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小参谋能起大作用 -- 老拙

共:💬47 🌺31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小参谋能起大作用

    这话是他老人家说的。

    看到河里很有几位参谋,今天就来说说参谋。

    毛泽东说:“谁说我们的参谋不行?我们的参谋虽然没有留过洋,是土包子,衣服穿得破一些,但不怕死、不贪财,人人懂政治,个个懂战略,能干可靠,准确及时,‘倚马可待’。我们的司令部是专打胜仗的司令部,可说是世界上最好的司令部之一。别开口闭口就是美军、英军、苏军的参谋怎么怎么样,我们身边的人才不亚于他们。小参谋能起大作用!”

    毛泽东这话,是冲着雷娃子说的。

    雷娃子大名雷英夫,估计河里很多军迷都知道。此人16岁入抗大,后被选入抗大参谋训练班。毛泽东来给抗大参训班讲课,发现这个娃娃挺机灵,续而亲自抽查课堂笔记,认定孺子可教也,决定毕业后调身边工作。正好周恩来回延安,为叶参座挑参谋,毛泽东就推荐了雷娃子。那一年,18岁的雷娃子以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参谋的身份,跟着周恩来去了重庆。

    说这儿插一句。雷娃子是因为笔记完整清晰、字迹流畅而入选。抗大参训班的学弟杨迪则是由拣烟头而被看中。那时,参训班里一帮烟鬼没有烟抽,看着台上胡耀邦一边讲课,一边一支接着一支,个个谗得不行。课间休息时,这些烟鬼就怂恿不会抽烟的杨娃子去拣胡耀邦的烟头。杨娃子少不更事,傻楞楞地满地去拣,被胡耀邦逮住询问,续而检查笔记,接着推荐给总参。

    再回来说雷娃子。雷娃子到了重庆,不多久赶上蒋委员长召开全军军以上参谋长会议,打算“集中优势兵力”对付叶剑英一人,给八路军办个“游而不击、专事攻击友军扩大地盘”的罪名。叶参座决定反击,布置雷娃子准备材料。雷英夫连夜苦战,为叶参座准备了蒋委员长通令嘉奖八路军、新四军抗战有功的所有文电。叶剑英以此舌战群将,驳得国军参谋长们哑口无言,甚至有人公然在会上为八路军讲好话,气得老蒋扭头就走。

    1950年8月23日,麦克阿瑟在东京对杜鲁门总统的顾问哈里曼描述了仁川登陆的计划。老麦对哈里曼说:“请转告总统,如果他能满足我的要求,批准我于9月15日在仁川登陆的计划,我将用在据守韩国釜山三角洲的第8集团军为铁锤,用从仁川登陆的第10军团为碾,把北朝鲜军队砸个粉碎!”

    老麦当时肯定没有想到,就在同一天,当他还在向总统请示批准仁川登陆计划时,这个计划、包括精确的登陆时间,就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作战室主任雷英夫推算出来了。这天下午,雷英夫和总参作战室的参谋们分成两组,分别扮演朝鲜人民军总部和联合国军总部进行图上对抗推演,得出美军将在仁川实施登陆的结论。晚10时,雷英夫向周恩来汇报,接着向毛泽东汇报,并且给出了美军登陆的具体时间:1950年9月15日晨6时或傍晚19时。

    从此以后,毛泽东、中央军委改变了过去我军参谋人员只做具体工作,不直接参与重大军事决策的一贯传统,参谋人员开始参与重大决策和作战组织指挥。到了我们这一代,老参谋经常教导我们的是:“小参谋要站在首长的角度,从全局考虑重大问题。”

    到了59年,印度又来捣乱了。印度推行“前进政策”,印军越过传统习惯线,强占了我国几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此,毛泽东提出各自后撤20公里,如果印方不干,我单方后撤。果然,1959年11月周恩来率团访问印度,提出双方各自后撤20公里的建议被印方拒绝,反而向中国提出领土要求。毛泽东决定:中国单方后撤20公里。在任何情况下不准开枪。

    毛泽东提出了三条理由:第一,我们主张和平解决问题;第二,我们必须争取和平安定的环境来搞建设;第三,我们的主要战争威胁来自美国和苏联。毛泽东强调说:无论如何,尼赫鲁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议人之一。

