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13岁“神童”被保送北大 老师称这是个悲剧 -- 水影儿

共:💬150 🌺444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 家园 性格孤僻和过早接受教育/上大学毫无关系

      13岁甚至十一二岁上大学的我见过一堆, 性格孤僻不善交际的是有那么一两个, 但是性格正常的是绝大多数,甚至有些异常活泼交际花性格的。 这些不同性格的比例和正常人群没什么区别。 只不过正常年龄段的大学生几十个里面有一两个性格孤僻的不会有人报道,没有新闻价值罢了。

      说实话, 我觉得所谓的天才/神童的种种报道, 很多时候给人以不知所谓之感。 有的人受教育早, 智力开发早, 你强行让他在中学里跟着大家一起搞高考复习多搞几年不是受罪么。快乐童年被剥夺?笑话, 大学里玩得可比中学里快活多了。

      再说一句, 智力本来就不是个常数而是个变量, 聪明人会变笨, 笨人也会变聪明, 分析什么天才神童实在是个很无聊的事情。 

      最后说下我的观点, 我是反对过早进入大学的, 但我的理由是13-15是长身体的关键时刻, 这个时候进大学, 对身体发育不利, 学校伙食营养太差了。 听说现在国内大学伙食大大提高, 也许这理由也不成立了吧。  

      • 家园 个人觉得还是会有点关系的

        切身体会。虽然不一定内向,至少一定时间内他们交际的方法不一样,或者说有代沟。代沟的后果就比较难说了:可能过了就适应了,也可能恶性循环。大概像少年班那样的环境能好些

      • 家园 赞同
      • 家园 9494。能提前上大学却在高中多呆两年才是剥夺快乐童年。

        9494。能提前上大学却在高中的题海里多泡两年才是剥夺快乐童年。大学里比高中好玩多了,学新知识也比对着已经懂了的旧知识一遍一遍地做题确保细心再细心有趣多了。偶对提前上大学一点都不后悔。

        十二年的基础教育是按照大多数智力普通的学生设计的学习进度,十年完成中小学教育对于智力出众的学生不算很难,不过是快个20%而已。

    • 家园 其实我觉得没什么

      我上大学时比同学小3岁左右,当时人际关系也很差,后来长大了自然就好了。当然现在也还是有些后遗症的,恋爱很失败。

      现在反省起来,我大学期间最主要的问题是学风变坏了很多,面对花花世界,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加上大学考试也不争什么名次啊什么的(当然后来发现被推研比例调低坑了一把),当时不觉得什么,现在再想学点啥,没特别的需求的话就学不进去了……这孩子志向在数学上,希望不要重蹈我的覆辙。

    • 家园 聪明不是悲剧,聪明人被笨人围着才是悲剧

      以山某的经验,IQ差20就很难交流了。高IQ认为是不言自明的对于低IQ的人来说常常是天书,低IQ的人费了很大力气想出来的东西对于高IQ的人来说很有可能被认为是不值一哂。有一句老话:夏虫不可语冰。这对于高IQ和低IQ的人来说都是一样的。对于高IQ的人来说是高处不胜寒,对于低IQ的人来说是低处不胜压。各有各的难处,各有各的活法。人以类聚,那个级别上的人就聚在那个级别里。因为高IQ和低IQ的人都是少数,所以这些人朋友少是必然的。不会交流也要看怎么说,有来有往是交流,一人说一人听就不是交流而是灌输了。就拿这篇文章中的记者来说,他认为是简单问题,可事实上这孩子答了也没用。加了几个字,看看是不是交流有困难。

      平常都干什么?

      看书呀,象什么XXX,XXX,XXX,都很有意思。没事儿也做做题,从XXX到XXX的过程也很好玩。。。可是我说了你能听的懂吗?再说,我也没本事讲给你听,搞不清楚,搞清楚就说了

      你有什么崇拜的科学家,或者喜欢的明星?

