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苏联舰舰导弹发展浅析(40年代至60年代) -- 博扬

共:💬52 🌺21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苏联舰舰导弹发展浅析(40年代至60年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不久,东西方阵营之间的对抗很快便开始加剧,冷战随之而来。对比当时美国及其盟国的海上力量来说,苏联红海军就显得过于弱小了,而从战略需求而言,苏军的重点在于西欧陆上,海军仅仅是这一陆上战略的附属和补充,这就决定了红海军所能分得的资源相对陆军和战略火箭军而言是比较有限的,他们的任务主要是保障近海区域的安全,在资源有限的情况,苏联海军开始开足马力发展潜艇力量并增强海军航空兵的作战能力,以期以这种方式来让制海权在西方阵营手中“贬值”。与此同时,面对西方国家在海上航空力量的压倒性优势,苏联选择了重点发展反舰导弹这种当时西方并不怎么重视的武器,以此作为对西方海上力量的“不对称”对抗手段。

    和战后美、苏所开发的很多“新型武器”一样,最初苏联反舰导弹的研制同样借助了大量纳粹德国的既有成果——事实上,早在1944年苏联就通过英国获得了一枚完整的V-1导弹样品,各种飞航式导弹的研制在当时就已经展开。战后从德国收集到的资料及实物大大缩短了苏联各型导弹的研制进程,而在获得的资料中便包括亨舍尔-293(Hs-293)反舰导弹。自从1943年夏天开始,纳粹德国开始把这种导弹投入实战,并且击沉了不少盟军军舰和油船。据统计,德国海军总共使用了超过2300枚Hs-293,它们的最大射程大约为10公里。战后在苏联的测试表明,Hs-293作战效能实在一般,但它却奠定了苏联反舰导弹的发展基础,而在此之上的,是迄今为止最庞大、最完整的反舰导弹体系。

    П-1型

    从时间上说,苏联舰舰导弹的研制要晚于空舰导弹,后者在1948年4月就开始研制,苏联政府下达第1175-440号令,命令KB-2设计局自主发展一种完全新型的导弹系统,即RAMT-1400 Shchuka“空射反舰喷气鱼雷”,用于装备航空兵部队。采用一个中单翼结构布局加上一个V形尾翼。液体火箭发动机装于弹体尾部,它没有选择像Hs-293那样外挂于弹体下方,因为这样会增加阻力。德制Hs-293导弹发动机采用的是一种非常不稳定且不易制造的过氧化氢燃料,而苏联研制的这种导弹采用了一种稳定的硝酸氧化剂和以煤油为基础的燃料,它大大提高了单位能量和使用的安全性。该型导弹的一个特别之处在于战斗部——一个615-650公斤重的锥型装药战斗部,其装药重320公斤。在导弹入水前的一刹那,弹头将从弹体分离单独入水,入水后弹头按照预定程序在水下运动。在弹头上的一个稳定环可以产生约120度的高速水流。通过一个简单的控制装置,弹头在潜入水下后,将可以沿着一种向上弯曲的弹道撞击目标船的底部。为了能够形成这种弹道,弹头必须以12度角入水,并且距离目标60米远。因为手动制导精度很难确保如此苛刻的条件,导弹同样可以采用直接命中舰艇干舷或者甲板上层建筑的方式攻击目标。制导导弹的操纵员通过操纵控制模块上的操纵杆来控制导弹。用于接收指令的KRU-Shchuka无线电指令控制设备装在导弹后部以增大增益,减少干扰。1949年12月27日,政府下达了第5766-2166号令,同时发展两种型号:一种是简化版Shchuka-A(RAMT- 1400A),使用无线电指令制导,另一种则是装备雷达导引头的Shchuka-B (RAMT-1400B)型。Shchuka-B由于在当时来讲技术过于复杂,在反复试验、改进未果的情况下于1956年被苏军放弃,而简化了的Shchuka-A则由于过于简陋同时遭到抛弃,而其替代计划,则是KS-1反舰导弹(北约称为AS-1“狗窝”),也就是我们所说的542导弹。