    但是,到了1962年,印度更加猖狂,印军不断前进,进攻我军哨所,打死打伤我边防军人,甚至插到我军哨所背后建立据点。边防官兵已经忍无可忍,毛泽东还是不准动手。

    毛泽东为什么不准动手呢?因为他想不通。

    在中央常委会上,毛泽东十分苦恼地问:“中印两国都是文明古国,共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这个尼赫鲁他为什么非打不可呢?哎!为了这个,我都十天十夜没有睡好觉了!”对此,外交、总参等部门提出了四点分析:第一,尼赫鲁奉行武力扩张政策,认为建立了哨所就是他的领土;第二,迎合美苏反华政策,以此换取美苏援助;第三,用武力侵华的行动吓唬周边的小国和穷国,企图称霸亚洲;第四,转移国内矛盾。

    可是,这四条并不能说服毛泽东,他还是睡不着觉。

    周恩来急啊,前线军情一天比一天紧张,印军一天比一天猖狂,我军将士的愤怒已经忍到了极限。周恩来就把雷英夫找来,交代说:“你们总参作战部要认真研究,拿出个意见来,做做‘工作’”。

    几天后,就是1962年10月16日,雷英夫去向主席汇报工作,看见毛泽东正在丰泽园西侧的那片林子里散步,手上的烟抽完一支紧接着就续上一支,皱着眉头冥思苦想。毛泽东一回头,看见了雷英夫,马上喊道:“雷娃子,你过来!你说说,这个尼赫鲁为什么非打不可呢?”

    雷英夫一听,心里一怔:“这么大的事,既然党中央、毛主席都没想明白,咱们小参谋敢乱说吗?”

    毛泽东看他不说话,又追问:“你说,尼赫鲁到底为什么要跟我们刀兵相见?”

    雷英夫看看躲不过去,就把那“四条”又给说了一遍。毛泽东把手一挥说:“这四条我都想过了,都是事实,但是解决不了我的问题。”

    这下雷英夫明白了,毛泽东不是要找一个尼赫鲁非跟咱们打的理由,毛泽东是要找咱们必须教训尼赫鲁的根据。

    于是雷英夫说:“我还有第五条。”

    毛泽东一听就说:“好,你接着讲。”

    雷英夫说:“这第五条是我们从军事上研究的。尼赫鲁之所以敢这样猖狂,是他觉得不管自己走得多远,中国不敢还手,不敢出兵打他。”

    毛泽东“恩”了一声,手里的烟不抽了。

    雷英夫一看说到点上了,接着分析下去:“尼赫鲁这样想是有道理的。因为,一是中国正处在美国、苏联和印度的战略包围之中,可以说四面受敌。二是我们正处于连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无力在西南边疆举行反击。三是我军主力部署在东、北和内地,中印边境除少数边防部队外,没有正规军,唱的是‘空城计’;四是中印边境地形恶劣,我军不可能调动主力大兵团作战。所以,尼赫鲁对他的将军们说:你们大胆干,中国对我们是‘只叫不咬’。”

    雷英夫说到这儿,毛泽东满意地拍拍他的肩膀说:“好!说出了道理!”

    雷英夫知道,后面的话他已经不用说了,但他还是忍不住加了把火:“我们越是忍让,尼赫鲁就越会认为他想的没错,胆子就会越大,越来越疯狂,最后闹得不可收拾。”

    2天后,10月18日,中央政治局召开扩大会议。毛泽东在会上对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说:“听说印度的军队还有些战斗力,你们几个边防军打不打得赢啊?”没等张国华张口,毛泽东接着说:“打不赢也不要怨天尤人,只怨我们自己没本事。最坏的结局无非是印度军队侵占了我国的西藏领土,总有一天我们会夺回来的。”

    雷英夫看到,张国华满脸通红,脖子上的筋都涨起来:“主席放心,我们一定打得赢!”

    又过了两天,10月20日,我军开始全面反击作战。一个晚上,印军在我控制线以内的据点被一扫而光,歼灭印军第7旅,活捉旅长达维尔少将。24日,中国政府发表声明,提出三项和平建议,同时命令我军停止反击作战行动。但是,尼赫鲁当天就拒绝了中国政府的和谈建议,又抽调了几个精锐王牌旅上来。11月16日,我军开始第二阶段反击作战,三天打到传统习惯线,歼灭印军2个旅和另外3个旅的大部,俘虏准将旅长贺维尔、辛格和普达维尔以下8700余人。11月20日,我军主动停止进攻,撤回实际控制线以北。12月中旬,我军将缴获的武器装备物资交还印方。1963年5月,将俘虏的印军人员全部释放回国。从此,西南边疆再无战事。

    战后,毛泽东评论说:“我们打这一仗,向世人证明了一个道理,撼山易,憾解放军难。我们要打就打,要停就停,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痛快淋漓,潇洒之极。这是轰动世界的一件大事,是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中国军队在世界屋脊上进行的一次打出国威、军威的作战。”

    小参谋的分析建议,居然起到如此巨大的作用,难怪毛泽东一再说:“我们的小参谋懂政治、懂战略,我们的小参谋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家园 雷的作用应该没那么大

      中印边境战,按文章所说, 雷和毛10月16日的谈话没提到现场有第3人,那么多细节,应该是雷自己透露的.

