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评论】《兴华周刊》创刊号 -- gtssp

共:💬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评论】《兴华周刊》创刊号

    《兴华周刊》创刊号

    《兴华周刊》发刊词

    作者:《兴华周刊》编辑部

    共同奋斗,振兴中华,这是《兴华周刊》的宗旨。《兴华周刊》在2004年春天创刊,集合了一批志同道合者,关注国家的整体利益、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兴华周刊》以原创作品首发,力争深入、尖锐与独立地分析和评论。《兴华周刊》主张,公器付诸公论,真理越辩越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与诸位同仁和读者共勉。

    每周掺望

    作者:新华声 gtssp

    本周的关键事件:

    1。克里的竞选一方面将继续乘胜前进,但是所谓的性丑闻开始如影随形伴随克里。笔者认为这次和克林顿当时一样,有惊无险。实际上克林顿的拉链门已经使得美国人对于这种问题的承受心理变得更木纳了。本周更传出所谓丑闻的女主角出来辟谣,一场桃色新闻即刻消失于无形。

    迪安和爱德华兹应该要退出了,最迟不会超过3月2日。民主党内部的竞争也可能就在这一周嘎然而止,因为威斯康新州的预选基本已经定局,宣布退选的格普哈特更带着原本支持他的十九个工会团体,转投向克里阵营。

    2。朝鲜问题六方会谈在即。不会有什么惊人的新闻,日本所谓的“绑架问题”不可能阻挡会谈的召开。

    3。台湾的228百万人台独大游行正在造势。到320还有一个月,这段时间台湾是发烧期。但是228能不能真正搞起来,却是一个问号。如果搞不大,那么阿扁的选情走下坡就明显了。如果真的能够拉出百万人的游行,阿扁还能一搏。

    4。海地内战如火如荼。海地作为台湾的所谓邦交国可能会因此变天,成为台湾又一个利比里亚。台湾已经在担心了。这件事可能很快来临。

    5。香港的民主派步步进逼,中央关于香港政治体制改革的问题态度也逐渐硬朗。双方进一步的冲突似乎不可避免。形势发展值得关注。

    6。巴基斯坦的“核泄漏”事件不出所料的波及到了中国。中国官方料将以一如既往的不予承认和间接否认应对。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是怎么回事,只是表面文章还得做。(五大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有过核扩散的事迹,事实上五大国中的三个本身也是核扩散的受益者)

    本周进展

    2004-2-19

    迪安宣布退出总统竞选 表示将继续为变革而努力

    http://news.sina.com.cn/w/2004-02-19/02341836293s.shtml

    海地警察部队难抵反对派攻势从托蒙德等地撤离

    http://news.sina.com.cn/w/2004-02-19/08561839709s.shtml

    外交战略:驳庞中英《中国不大可能在亚洲复兴“朝贡体系”秩序》(修改稿)

    作者:gtssp

    在网上读到庞中英的《中国不大可能在亚洲复兴“朝贡体系”秩序》,http://www.1840cn.com/bbs/dispbbs.asp?boardID=4&ID=3101,颇有感触,遂做此文。

    有网友对古代的朝贡体系作了如下定义,朝贡体系是基于一超对众小而形成的特殊地缘政治关系。在古亚洲的地缘政治态势中,中国拥有超强的实力,而周边诸国的生存与发展悬存于中国强权的政治意志。坦率地说,中国虽不是扩张性国家,但是,教训那些胆敢“冒犯天威”,即“不听话”的国家或民族是不绝于史的。为了生存,周边诸国的政权必须得到中国政府的确认与支持,从而形成了以中国为宗主国,周边为仆从国或附庸国的地缘政治体制。中国通过“册封”来体现与维护“天朝上国”的权威,周边诸国通过朝贡来体现对中国权威的认同。因此,朝贡体系,并非简单地基于经济与贸易之上的。当然,中国为了驾驭他们,往往惯用“恩威兼济”之道。为了体现“天恩远泽”,又常让他们在经济上得到些好处,吮到些甜头。或者说,这些好处是以出让政治主权(部分的,或至少是名义上的)为代价的。