    但Shchuka导弹并未因此而被历史所湮灭,在1954年KB-2设计局M•V•奥尔夫领导的设计小组已经开始了一种新型反舰导弹的研制工作,这些导弹将用来装备驱逐舰。它同样是在Shchuka-B的基础上进行研制的,最先提议研制这种导弹的报告在1953年提交给政府。而在此之前,已经有很多计划提出用KSS(KSS俄文全称为Korabelny Snaryad “Strela”,这是空射型KS-1导弹的一种舰载改型,后来这种导弹并没有装备舰艇,而是作为岸防导弹,即北约编号SSC-1岸舰导弹)巡航导弹重新武装68比斯型(西方所称的“斯维尔德洛夫”级)巡洋舰。但是,这种由米格设计局研制的导弹就像一架小号的米格-15,体积太大,根本无法装备在军舰上。而由空基Shchuka导弹发展的舰载导弹则因为体积较小,而可以装备这些军舰。很快计划得到了批准,苏联政府于1954年12月30日颁布2541-1222号令,命令GSNll-642(KB-2设计局自1951年以后的新名称)研制П-1 KSShch(即舰载型Shchuka)型导弹,其射程达到50到60公里,这就是西方所说的SS-N-1“扫帚”导弹(有些西方资料分别将Shchuka-A和Shchuka-B称为SS-N-1A和SS-N-1B显然不对,因为上述两种导弹均为机载型,且没有装备部队)。

    KSShch导弹也是沿袭了Shchuka-B机载导弹的设计,它同样采用飞航布局(即类似飞机的布局),其尾翼为V形设计。其前部弹体内装有一个导引头和控制系统,它位于半埋式的弹头上部。其可分离的弹头和RG-Shchuka雷达导引头由NII-244设计局(后来改名为NII-648)设计,主任设计师为N.A. 维克多洛夫。与Shchuka-B不同的是,它采用一台推力为2吨的AM-5A涡轮喷气发动机,发动机装于弹体后部。在发动机前面就是其燃料箱,而进气管位于燃料箱下面,即导弹腹部。因为导弹的长度不能超过军舰上层建筑下一个防水隔舱的长度,设计者将腹部的空气进气口向上倾斜一个角度,但是苏联空气流体动力学研究院的专家认为这样它或许就无法有效工作了。

    导弹弹翼的唯一翼梁安装有一个可以伸缩的铰接销,通过它可向上折叠机翼并沿着弹体方向将折叠部分的弹翼折向后方。这个设计是从美国舰载野猫和泼妇战斗机借鉴的。同原来的Shchuka-A型导弹相似,这种导弹的翼尖也有50度的下反角。PRD-19固体火箭助推器装于弹尾下方,当发射时,它可以提供25到34吨的推力。

    П-1型最终于1958年装备红海军,但这并不是一个理想的产品,它所使用的是当时常见的无线电指令制导,目标信息由载舰的雷达提供。这意味着尽管导弹本身航程可达185公里,但受制于舰载雷达与无线电不能跨地平线导引的缺陷,实际射程只有30—35公里,而且П-1无线电设备的精度和可靠性都很不理想。这使得П-1最终也只是部署在少量56M型和57比斯型(“科特林”级的导弹化型号)驱逐舰上。

    后继的П-1 KSShch-B改用主动雷达导引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同时计划搭配了卡一15RC直升机提供中继导引。但由于机载雷达重量问题始终无法解决,卡一15Re直升机迟迟不能定型量产,П-1 KSShch-B项目也在20世纪60年代被终止。1966年至1975年,57比斯型驱逐舰先后拆除了П-1的发射架取而代之的是Volna-M防空导弹(北约称之为SA-N-2),1987年到1993年,所有装备П-1导弹的军舰都从苏联及后来的俄罗斯海军退役。

    俄罗斯的很多资料中一般认为П-1 KSShch是世界上第一种批量装备的舰舰导弹,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1946年瑞典人的一型被成为“罗伯特”315型的舰舰导弹的研制工作也已开始展开,并于1957年装备海军,改型导弹同样采用无线电指令知道,动力为固体火箭助推器和一台脉冲喷气发动机。

