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佛教与基督教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 瓦斯

共:💬23 🌺1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佛教与基督教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最近看了一个佛教的通俗读物,感觉到佛教与基督教也有不少相似的地方。

    基督教的耶稣是上帝投胎到流奶与蜜的土地伯利恒的一个凡人玛丽亚腹中的,佛祖如来是与众神开会之后决定降生到印度次大陆北部的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摩耶夫人腹中。

    圣经未详细说明凡女如何受孕,好像只提到降生时有红光之类,东方有三博士。摩耶夫人梦见佛祖乘白象从右肋钻进体内,后来又从右肋降生。佛祖降生后走七步莲花,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天上地下,唯我独尊”。耶稣好像要长大一点后才提到教堂是我父的殿这样的话。

    佛祖说完这话之后,天上有九龙盘旋,吐香水为太子洗澡,这一天便是佛教的沐浴节。耶稣基督大约是在二三十岁的时候由表兄施洗约翰给耶稣洗礼。

    耶稣和佛祖都在大约30多岁悟道,广收门徒。

    耶稣和佛祖,都关心世间(尤其是底层)百姓的痛苦。

    • 家园 佛学(非佛教)有哲学价值。基督教义则完全是宗教,没有哲学价值。价
      • 家园 哲学和宗教密不可分

        没法择干净的。有很多问题是它们共同面对的。

        要说不同的地方,大概是哲学解释问题,而宗教则试图解决问题。

      • 家园 不然,这说法太片面了

        别说整个基督教教义,就连您这句话,也有哲学价值,这反应出了一种独断论的价值观。

        说基督教义没有哲学价值,等于说从奥古斯丁到中世纪欧洲经院哲学再到现代的新托马斯主义,几千年的传承都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等于说西方哲学可以跳过长期讨论形而上学的阶段而直接发展到批判哲学,也就等于说人可以不打好楼基,而直接建造高层建筑。

        早在公元4世纪的奥古斯丁时代,基督教传教士们已经认识到,光靠信仰、摒弃理性是不能说服更多的教众的,所以他们还是采取了理性辩护主义的办法,要把古希腊哲学吸收进基督教内,为其利用。如果说基督教义没有哲学价值,那么他们又怎能将这两者嫁接成功呢?

    • 家园 呵呵多年前写的,有兴趣的话,可以看看:)

      http://blog.wenxuecity.com/blogview.php?date=200501&postID=8632

    • 家园 您去看新片Man from Earth吧

      跟您想得一样一样的

    • 家园 佛教和基督教不同的地方

      在基督教,诅咒上帝会下地狱;在佛教,呵佛骂祖却可以成佛!

      在基督教,上了天堂就是终极的归宿;在佛教,上西天不过是读大学而已,最后还是要给众生做苦力的!

      在基督教,耶稣是给人类赎罪的;在佛教,明确说了“诸佛非以水洗罪,非以手除众生苦,非移自证于余者,示法性谛令解脱。”

      在基督教,老大的位子不是随便谁都可以坐的。有一位天使路西法想坐这个位子,后来成了撒旦!

      在佛教,一切众生都可以成佛!

    • 家园 耶稣不是二十岁到三十多岁那段时间没有记载么

      说不定正是到印度去了或者在波斯等地遇见了佛教的传教者。

    • 家园 【原创】佛教和基督教的比较,兼论无神论者

      佛教和基督教的相同之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不同之处:佛教要求自净其意,基督教提倡因信称义。

      举个通俗的例子来说明佛教、基督教和无神论者。

      岁寒,天下大饥。某大户遣使者出庄园,于各地遍设摊点,谓众灾民曰,我主人大富大贵,大慈大悲,愿收尔等入籍。入籍者永不虑衣食,唯签卖身契一份,永侍我主。是为基督教也。

      岁寒,天下大饥。某大户之家人、门徒出庄园,于各地遍设摊点,谓众灾民曰,我等特来赈灾,布施衣食,并授尔等抗灾自救,发家富贵之术。随各位基础、资质及喜好,有小学、中学、大学,以及计算机、管理、化工、机械,文学等各学科供选择学习。有志者,事竞成。尔等今日落难,来日终与我等一般富贵无异。是为佛教也。