    一般而言,立威让人身服,比较容易做到。倘以长久计,必须让人心从。后者甚至比前者更为重要。中国之所以能够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世界"体制,并不是单凭军事、政治、经济等实力,更为重要的是,古中国的文明模式在全亚洲拥有无可匹敌的优势。周边诸国对中国文明是敬慕景从的,因此,即便中国陷入内乱,无以遐顾时,但对中国文明的敬畏仰从之心可谓是深入骨髓、始终如一的,从而形成强大的向心力或凝聚力。此种政治地缘体制也因之延绵数千年之久(其间范围则是有大有小的,或因内乱而间断,但总体趋势是由小而渐大,且具连续性)。

    而根据庞文的讲述,所谓的朝贡体系是如下一种地缘格局:

    1,通过给予亚洲各国优惠的贸易条件,获得各国对于中国优势的承认;

    2,按照“中央-外省-藩部-朝贡诸国-互市(通商)诸国作为连续的中心“这样的顺序建立以中国为中心的经济体系和秩序。

    大体上就是这样。

    所谓“朝贡体系说”基本上是一种妖魔化的空洞伪理论,没有什么价值,除了宣传作用之外,既不是一种可以利用的理论,也不是一种可以发挥作用的理论基础。

    我认为,中国若想在亚洲恢复朝贡体制即中国在东亚的主导支配地位,必须同时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中国的国力足够强大。这是基本条件。

    第二,深深介入亚洲事务的美国霸权退出亚洲。

    第三,日本回到元代之前对中国俯首帖耳的地位。

    第四,传统的欧亚大国俄罗斯退回欧洲。

    这四项条件在可预见的将来没有同时满足的可能。因此,中国很难在近期恢复独步亚洲的朝贡体制。因此我基本同意庞中英的结论。

    而庞文对于这种理论的应对基本上还是对付“妖魔化”的办法,说“这是不可能的”。所使用的武器是所谓“有着本质区别的另一种国际秩序观-地区主义”。但是所谓地区主义并没有什么论述,只有空泛的一句:地区主义强调自愿、平等和互利的原则。仅此而已。这些科班的老一辈国际关系学者实在已经落伍了。

    我认为,庞中英的所谓“中国必须接受现代地区主义的思想”是错误的,这其实是“友邦惊诧论”的现代版。暂且不论外交策略,“恢复独步亚洲的朝贡体制”即恢复中国在亚洲的霸权是中国外交的一个现实理想和追求目标,谈不上什么“所以,中国需要把“周边”上升为“地区”,把中国彻底融入地区,不再按照传统的中国中心思路区别中国与中国的周边,把“睦邻友好”政策发展为“地区融合”政策。 ”

    中国是个大国,若不能确立在本地区的支配地位,只能沦为霸权的附庸,这已经被中国近代史所证明。自甲午战争后,中国彻底失去了在东亚的霸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日本。即使在日本战败后,中国也没能哪怕是部分恢复这种霸权。二战后初期的东亚政治秩序不过是一个由美国取代日本占据主导地位的“大东亚共荣圈”,中国在其中的地位不过相当于现时日本这个不太忠实的走狗的角色。所幸的是,中国出了个雄才大略的毛泽东,既改变了自清末以来一蹶不振的国运,宣示了这个古老民族的重新崛起,又打破了这种将陷中国于万劫不复境地的地缘政治格局,使得中华的复兴有一个相对有利的外部环境。

    当今世界上,美国未能全面掌握霸权的仅有两个地区,独联体和东亚,前者是前苏联的地缘遗产,虎瘦雄风在的俄罗斯岂能容忍美国轻易染指,而后者说是拜毛主席所赐并不为过,既然前人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为我们留下了如此丰厚的遗产,今日国力更为雄厚的中国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利用,恢复在东亚的领袖地位,是中华复兴的目标之一,也是中华复兴的必然要求,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呢?