    П-5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П-5型由П-1型发展而来,北约代号为SS-N-3,1957年首次试射,1959年开始交付,这里要注意的是П-5型是一个大系统的名称,具体则分为岸射、潜射和舰射三种,分别是陆基型П-SS/SSC-1、潜射型П-6与舰射型П-35,1959年首批交付的是П-6潜射型,部署在613型(W级)常规动力潜艇上。П-35则于1963年至1968年间开始装备,部署于4艘58型巡洋舰(肯达级)与4艘1134型巡洋舰(克里斯塔-I级),与此同时,16艘65l型柴电潜艇(J级)及多达29艘的675型核潜艇(E-II级)部署了П-6型导弹,由此可见,对比П-1型,红海军对П-5系列确实非常满意。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克里斯塔-I级巡洋舰

    П-5使用固体助推火箭,平常可将弹翼收缩以收纳到发射箱中,弹翼为三角形,发射后展开,助推器脱落后由涡轮喷气发动机推进,发动机进气道位于弹腹,外形与后来中国的“鹰击”-63类似。导弹最大速度在3000米高度可达1.3马赫,对海射程300公里。早期型中段采用惯性导航,1962年推出的改进型号则使用较高精确的多普勒导航及雷达调度针,并部署到659型核潜艇(E-I级)上。

    П-5型的战斗部主要为当量2000吨TNT的RDS-4核战斗部,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受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П-6/П-35在运用上仍有很多问题。首先,第1波导弹发射后,需要8到12分钟的时间才能命中目标。由于导弹的雷达导引头需要控制员遥控,所以要命中后才能发射下一波导弹,而发射准备时间还需要4-6分钟,因此要发射完6枚或8枚导弹,共需20-30分钟,这表示水面舰艇或浮出水面核潜艇要暴露在舰载机的作战半径内长达半小时之久;同样还是由于电子技术限制,不管是主动雷达导引头或是雷达影像“转播”信号,每一枚导弹都需要独占一个频道,否则便会彼此干扰。因此,同时间只能有3—4艘战舰或潜艇将12枚导弹发射到空中,考虑到美国航母战斗群可能有10数艘战舰,这12枚导弹又不可能全部命中目标,则要命中航空母舰的可能性相当低,如果使用常规装药,则取得战果的可能将微乎其微。除用于对海攻击外,П-5导弹还可用作对陆攻击,此时,由于不考虑目标唯一所带来的航路修正,其射程将进一步延伸至500公里。

    П-15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53年,作为П-5系列的补充,苏联命令OKB-155的分部OKB-155-l进行中型反舰导弹的研究,并在1955年时,批准研制配套的205型导弹快艇(奥萨-I级)以替代鱼雷艇,主要用于巩固岸防体系。

    1957年10月,П-15型导弹在黑海进行首次试射。1960年开始交付红海军,同时苏联在1958—1968年间制造了超过112艘用来搭载П-15的183R型(蚊子级)导弹快艇,并大量外销。

    新型的П-15导弹北约称之为SS-N-2,绰号“冥河”。使用液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和1台固体燃料助推火箭,射程只有35公里,导弹速度0.95马赫,攻击范围没有超过水天线,飞行高度利用气压高度计维持在150—300米左右。第一种装备П-15反舰导弹的水面舰艇是183R型导弹艇,拥有2具发射器、Rangout火控雷达和PMK-453光学瞄准器。П-15为主动雷达导引,在地平线范围内可自行搜索目标,因此发射艇仅需利用火控雷达或光学瞄准器在发射前进行瞄准即可。   

    1967年10月21日,埃及的183R导弹艇以3枚П-15导弹击沉了以色列“埃拉特”号驱逐舰,成为反舰导弹的首次实战记录,震惊各国海军,也使得П-15导弹在西方媒体中比原本作为主力的П-5系列吸引了更多的目光。而包括中国海军在内的各国海军,也正是在这一事件之后,对反舰导弹的价值有了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原版的“黄蜂”

    П-5的改型始于1958年,П-15导弹测试新型的Kondor红外线导引头,在白天的探测距离有10公里,晚上则为5公里,后来又衍生出更先进的Snegir导引头,其红外型号称为П-15U。60年代后期,为供应庞大的内需与外销市场,苏联又建造了427艘205MR型(黄蜂级)导弹艇,发射器数量从2具增加到4具。

