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气球炸弹新用之三 -- 晨枫

共:💬71 🌺1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气球炸弹新用之三

    如果为了台湾和美国打,那中国决不能也不会像伊拉克或者前南斯拉夫一样干挨打。最好的防御是进攻,必须把战争引到美国的海外基地甚至美国本土,至少要迫使美军分兵保卫自己的基地甚至国土,不能让他们把全部力量都压到中国这一边来。如果美军战斗机和军舰要分出一大半来保卫自己的基地和国土,那能够投入中国这边的就少了这一大半。

    中国的常规准战略打击力量不足,这和国力与技术水平有关,在短期内难以根本解决。但气球炸弹是一个多快好省的办法。气球的成本低,和现代武器系统的代价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高空气球的“航程”足以达到美国,日本在二战时的气球炸弹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气球的运载能力也不错,吊上一吨炸弹不成问题。但气球炸弹也有己个关键的缺陷:

    1、精度

    2、目标覆盖

    3、速度

    精度问题在有了现代GPS和其他导航手段后可以得到解决。如果目标是美国的话,即使美国关闭本土的GPS服务,还可以使用伽利略、北斗2、GLONASS。事实上,如果几个卫星导航服务同时用,互为备份,还可以增加导航精度。最坏情况下,所有卫星导航都不能用了,还可以用数据库比较美国各地的无线电台、电视台、导航台等民用的固定无线电源作三角定位。要是美国把所有无线电源统统关闭,那美国也就不是美国了,气球炸弹的目的也就达到了一半:把战争的阴云带到美国。要是不怕麻烦,在高空是不怕云的,卫星导航、无线电三角定位都不行了,还有天文导航。技术都是现成的,精度稍低一点就是了,配合地形匹配末端制导,对于固定目标来说,够用了。即使这样,气球炸弹的成本依然大大低于常规的飞机或者导弹,因为弹头制导技术是一样的(气球炸弹对抗过载的要求还低好多),但运载工具的成本要低得太多了。

    目标覆盖是另一个问题。气球的路径不好控制,偏离预定目标几百公里是家常便饭。这可以用两个办法解决:1、根据实际轨迹,实时上传目标,这个可以用北斗1的双向链路解决;2、采用“钻石背”那样的滑翔套件,可以达到100公里以上的横向射程,要是加一点火箭助推的话,射程更远。

    速度是一个本质的缺陷,速度太低,难以及时地对目标发动攻击,要靠在高空飘上一个星期才能达到目标,总是一个问题,但这也不是不能解决的。如果用运输机按民航航线接近美国海岸,然后空投放飘,可以大大增加速度,并达到对空飘轨迹的一定的控制。空投放飘在技术上不难,用阻力伞把整个装置从尾门拉出去,液氢或液氦气化对气球充气就行了。在雷达上,运输机和客机是一样的。这还有一个额外的好处:迫使美国空军对北太平洋上空过往的所有民航客机、货机进行目视检查,不仅极大地扰乱民航秩序,也将占用大量的美国战斗机资源。如果可以改装民用货机空投的话,就更好了。不过外观上还是要保持原来的样子,还是用侧门装卸,不知道有没有好办法。这样进一步增加美国空军识别的困难。

    同样的思路还可以用于海上,由万吨轮释放气球,那可以放多少气球啊?美国海军也因此必须检查所有过往船只,大大占用舰队资源。

    可巧,由于地球曲率,美国西海岸正好靠近北极航线,所有从北美和中美到远东的航线都打那里过,不管是海上的还是空中的。气球释放没有规定的距离,离海岸100公里可以,一千公里也可以,所以将极大地加重美军的负担,减轻中国的负担。

    台海战术的一些胡思乱想(二)

    台海战术的一些胡思乱想(三)

    气球新用之二

    关键词(Tags): #气球炸弹(嘉英)#气球(嘉英)#纸上谈兵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其实很久前我跟人议过这个

      我们的结论是这样。气球是不可控的,所以不知道跑到哪里。但是,好处是攻击的目标也是不确定的。气球的成本极低,只要随便能破坏点东西就够本了。你不需要预先确定某一个特定目标。

      如果利用GPS,可以预先将美国的很多城市和建筑的坐标存储。只要气球飘到任何一个城市或建筑上面,即释放炸弹。这样可以大大增加命中机会,而不需要额外的制导。如果存有数十万个可攻击地点的坐标,一路飘过去难免遇到一个两个。

      如果不依赖GPS,则用简单红外信号检测。如果地面发热,很可能是有人类建筑的地区,释放炸弹。或者更厉害点,检测地面的图像模式,建筑和城镇有特定的人类活动痕迹,与自然景观不同。只要看着像是城镇的样子,就可以释放炸弹。

      这个东西的关键是,不需要寻找特定的目标,遇到什么算什么。

      • 家园 滥炸还是不好

        美国人发起“梗”劲和中国人死抗的话,对中国并不好。滥炸居民目标恰好会成为激发美国人斗志的理由。

        • 家园 美国人烂炸需要理由吗?

          对付流氓的唯一办法就是比他还流氓

          没有牺牲六千万的准备,就干脆别开战

          以弱敌强,拼的不是伤害对手的本事,而是对伤害的承受力

        • 家园 针对民用目标轰炸确实不好

          除非是不计平民伤亡,杀红了眼都是敌人的情况下,否则是起反作用的.