    包括庞中英、邱震海在内的一些国际关系学者经常鼓吹所谓现代地区主义,他们的依据是欧洲的统一进程,但是必须指出,他们既不知彼,也不知己,不知彼体现在欧洲的统一其实在美国的分化瓦解和欧洲主要大国的利益争夺下已成镜花水月,不知己体现在亚洲的情况与欧洲完全不同,在欧洲除了“异种”俄罗斯以外,没有一个世界级大国,欧洲的统一除了缘与欧洲的战争历史,更重要的原因是法德基于自身历史认识到单凭自身力量难以争夺世界霸权,这才是欧洲统一的根本动力。而中国在亚洲无论是国力军力还是在文化上都有称霸亚洲的实力或潜力,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所谓的欧洲“理念”来衡量亚洲的地缘政治岂不是缘木求鱼。

    就像很多人在反驳“中国威胁论”时的说辞,中国是爱好和平的,中国的军费很低,中国没有领土野心,所以中国对世界没有威胁。典型的鸵鸟思维。这种思维方式,首先不承认现实,中国的国力军力对美国尚且构成威胁,更何况是周边;中国是传统东亚霸主,在民族崛起的进程中试图恢复东亚霸主的地位,也算不得是大逆不道的非分之想。

    更可怕的是,这种思维方式已经在某种程度上主导了中国的外交思想和行为,为了反驳这些妖魔化的理论,中国外交的定式经常是百般辨白,再加上以实际行动显示自己的“善意”,这种自缚手脚、划地为牢的作法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伤害了中国的国家利益。

    因此,作为一个大国,中国应负的国际责任决不是在国际事务中显示什么善意或“成为全世界人民都喜欢都尊敬的朋友和兄弟”-某网友语,而是坚定的谋求,至少目前在本地区内,对中国有利的也是对人类和平有益的由中国主导的国际关系格局。

    写于2004年1月

    鸣谢网友石清、新华声,你们的文字太精彩了,我不得不大段引用。

    新华声闲聊系列:美国开始仇恨普京

    作者:新华声

    闲聊,随便聊聊俄罗斯,不过,不说戈巴乔夫。因为早先说戈巴乔夫,说戈比把苏联给搞垮了,是一场灾难。结果很有几位不服气,说那俄罗斯人民并没有多少抱怨的呀?

    现在,不说戈巴乔夫啦,聊普京。

    最近,美国敌视普京的倾向日益明显,而普京,似乎也越来越不走“正路”。

    普京最近表示:“我深信,苏联的解体是个巨大的国家悲剧。前苏联和苏联加盟共和国的普通公民并没有从苏联的解体得到任何好处。相反,这些人民在苏联解体后遇到了很多问题。”

    普京是一个非常有心计的政治家,这番表示,当然有选举语言的含义。但是,普京显然是抓住了绝大多数俄罗斯人的心,这是一句人人心中明镜似的大实话,但是十几年过去了,俄罗斯人民一直没有真正说出来过。

    普京这次大选是没有什么悬念的。西方似乎非常不喜欢这个“新兴的独裁者”。西方,特别是美国为什么转变了呢?

    笔者以为,关键在于普京正在把俄罗斯从泥潭中拖出来,而普京使用的马车不是西方造的。俄罗斯政坛已经在谈论“中国式的俄罗斯。”所谓中国式的俄罗斯就是我们曾经搞过的“新权威主义”。普京目前的执政方法有新权威主义的特征。

    此外,俄罗斯由于伊拉克战争得以维持的高油价,使得普京把俄罗斯拖出泥潭的机会大增。

    一边用非西方的执政办法拖着俄罗斯出泥潭,另一方面石油滚滚又把俄罗斯托出泥潭,那么这个核武装到牙齿的前超级大国会怎么回过来对待美国呢?普京说了:苏联的解体是个巨大的国家悲剧。

    这听上去不令某些人心中发怵吗?