      为什么要崇拜?这些人做的也没什么难的嘛。噢,不过老爸说了不能这么说,该怎么说来着?想不起来了,不过说不定有,只是不知道

      这不是交流,因为这个记者根本没有做功课,这个孩子说什么他也懂不了。一个小学生问大学生,你是学物理的,给我讲讲物理是什么?这么多上过大学的。那个讲一讲。对于那些高IQ的人来说,很多时候面临的都是类似的问题。不是有句老话叫做一个蠢人问出来的问题十个聪明人都答不上来。在那些高IQ的人眼里,咱们这些普通人其实就是蠢人。只有那些大成了的牛人才能返璞归真的懂得怎么和咱们这些普通人说话。

      把这些人招到大学里山某认为是好事。错误在于大学里的这些人不知道有学问和有知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简单说,学问是智力的碰撞,而知识只不过是这种碰撞的燃料。以山某对国内大学的了解,有知识的人不少,可有学问的不能不说是凤毛驎角。这些高IQ的孩子进了大学以后,依然没有人真正的能够在智力上对他们形成挑战。结果就是灌了一肚子的知识,失去了智力碰撞的能力。要是真想让这些高IQ的孩子成功的话,他们所在的学校一定要有一批人有能力在智力上挑战这些孩子。这些孩子的学习能力远远超出了老师能给的程度,所以上什么课,学什么都不重要,只要给这些孩子指点一个方向,他们走的绝对要比老师带的快的多。真正重要的是要让这些孩子不断的面临智力上的挑战。可惜的是,授业的老师那儿都有,可能传道解惑的还真的轮不上这些孩子。说到底,人家孩子没问题。问题在于周围的人没那本事。

      要是这些笨人不围着,人家孩子自己该干嘛干嘛,一定不会比咱们这些一般人差。不过总是有人不甘心,总是觉得高IQ就该比别人强。可世事难料是常理,曲高和寡是定数。聪明人没出息其实和笨人没出息一样,都是因为他们和别人不一样。不过人们总是对笨人没出息更宽容一点。

      通宝推:迷途笨狼,朱测,铁手,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真不知道什麽叫聰明,用IQ來定義聰明?

        真不知道什麽叫聰明,用IQ來定義聰明?馬加爵的IQ是128,不知道算不算聰明~

        • 家园 很好玩儿的问题

          通常人们所说的聪明多为快,灵或是两者在一起,快是说想到的比别人快,灵是想到别人想不到的。所有的IQ试题都是基于这两点的。可这样就有对试题所涉及的领域是不是熟悉的问题了。所以IQ高说到底也不过就是一个考试考的好就是了。严格的说,相似的背景,相似的教育,相似的测试,IQ差20左右就可以看的出来不一样了。如果没有这三个相似,IQ基本上不可比。

          至于说到聪明本身,很多方面都是可以通过训练加强的。老话说时间花在那儿是看的出来的。理工科的上学就要一步步的走,所以相对来说逻辑,空间,分析都不得不好起来。相对来说,联想,创造就会相对的弱一些,也就是通常说的呆。而文科常常会相反。

          说到底,聪明的实际价值事实上是被人们远远的高估了。三岁的时候被人说聪明是夸奖,三十岁的时候就成了讽刺。每每看到老大的人在那儿说自己IQ多少多少,不由自主的就想“我们家先前也阔过”。。。。

      • 家园 不被笨人理解不算悲剧

        好歹人家承认你IQ高。

        最悲剧的是那些笨人还觉得你笨。

      • 家园 花你,说得太好了。身有体会.........
      • 家园 【原创】传说,以色列有一个类似的地方

        这孩子,一定要放在能懂他、帮他的、真正的聪明人群中,才能继续成长下去。

        不看好他现在的老师、以及类似记者这样的人群。

        很早传说,以色列有一个类似的地方…… 据说早期计算机安全软件商CheckPoint创始人就从那儿出来。可惜守口如瓶,外人对那地方所知甚少。

      • 家园 好在现在有了互联网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0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