    这之后,苏联又对导弹进行了多项改良:加装了折叠翼,缩小发射器空间。除П-15U之外,又开发出П-15T改良型,外销型号分别为П-21与П-22,可安装在205U或1241型快艇上。58型巡洋舰与61型(卡辛级)驱逐舰也装备有П-15导弹。1970年,П-15U/T导弹又改进出П-15M/TM导弹,分别改用更先进的雷达导引头与Snegir-M红外导引头。并加入惯导系统以提供中途导航,使射程为50公里。另外,利用无线电高度计取代气压高度计使导弹可维持在较低的15米高度,达到与西方掠海反舰导弹的水平。

    П-70型

    П-70是继П-15之后苏联开发的第二代中型反舰导弹。1959年,0KB-52设计局开始研制真正能使潜艇在潜航状态发射的反舰导弹,而其最终产物,就是П-70,北约代号SS-N-7,1968年正式服役。最初,红海军的设想始把П-70部署在水下航速高达44节的661型(P级)攻击核潜艇之上,后由于过于昂贵,而转而选择了更便宜的670型(C-I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670型核潜艇

    П-70改用类似于П-15的三角翼,4台固体助推火箭可将导弹从水下30米深处推出水面,再以固体续航火箭发动机推进,速度0.95马赫,利用无线电高度计维持40到60米的巡航高度飞行。中段惯性制导,末段主动雷达制导。通常情况下是由潜艇利用MGK-300远程声纳探测到目标后进行发射后不管的作业,射程约50公里;但如果发射前能由第三方提供目标坐标,射程可提高到70—80公里。

    1967一1973年,苏联建造了11艘装8具发射管的670型,其配备的MGK-100 Kerch类比声纳也只有30-35公里探测距离,不足以发挥出П-70的最大射程。但是,670型潜艇的火控系统可以连接П-5所使用的Legenda和Uspekh战术数据链系统,用以弥补不足。事实上,670型潜艇的部署就是分散在拥有58型和1134型巡洋舰的北方舰队与太平洋舰队。

    П-120型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П-120是在П-70型基础上发展的第二代潜射反舰导弹。70年代中期,670型潜艇换装探测距离可达150-200公里的MGK-300 Rubin数字声纳,到70年代末期,又出现了更强大的MGK-400 Rubikon声纳,其探测距离更可达200公里以上,这意味着反舰导弹即使在水下发射,也可以打击水天线意外的目标,П-120便是在这一背景下出现的。

    据苏联海军评估,即便在水下发射导弹,潜艇也应保持在距航母战斗群的100公里外才能保证安全,因此新型反舰导弹的射程目标是120公里,П-120的编号便是因此而来。OKB-52设计局以П-70为基础加大弹体并增加射程。助推器换装l台可同时在水下和水面使用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水下发射深度延伸到水下50米,巡航飞行高度40米,速度0.8马赫。制导方面,针对水面舰艇的电子软杀伤措施,П-120首次使用了主动雷达/红外双模导引头。1972年П-120导弹开始服役,北约代号SS-N-9,绰号“女妖”。

    而事实上,在1972年之后,П-120的试验实际还在继续,直到1977年底才真正部署在了潜艇上——1973到1980年,苏联先后共建造了6艘配备有MGK-400 Rubikon数字声纳的670M型(C-II级)潜艇,每艘可搭载8枚П-120。同时,由于可以在水面发射,П-120还被部署在1234型(“纳奴契卡”级)导弹艇上,在时间上这要早于部署在670M潜艇。1969到1976年,苏联共建造1234型导弹艇18艘,后来又建造了改进型1234.1型21艘。

    元宝推荐:海天,
    • 家园 很希望能听听关于中段制导这块的详细介绍

      中制导可以说是苏联反舰体系中的核心部分,没那些海洋侦察卫星、TU-95/142,这些导弹的实战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个人觉得苏联反舰导弹对美国航母编队的威胁一直都有限,能够产生较大威胁的也就是在70年代中、后期。这个时候以上的侦察体系初步建立,SS-N-12和逆火分别服役,而美国航母编队中能担当起保护伞的只有F-14和不死鸟,虽然能尽可能地拦截掉载机,但是水面舰艇上的“黄铜骑士”、“小猎犬”、“靼鞑人”已不堪重用。而且,那时美国航母的远程打击能力不像现在这么变态,没有巡航导弹和大量的防区外精确制导武器,航母必须开到离岸相对较近的地方,才能使舰载机攻击苏联远东、科拉半岛这些地区的目标。而这也增大了被发现概率。

