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从专家谈苏-34里看到的信息 -- 辋川别业

共:💬11 🌺5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从专家谈苏-34里看到的信息

    最新的《兵器知识》里刊登了“苏家鸭嘴兽及其他”一文,全文链接如下:http://www.fyjs.cn/bbs/read.php?tid=111511。从中可以看到我军已经对苏-27系列的局限以及体系对抗有了一定的认识,靠买飞机买不来绝对制空权。太行、争气弹、J-11B、JH-7A装备等陆续进入空军现役,结合大预、高新型号...我军在逐渐走出前苏联前线防空+国土防空的体系(俄罗斯空军在叶利钦时代开始就乏善可陈,晨枫兄不如写写这一段在俄罗斯空军军史上必将留下极其黑暗一笔的惨淡历史)。

    尽管我一直高举BKC,唱衰国空,但不得不承认,90年代开始,我们的发展很快,几乎一夜间从米格-21的准二代空军成为苏-27的准三代,抛开有机无弹的歼8B,我们整整跨过了米格-23/27这一代。在可以预见的十年内,国空的巡逻作战空域必定还是以我国陆海疆域为主,如何搞好信息探测、收集、整理、共享/分享工作,象炮兵标定射界那样把我们的空域烂熟于胸,结合地面雷达预警系统搞好多批次、多高度、多航向来犯敌机的侦测工作,形成我们自己的一套战法,人民空军有能力争夺国土制空权并在某些海域上空形成一定的“苏霍伊/歼十走廊”。

    关键词(Tags): #苏-27#空军
    • 家园 苏34似乎和国土防空没关系吧,目前空军还是定位问题

      是单纯的国土防空型,还是洲际攻击型的问题。

    • 家园 苏34连着下蛋了!!

      另,苏27应该是正经的3代吧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西西河不鼓励全文转载

      还是编辑一下,少量转载 + 链接吧...

    • 家园 有几点不大同意原文的观点

      一、米格-29作为苏联空军的主力,不是因为性能或者作战思想,而是因为价格。米格-29的淡出则是因为性能,尤其是航程。印象中,俄罗斯空军对苏-27的改进和升级只要有钱的话还是在进行,但对米格-29就放任自流了。

      二、苏-30空战性能的下降不是由于双座座舱的重量和气动阻力。如果记忆不错的话,苏-27的单座和双座之间只有几十公斤的差别。苏-30的重量大幅度增加是电子设备的缘故,而发动机的推力没有跟上。F-16有同样的问题:后期F-16的重量大大增加,但美国的发动机工业强大,推力一直在稳步增加,导致空战性能没有下降太多。相比之下,装用苏-27和苏-30的AL-31基本没有变化,而最大起飞重量增加了20%以上,空战性能怎么能不下降?

      三、多用途战斗机的空战性能比空战专用型下降,但并不比攻击机低。苏-30MKK和苏-34的携载能力差不多,苏-34的主要优势在于电子设备,较为宽大的机头里可以容纳更多的专用设备。这是俄罗斯电子设备落后的表现,而不是战术飞机发展的趋势。更大的容积当然是有利的,但从全系统成本的角度来说,一机多型,用提高设备性能来补足,才是正道。电子对抗需要的专用设备更多,美国海军还是选用F-18G而不是专用的A-6/S-3一级的机体。

      四、当然,有一点是对的:多用途战斗机的飞行员训练要根据任务来对某一方面强化,不因为战斗机有xyz能力就强求飞行员也有那么多的能力。这似乎是浪费,但也不尽然。批量本身就是效益,多用途战斗机提供的战术灵活性也是不容否认的。训练不足的苏-30MKK用作空战,肯定还是比苏-34强N倍的。

      • 家园 也不尽然吧

        1 29和27定位还是有差异的。27虽然机动性不错,但本质上是截击机出身吧,29则是标准的前线战斗机。个人认为在前苏联时代,29的机动性应该略好于27。价格只是一个因素。27的升级空间大,因为机体大。

        2 猜测mki加前翼主要原因在机头换的雷达过重。。。。mkk可能也有这方面的因素,不过相对程度轻,可能是机动性下降的因素之一

      • 家园 米格29的改进不及苏27还是市场经济效应吧?

        毕竟“国外军事订购人”兴趣多多,自然有改进的动力了,当然,毛子忽悠起人来也很在行,凭什么一个中队苏30MK2就可以攻击航母?查韦斯莫非卖石油卖魔障了?

        至于米格29,一点可以看出前线战斗机的血脉延续,就是进气口上方的进气格栅,甚至可以关闭进气口直接靠格栅进气以适应临时简易机场的恶劣环境。米格29实用但是不实际,生不逢时啊。

        至于F18G,更多是霉菌技术的进步和预算的紧缩,一下子退役A6和S3两大通用机型,只能拿F18顶上去了,够难为的了,不过全频段干扰,名头的确响亮,可国会好像不怎么买账。

        我从这篇文章看到,TG买30MKK一来应急,二来象现代级一样,学会了如何较好地整合攻击系统,原先的歼轰7实质上就是简单的反舰,海平面的情况要比陆地简化许多,现在的7A,加上地形跟随、导航吊舱、指示吊舱和珠海航展上出炉的一众“霉菌武备高仿”,才有了那么一点意思。比起整体风挡+去除翼刀+平尾减重等外表的更新,肚子里的货色相信才是空军看中的。

        • 家园 直到2000年以前,米格-29的国外市场比苏-27要大

          印度、马来西亚、北朝鲜、古巴、叙利亚、伊拉克,肯定还有漏掉的,这还不算东欧国家,但米格-29的升级一直是雷声大雨点小,马来西亚新购的不是米格-29,而是苏-30,印度也是,这还不说明问题。

          专用的电子战飞机或者攻击机已经是过时的概念了,美国和西欧近20年就没有开发过全新的专用电子战飞机和攻击机,我指从机体到设备全部从头开始的。军费不够用是世界性的问题,钱再多,用钱的地方更多。国会的职能就是“官方反对派”,样样买账还要他们干什么?要都听国会的,美军早就不是现在的样子了。

          • 家园 绝大多数国家都是米格机的老用户了

            这里有政治的因素,就此一家别无分店,象朝鲜古巴叙利亚前东欧国家,那个时期西方国家根本不会卖给你,也有技术层面的,用惯了米格机,上一味苏霍伊还不一定合适,毕竟空地勤水平在那摆着。米格设计局的沦陷也有这种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我的意思是,米格不是不想改,一来机体小,难度大,二来以前的市场是政府打下来的,生产什么就卖什么还卖得挺好,等换了国号了,国内国外的对手蚕食自己市场了,才发现玩不转了。

            至于电子战和攻击机,西方国家和咱们的情况不一样,高新型号更多的是一种技术验证作用,实战中很难指望这么大的目标伴随飞行,毕竟制空权不是说拿就拿的。歼轰-7改还是有很大潜力的,机体有富裕,现成双座舱,就算斯贝不大改,那点酬载量也勉强够用了。

      • 家园 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可惜自己没砸到

    • 家园 还是飞机好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