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请教方家关于成品油价格的普罗争论? -- 孤山子

共:💬33 🌺2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两者成本大约相等吧。

          谢谢!两者长期总成本大约相等吧。因为用低等原油炼成品油和用优质原油炼成品油的企业都不少。两边应该都不是傻子。

          市场这个“看不见的手”必然会使两种油炼成品油的总成本相差不多。

          当然,实际上这个问题相当复杂。正如橡村长所言,因为炼油厂都是按照某种原油设计的,弹性比较小。现在高油价时代似乎是用低等原油的炼油厂会稍稍有利一些。因为炼制成本的差距是固定的,而不同油品的石油价格的差距会随油价上升而加大。所以用低等原油的炼油厂总成本就显得低一些,但是差距还是不大的。

        • 家园 我印象里面,最终两者相当

          是平衡的结果。但是市场很多时候不能完全反应合理的价格差距。不过炼油厂都是按照某种原油设计的,弹性比较小,出现了差距,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大规模的劣质原油的炼油厂,也就是中国多。

          对于油田来讲,油品不好,卖不上好价钱,可以先不采。卖不出去不是非卖不可的。毕竟世界上的油田资源大部分都掌握在少数大公司手里。

    • 家园 记得有一阵子走私进口的是香港红油。

        是香港政府专供农业(?)用的,有补贴,所以价格低。

        香港为防止不该受补贴的人用此油,在里面加了红颜料。

      • 家园 没有补贴,不过也不含税

        如果有补贴,哪里可以如此大规模走私。

        主要是避税,国内柴油税收可不低,最起码有个17%的增值税。所以正规进口油完税成本很高,还有配额限制。

        香港的车用柴油税收更高,基本上和欧洲接轨。不过渔民用的船用柴油完全不含税,加了红色染料以示区别,就是所谓红油了。

        不过这个红色染料没啥用,掺点黑呼呼的燃料油,马上变成漂亮的淡黄色。

      • 家园 从台湾也弄了不少

        几年前认识一个台湾的中国石油公司的,说他们主要市场就是大陆,弄个船往公海上一停,来拉油的小船就来了。

    • 家园 油品走私的事情

      现在国内成品油价格低,成品油是向外走私,导致国内成品油供应吃紧。赖昌兴那是哪年的事情了,现在还拿来说事,那个时候中国还不是原油净进口国呢。

      油价是国际定价,和你工资高低没关系。

      国内目前的确成品油价格倒挂,炼油厂拿到的油品基本上是按照国际价格的趋势走的,但是出厂价受到约束,炼厂的日子一直很难。特别是民营炼厂没办法活的。

      根源在于国内油品价格制定莫名其妙,这么大的国家,都没有一套完成的价格调整机制,让中石油中石化钻了不少空子,提高垄断地位。早几年还出现过批发价高于零售价的事情,那不就是帮着这两个老大吞并加油站么。

      回报社会的事情,回报社会的方法多了,赚了钱再回报,总比赔钱回报强。

      还有那个买的是低价油的理由,那些有便宜,是因为炼制成本高,而且价格也是随着轻质原油价格变化的,最终摊下来,成品油成本相差不多。

      • 家园 我们拿的不是协议价吗

        葡萄说我们拿沙特的石油都是协议价,才25美圆。是国家交易的结果

        至于安哥拉,苏丹,那是我们的份额油,不知道这种

        分额油价格怎么算?

        现在我们进口石油,安哥拉占25%,苏丹21%,中东23%,尼日利亚19%。

        • 家园 份额油协议价当然是便宜,但是国家在其他方面付出的政治经济成本呢?

          份额油协议价当然是便宜,但是国家在其他方面付出的政治经济成本呢?沙特,安哥拉,苏丹政府也不是傻子。能卖90一桶的石油只要25,没别的好处他们肯干?

