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老拙侃股票78】实盘第25周汇报 -- 老拙

共:💬117 🌺16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老拙侃股票78】实盘第25周汇报

    基本面中线实盘投资组合

    选股:相对的低市盈率,持续的高成长性,确定的价值提升。

    选时:被市场忽视或错杀,近期回调整理。

    持股:坚定持有。上涨到市场平均估值水平以上时少量减持,下跌时买回;市盈率过高时分批卖出,基本面发生负面变化时全部卖出。

    本周操作:

    88元[中信证券]100股。

    帐户持仓情况如下:

    点看全图

    起始日期:2007年3月12日

    起始金额:300000元

    持有现金: 9904元

    股票市值:770208元(配售855股尚未到帐)

    组合现值:780112元

    浮动盈亏:280112元 或 160%(比上周下降了10个百分点)

    同期沪指涨幅77.64%(2937.91-5218.83),沪深300指数涨幅102.83%(2611.39-5296.81)。

    截至本周实盘浮动盈利比同期沪指涨幅高82个百分点或105%,比同期沪深300指数涨幅高57个百分点或55%。

    对大势的观察

    本周上市公司中报落幕,净利润同比增长70%左右。这是一个非常高的增长幅度。

    对于上市公司的估值水平,民间投资者有一种简单的说法:“静态市盈率不超过增长率(乘以100)就是基本合理”。这是PEG的一种简单变形,就是

    静态市盈率/(增长率X100)<1

    即:静态市盈率<增长率X100

    目前,全部A股平均静态市盈率50-60倍,尽管已经很高,但对应于70%的增长率,还在合理的范围内。问题是,上市公司还能继续保持这么高的增长率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要问,这么高的增长率,主要来自何方?

    没有见到具体统计,但给人的感觉是,主要来自于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和重组。而股价很高的原因很大程度也是来自于对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和重组的预期。据巴曙松说,目前全部上市公司的净利润仅占全部企业净利润的10%左右。由此看来,主要由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和重组构成的快速增长远未到头。考虑到2008年所得税下降的因素,明年A股上市公司仍可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最近初步研究了一遍香港市场,觉得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相比,缺少的就是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兼并、收购这些重组行为。因此,香港市场整体增长率低于内地市场的整体增长率。我感觉,即便同为中资企业,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兼并、收购等重组行为,更多的也是发生在A股市场,因此国企股和红筹股的整体增长率也低于A股的整体增长率。

    那么,为什么香港市场与内地市场相比,缺少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兼并、收购这些重组行为呢?

    我观察,可能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香港市场好企业上市比较快捷。既然可以快捷地实现IPO,大股东为什么要把好资产注入上市公司呢?所以,我们在香港市场看到的更多是大股东把旗下企业拿出去分拆上市。而A股市场IPO的难度相对很大,为了尽快上市,常常采取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兼并、收购这些重组行为。

    第二,香港市场对于整体上市、资产注入、兼并、收购这些重组行为股价反映很不敏感(我猜测可能是由于第一条的原因,投资者会担心大股东以此搞猫腻)。比如昨天,[上实控股]公告购入上海城开40%的股权,年内还将增持到51%以上。这实际上就是上海城开通过资产注入实现曲线上市,同时[上实控股]由综合类向房地产转型。这种情况如果发生在A股市场,至少涨个50%—100%。而[上实控股]减去市场整体上涨的推动因素,等于没涨。是香港市场不看好内地地产业吗?不是。[富力地产]中期每股0.21元,股价31.5元,中期动态市盈率75倍!摩根大通还在“吁买入,目标价40元”呢。[上实控股]买入上海成开40%的资金,是向大股东上实集团按31.5元增发9690万股得来的。等于拿大股东的钱,买优质资产给上市公司全体股东。结果呢?股价上涨还不到10%,动态市盈率不到20倍。在香港市场上,大股东得不到超额回报,积极性当然不高。所以,我们看到很多公司是到A股市场上去做这些事情。比如中铝,通过收购几个铝业公司,大股东在[中国铝业]股价上得到的回报有目共睹,就连收购云铜都会对[中国铝业]股价发生推动作用。

    第三,香港市场反感再融资,哪怕再融资注入资产对于股东是有利的。

    当然,我们可以说香港市场相对谨慎,但是这样一来,其整体增长率就低于A股市场。因此,其整体市盈率低于A股市场就是有道理的。

    [中信证券]分析

    截止到本周五,自7月以来两市股债基权共计成交111658亿,日均成交2481亿元,与上周相比,日均成交继续上升。

    根据谨慎原则,我们仍按下半年日均成交2300亿元,增发后全面摊薄07年预测每股业绩为2.73元,08年预测每股业绩为3.6元。目前,沪深300中期平均动态市盈率36倍,按此市场平均估值水平计算,[中信证券]的合理股价按07年预测业绩应为98.3元,按08年预测业绩(12个月目标价)应为130元。

