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国庆股市观察】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 陈经

共:💬38 🌺10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国庆股市观察】股市与宏观经济的关系

    首先祝大家国庆愉快!

    近来我的宏观判断准确性相当高,本周如所预期平台向上发展,调整论再次失败。一个月前,我的预测是:

    “预计后面会用一种“平台”式的推进方法不断创新高,而非45%度角上攻。涨到5200了,市场心理有些犹豫了,就停它一两个星期,也不跌,造一个平台。这个过程中,基金不断有钱进,钱多到一定程度,就又有胆拉了。于是5200拱到5500,又来造平台。我先估这种平台推进法到7000点,中间造几个平台。当然这种走势是前所未有的,我也就这么说一下,当个有趣的想法。”

    最近A股面对诸多利空,众多公司上市集资或再融资有史以来最猛,又要开放投港股,从9月10日起就没有新基发行或者老基拆分了,股指在高位晃荡,低估的好股也基本找不到了。那怕是在三个月前,这都是很吓人的利空。然而,整个9月股指居然真从5200慢慢拱到5500以上去了。股指走势也很怪异,技术上很难解释得通,要按技术指标早该大跌了。

    种种迹象说明,私募与大批散户在这种看上去很危险的点位选择了短促突击式的游击战,或去打新股,或干脆去炒港股,自动边缘化。基金稍作调仓后,不管主动被动,反正是死抗了。市场要大跌就基本不可能,因为基金财雄势大到了一定程度,400亿的大基都三四个。去年嘉实有一个419亿大基表现很不好,因为不敢出手猛买,钱多胆却小,快一年了才涨不到80%。但现在的大基出手很凶猛,建行上市一个基金就吃了37亿。这说明现在基金比较横,知道钱多,敢于挺出去。现在流通A股完全可以说是基金做庄了。以前的长庄股不涨的时候,横盘就是常事,如果有钱来还拉高,想要跌大或者崩盘,除非庄家钱不够了。中央20多天没批新基,基金开户数慢慢下来了,但净申购还是不少。基金想做庄横盘,资金面不成问题,还有余力时不时拉高稳住局势。我们这样分析,平台上涨就很自然了。

    以上算是市场筹码分析,我认为大局已定,中央调控起来很容易,不需要过多关注了。市场不会因为外资出逃或者散户恐慌心理而莫名其妙大调整。中央手里筹码很多,国有股减持,不批新基,新股上市老股再融资,可以保证股市不疯涨。放话让基金稳住,适时安抚不时让涨一点,老百姓钱也还是多得不得了,就不会大跌。所以,平台论一段时间内还能继续。

    但如果只这么搞,就成了赤裸裸玩钱的做庄了。股市的意义,不光是炒高稳住创造虚拟财富感。长久来说,中央要把股市稳住不崩盘,会面对很多考验,时间越长越不容易稳住。每年印花税手续费融资,即使除去重新投向股市的,以现在这种火爆程度,抽走上万亿完全正常。如果国有股减持再多些抽走更多,资金压力还是相当大的。过去的一年这不成问题,因为股指一直在涨,股民基民在赚钱中被抽走不多的利润,并不在乎,仍然是钱往里冲。但时间一长,涨速变小甚至长久横盘,局势说不定就不对了,老百姓搞起落袋为安,一窝蜂赎基卖股就坏了。为了安抚人心,只好拉高,暂时稳一下。但这不解决问题,反而是更危险。要做到长治久安,不能只靠“基金做庄”,而是要“国家做庄”。也就是说,股市给国家经济帮大忙,国家也要好好发展经济,把股市的基础做实。

    现在老百姓踊跃买股买基,说实话是为国家做贡献。新股上市疯抢,比任何境外市场溢价都高得多,上市公司高价增发也抗下来,中信证券轻松搞到250亿。上市公司拿到大钱,松了口气,但如果不干正事,不回报股民,那就很不好了。现在是牛市,很多公司其实并不是看上去那样好,还是需要正本清源冷静评估。