    闲聊,嘿,就是要把过去拌嘴的那些对头,在这儿给刮几鼻子。

    参见:

    美刊认为俄仰慕中国成就 普京要建中国式俄罗斯

    http://www.xinqingnian.net/bbs/dispbbs.asp?boardid=36&id=2842&star=#16361

    外交战略:欧亚大陆的集体安全体系和中国外交的选择

    作者:gtssp

    美国大选的前哨战正如火如荼的进行,横空出世的民主党候选人克里提出了一系列与现任布什政府截然不同的外交思想,其核心之处是用新的集体安全代替现在已有大麻烦的布什单边主义。关于集体安全,我以为,无论何人当选美国总统,中国都需要构建一个能保障中国行动自由的集体安全体系。

    这样的体系对中国来说,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

    第一个层面是中国的周边地区。在北方和西方,有以中俄盟友关系和以此为基础的上海合作组织的依托,西南主要是印度和巴基斯坦,有中巴传统盟友和改善中的中印关系,这几个方向不会有太大问题,南方的东南亚地区有东盟10+3机制,虽会有麻烦但不会太激烈,这几个方向上,通过一系列双边或多边的条约、组织等机制已经基本建立起了中国主导的集体安全体系。

    比较麻烦的是在中国的东面,核心问题是东南沿海的台湾问题和东北方向的朝鲜半岛,正好是第一岛链的两个关键点,也是中美之间利益冲突最激烈的地带。这一地区目前的关系格局是带有浓重冷战痕迹的对抗性的中俄联盟关系Vs日美同盟体系,这个格局不仅对地区安全来说蕴含着冲突的危险,而且限制了中国在本地区的行动自由。

    随着中美关系正在发生的历史性的转变,当然也包括美国对外政策的转变(如果克里当选,转变大点快点,反之若布什连任,慢点小点,但总归要变),以及在相当程度上可以依靠的中俄联盟关系,中国有机会建立至少是参与建立这一地区的集体安全体系,这个集体安全体系建立的标准是,中美日俄在朝鲜半岛达成均势,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在四大国间保持中立;日本在中美、中俄的牵制或控制下获得正常国家的地位;中美在这一地区建立有效的地区安全协作机制,中国可以比较自由的跨过第一岛链,西进太平洋(这就意味着中美在本地区建立了安全协作和军事互信机制)。

    第二个层面在整个欧亚大陆上,事实上在中国周边的集体安全体系已经覆盖了欧亚大陆的很大一部分,所余的重要地区只剩下中东地区和欧洲(高加索地区是俄罗斯的势力范围,中国既没必要也无能力插手,而地处近东小亚细亚半岛的土耳其则交由他们的世仇俄罗斯和计划中将纳入上海合作体系的伊朗去应付,中国也不需要太操心)。

    欧洲的局面相对简单,中法、中俄间已有成文的战略伙伴关系,中德间有着无名有实的战略协作关系,法德俄间已有相当稳定的战略协作关系,这几组伙伴关系只需加以强化使之制度化和更有效,建立四国间有效合作的多边体系,这样就基本形成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可以影响世界局势的欧亚集体安全体系的雏形。

    麻烦的是中东地区,中东首先存在着一个伊斯兰世界和一个西伯来基督世界。伊斯兰世界是一个分裂的世界,既有如土耳其这样的世俗伊斯兰,也有沙特这样停留在中世纪的君主国,从教义上也有什叶派与逊尼派之分,更不用提那些复杂的五玛目、七玛目,十二玛目之类的东东,从人种上来看,让波斯人、阿拉伯人、突厥人或许还有库尔德人之类的能联合成一个整体,其难度可想而知。更何况,即使在阿拉伯世界内部,首先存在着在五六十年代的革命高潮中上台掌权的阿拉伯军官团国家(如伊拉克的萨达姆、叙利亚的阿萨德、埃及的纳赛尔、萨达特等等)和保守封建的海湾君主酋长国家,两者间的分野之大,几乎无调解余地,即使在阿拉伯军官团国家中,由于现实利益的不同也存在着亲美(亲以)与反美的巨大差别。

