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参加过伊拉克战争的表妹 -- 小会计

共:💬43 🌺18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参加过伊拉克战争的表妹

    虽然我不想当标题党,但还是用了个吸引眼球的题目,战争+MM,是个好噱头,不过我今天的故事结尾有点心酸。

    其实这是很多年以前(2003年)的事情,昨天偶尔和朋友聊天的时候说起来,决定写一下,让大家拍砖。

    我表妹(姑姑的女儿)5岁(1988年)的时候随父母到美国,在10岁左右的时候入籍,从小就喜欢制服,每次回国都要买一些仿警服、假军装之类的(不过和制服诱惑没什么关系)。2001年的时候,不顾我姑姑的反对参军了,原因很简单,好玩。每当说起她这个冒失的举动,姑姑、姑父都很自责,觉得是放任教育的后果(姑姑是会计,姑父是州立大学的历史教授,家里就一个孩子,表妹参军应该不是经济原因,当然也不是为了弄身份或者为全世界和平奋斗啥的)。

    其实,到现在我也搞不清当年表妹参加的是什么性质的部队,感觉也就是民兵组织,并不需要整天呆在军营,而是每隔一段时间集中训练一下,平时该干什么干什么,所以表妹服役的同时还在上大学。因为训练并不辛苦,而且待遇也不错,小姑娘过得很舒服,可是好日子总是不会太长,伊拉克战争爆发,他们全都转成了现役,集中训练,准备拉往伊拉克。真要上战场了,这可把姑姑、姑父吓坏了,但已经没有办法,服役期没有结束,现在走就成了逃兵,而且表妹好像对战争没有什么清晰的认识,只是觉得突然间训练量加大了很辛苦,对于去伊拉克参战,好像还有点跃跃欲试。

    说起他们的训练,还真是让人乍舌,可能因为表妹所在部队是修桥盖房的工程兵,所以军事训练实在是马虎,她说过一次射击测试,我记不清具体细节,打个比方说,有50个射击目标,射中30个是及格,40个是良好,45个是优秀,结果表妹和他的战友全都是打中30个就离开靶场,没人去争取更好的成绩,完全是在应付训练。不过士兵散漫,军官好像也很二,有一次架设浮桥训练,夜间,大雨,所有的人都在河里泡了好几个小时(呵呵,都成了河友),训练结束以后,带队长官表示,弟兄们辛苦了,今天我请客,我们去——喝碗姜汤?吃个火锅?错,人家老美皮糙肉厚,不需要保暖,结果全连的人一起去喝啤酒(晕啊,军营里可以聚众喝酒,真是厉害,要是喝点度数高可能还能暖暖身子,喝啤酒有啥用啊,可能还是冰啤酒),后果不想也知道,第二天差不多一半的人丧失战斗力,发烧了。

    我当时听这些事情觉得真是天方夜谭,还不如我上大学事后军训严格呢,这样的兵能有战斗力吗?可能不是作战部队,美国政府也不在乎吧。

    训练得差不多了,就准备开拔,表妹的部队是先到德国,然后从德国到科威特,最后由科威特进入伊拉克。这一路是怎么走的,我已经记不清楚了,不过从科威特到伊拉克应该是由公路进入的,因为当时大局已定,他们又是工程兵部队,所以并没有遇上什么战斗,不过占领军就是占领军,坏事儿应该也没少干,我说个表妹亲口给我讲的“小坏事”。

    表妹像大部分同龄人一样,喜欢电影,回国的时候买盗版光盘是必修课(现在不需要了,宽带太方便),在科威特短暂驻扎的时候,他们也去买盗版盘。当我好奇地问起科威特的盗版价格,表妹的回答却是“不知道”。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没付钱。你琢磨琢磨,几个挂着M16的美国大兵在你的摊儿上挑盗版电影,你敢给他们要钱?只要他们不回来给你说:“老板,光驱读不出来啊,再换一张。”那就算是烧高香了!

    到了伊拉克以后,表妹他们驻扎在巴格达附近的一处机场,主要任务是维护跑道,修建营房之类的,偶尔也有出外的任务,但也没碰上过什么战斗,路上听到过枪声,她的战友就躺在悍马的后座上,把M16搭在车窗上胡乱还击几下就算完事了。说道M16,他们这些工程兵的装配实在是不算强,武器陈旧,装备简陋,我问她有没有夜视仪,她说你可以去领,但是最后要是因为非战斗原因有损坏,要承担2000刀的赔偿,结果大家就都懒得用了。表妹在伊拉克的几个月一枪未开,有空就喝酒、上网(不知道他们美军用什么线路上网,难道是卫星?),曾经晚上太热,一帮人跑到营房的顶上去睡觉,看到夜空中划过一道道流星似的火箭弹(或者是导弹,反正是飞行武器),还觉得挺好看,真是不怕死。当年新闻里面说,美国大兵的妈妈从国内往伊拉克邮寄空调和冰箱,一个原因是这些东西伊拉克没有,另外就是大兵门的薪水在伊拉克领取受到限制,具体数字我记不清了,反正每个月的薪水只有很少一部分可以取现,大部分都被封存在帐户里,可能是怕太多美元通过占领军流入伊拉克吧!