      但10月20日全面反击,应该会提前1,2个月开始做军事准备, 怎么看也不是雷和毛的谈话起了决定性作用.

      • 家园 嘿嘿,眼够毒

        实际上,早在开战前半年,刘伯承就已经预见到中印之间必有一战,并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

        其时,刘不过是一闲人,尚能见此,那中央核心的谋划布置起于何时,就不是我等能够妄测的了。

        但是老拙描述的这一段我相信是真实的。这里的问题不在于是否开战——数以万计的人马作了几百天的努力,如果没有重大的外情内况,怎能轻易放弃——而在于开战的理由,要的是“名正言顺”。

        过去开战前要找文人写个“檄文”,就是这个意思。舆论,人心向背,能争取的总要尽最大努力去争取。

        雷参谋善于揣摩上意的优点此时便发挥得淋漓尽致,老拙文中也没有避讳:

        毛泽东不是要找一个尼赫鲁非跟咱们打的理由,毛泽东是要找咱们必须教训尼赫鲁的根据

        应该说,雷参谋在此处任务完成得不错,我觉得,至少层次比预测仁川登陆要高——那只是个技术活儿,而政治檄文不是个个参谋都写得出来的。这是因为囿于工作岗位,具有全局观的参谋是十分难得的。话说回来,具有全局观的人才哪儿都缺,军事主官也未必人人具备这样的素质。

        不过呢,按照中国古兵法,这写檄文的活儿,本来也归参谋——幕僚。参谋的活儿,有特别技术、琐碎的,比如各种计算,也有比较考情商的,比如各种算计。要说计算和算计有什么不同,一个对物,一个对人而已。一个要运用自然科学,一个要运用社会科学。

      • 家园 同感

        如果雷的意见被重视的话,为什么会有仁川登陆呢?多半是事后诸葛亮,失败后找个英雄的可能性更大。

    • 家园 拙总不如开个参谋秩事专栏

      我带红领巾,您是参谋;

      我上中学,您还是参谋;

      我军校了,您还是参谋;

      我分配了,您还是参谋;

      我当参谋了,您——还是参谋!

      哈哈!

    • 家园 送花送宝以示对参谋的敬意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拙总,这些猛料都是雷自己说的,证明他没说的倒不少

      比如雷预言仁川登陆,比如雷告诉毛泽东关于尼赫鲁的企图,比如曾任周恩来军事顾问。我看过两本书证伪雷所说的。顺便提一下,刘少奇说过雷意识不好,不可信;雷也写了告密信给林彪揭发刘少奇,这次林彪信了,毛泽东批了。可居然!文革后雷屁事没有,因为那封信是毛泽东批示同意过的。

      当然,真相究竟如何?云山雾罩。倒是能看出来,雷才子决不是善男信女省油灯罢了。

      • 家园 多谢,不过文革的事难以说清

        比如,罗点点曾经说,雷英夫向林彪告罗总长的黑状,“下一次我会说说这件事”。

        可是,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看到罗点点就此再说什么。

        罗点点的书中,指明林彪整罗总长(当然历史也都是这样记载的)。后来,林豆豆看到这本书,就对人(好象是刘少奇的女儿)说:“点点还小,很多事她不知道,有机会希望跟她见一面。”