      忽一褴褛者,一手抱破盂于胸,一手举竹杖过顶,大呼曰:吾乞讨数十年,足迹遍天下,未曾见闻如此美事。此必诳语者也,勿从之。是为无神论者也。

      • 家园 断烦恼了生死并非一定要学佛。您这是一种偏见,不合佛法。
      • 家园 版主哪儿去了

        这种贴还不删了,赤果果攻击俺们无神论者

      • 家园 【讨论】颜先生、夜先生、江先生等看官误会了,

        包括在下在内的芸芸众生那一位不是乞丐、灾民?我略知因果报应,疏而不漏,诽谤众生(包括无神者)即诽谤我佛的道理,只是就事论事而已,岂敢出言讥讽。

        我们这里谈的是宗教,也就是出世法。未入门的人都是白丁,赤贫者,这样说也不过就是比喻而已。江先生所言之“国富民强”是世间法,与我所说的不是同一个东西。

        • 家园 嘿嘿。。。想起那个著名的故事。。

          包括在下在内的芸芸众生那一位不是乞丐、灾民?

          一天,兩人相對坐禪,

          蘇東坡一時心血來潮,問佛印禪師:

          「你看我現在禪坐的姿勢像什麼?」

          佛印禪師說:

          「像一尊佛。」

          蘇東坡聽了之後滿懷得意。

          此時,佛印禪師反問蘇東坡:

          「那你看我的坐姿像個甚麼?」

          蘇東坡毫不考慮地回答:

          「你看起來像一堆牛糞!」

          佛印禪師微微一笑,雙手合十說聲:

          「阿彌陀佛!」

          蘇東坡回家後,很得意地向妹妹炫耀,說:

          「今天總算佔了佛印禪師的上風。」

          蘇小妹聽完原委,卻不以為然地說:

          「哥哥!你今天輸得最慘!因為佛印禪師心中全是佛,所以看任何眾生皆是佛,而你心中全盡是污穢不淨,把六根清淨的佛印禪師,竟然看成牛糞,這不是輸得很慘嗎?」

        • 家园 想以哲学的观点谈一点浅见,见笑了

          “出世法”与“世间法”,就是哲学中所说的形而上学与道德哲学的区别。

          然而,无神论者有很多种的,有机械唯物主义者,有实践唯物主义者,也有主观唯心主义者,还有不可知论者,不过都与有神论相对,认为神不存在,或者不能认识到神的存在。

          关于何所谓神,东西方的差别甚大。但大凡宗教,总是认为自己发现了终极真理以及至高的善的,这是其在本体论以及伦理观上的共同特点。

          无神论者虽然各不相同,但是他们都需要对本体论与认识论问题做出阐述,然后再以此去指导其伦理体系。

          早期西方哲学家的机械论、原子论就不说了,德国古典哲学家如康德,既认为人的理性对神、上帝这类超验不能加以认识,又认为在以“自在之物”作为客体的认识过程中,人作为主体是决定性的,这样就在本体论上彻底虚化了神的概念,只能把神作为道德哲学的一个假设来研究了。虽然康德不是明确意义上的无神论者,却从哲学意义上动摇了有神论的基础。

          尼采是无神论者,然而他是唯意志论,认为绝对真理存在,但只有靠意志才能认识到,这个意志是主观的,决不是客观的神。

          马克思哲学当然是无神论,它既认为宇宙是物质的,又以辩证法否定了绝对真理的存在,又以人的实践来作为验证真理的标准,认为人的认识可以无限接近绝对真理。正因为如此,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主体论与认识论两方面都没有给有神论留下空间,在道德哲学中也摒弃了神的概念,因此是纯粹的无神论。

          为什么要说这么多呢?是因为您对无神论者的概括太空泛了,而且您没有注意到,佛教从其本体论而言,主张这个世界的真理是“三界唯识”,不承认作为世界本源的精神实体和创世造物主的存在,是主观唯心主义的无神论;从道德哲学而言,要求“所以然者,诸恶莫作,是诸法本,便出生一切善法。以生善法,心意清净”,而不是祈求神的佑助,不以神的意志为评判善恶的标准,这是在伦理上的无神论之体现,虽然和我所形容的无神论概念不同,侧重点不一样。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