的努力是为了中国,还是为了满清呢?恐怕两者兼而有之吧,在他们心里中国和满清没什么差别吧?

              辛亥革命时又提起“驱除鞑虏”,这个口号还颇为有效,那是因为大家都知道大清气数已尽(老百姓日子过得也苦多了),反正要改朝换代了,鉴于清朝的这个致命伤,这么好的一个现成口号干吗不用?

              好象整个清代两广地区一直存在着天地会,那么乾嘉年间反清复明的口号为什么就没用呢?即使那时候清朝国力仍强,那么到了太平天国的时候好象也没有达到振臂一呼,天下响应的效应,(好歹都是自己人,并且开始时天国的劣迹还不昭彰啊),最后还不是被效忠满清的汉人剿灭的。

              至于你说,在汉人眼里,西方列强和清并没有什么区别。我想,清初是这样,清末肯定不是。

              至于日本,从来就是我们的学生,看着老师老迈,觉得自己年轻力壮,自以为已经学到了精髓,本来就跃跃欲试想挑战,忽然又冒出个更厉害的人物,立马改换门庭,而且第一个就想灭了教了自己一千多年的老迈老师。日本民族是卑鄙的,但也得承认它们是可怕的。

              你说日本在近代变成了强国,是不是因为它们没有被征服过,我觉得不是。盎格鲁萨克逊人在历史上被征服过好几次,一点没影响它们在近代崛起。非洲某些土著几十万年倒是从没被征服过。

              我对历史也是一知半解,看了几篇文章后有感而发,希望老兄指教。

        • 家园 “明病从元”?这个倒是第一次听说

          那么是不是还有“元病从宋”啊?

          • 家园 说实在我同意aok的观点,就是不要老把责任往前辈身上推

            对明朝总的印象是中国士大夫气概和前朝(唐宋)相比,差的太远。

            在明朝,猜忌很多,特务组织异常发达,人的基本心态也是相互不信任。除了太监们能够团结一致以外,很难看到其他人士(比如那些御史监察们)的团结一致。

            这种心态有多少是和元的反间有关呢?举个例子,你可以看看美国现在怎么对付阿拉伯世界的:拉一批,打一批,制造内部矛盾,让阿拉伯世界自己相互不信任。

            石坚那篇文章,只是停留在最原始的物质生活保障的层次上,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了。

            • 家园 不要把责任往前辈身上推,这点我完全同意

              事实上推了也没用,现在的事情还得靠现在人来干。

              老兄说明朝的问题(至少是部分)的由来是因为元行反间,不知可有证明?

              以前汉族的敌人,如匈奴,突厥,辽,西夏和金等是否也行反间使汉人互相猜忌?成功与否?

              我倒是觉得,朱元璋和他的后人设立锦衣卫,东厂西厂,防的是臣下造他们的反,可不是怕他们被蒙古人“和平演变”。

              • 家园 前面是说明的心态在元时已经形成

                直接的证据很难说。但是可以参考金利用秦桧打击岳飞等,清反间杀了袁崇涣,日本利用汪精卫等,至于现在的,咱就不说了

                看唐宋,心胸开阔,元明清,令人气闷。明的阴暗心态,在建立明朝之前恐怕就已经差不多了。特务机构就是这种心态的具体表现,是产物

                • 家园 明时期互相缺乏信任可能在反元时就已埋下种子

                  真正的几场重大战役,都是反元汉人势力之间的战斗,元军反到在一边看热闹,也是元朝气数已尽,没能把握机会,等到汉人火并完了,才最后把蒙古人赶出去。

                • 家园 回复

                  唐宋比元明清心胸开阔,是因为那时候还处在封建主义中级阶段,在怎样加强极权统治方面后者从前者又得到了不少借鉴,从而发展到了高级阶段。如果没有鸦片战争,再过几百年没准我们就发展到了超级阶段了,可还是处在封建社会(现在有人说中国古代根本不算封建社会,不管怎么说,这里借用一下这个名字)。

                  元朝对汉族来说是外族统治,那么西晋末到隋朝整个北方这个阶段也是外族统治吧,甚至杨坚和李渊都是完全汉化的外族人,为什么那时候没受影响呢?

                  • 回复
                    家园 觉得心态还是不一样。五胡的时候,中原文化还是被推崇的

                    印象中看过一些帖子,有讲到 王猛 的事情,包括心态的部分,总的来说,五胡虽然武力上要比东晋强,但对东晋在心态上还是崇尚(尊重?)。有点和以前诸侯对周王室的态度。东晋士大夫在气势上是很自信的。

                    有印象有一个帖子讲到有位老兄说的对方羞愧难当,退兵了事,具体不记得是哪个贴了,如果有人记得,帮忙找一下出来,感谢在先。

                    刚才找到一个关于王猛的贴,也许可以说明一些问题。

                    http://www.cchere.com/article/100;ID=8050

                    • 家园 没什么不同嘛

                      “五胡虽然武力上要比东晋强,但对东晋在心态上还是崇尚(尊重?)。”

                      这句话里五胡改成清,东晋改成明(或是汉),我觉得还不是一样。

                      满清的汉化速度相当不慢,到了雍正乾隆年间满人会满文的好象都不多了。起用这个政策固然有它统治的需要,但是本身对汉文化的向往也起了很大作用。

    • 家园 【评论】明朝又有什么创造性?

      “创造性被扼杀,活力被压制,而且本民族即为异族之统治,则民族信心也必大受打击,长久如此,则该民族自会形成一种麻木不仁,谨小慎微之性格,这一点在清末表现得格外明显。固然明末与清末均是一片黑暗,但黑得也还是有区别的。”

      没有清朝,咱们现在这么多汉族人只能呆在三百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了(清内地十八省,明的版图),就凭这一点,清朝的功绩也很大了。不要问动机,只问历史结果,清的康熙、乾隆们当然想不到以后会有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明朝遇上鸦片战争反应会好过清朝吗?看一看明末的那种样子,对付满洲数百万人的骑射小民族都狼狈不堪,更何况是西方的列强?

      占在纯粹汉族的角度上讲,明末的满洲入侵与日本入侵是没什么差别,但现在满族是中国的一个民族,再说这样的话有点不妥当。

      • 家园 全胜时大明领土可比满清要多,单是越南满清就没法比
      • 家园 明是明的责任,清是清的责任

        也不赞同你最后一句话。不能因为满族是中华民族的一分子,就不能谈清的弊端。不想谈论民族问题,但是历史并不讲情面。

        • 家园 纠缠起民族,那就没完没了

          那中国南方几千万的少数民族,苗,壮等,过去都是百越吧,被汉人从平原赶到山区,还定期屠杀,这怎么算?汉族对他们来说是不是也像日本人一样呢?如果要这样看满族,依照同样的标准,也必须同样看汉族。这样一来一往,怎么办?汉族内部还有相互屠杀呢,是不是这个省要恨另一个省?

          历史事实没必要回避,但也不必渲染民族仇恨。

          欧洲历史也是这样。。。。

    • 家园 此文观点偶不敢苟同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