    现在有一种风气,上司公司特别喜欢搞“股权投资”,雅戈尔是典型。由于历史的原因,A股上市公司交叉持股乱七八糟。一场牛市下来,都变成了“高瞻远瞩”。如果是专门干金融的,还说得过去。但不少上市公司主业不行,就靠这些股权投资收益撑着。我们说股市根本上是不可兑现的浮盈,是动态平衡的财富,这其实已经是假设上市公司都老实干主业的情况。热衷于股权投资的公司,它的市值更是虚拟之上再虚拟,可兑现性又差了一层。这样的公司如果很多的话,整个股市就很不安全。如果老拙的实盘整成一个上市公司,净资产短期翻倍,那股价可以高到天上去,实际上并没有挣太多钱。如果股市里这类牛股多了,想想就知道问题大了。我认为中央应该强制性地要求这类公司卖股分红,或者卖股做项目也行。当然,上市公司做股权投资也是有一定合理性的,注意引导,不要弄成完全虚拟的财富游戏。

    另外一个问题是,上市公司或多或少和土地价值绑在了一起。地产公司有一种倾向,上市或者增发圈来大钱,然后高价买下地,地方政府也配合,屯着等地价涨。市场说它们“土地储备”值钱,股价继续涨。这其实是一个很糟糕的现象。社会实质财富没有增加,表面上土地炒上去了,股票也炒上去了,但这完全是以未来的高房价高地价为前提的。进一步地,这对整个股市也有极大影响。因为上市公司或多或少有几块不小的地,一算地价,都值不少钱。所以人们放心买股,声称再不好光地皮就值那个价。有些上市公司投项目也是,圈到地再说,具体上什么项目反而成了其次。这就又成了虚拟之上再虚拟,已经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就算是专干房地产,将来能不能卖出高价还是个大问题,如果上市公司一齐卖地,也全完。我判断,如果房地产市场崩盘,A股肯定会崩盘。

    我对中央政府不太满意的是,房地产市场没调控好,中国经济被绑架了。老百姓被迫高价买房,以此为基础,火了一堆公司,股市也火了。高价买房的为中国经济作贡献了,地产公司发了,股市火了,自己能用来买股的钱却少了很多。卖房还被收大钱,也不容易卖出,想抵押些钱去炒股银行也不让。买的房子暂时涨上去也不值得高兴,可兑现性比股市差得多,知道要崩溃了,可能也没法跑。因为这个原因,我绝不买房,自己不住的房子也卖掉。除非我发现这个模式有变,买房在经济考量上才是合理的。

    这两年中央政府股市调控得还不错,外资私募也没占到什么大便宜,目前来看,可以算是全民获益。但房地产市场实在是搞得比较糟糕,民愤较大,看来是要认真整整了。我们应该留意中央调控房地产的成效,情况不好,股市也要跑掉。

    另外,银行体系和股市互动,其实也很值得研究。现在大小银行上市基本差不多了,三大行会师A股,借A股火的东风,成功上市或者回归。金融股占股市总市值三成多,本身也成了股市的决定性力量。如果金融股稳不住,A股肯定完蛋。现在房贷是银行最优质的资产,贡献了很多利润,房地产市场出事,金融股也会完,A股也崩盘。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房地产调控是许胜不许败,搞不好房价也要弄成平台论。目前通胀数据较高,央行不断加息,我认为对银行是相当好的。现在居民存款活期化,银行付的利息少了,挣的利息却多了,利润会增长。在有一定通胀的情况下,企业购销两旺,银行也能受益。居民倾向于把钱取出来买房或者买股买基,但买房或者买不起,或者成本高了不划算,买股也恐高。所以就是买低价拆分基或者新基比较流行,其实和高价老基一回事,但老百姓大多数就是这种心理。所以,我认为要观察通胀数据,以及加息呼声。只要央行总叫着要加,那股市都会不错,局势也较稳定。如果全球经济出问题,出口减少,中国产能过剩,那就会转为通缩减息,我们也得从A股退出。

    总的来说,A股的投资结构相当好了,我们这方面可以很放心,不要总想着中级调整又进来之类的中短期行为。另一方面,股市与宏观经济确实是捆在一起了,我们应该对宏观经济多加留意,随时观察不好的迹象,提前作好准备。

    • 家园 谈到出口,财经上UBS发文说中国出口逐渐下降,因此是内需导向

      与美国相似,数据是否确切。如果真是如此,中国经济就太好了

      链接出处

    • 家园 【文摘】9号上海证券报邹民生的一篇文章很好,正好做政委文章的补充

      邹民生:4000万股民对当代中国意味着什么

      2007年的中国,有两个经济数据注定要写入史册,并成为人们研判中国社会出现历史性转折的少数几个专业指标。这就是到今年8月,中国内地股票市值首次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投资者账户数超过1.187亿户...第一,民众的收入来源正在发生重大改变;第二,民众的经济观念正在发生重大改变;第三,民众的生活保障基础也在发生重大改变...从经济结构的角度观察:首先,中国经济的金融资源结构以及其他要素资源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改变;其次,中国经济的权益结构与制度框架正在发生实质性改变;此外,中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与区域结构调整也因此受到影响...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当股票市值超过GDP总值、股市有足够影响力时,当4000万投资人都在以平等身份参与经济活动时,当民众的经济民主意识日益增强时,它对中国社会的政治文明建设的推进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 家园 不好的迹象是不是可以多留意一下商业运作细节披露方面的报道。