    这样的一个四分五裂的伊斯兰世界,在可遇见的将来不可能成为一个有力量的整体,在国际事务中有一席之地,事实上也就缺乏基本的利用价值。

    至于西伯来基督世界,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在其著作《新中东》的中文版序里曾说过,中国与犹太人都是世界上古老的民族,都曾经创作过灿烂的文明,所以有更深入合作的必要。但是实话实说,在很多问题上,中国与以色列间暗通款曲的事情不少,不过我看也就仅此而已,首先以色列与美国的利益结合太深,已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程度,暂时不能对分化这个利益结合抱太大的希望;其次,不能太纵容犹太人,这个民族无以伦比的经商头脑、偏狭自私,睚眦必报的民族性格和惨痛的民族历史,若一旦得势,其偏执狭隘会更甚于日本人,其狡猾难缠则超过盎格鲁.萨克逊人,未见其利,反见其害。

    在这个地区,中国的利益主要是石油利益,那些新老帝国主义留下的诸如巴勒斯坦问题或伊拉克乱局之类的烂摊子根本不必去操心。很明显,在这一地区,中国没有太大的地缘政治利益,以相对超然的姿态保持对中东的地缘影响力对中国更为有利,维护该地区的稳定和平根本不是中国的任务,在这一地区中国的安全目标只是尽力避免地区的动荡影响到中国的经济利益,为达到此目标,中国需要与本地区几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如伊朗、沙特、叙利亚等建立稳定的双边关系。其中伊朗可纳入上海合作组织的体系结构,既可使伊朗获得某种安全保障,又可使中国获得一个可以在中东施加影响的前沿支撑点;沙特的价值在于它是目前世界第一产油国,还是海湾地区的领袖国家,与沙特建立稳定的双边关系首先可以使中国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石油来源,其次是沙特地区领袖的地位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中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和影响力;而叙利亚则是牵制以色列的一枚有效的棋子,同样对迟早会沦为美英的附庸和帮凶的伊拉克,也有足够的威慑作用,当然为达成这个目标,中国必须与俄罗斯合作为叙利亚提供安全保障(当然是俄罗斯出头)。

    其实在这一地区还有一个在地理上不属于欧亚大陆的重要国家-埃及,埃及的地缘价值基本不体现在非洲,而是体现在中东,从基辛格对埃及“中东无埃及不能战”的评价可见埃及的实力和重要地位,虽然埃及由于萨达特与以色列单独媾和的举动而招致整个阿拉伯世界的敌视,直到现在埃及也未能恢复阿拉伯领袖的地位,然而埃及在中东地区的地位依然不能低估,与埃及的关系应将其定位为地区性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

    在与如上所述的这几个国家建立了稳定的双边关系后,中国在中东的地区安全格局基本就算建立了,基于均势外交的原则,也缘与本地区这种错综复杂的矛盾和中国国力的限制,中国既不必要也无可能构建一个类似上海合作组织的地区组织,甚至没有可能模仿中国与东盟的10+3机制,中国与上述国家间的双边关系只要比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就足够保障中国的利益和行动自由。在这方面有个成功的先例就是九十年代初的海湾危机期间,虽然伊拉克与大多数阿拉伯国家间尖锐对立,但是对立双方都接受中国的调停,虽然调停并没有成功,但是这足以说明中国在这一地区一以贯之的均势外交的成功之处。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重要国家以色列对中国最大的价值是中国获得美国先进军事技术一个后门,此外从地区力量平衡的角度来说,以色列也是平衡阿拉伯民族的一颗重要棋子。关于和以色列的双边关系,前面已经提及,就不再赘述了。

    美国著名政治家、战略学者布热津斯基在其巨著《大棋局》里曾庆幸的说:“欧亚国家的力量加在一起远远超过美国。对美国来说,幸运的是欧亚大陆太大,无法在政治上成为一个整体。”布热津斯基指出:美国作为不同于过去所有帝国的一种新型霸权,就是要在法、德、俄、中、印这五个地缘战略国家和乌克兰、阿塞拜疆、韩国、土耳其、伊朗这五个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之间合纵连横,以在欧亚大棋局中保持主动,实现领导。为保持并尽量延长美国在欧亚亦即在世界的主导地位,美国要依靠西头的大欧洲民主桥头堡和东头“必将成为地区主导大国”的大中华。在内外因素制约下,美国对外不宜抱过高姿态,而应主要同五个地缘战略国家在不同领域中、不同程度上和以不同方式增进或建立盟友或伙伴关系。

