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吃葱长白胖(续) -- 履虎尾

共:💬73 🌺1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吃葱长白胖(续)

    俺上小学六年级那年的初冬,第一节课刚上一半,体育老师走进了我们班教室,询问我班男生,谁认识去“六营”货场的路。

    六营货场在沈阳市东郊去浑河的路上,离我们学校大约有七八公里的路程,俺每年暑假拣菜挖野菜割艾蒿,都要经过那里,俺对六营很熟,于是俺站了起来,回答说:老师,我知道路。

    体育老师看了看我,摇了摇头,继续向别的男生询问。然而,我们班其他男生,没有一个认识路的。体育老师又看看我,叹了一口气,说:“好吧,你出来。”接着,体育老师又从班里挑选出三个身体强壮的同学,体育老师跟讲台上的班主任点下头,带着我们四个往校门口走去。

    学校门口,另一个男老师扶着一辆平板车正在那里等候着,等我们走近了,拉上平板车向外走去。体育老师说:“走吧,咱们去六营拉大葱去。”

    事情是这样的。区教育局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给区里的小学教师联系来一批大葱做福利。运输问题没解决了,决定由学校里的老师出力气,把大葱从货运场自己拉回来。我们学校只有几个男老师,年老体弱的还占了多数,能出力气的只有体育老师和自然老师,而且还都没去过六营,不认识路。因此呢,老师们只好到高年级问学生,看谁认识去六营货运场的路,同时呢,再挑几个身强力壮的,帮帮手推车子。

    老师为什么对我摇头呢,是因为呀,当时的履虎尾长得太弱了。弱到什么程度呢?到俺小学毕业的时候,身高勉勉强强一米四,体重尚且不足六十斤,坐在那里两眼无神,脸上、腿上用手指一按一个坑,浮肿啊。那个年代,人人吃不饱,我们家又更加困难。多亏是生活在城市里,按月有粮食指标供应着。否则的话,呵呵,咱就不假设了。正因为如此,体育老师实在是不忍心带上俺。可是,认识路的全班只有我一个,不带上俺,就找不到地方,大葱就拉不回来。至于俺自己呢,俺当时根本不懂得保存体力节能量的科学道理,图热闹贪玩,喜欢出去跑去。

    于是一行师生六人,拉着平板车一辆,浩浩荡荡地直奔六营而去。

    去时走得很快,体育老师把六人分成了三班儿,两班坐车,一班儿拉车,轮换着来。体育老师把我同他自己分在一班儿,该俺俩轮班儿时,没让俺下车,叫我继续在车上坐着,体育老师一个人拉着五个人跑。

    到地儿了装车也很快,大葱在站台上码着,二十斤一捆,几百斤大葱没用几分钟就把平板车装满了。

    回来的时候走得稍慢一点儿,我们六个人,一人架辕,两人一左一右扶着车把,两人扶住车厢板,还有一个人在车后边推。

    出了货场大门,上了公路,体育老师说话了:“走慢一点儿,别急着回去,嘴别闲着,来,吃葱!”体育老师说完,抓起一棵大葱,剥去外面的老皮,又用手心蹭了蹭葱上的灰,张嘴就咬。别人一看,也纷纷效仿。俺一看呢,这不吃白不吃,于是,撕下一片葱叶,往嘴巴里填进。

    吃了一阵子,体育老师回头看看俺,说道:“春生,你怎么光吃葱叶?”

    俺为啥光吃葱叶呢,这是因为俺们家生吃葱,从来只吃葱叶,不吃葱白。俺家房后有一小片空地,种得有各种蔬菜,当然每年少不了要栽上两垄大葱。每顿饭前,俺家都要去房后,去摘一些大葱叶子,光摘葱叶,地里的葱白留着不动,过上一段时间,又会发出新的葱叶的。俺家吃饭不管什么饭菜,饭桌上一盘葱叶一碗大酱是必定要有的。谁想吃葱叶了自己捏起一根在酱碗里蘸一下送嘴里嚼。“吃葱长白胖,吃瓜长黄亮”的讲究,就是外婆一边“嘎吱嘎吱”嚼着葱叶,一边讲给我们听的。葱白可舍不得这么蘸大酱吃,葱白是留着炒菜时炸葱花用的。俺妈俺外婆炒菜时切葱花,切得仔细极了,细细的切下几片就够了,剩下得葱轱辘留着,留下顿再用的,一根葱白切葱花往往能切出好几天去。久而久之呢,这习惯成自然,俺便以为吃生葱只能吃葱叶,葱白不是生着吃的。

    体育老师说:“别吃葱叶,吃葱白!”