      汤姆克来西《红色风暴》中对苏联反舰体系在大洋上的发挥做了夸大描写。E-2C遵循的原则之一就是不使对方从其飞行路线和方位推出航母的大致所在,因此TU-95可以探到E-2C的雷达信号,但是推算出航母具体方位则相当难。还有就是TU-95所搭载的目标指示雷达的作用距离大概是3-400公里,这样等于是向巡逻的战斗机自投罗网。

      即使是现在,要对航母做到及时有效的侦察仍然相当难。无护航的侦察机想闯进航母防护圈基本不可能,潜艇那缓慢的速度更不要去考虑。卫星只能知道航母在某一刻位于某地,却无法知道航母2小时、3小时之后在哪儿(无疑攻击编队的准备和出击都需要时间)。而且单颗卫星一天对某一点的侦察次数只有1-2次,航母可以通过机动轻易地躲过这几次窗口(对于美国而言知道测定卫星轨道并不是难事)。

      能够完成侦察任务目前只可能有:在战斗机大批护航下的武装侦察;F-22或者相似隐身能力的战斗/侦察机;大范围的水下声纳阵;高密度的卫星侦察网。不幸的是能做到这几点的目前也只有美国。

      • 家园 蘇聯的海洋偵查

        蘇聯的海洋偵查的架構有兩個問題,第一個是他們始終保持中央控制的型態,也就是說,即便是使用雷達加上合成孔徑搜索海上目標的US-A衛星,也必須利用地面的站台告訴衛星在什麼時間將資料下載,而能夠直接下載資料的艦艇都屬於大型的巡洋艦之類的作戰艦,數量非常的少,其他水面艦艇市不能直接從這樣的衛星去接收資料。

        第二個問題是,蘇聯知道他們的海上偵察機的航程以及可能被發現的問題,他們第一個改良的手段是利用被動監聽的方式來尋找艦隊,可是,被動監聽就算找到艦隊,也無法找到航艦的位置,可是這是海航的轟炸機和潛艇的優先攻擊目標。因此偵察機還得要靠近艦隊來辨識航艦的可能位置。

        然而,在使用Tu-22的年代,偵查型的超音速衝刺航程大約是10000公里,很難繞大圈迂迴作偵查,反倒是航艦可以利用偵察機的位置去導引F-14佔位,如果能夠先將偵察機打下來,那麼後面幾個團的轟炸機的攻擊都可能被迫中止。

        於是,蘇聯下一個改良方案是利用衛星,70年代開始的架構是以主動衛星US-A兩顆,在不同的軌道面,加上兩到四顆被動監聽的US-P來對美國艦隊作偵查。前者使用的是核子反應爐,70到80年代有兩次掉回到地球產生問題的紀錄,整套系統並不成功,後來只剩下US-P繼續運作。\r

        美國反制的方式包括在US-A通過的時候將航艦的方向與軌道面平行,這樣SAR的成像顯示的會是比較小的船,對被動監聽方面,美國把SPS-48作為作戰艦艇的主要搜索雷達,這樣被動監聽下來也分辨不出到底是誰。