    虽然听起来他们的战场生活没什么大不了,可是在美国的姑姑和姑父都快急疯了,尤其是听到有美国士兵在伊拉克挂掉的消息,那种紧张,可能要做了父母以后才能体会到(我因为从小就和这个表妹分开,对她也没什么牵挂,倒是很担心姑姑的心情)。最后表妹还是提前被从伊拉克拽回来了,是一个心酸的理由,我祖父03年被查出肺癌,80岁的老人,一天一包烟抽了几十年,我们都有思想准备,只是看着老人受罪,实在是很难受,但祖父可以说是用他的生命最后帮助了他的外孙女一次,因为美军规定如果是直系亲属或者和你生活超过三年(我记得是这样)的旁系亲属,身患绝症,可以请假探亲。于是居委会的一纸证明(当然有英文翻译)就把表妹从伊拉克“这个火坑”(姑姑原话)给救出来了,想想真有点不可思议。在国内的探亲假结束以后,本来按规定表妹应该返回伊拉克服役直到04年圣诞节,但还是因为祖父的病,表妹最后提前退役了,不用重返战场了,这个时候小姑娘自己也知道害怕了,没有当时要去的时候那股无赖劲,很配合的让自己的军旅生涯提前结束(好像最后还是通过类似军事法庭一类的组织裁定,才获准提前退役的)。

    退役后的表妹生活更滋润了,一切老兵待遇都不少,上着学还拿了好一段时间的退役薪水,去年初大学毕业,在保险公司作(考)精算师(毕业的时候只考过了一门,但因为有实习经验和服役经历,offer一把一把的),前两天打电话,说是和朋友一起去智利滑雪了,好动的性格依然不改。不过姑姑也说,经历了那一段荒唐岁月,小姑娘也好像明白了,生活还是平平静静的最好。

    PS: 本来想多写点,结果时间太久都忘的差不多了,以后有机会再去好好问问她,其实还是挺喜欢这个表妹的,虽然骨子里已经完全美国化了,中文也说不利索,但每次我说你们美国人怎样怎样的时候,她还是很认真地纠正我说她是中国人,呵呵。

    关键词(Tags): #伊拉克(当生)#巴格达(当生)#伊拉克战争元宝推荐:landlord,
    • 家园 周末战士

      国民警卫队

      兰博第一部里有几幕,那个蛮横警长丛林狩猎搞不定兰博反被搞之后,就召了一连的国民警卫队来帮手。

      在他们围着那个废弃矿坑要干掉兰博的时候最搞笑,连长,记得是中尉,指使士兵进去搜索什么的。那个被叫到的士兵说明天还要回去药房上班什么的,头一缩,捂着钢盔就往后匍匐了,呵呵。

    • 家园 这个小表妹是在哈特福德吧?

      俺以前听说个这个女孩子。据说她在公司里也是一个孩子头,成天带着刚毕业工作的孩子们玩儿。

    • 家园 当个兵到外面晃一下开个眼界再安全回来最好

      人生阅历增加不少。至于什么冲锋陷阵,拼命杀敌什么的就算了,也没太大意思。

    • 家园 物质发达国家的待遇就是不一样,机会也多.
    • 家园 关于退伍军人,中国应该学学美国。

      比如,给复员转业军人免费或者奖学金,完成大学教育。

      报考一流大学靠成绩,二流,三流大学,或者技术专科学校,包送。

      复转军人,多数相当年轻。当兵报效国家几年宝贵青春,但也受到了军人的训练。较之发放复员转业金,不如给他们补上教育的机会。

      授之以渔远胜于授之以鱼。

      还有,给复转军人终生医疗保险,也免去了训练甚至作战所受伤害的补偿。

      军人报效国家,国家关怀军人。就此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潜在的是,受过军事训练的复转军人,又受到好的教育。一旦国家有事,这些人就是国可以依靠的兵源核心。

      以现有中国的财力物力,应该可以做到的。

      因此,会不会出现参军混保险的呢?一定会有。

      美军现在就有这个问题。

      在实现精兵制度和采取一些技术性措施后,这个不难解决。

      • 家园 是,退伍军人,高中毕业的上大学,初中毕业的上技校或职院
      • 家园 中国上大学的机会还是稀缺资源把

        提供奖学金无可非议,保送就太过了点。

        人家孩子十年寒窗弄个大近视眼,当不了兵,老老实实考大学。隔壁小孩天天玩,入伍当了两年兵就把人家机会挤掉了,这也不太公平了。

        • 家园 兄弟所说,实际上是个技术问题。

          比如,奖学金划线。混天黑的不算。

          包送要在军队里达到XX级的考试之类。

          咱们总不能送个张铁生水平的吧?