    听老师这么一说,再看看别人,可不都在吃葱白咋的。俺放下手里的葱叶重新抓起了一棵大葱,俺一手抓葱头一手捏葱梢把葱叶子掰下来,刚要顺手扔掉,体育老师发话了:“别扔啊,搁回车里,拉回去给老师们分的。”

    俺用指甲把葱须子掐掉,用手撸巴撸巴张嘴就咬,啊,大葱可真辣呀,辛辣辛辣的,俺的鼻涕眼泪一起往出流,狼狈极了。

    老师又说了:“别怕辣,大口咬,满口嚼!”

    俺狠狠地咬下一大截子来,使劲儿地大口嚼着,吞咽着。头几口可真辣啊,俺舌头都被辣麻了。等吃出十几口之后,舌头已经麻痹了,嘴巴里口腔粘膜也都麻痹了……突然之间,大葱的辣味儿消失了,剩下的是满口的芳香和清甜,这大葱的葱白可真甜真好吃啊!

    那天上午,我一共吃了三棵大葱,那可是一掐粗的山东大葱啊,要是论分量的话,三棵大葱足足有二斤重。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看了这个帖子昨天馋了

      跑到中国超市一口气买了6袋“葱伴侣”。这个是俺的最爱,有了它,葱、白菜心儿、生菜、萝卜遭殃了,俺就高兴了。

    • 家园 那个年代,有葱吃不错了,那个体育老师真好!花送老师。
    • 家园 这个。。。

      虎老师,白吃也不能这么吃啊

      那天上午,我一共吃了三棵大葱,那可是一掐粗的山东大葱啊,要是论分量的话,三棵大葱足足有二斤重。

    • 家园 花谢宝.我是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生吃葱和蒜的,没办法
    • 家园 大葱蘸酱,来个煎饼一卷。是我每年回家的第一顿饭。

      我妈知道我要回家,就赶紧去准备这个。知道我一年没吃了,想的狠。特别爱吃,没办法,土人,土胃口。

      • 家园 煎饼,口水

        鱼MM家乡的煎饼是啥样的?俺小时认为煎饼都是一个样,都像俺家的。等我上大学了才发现煎饼种类真不少,起码我们莱芜老大带的就跟我家的不一样,她们那边的是纯玉米的,很薄很黄,是凉着吃的。俺家的是掺杂了玉米小麦间或掺杂一点大豆的,凉吃或是馏热了吃都好,热的韧性好,卷啥吃都行。现在俺家乡的煎饼都成产业了,有摊煎饼专业户,成箱卖,品种也多了,诸如小米的等等。

        俺跟俺弟回家最喜好的就是煎饼加蒜泥活菜,要是吃葱,我喜好配煎带鱼

        • 家园 插嘴

          哎呀,说起煎饼来,忍不住来插嘴,莫怪莫怪。

          俺是山东泰安的,小时候到农村去的时候,赶上摊煎饼,那真是一大乐事。正是玉米收获的时候,厨房的炉子上支一个大大的平底锅,炉火旺旺的,玉米面糊放在一边,锅底烧热后,把面糊摊上一层,一股粮食的香气飘得满屋都是。摊好后,金黄光亮,马上吃,热热的入嘴一嚼,香气在嘴里漾开来,透着丝丝的甜意。虽然只是纯玉米面的,对俺这种纯种山东人来说热煎饼的味道胜过山珍海味。如果有从河里捞上来不久就炸得酥透的小鱼,还有大葱大酱一起卷着吃,香甜里透着咸鲜和一点辣味,那吃完后铁定要撑得休息半天才能走路的。

          可惜近年回国,吃到的就只有装箱的冷煎饼了。虽然有加了大豆面高粱面栗子面之类的品种,还是觉得少了点什么,也没有当年的感觉了。还好生在八十后,没受过上一辈人受过的苦。

          • 插嘴
            家园 年轻人哪

            那泰安煎饼跟莱芜煎饼是一样的

            还别说,咱俩口味还真差不多,我喜欢煎带鱼卷葱,你喜好小酥鱼卷葱

        • 家园 我现在回去能吃到的,是纯粹的小麦面粉做的。

          也是有人专干这个。其他的品种好象没有印象了啊……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