    • 家园 【原创】顺便说说中国的“蚕”式导弹家族

      老外经常把这个家族里的哥几个搞混了,其实细分一下也是非常庞大的。这里简单说说,具体的发展过程在这里说到过 链接出处

      "上游"-1/"上游"-1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66年5至7月间我国进行了544导弹的陆上和海上飞行试验,这些试验弹的控制系统设备采用苏联产品,其他为国产,称为混合弹,并被正式命名为"上游"-1舰舰导弹,其采用常规布局,外形像小飞机。最初的"上游"-1导弹沿用了早期膜盒式气压高度表以及圆锥扫描雷达,前者的高度控制误差很大,在导弹飞行中常常出现严重的掉高度现象,而后者则存在抗电子干扰和抗海浪性能差的问题,1973年10月,我国针对这两点缺陷,为"上游"-1换装了固体化单脉冲小型雷达,并用无线电高度表替换了原来的膜盒式高度表及垂直速度传感器。1974年7月,当时的国防公办正式下达了"上游"-1改型的研制任务,并命名为"上游"-1甲舰舰导弹,1983年12月批准定型。从外形看。上游"-1与"上游"-1甲完全一样,我们只能粗略的说1984年之前生产的为"上游"-1,1984年后生产的为。上游"-1甲。

      "上游"-2/"飞龙"-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75年12月,根据海军的要求,我国开始在"上游"-1的基础上研制固体燃料的"上游"-2舰舰导弹。从外形上看"上游"-2比"上游"-1在垂尾根部多出一对小翼面。"上游"-2可以与"上游"-1/"上游"-1甲通用发射平台,这意味着中国海军大量早期建造的导弹艇与护卫舰仅需要非常小的改动,就可以大幅地提高对海攻击能力。"上游"-2的弹径和重量都有所降低,带来的好处便是射程由"上游"-1/"上游"-1甲的30千米延伸到50千米,巡航速度达到0.9马赫,其出口型号为"飞龙"-2。

      "海鹰"-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63年年底,在"上游"-1舰舰导弹取得进展的同时,我国相关厂提出了在"上游"-1基础上改岸舰导弹的建议。1965年4月,我国最后确定了在"上游"-1舰舰导弹基础上改型的方案,即加大燃料舱容积,延长发动机工作时间并调整自动驾驶仪和末制导雷达的工作参数,增加其射程,改型后的岸舰导弹正式命名为"海鹰"-1岸舰导弹。由于作为原型的"上游"-1导弹的射程只有30千米,因此相配套的雷达只保证这个射程内的增益和精度,而"海鹰"-1导弹设计射程的增大,原雷达的增益和精度都不足以支持,因此我国又为其重新研制了一种新雷达。1974年8月,"海鹰"-1正式定型,"海鹰"-1的外形、制导模式基本上与"上游"-1相同,只是弹翼的位置做了-些调整。此外,为了增加燃料携带量,弹体中部的燃料舱被延长了760毫米,同时换装了推力更大的液体火箭发动机,有效射程由"上游"-1的30千米延伸至70千米。

      "海鹰"-1J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1967年3月,作为051驱逐舰的配套工程,我国下达改"海鹰"-1为舰舰导弹的任务,最初的"海鹰"-1舰舰导弹称为"海鹰"-1J。1975年12月,"海鹰"-1J导弹定型。1976年由海军提出要求,我国还对"海鹰"-1J进行了舰、岸通用化改造,1978年之后生产的"海鹰"-1已全部实现通用化,因此后来也就不再存在"海鹰"-1J的叫法。

      "海鹰"-1甲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提高"海鹰"-1导弹的战术性能,配合新一代的051G1驱逐舰的研制。1983年,我国为"海鹰"-1换装了旨在提高抗电子干扰、抗海浪干扰和提高突防能力的频率捷变雷达,换装了降低导弹平飞高度的无线电高度表,导弹平飞高度降至20米以下;还换装了具有30度扇面发射射界的新式自动驾驶仪。1986年12月,改进后的导弹通过技术鉴定,被命名为"海鹰"-1甲舰舰导弹。后来,我国又将"海鹰"-1甲舰舰导弹改为"海鹰"-1甲岸舰导弹,使"海鹰"-1甲成为岸、舰通用型导弹。

      "海鹰"-2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在研制"海鹰"-1的同时,另一个岸舰导弹系统项目也紧随其后上马。1965年初,我国在已有的论证基础上提出基于"上游"-1导弹进行改型,进一步增加射程,弹上成件要求,与"海鹰"-1通用的方案,1966年该型号被命名为"海鹰"-2导弹。"海鹰"-2为加大燃料装载量,重新设计了导弹弹体中段,采用承力箱结构。这样能够在增加燃料容量的同时,加大弹体结构强度。相对于"海鹰"-1,"海鹰"-2导弹的外形基本没有变化,后者比前者射程远的多,因此体积进一步增大-这一点最终限制了"海鹰"-2的使用,使其在后来无缘成为舰用弹,国外很多刊物都曾记载用于051驱逐舰的"海鹰"-1导弹射程为95千米,究其根源,恐怕就是将"海鹰"-1与"海鹰"-2混淆后的一个误判。

