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华裔子女从政入门 -- 唵啊吽

共:💬18 🌺2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华裔子女从政入门

    民主政治的基础,在于言论自由,哪个集团或族裔的声音大,取得社会地位就高,争得的利益就大。如竞选和国会辩论等政治活动,无不倚仗公共讲演艺术。

    华裔在民主社会地位不高,原因之一就是不爱说话。这和中国人内向的性格有关。公司人事部门常用的性格测试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1】中有一个“内向还是外向”的性格指数。按此测试,中国人约四分之三性属于格内向,而西方人四分之三属于性格外向,因此,民主规则对华裔不太有利。按理,华人修建横贯大陆铁路,对美国经济建设贡献极大,但如今许多还是社会边缘人,这与华人内向性格有关。

    所以,华裔要参政,必须对子女从小培养开朗外向性格。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对小孩好的行为夸奖,坏的行为批评,对小孩的言语也是这样。培养孩子的开朗外向,关键在于鼓励孩子自发行为和言语,孩子做得好的,不要吝啬奖励鼓励,出言精彩的,要多夸奖,这样就鼓励孩子外向开朗。而对孩子做错的事和说错的话,能不批评惩罚就不要批评惩罚。对孩子的错事错话,要无动于衷,麻木不仁,不予理会,孩子自然无趣,以后就不会重复错事错话。孩子需要父母的爱,往往表现在吸引父母注意,错事错话无法吸引父母注意,以后孩子就逐渐不说不做了。简言之,小孩成长过程中,总会犯错误,也会做好事,奖善惩恶两手,要多用奖善,少用惩恶,这是鼓励小孩外向开朗的方法。偏用奖善慎用惩恶也可以保护和提高小孩的自尊心。孩子做了半桶水的事,一定要说半桶满,切不可说半桶空。从政演说,最主要的就是语调中饱含自尊和自信,这样才能鼓动人心。

    小孩进入中学和大学后,就可以参加一些政治活动了。每个中学和大学的政治取消不同,如果是上的保守派强的学校,可以经常上《美国青年基金网》(Young America’s Foundation)【2】网站,看看如何参与政治活动,而且还可以找到一些与政治活动有关的暑期实习生工作。如果进的是自由派强的学校,可以上《美国青年民主党》(Young Democrats of America)网站【3】,寻找参与政治活动的时机。学校放假了,就参加讲演俱乐部【4】,锻炼公共讲演技巧。喜爱政治的子女,平时要养成多听多看CSPAN的电台和广播节目【5】。即便子女以后不从政,在学校参加这些政治活动也可以培养leadership skill,以后到公司工作也是前途无量。

    有志于职业政治家的,一定要多参与社区自愿活动,募捐活动等。募捐是政治活动基本功。硕士学位最后修法律,民主与法制息息相关,政客基本都有法律学位。除了修法律,大学也可以修记者或神学,牧师变成政治家的可能性非常大,因为牧师最能争得选民支持,推动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

    【原创】华裔学会了新闻自由吗?小岩事件50周年

    【1】 http://en.wikipedia.org/wiki/Myers-Briggs_Type_Indicator

    【2】 http://citizens.yaf.org/

    【3】 http://www.yda.org/about

    【4】 http://www.toastmasters.org/

    【5】 http://www.cspan.org

    关键词(Tags): #一唵谈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好贴啊, 花赞之~
    • 家园 虽然我用不上,既然路过就花下。
    • 家园 说得不错,但有一点不同意

      要培养孩子的自信是要鼓励和夸奖,但犯错的时候不能沉默。注意观察,很多西方人也都是用说理的方式纠正孩子。如果孩子真的是在吸引注意,不是不理不睬,那样他们会做出更出格的举动。重点应该是向孩子ensure父母的爱,让他们知道不能用犯错的方式来吸引注意。

      感觉上受儒家思想影响较深的东方人,更孩子的沟通方式就是家长式,孩子就是长不大,就是要管教,你就是要听我的就对了,听我的安排就好了。但西方人呢?接触过的好些父母都是把孩子看作一个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与他讨论,让孩子有选择的余地,学会做决定,从而培养独立的人格。

      举几个例子。

      为孩子买早餐,你会问孩子要吃什么吗?会问到什么程度呢?好吧,吃麦片,那么什么牌子?什么口味?你是为他作决定还是从小培养独立作决定的能力?