        罗点点听说后,犹豫了很久,后来还是在家里接待了林豆豆。至于林豆豆对她说了什么,罗点点始终没有透露。

        楼下还有朋友说雷英夫给林彪提供材料整贺龙,这个没有听说过。实际上,真正给林彪提供材料整倒贺龙的,正是被贺龙救过命的傅传作。红军“肃反”时期,傅传作还是个给师长当警卫员的“红小鬼”。一天,枪毙“反革命”,师长与警卫员一同枪毙,被贺龙看见,说:“这个小鬼怎么会是反革命,瞎胡闹嘛!把他放了!”就这样,傅传作拣了一条命。文革前,傅传作是武汉军区空军司令,只要去北京开会,必去看贺龙。可是,在文革初期,正是他写了一份材料,把贺龙当年见蒋介石说客和其他一些事,通过吴法宪捅给了林彪。后来,傅传作当上了空军政委,直到1975年叶帅和小平主持军委工作才撤换下来。傅传作告贺龙有基础,因为他知道很多事。雷英夫从没跟过贺龙,他能说出什么?再则,雷英夫如果文革初期写材料整罗总长、整刘少奇、整贺龙,恐怕也就象傅传作这样升官了,至少能保住位置,怎么反倒被林彪、康生和江青关了8年?

        还有,傅传作我见过两次,尽管那时傅是高级首长,咱是20岁的小参谋,但跟他下过几次部队。说句良心话,是个好首长。不管到哪儿,两菜一汤,真的。也有一些部队不了解他这个脾气,摆一大桌。傅也不说,只吃面前的那盘菜,吃完就走,下一顿就是两菜一汤了。工作上很和蔼,也很正派,部队、飞行员对他的反映都很好。直到75年以后,我们才听说这件事,闻者无不大吃一惊,觉得傅司令怎么可能作出这样的事?不可理解。

        关于雷英夫是否吹牛,夸大功劳,我觉得不太可能。因为我自己也在军队高级机关呆过,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性。我们比雷英夫晚好几代,应该说比他们那一代参谋的思想束缚小得多,说话也随便的多了。但是,如果你从10几岁就在那种环境下长大、受教育、受严格的训练和熏陶,给你两个胆子你也不敢撒这样的谎。假如有那么几次在工作中或者为人处事中出现吹牛撒谎的情况,不出三月,肯定滚蛋,这个不是开玩笑的,因为你的工作关系到千军万马的行动。当然,人有时候会夸大其词,但是说雷英夫那样10几岁就跟着周恩来、毛泽东长大的人,敢于捏造毛泽东的讲话(“我们的小参谋能预测出麦克阿瑟的登陆时间和地点,而且是那样精确,这可以说在军事历史上都是不多见的”),我看不至于。

        • 家园 好文,献花,但是还有一件事不清楚

          可是,在文革初期,正是他写了一份材料,把贺龙当年见蒋介石说客和其他一些事,通过吴法宪捅给了林彪。

          吴法宪的回忆录里没有提这件事呀,或者是我漏了什么?

          吴的回忆录真实性还是很强的,这么重要的事不应该遗漏呀。

          • 家园 那个时候什么事情都要向组织交代清楚!

            “贺龙当年见蒋介石说客和其他一些事”是发生的事实,所以肯定要交代清楚,这个属于交代问题,不属于告密——“告密”和“交代”问题性质是不同!

            当时搞运动乱糟糟的,大家都交代,虽然有很多刻意整人的事情,当时大部分都是因为受党教育多年,所以交代问题过于详细……!

            • 家园 吴法宪的回忆录对一件事写得很清楚

              1966年中,刘震,成钧,曹里怀,谭家述,常乾坤,王辉球这些空军副司令,企图造空军司令吴法宪的反,强迫吴召开了空军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在会议上,沈空的黄立清,南空的聂凤智,广空的吴富善,成空的高厚良还有武空的傅传作廖冠贤,也跟着这些副司令造反。最后这场风波在叶剑英和林彪的干预下收场,在处理几个副司令的时候,成钧首先在检查里,提到了他和傅传作,廖冠贤,黄立清几个二方面军干部,去找贺龙反映问题,而贺龙支持他们的做法“这个会议吴法宪,余立金不能主持了你们就自己组织起来开吗,你们继续讲你们的意见吗,有问题你们就继续揭吗”。

              后来傅传作,廖冠贤,黄立清等人也承认了这件事。

              这是全书中唯一提到了贺龙与傅传作关系的地方。

              我认为吴法宪回忆录真实性是很强的,如果傅传作真的写了什么贺龙的历史黑材料通过吴法宪转交,吴一定会回忆录里写上一笔的。

        • 家园 花。政治这个玩意,真是害人,傅传作这样的多半是习惯了

          党让干啥就干啥。

        • 家园 河里有过这么一篇关于雷的

          温相:【原创】19.殴打雷英夫

          声明一下,不是想抬杠什么的。另外一种解释。

    • 家园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胡对两院院士讲的。院士乎?参谋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