    实际上,根据[中信证券]的行业龙头地位和行业发展前景,其估值应当或者说未来有机会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截止本周,实盘持有[中信证券]7800股,增发可配售855股。周一如果下跌到87元,我准备继续买入到满仓,共计8755股,其中655股为“超配”部分,计划在98元以上逢高卖出,以降低持股成本。

    欢迎大家就实盘操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Tags): #老拙侃股票
    • 家园 券商和参股券商板块今天跌的很厉害,就雅戈尔在涨

      什么原因,难道是市场预期他会抛中信?

    • 家园 求问中信有大股东在减持吗?

      据朋友说,我知道雅戈尔可转债未通过很可能减持;不知道还有其他的吗?

      现在半仓是中信,如果没有大的利空,有信心至少守仓到年底。

    • 家园 中信证券已经跌破上升趋势线,反弹乏力,短线是否应该清掉?

      做中长线的朋友肯定是不太考虑这个,但是从技术角度看,中信证券前天已经跌破上升趋势线,原来的支撑位立刻变成阻力位,而且这两天走势疲软,今天反弹也乏力。

      目前许多技术专家都认为大盘可能马上要进行一次幅度比较大的调整,力度可能跟今年初和6月的调整幅度差不多,考虑到许多蓝筹包括中信7月8月这波行情升幅巨大,获利盘巨大,不像345月的行情那样主要是垃圾狂飙,如果真有大的调整,估计这次蓝筹很难幸免。

      实盘的中信成本比较低,应该可以安心度过调整,但最近新进中信的朋友应该也不少,他们应该怎么操作,短线是不是应该把中信清了呢,不知道老拙有什么看法?

      • 家园 中信证券,中国平安,贵州茅台,潍柴动力,高价蓝筹集体这么跌不对啊

        看看这些高价蓝筹,真有一种挺危险的预感

      • 家园 我觉得中信证券短线风险可能大于机会

        这几天看的很明显,中信证券下跌放量,上涨缩量,配合其他一些技术指标和雅戈尔可能要减持中信等消息,短期大幅上涨的机会应该不大,如果考虑到大盘现在的情况,对做短线的来说现在拿中信可能风险大于机会。

        当然中长线听老拙的分析应该是很全面的。

      • 家园 老拙说,不能在下跌是卖出好股票

        我觉得,拿住筹码,然后渐次补仓,降低成本更好。不过,不要打得太快了,否则就没子弹了。

      • 家园 不要在下跌中卖出好股票

        这是一个基本的原则。

        如果[中信证券]此时尚在高位,比如90元以上,卖出一些是可以的。但是,当它已经从96-98元下跌到85元以下,已经下跌超过10%,就不要在下跌时卖出了。因为这时大盘因为没有下跌过,可能会有较大的调整,而已经下跌超过10%的优质股继续下跌的幅度可能已经不大了。这个时候再卖,可能心态会很不好,不如死守。

        需要说明的是,我一再强调买入三原则。如果在低市盈率时没有买,就不可以到高位去建仓,因为随时可能来临的调整会让你“套”得十分难受。也就是说,低市盈率可以买,平均市盈率时可以守。

        但是,既然已经买了,就要作好充分的被套思想准备,看长期,不看短线。

        [中信证券]08年业绩3.5-3.6元,30倍市盈率的目标价108元,现价升幅25%-30%。

        我初步估算,三季度它的每股业绩0.9元(增发摊薄后,后同)。三个季度业绩分别为:0.36元、0.9元、0.9元,合计为2.10-2.16元。全年有可能达到3元,90以下属于低估。

        最后,如果认为后期大盘可能不太好,那么可以调低未来反弹时减持的价位。比如将减持的价位调低到90元,也不要在这时候杀跌。

        • 家园 老拙的贴需要经常复习,今天乱杀跌

          今天股市调整的时候

          心里一慌

          随便就把手里面的宏源乱挂单卖了三分之一。

          (47.31)

          没有认真学习老拙的“买入三原则”

          追高买的不说。(周2 50。01买的)

          也没有注意看大盘

          ,没有搞清楚为什么下跌。

          以为是获利盘了结。

          继续走低的时候,恐惧代替了思考。

          没有反手作空,

          在低位(46.5)反手接回来,

          没有控制亏损扩大。

          总结下自己的失误

          1 买入过急,追高而上,没有找好机会

          2 已经判断了今天会跌,只是恐惧性的止损,没有考虑 到作空,思路混乱

          3 不看大盘,自以为是把个股情况特殊化,先入为主

          没有分析情况。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