    • 家园 目标覆盖问题比较大

      只要能到目标上空,精度不是问题。

      但目标覆盖却是很大的问题。“钻石背”那样的滑翔套件或者火箭助推推的都是一个射向目标的流线型的弹头,再加上弹翼状态控制,所以助推力无需很大就可以把弹头精确投放到目标了。但是气球却不是弹头:

      1. 气球的风阻很大,被动滑翔翼的推力能否修正偏航是个很大的问号,而主动的火箭助推也存在燃料和推力是否足够的问题

      2. 这么远的航路,能被带到目标上空的气球相当有限。根据记录,日本的“飞象”计划在执行中一共制造了10000个气球,放飞了9300个。估计有1000个气球抵达美洲上空,大部分炸弹投在人迹罕见的地方,有记录的只有285起。就是说达到目标上空的比例只有3%。只有这3%才能用到滑翔套件或者火箭助推,其他的大部分都浪费了(滑翔套件或者火箭助推应该很难把连目标区域都没有达到的气球送到目标区,它们最多只能短距离推送)。

      3. 如果真打起来的话,美国肯定会毫不犹豫使用无限制封锁策略。我们的货船基本很难出海——我想我们还没法与美国争制海权——当然也就只能在大陆或近海放飞气球,这样精度又差了很多。

      • 家园 晨枫把气球当载具

        所以最后是气球释放炸弹,火箭助推炸弹而已,气球已经没有用了

        • 家园 问题是载具要先能够到达目标附近,而气球的风阻很高

          如果气球都很难达到目标附近,释放出的炸弹也就没有目标了。问题是气球的风阻相当大,又没有一个尽可能指向目标的初始速度,常规调节远程武器散布的手段(弹翼,滑翔组件,助推火箭等)在气球上是否适用,我觉得很成问题。

          • 家园 可以借Jet stream的东风

            Jet stream是由西向东的,可以用来作为天然的气球传送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Jet Stream

            The jet stream is the comparatively narrow current of air that moves around the Northern and Southern Hemispheres of the Earth in wavelike patterns. It can be compared to a "river" of wind moving at high speed. The jet stream varies from about 100 to 400 miles (161 to 644 kilometers) wide and 1 to 3 miles (1.6 to 4.8 kilometers) thick. Its strongest winds are generally encountered at about 30,000 feet (9,144 meters) in altitude—in the troposphere. Jet-stream winds usually have a speed of 150 to 300 miles per hour (241 to 482 kilometers per hour), but speeds up to 450 miles per hour (724 kilometers per hour) have been recorded. Its general motion is from west to east. However, there also is a tropical easterly jet stream, which occurs during summer. This jet stream originates in the upper troposphere near Burma and extends to the west of Africa, some 6,000 miles (10,000 kilometers) to the west. The most extreme differences in temperatures occur where the stream is the narrowest.

            链接出处

            150-300mph,比货轮可快多了,还不费任何燃料,利用的是绝对的绿色可再生能源。 100-400英里宽,1-3英里厚的气流,可以连续不断的将大量气球炸弹从中国大陆运送到北美大城市的上空。一旦球载控制器检测到北美重要城市的无线电波,即可分开气球释放战斗部。

            因为长程洲际飞行完全依赖风力,燃料可以剩下来供末段主动攻击目标时使用。炸弹上可以多存贮一些重要目标的经纬度,反正闪存很便宜。 结合卫星定位或者无线电三角定位,可以保证攻击特定目标的精度,尽量避免伤及无辜。一群气球炸弹还可以利用wireless sensor network的技术彼此协调,在协同攻击目标上实现某种程度上的swarm intelligence,让对手防不胜防。

            如此借东风不须孔明,有气象学家足矣。

            关键词(Tags): #借东风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才9000米高,在现代放空预警系统下没戏的

              美帝可以直接改装无人机来猎杀这些气球,跟打靶一样。 花费只是无人机飞行时数和机枪子弹。

              • 家园 打靶不难,难的是全打掉,更难的是发现,
                • 家园 你认为现在的雷达发现不了这些带着炸弹的气球么?

                  如果这样,航母等于不设防。

                  • 家园 对付航妈现在只能追求一击致命。

                    这东西是个骚扰性的东西,不是用来对付航妈的。

                    现在的雷达可以分清鸟群,观察气象。但是对于这个基本上是透波材料、没有热源的东西发现、定位跟踪原理可否解释一下?

                    • 家园 怎么会没有热源,接受太阳光照射啊,还有雷达啊

                      选择合适的波段就能红外观测。

                      你带个战斗部,X波段的雷达也能轻松观测到。观察鸟群的雷达二战的时候就能做到了。

                      • 家园 红外能观察到温差很重要,F22那么大不也是号称隐身吗

                        红外辐射是有的,热量来源是高空阳光,散发的方式反射或者黑体辐射。

                        这方面可以通过反射涂层的方式减少热量的接收,通过选择辐射的波段,避开少数几个大气观察窗口(由于大气吸收的问题,绝大部分的红外引导头都工作在少数几个红外窗口)

                        战斗部是金属,不一定意味着雷达就能观察到,要是是金属就能探测到的话,F22,B2,那么一大坨金属都刚号称隐身呢。

                        观测的到如果探测距离太近,在战术上也没有意义。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