          这个呢,其实是个双赢的做法。

          退伍兵还是年轻人,但是,受到了严格纪律训练,技能训练,特别是那些高技术兵种,更是如此。

          这些人,离开部队后,若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再训练,于个人可以有更好发展,于国家可以是更好投资和回报。

          毕竟,最好的投资,莫过于教育。

          但是,对于个人,其实还是有选择。俺那个美国老兵同事,就没有选择读大学而是选择技术学校的“短平快”挣钱。

          国内的教育市场化这些年有很大进步,待到更为成熟时,选择大学教育,就未必是“独木桥”了。

          总之,即使这个想法不能全部推广开来,至少应该考虑在某些兵种试推广。

          以前没有做,总的来说,是没钱。没钱干不了的好事,不只是这个,还有很多。

          但现在政府财政既然都可以实行农民免税,在军人待遇上,也应该有所考虑。

          俺认为那个高级访美将领,叫曹刚川还是什么的,说的有理:大清朝曾经GDP占世界百分之三十强,但是,武备不行,最后被人家打得一塌糊涂。

          百分之三十强的世界GDP,是个什么概念呢?是今日美国超级强国的概念了吧?

          所以,八国联军,是人是鬼,都来捞一把。到了八一三,蒋介石上海抗战,指望国际列强帮一把的时候,国破民弱,无钱奉送,还有谁来光顾么?

          只有蒋介石赔掉了他的精锐啊。

          所以,钱还是要用在该用的地方。特别是在中国发展到了瓶颈的时候。

        • 家园 军人可是个危险的职业

          虽然只是当两年兵,可是要随时做好流血牺牲的准备,即使不打仗,就说抗洪抢险吧,苦-赃-累-危险,这些难道换不来一个上大学的资格?

          • 家园 唉,您这个建议没有可行性

            真要那样儿,名额也都是军队子弟的。

            我有1表妹1表弟就是高考没上线走门子拉关系进军校的。

            这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儿。

            要是在部队待两年就能保送,您想得有多少是顶个帽子进来混的啊。

          • 家园 要这么说有保送大学的资格的人多了去了:)何况部队院校本来

            本来就招军人。

            要是军人有生命危险就可以保送,那消防员、刑警都应该有保送名额。当然这是职业,和军人不太一样,不过志愿兵化的军队也可以被称为职业军人了吧:)

            回到刚才的帖子。

            首先,参加抗洪抢险和战争这不是常态把?有这种经历的人应该有另外一套奖励措施,而不是普遍的把保送大学这种稀缺资源分配到无关的群体。和平年代大多数军人的军事生涯就是在山沟里窝上好几年,确实很苦,确实单调。不过要是窝几年就能保送,这保送也太轻松了吧?

            再者,不论部队还是武警本身就有自己的部队院校可以降低要求录取战士。我同学里就有高考落榜然后通过参军然后考取部队院校的。这种情况还占保送地方院校这种社会资源就不是很公平了把。

            最后,再重复一下。提供奖学金倒是可行的,保送就有点过分了。

            不过论坛上也就是随便说说,又不影响政策的。我姑妄言之,同学们也就姑妄拍之把

      • 家园 美国和中国的兵不一样吧

        美国那是募兵,中国是征兵。以前美国征兵的时候也一样没有什么待遇的吧。现在美国募兵困难,自然要加些条件吸引人。中国征兵,到你头上不去也得去,也就没那么些奖励了。

        • 家园 你说的美国以前征兵没什么待遇,指的是?

          什么时候的事呢?

          别的俺不敢说,越战实行征兵制,是抽签制。据说有国会议员威胁,若是募兵不行就改抽签。

          俺的一个朋友,就是越战退役兵。免费上了法学院,现在是律师。

          俺现在的一个上了年纪的同事,曾经在年轻时当兵,驻德国,后来去了朝鲜战场。他最为炫耀的就是终生医保。

          这些人,都是反战人士,但都是极端爱国人士,对所享受的待遇心存感激。

          那个律师,以前还是很热衷的颓废派反战人士呢。

          这个,算不算你说的待遇,俺就不知道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