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20年后,会计和翻译会失业吗? -- cyonghu

共:💬11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20年后,会计和翻译会失业吗?

    这是美国一个中学教师制作的视频,

    我把部分文字摘录下来,如下:

    美国劳工部估计

    现在的学生,未来在换第14个工作时

    大约38岁

    根据美国劳工部的调查

    四分之一的工作者

    在目前的单位工作不超过一年

    二分之一的工作者

    在目前的单位工作不超过五年

    美国前教育部长 richard riley认为

    2010年最迫切需要的十种工作

    在2004年时根本不存在

    我们必须教导现在的学生

    毕业后投入

    目前还不存在的工作

    使用根本还没发明的科技

    解决我们从未

    想象过的问题

    我们生活在一个十倍速爆炸成长的时代

    今天,英文词汇的数量大约54万个

    是莎士比亚诞生时的五倍

    美国一天出版的新书数量是3000本

    根据估计《纽约时报》一周所包含的咨询量

    比十八世纪一个人一生可能接触到的资讯量还要多。

    (cyonghu注:也可能比中国学生12年学习的资讯量还要多)

    新的科技知识大约每两年就会成长一倍。

    对正要读大学的学生来说

    他们前两年所学的知识,在三年级就全部过时了。

    根据估计,这些资讯在2010年时,每72小时就会增加一倍

    NEC和ALCATEL不久前刚测试成功的第三代光纤

    这些光纤每秒传输量是10兆位元。

    也就是说每秒传输1900张光碟,一亿五千万通电话

    这个传输容量目前每六个月就成长为三倍

    估计未来的二十年会以同样的速度持续成长

    未来的电子纸

    将会比真的纸还要便宜

    2006年全世界卖出4700万台笔记本电脑

    科学家们预测

    2013年建造的超级电脑将会超过人类大脑的运算能力

    到了2023年,现在的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好23岁

    当他们准备投入职场时

    那时,售价1000美金的电脑

    就可以超越人脑的运算能力

    (cyonghu注:有多少职业会消失呢?会计,翻译?)

    虽然,超过15年以上的科技发展很难精确推估

    科学家认为,2049年时

    售价1000美金电脑的运算能力就会

    超越全人类大脑运算能力总和

    这代表了什么?

    转变

    正在发生

    既然你已经知道了,

    然后呢?

    cyonghu注:

    技术的进步最先淘汰或者说解放了大批蓝领工作者,

    有的上万人的工厂现在用新技术只要几十人就可以运转

    同样,我觉得下一代的技术革命将淘汰或者解放一大批知识工作者,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白领工人

    比较典型的职业就是会计,翻译等技能型,知识型,简单型的知识劳动

    而创造型,艺术型,演说型,领导型,表演型的工作可能受到的冲击较少

    现在,全球化的一个趋势是中产阶级熟练的减少,

    要不是老板,要不是低工资的打工仔

    高级打工仔将越来越少

    大学毕业生面临的竞争者不仅有人,还有机器

    • 家园 这个是不是几年前的预测啊? 光纤传输早就大大超过10兆了
    • 家园 这个有点像经典GRE逻辑题

      答案是:知识增长的速度没有他们说的那么快,因为他们引用的数据里没有把垃圾信息从总信息量里给分出去。而大学本科生前三年学的并不是这些垃圾信息,而是能把这些具体的信息组织在一起的抽象知识,尤其是从垃圾里翻可回收物资的技术。所以情况没有那么吓人。

      当然从个人方面来说,技能老化的危险总是有的,所以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保持学习进取是很必要的。古代可以一门手艺养好几代,现在是不大可能了,也许当官还差不多。

      但是具体手艺毕竟是手艺,跟这个行业的专业知识比还是相当好学的。比如会计,过去好像都用DbaseIII,现在改用什么我也不知道了,反正工具总是在改,但是本质的东西还是会计原理和会计流程什么的,你没有那些专业知识就干不了那个活计,你有了那些知识,来什么新花样都能玩转,别人隔行如隔山,你这饭碗丢不了。

      另外我觉得翻译是你说的那种“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翻译不是讲究“信达雅”吗,到现在计算机翻译自然语言,连“信”都达不到,后两个更不用提。这不是计算能力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本质还是因为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词不同语境里可能有几百种不同翻法,一个好翻译同时也得是个学问家,而且出了他的专门领域也玩不转。计算机存储容量虽然大,但是它的知识都是生吞活剥的,根本不理解,所以干不了这活。

      • 家园 经常看到类似的预测,但都成了大忽悠

        这类预测的趋势固然不错,但结论的推出过于草率.

        让我想起70年代的科幻小说中预测的2000年后会消失的东西:广播,报纸

    • 家园 会计永远不会失业。

        只要这个世界上还有税收。

    • 家园 但是,有三样人类的本事,电脑远远不及。

      见识,胆识,学识。

      就这“三识”间的融会贯通,决断创造,电脑一时半会儿还找不着北。

      那些照着葫芦画瓢,跟着方圆绕圈子的同学们,恐怕离没顶不远了。

      就说铅笔吧。俺还是喜欢用公司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绘图铅笔存货,好用。货真价实的MADE IN USA。

      不过,不是做绘图。那些绘图机,绘图板,绘图仪,晒图机,都堆在仓库里,令几位老工程师唏嘘不已。

      绘图员,描图员,那些曾经的白领工作,全都不见了。

      • 家园 同行?

        绘图机,绘图板,绘图仪,晒图机

        这些也不是说淘汰了,只是分工细了,都交给外面的专业打印公司干了,不过,国内大的设计院还是保留有这些,因为有些大的投标项目为了保密还是需要在自己的地方弄的。

        • 家园 同行。

          阿摩尼亚曾经熏的俺涕泗横流。

          晒图的小黑屋,别有一番神秘感。

          为了保密还是需要在自己的地方弄

          把网络线拽断,不就得了?

          呵呵,瞎侃。

          别在意。

    • 家园 失业应该不怕的,财富还是在创造,只不过是机器在干活。

      总会通过其他的方式把利益分配到你头上,要不,有了财富不消耗掉,不是白创造了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