      目前股市的上涨来源于各方投资人对上市公司的良好盈利能力的信心。通过老拙的分析可以看到,股市启动前,很大部分上市公司确实是被大幅低估的。但是随着股指的上冲,有些做空力量可能会采取某些迂回动作,比如披露某公司不规范甚至就是违法的操作手法等,从而在根子上打掉股市上涨的动力。这种手段是属于阳谋性质的,因为上市公司不规范的行为很可能是确实存在的,如果对有些对象进行选择性的真实披露,那很可能就会形成雪崩效益。因此,当媒体上出现了一定数量和质量的这类报道时,这是否就预示着应当及时退出。

    • 家园 都说股市走在经济之前,看地产股有点苗头啊.
    • 家园 怎么没有谈到股市和科技的关系?

      美国科技发达很大程度上还是华尔街源源不断的给科技输血、提供它们足够高的上升空间和回报,以及对是否出科研成果具有相当程度的宽容与忍耐,这样反过来又给华尔街带来巨大的收益和好处。比起美国金融与科技的正循环,我认为美国科学与教育培养体制的作用还是其次的。。。一个国家,特别是大国,靠房地产、靠纯粹的金融虚拟财富发达起来,是绝对靠不住并且一定会出大问题的。。。前几天在经济版看到有人这样形容美国:“科技是骨骼,金融是血液,军事是其强大外表(肌肉?)”还是颇为贴切的。金融血液再怎么重要也还是要靠骨骼去支撑。都知道美国网络泡沫科技破灭,但其为美国培养的人才绝大部分还是在美国,这是美国下一次崛起的重要资本。

      从这个角度观察,恐怕中国股市还是不健康不合理吧?至少应起的作用还远未发挥到最大。这个问题请军师为大家解释一下吧?

    • 家园 花,政委大文!

      我一点不担心中国股市,政府现在似乎真的在按着陈大的做庄论在办。唯一担心的宏观面倒是台湾陈SB的急独。这家伙孤注一掷的急独可能会逼着中美提前摊牌,从而引爆世界经济危机的导火索,希望我担心的只是杞人忧天。

    • 家园 花政委!大家国庆愉快!

      同意政委关于房地产业和银行业与股市的关系的分析。短期股市宏观层面不会有大的问题,大家可以放心持有自己认为绩优的股票,长期来看,就要象政委说的认真观察中国宏观经济的趋势和政策动向,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随时待机而动...

    • 家园 从宏观看,我中期关注两点,一个是房地产,一个是环境保护

      我觉得这两个可以是政府管理能力提升标志,而且对经济影响很大。 与股权分置不同,股权分置是共赢,而且管理部门单一,因此易于推进,以前只是不明白。与GDP不同,GDP是单一指标。而房地产涉及的是多方利益,涉及多个管理部门。中央和百姓关心的民生利益与利益集团不一致。而且,管理上比较难以一刀切,中央处于信息劣势。环境保护和绿色GDP一样也是多元化指标,衡量起来可能定性的成分居多,比较容易被人扭曲。从现在中国的管理模式来看,做大工程,做大产业比较容易,因为目标容易衡量,大家都获利,管理上正是政府的长处。而目前上面的两个情况就比较难以管理,按道理,真正能够有效评价结果好坏的居住地人民,不过,现在人民的呼声要有效施压到管理的结果上效果还是不明显。环境保护上,太湖可以是一个观察的样板,中央好像也是准备拿它作试点,最近财经还报道过。

      从长远看,技术创新和知识产权也是个难点,不过现在还没有那么紧迫,靠仿创中国还有发展空间

    • 家园 政委辛苦
    • 家园 房价要有平台

      在内地有时有困难不太容易看到大作,我想内地的房价可能要造平台,直线上升要有民怨的。基础不支持房价上涨,产业工人收入有限,农民比以前好但是买城镇房还有困难。房产商屯房也有限度。

      关键词(Tags): #房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