      孩子在人来人往的超市吵着要买一个他喜欢的玩具。但你认为他有够多的玩具了,不想买给他。孩子接着大吵大闹,你怎么办?自己的观察,多数东方人一是怕别人在看热闹就买了了事,二是直接打骂孩子希望快快解决。西方人多是不管孩子的吵闹,与孩子讲理,也不管周围人的眼光。

      可能这两个例子是放大来看了。但孩子将来从政与否,独立自信的人格是最重要的,父母的教育方式有决定性的影响。

      我夫妇俩还没孩子,但这是LD的专业,也就胡说几句。好像有些走题,请见谅。

      • 家园 你说的是对的

        我以为,对于学龄前儿童的错误行为,以视而不见为上策,因为那时还没有什么对错的概念,儿童行为注意是能否吸引父母注意,这是儿童沟通的方法。有一些家庭坏孩子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儿童做了好事,父母不表示高兴,而做了错事就立即批评甚至大骂,结果做坏事成了儿童摆脱孤独与父母沟通的唯一手段。

        小孩三年级以后,就可以讲理了。但是,正如你说的,不要以父母训斥小孩那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而是应该用平等对待的态度,把小孩当成一个独立的人来沟通,即尊重小孩的自主主张。你说的在平时家庭生活中处处尊重小孩的决定是对的。

        • 家园 其实现在的孩子早熟

          一般上5、6岁就可以讲理了。3、4岁的也不少。

          有一些家庭坏孩子就是这样培养出来的,儿童做了好事,父母不表示高兴,而做了错事就立即批评甚至大骂,结果做坏事成了儿童摆脱孤独与父母沟通的唯一手段。

          我以为,如您所说孩子做对了表扬称赞,做错了视而不见,却是矫枉过正了。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在这个社会,让小孩找机会多练练嘴巴不吃亏。

        不管是第几代,都有个开始的时候。

        实际上,我去年就碰到过一位二十几岁刚从大陆出来的女孩跟教授请假去参加这些政治活动。

        • 家园 从小就性格内向

          喜欢读写而不喜听说,估计这辈子是没指望哪怕做个小小的学生会里头的管事了。不过怎么说呢,政客也不过是背后利益的传话筒,华人不行恐怕不单单是口头上吃亏,而是经济上也就是打工者。当然这实际上是怪圈,口头吃亏,地位就上不去,公司里头的地位上不去,就越发没有发言的勇气。

          • 家园 估计年纪大出来都有这个问题。

            不过这不是基因问题,而是文化问题,所以华裔要从小孩培养着手在家教中改变内向文化。

    • 家园 这个支持一下

      华裔在美国参政,对中国人民也有好处。某认为啊。

      某有个同学是ABC,家住LA的唐人街。她跟某说,现在华裔中很多人主张要走pan-asian的参政道路。

      虽然某对这个pan-asian很怀疑,因为asia本来是欧洲人想象出来的一个集体概念,这个华裔、印度裔、沙特裔能一锅吃饭?

      不过,这个pan-asians还是有很多现实意义的,很多亚洲裔人数少,这个pan一下,那就也可以说话了啊。

      而且仔细想想,其实在美国的asian在历史以及境遇上还是有很多相似之处的,可以pan一下。

      呵呵,而且某的同学人家是有切身体会的应该。

      • 家园 华日韩越等佛儒文化圈的应该Pan一下,

        印度和中东的好像pan不到一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