        • 家园 产品的价格是由少部分产品定价的

          大概是这么说。好像有个什么理论?我搞不清楚。

          意思是,虽然你有大宗廉价的产品供应,但是这个供应不足的时候,其产品定价就是补充的那些产品的价格,而不是这个大宗的产品价格。这样就有一小部分的产品决定了这个产品的价格。

          全世界石油交易都一样,绝大多数油品都是按照协议价交易的,和那个什么市场价格没多大关系。市场价格只是一小部分油品的交易价格。但是这一小部分油品的交易价格,就决定了最终市场的油品价格。

          这个时候,掌握着大宗订单的,就是在数钱。

          国内中石油中石化控制了成品油市场,但是他们没有完全占有这个市场,其生产能力不够。这样就需要其他途径补充,民营小炼油产,或者进口。如果国内油价比市场价格低很多,那么就无法进行补充。补充的这部分的油价才决定油品的价格。另一方面,由于存在价格差,反向出口的情况就会增加,将成品油出口换取最大利益,导致国内油品进一步短缺。这个现象,虽然有立法,但是仍然控制不住。

          油品短缺导致的社会危害,远大于涨价导致的社会危害。

          国内的石油行业的确非常黑,但是制定价格的不是国内,而是国际市场。国内应该形成跟随国际市场的油品价格调节机制,采用其他措施对高油价进行补贴,而不是一味的不调整价格。

          觉得石油行业赚钱太多,那就不如在原料环节增加税收,使用另一种方式补贴社会,比如增加了原油开采/进口企业的税收,原油价格还是国际市场决定的,这些企业必须承担,只要制定的税收额度合理,就不会加到消费者头上。

          • 家园 俄罗斯把高过27美圆一桶的卖石油的钱全部存入国家安定基金

            俄罗斯是资源出口,可以这么干。

            中国是资源消费,就不好这么干了!

            • 家园 可以尝试少存一点么

              比如高出某个价格的一半收上来?

              反正最终价格是国际价格,不会影响国内市场。不收这笔钱,也就是个别大公司赚钱了。所谓的资源税么。

              • 家园 谢谢诸位

                不过我听某集团在南方的大型炼油厂的高管说,民营炼厂这几年能量已经大起来了,这次国内柴油失衡,就是他们停炼了的缘故。他们集团还花大价钱进口柴油。

                如果这样的话,我觉得民企口口声声嚷着要打破垄断,到最后好像也没有消费者的好处。而且现在国内民营油企的趋势是打包卖给外企,如果他们打破了中中垄断,能打得过美孚们吗?

                • 家园 没看大懂

                  民营炼厂虽然还是很小,但是已经成为成品油生产的必要补充,所以就需要对不合理的成品油定价体制进行反抗。按照你说的,那么就是说民营炼厂已经有能力进行这个反抗了,好事坏事?对于炼油行业来讲绝对不是坏事,但是指望民营炼厂能带动成品油降价,那是不可能的。

                  市场机制的存在可以保证价格尽可能合理,但是不等于价格就便宜。国际油价全线标高的情况下,国内价格就要升,这个,谁也没办法。国家向补贴也补贴不起。

                  如果国际油价低迷的时候国家坚持不降价,民营炼厂可能会起到降价的作用。

                  最后的打包什么意思?产品卖给外企?这是价格逼的。但是打破垄断,那就别指望了,美孚多大呀,市值仅次于中石油。民营炼厂的经营效率没多大竞争力的。

                  • 家园 大米的价格也是市场确定的

                    可是日本的大米补贴那么大,日本政府就是补贴的起,怎么解释呢?

                    • 家园 粮食价格相对稳定

                      我不清楚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大米本身也不是国际定价的,日本大米超贵。

                      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有粮食补贴政策,粮食补贴有现实的好处,保护农业,维持就业等等,战略安全方面考虑,大国也都需要维持自己的农业。

                      燃油补贴就很难,油价是没谱的东西,你怎么补贴呢?补贴到多少?维持油价20的水平还是维持50?哪一个合理?而且油价变化对于就业影响不大,对这个产业的影响也不大,无论什么油价,你都要去买。也没多大必要补贴。动力不足。

                      再说了,补贴燃油还会造成节能不尽力,还不如补贴节能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