      "海鹰"-2甲

      为克服原雷达末制导抗干扰能力差,我国曾将"海鹰"-2换装过红外导引头,人们称这种弹为"海鹰"-2甲。"海鹰"-2甲选择了更为圆钝的小球头外形,这也是"海鹰"-2甲最明显的外部特征之一,同时对头部弹身相应采取了加固措施:红外导引头由原定的液氮冷却改为气冷;设计了零位回调机构,对光轴相对弹轴的位置进行控制。1980年9月,"海鹰"-2甲以6发5中完成定型飞行试验。随后,我国又对"海鹰"-2甲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即使用了新的更为灵敏的红外导引头,改进了调制方式,从而扩大了锁定范围,用无线电高度表取代膜盒式气压高度表,以降低飞行高度。新的改型在1984年以3发3中通过鉴定性飞行试验,定名为"海鹰"-2甲Ⅱ。之后"海鹰"-2甲Ⅱ又再次被改进,新的型号称为"海鹰"-2甲Ⅲ型。

      "海鹰"-2乙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为提高"海鹰"-2突防能力,我国对"海鹰"-2的控制、控制回路中的高度支路进行了大改,采用了单脉冲体制的雷达导引头,并改装了高精度低空型无线电高度表,其巡航段高度降为30-50米,新型号称为"海鹰"-2乙。1979年,"海鹰"-2乙飞行试验成功。此后,我国又为"海鹰"-2乙换装了捷变频体制导引头,并于1989年试验成功,之后定名为"海鹰"-2乙Ⅱ型。而据海外媒体的说法,"海鹰"-2乙Ⅱ型还有一个增程改型,称为C201W,这是一型大型远程亚音速超低空掠海飞行导弹。以喷气发动机作为动力,弹体后部仍为并联固体火箭助推器,制导体制为惯性加雷达制导,射程达200千米。

      "海鹰"-4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海鹰"-4岸舰导弹可能是"海鹰"-2直接派生出的又-型号,其动力装置采用了-台重量为300千克的轻型固体助推器和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弹体腹部有进气道),由于涡轮喷气发动机使用的是普通航空煤油,从而使导弹的发射重量减少到2000千克,并将最大射程增加到150千米。从各种公开数据参数来看,"海鹰"-4可能仅仅只是"海鹰"-2的简单的增程型。另外,"海鹰"-4是一种多用途导弹,除作岸舰导弹使用外,也能作空舰导弹使用。

      "鹰击"-6(C601)/"鹰击"-61(C611)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鹰击"-6(C601)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我国决定以"海鹰"-2为原型研制一种空舰导弹,1977年4月,我国审定了空舰导弹系统方案,并确定将轰-6甲改为空舰导弹载机,挂载方案为在两翼下挂载导弹两枚,并分别命名导弹和载机为"鹰击"-6空舰导弹,轰一6丁飞机。1986年,"鹰击"-6正式设计定型,出口编号C601,次年进入中国海军序列。"鹰击"-6沿用了"海鹰"-2的气动外形,属"发射后不管"武器,中段采用惯性制导,末段制导为一部X波段单脉冲雷达,这是我国目前威力最大的空舰导弹,动力为液体火箭发动机,无助推器,有效射程105-110千米。

      "鹰击"-61(C611)

        在"鹰击"-6的基础之上,我国又对其动力装置、电气系统和末段制导雷达进行了改进,并换用新型高能燃料,射程增至200千米,新型号被命名为"鹰击"-61,出口编号C611。轰一6丁经改进后,可通用"鹰击"-6和"鹰击"-61。

    • 家园 除了从埃及打沉以色列驱逐舰以外,还有没有战果了

      倒是法国的飞鱼和美国的鱼叉在中东和英阿中有战果。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