    然而很不幸的是,冷战后美国一超独霸的形势反而促成了中俄法德印这五个布热津斯基所称的地缘战略战略棋手国家的逐步接近,而目光短浅、心胸狭隘的美国右翼保守势力代表布什政府的上台后一系列倒行逆施的单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和行动,更加剧了这个地缘势力重新整合的进程。于是有了也许将以民主党总统候选人身份竞选下一届美国总统的约翰.克里的找回盟友的外交政策演讲。对深受美国霸权压迫的中国来说,面对这个有利时机,当然应该毫不犹豫的抓住机会,尽力促成这个全新的、涵盖欧亚大陆大部分的集体多边安全体系的建立。当然,必须说明的是,由于中国势难阻挡的发展和意识形态、政治制度的原因,中国极有可能成为美国重点打击的对象,甚至成为局势不利时“盟友”出卖的对象,因此在这个过程里需要极高明的外交技巧,避免这种悲剧性局面的出现,至少也要将其不利影响降至最低。

    集体安全的第三个层面是在全球范围内,事实上由于欧亚大陆世界岛的地位和欧亚大陆国家的力量,在除欧亚大陆之外的世界其他部分并没有太值得重视的重要国家,在可预见的将来也不会诞生全球性的重要力量,所谓的全球范围内的集体安全体系也就基本无从谈起了。这个层面的集体安全体系基本属于围棋中的“下闲棋,布冷子”,建立一些口惠而实不至的所谓战略关系,以备不时之需。仅此而已。

    总结

    从表面来看,中国的周边形势尤其是东部形势更加危急,因此很多人将关注重点集中在这里。然而笔者以为,构建一个撇除美国的欧亚集体安全体系对打破美国霸权更为重要。去年至今年初发生的几件大事证明了这一点。

    年初的伊拉克战争,正是中法德俄在战前的有效合作,使得美国被迫在师出无名的条件下发动这场战争,间接导致布什单边主义的破产。

    非典时期的法国、印度总理相继访华,前者被高度评价为“患难见知己”,后者更是显示了两个曾经的地缘冤家在新的国际局势面前,抛弃了因那些痴男怨女的鸡毛蒜皮小事长久争执不休而结下的仇怨,开始了地缘合作的历史进程。

    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新春刚过时对法国的访问,受到法国前所未有的礼遇和法国高调的反对台独立场只是法方的高姿态,这次访问的重大意义在于中法间的关系升级为全面战略伙伴关系。

    以上诸般事实,说明了欧亚大陆五个主要的地缘战略国家开始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虽然离全面建立整个欧亚大陆范围内的国家集团体系还相距甚远,即使是建立一个本文所论述的集体安全体系(可说是欧亚大陆国家集团体系的雏形和基础)也还有很长道路要走,但是,历史的车轮是不会停止的,进程已经开始,中国外交需要为推动这个伟大的历史进程而努力奋斗。

    外交战略:克里的外交政策

    作者:新华声

    John Kerry正在取得民主党总统候选人的资格,2月10日拿下弗吉尼亚州和田纳西州,随后前北约司令克拉克退出角逐。虽然克里在本届大选的前途远远无法预测,但是笔者抓紧时间阅读了他关于外交政策的两个讲话(其中参院讲话看了录象),在此作一个综述,希望对于关心美国外交政策的各界人士能够从中获得一些有用的资料。

    从克里的讲演可以看出民主党候选人对于布什政府外交政策的全面否定。由于克里参院外委会的背景,他对于外交方面的深厚经验使得他在批评布什的时候越加雄辩。克里是耶鲁毕业的,参院的精英风格完全有别于布什的牛仔粗鲁。克里对于布什的外交政策的总评为:蓄意寻衅和狭隘的单边主义。(注意克里使用的非常花俏的词汇belligerent and myopic )。那么克里提倡什么呢:a bold, progressive internationalism ,大胆和进取的国际主义。[1]

    国际主义,在美国的外交词汇中是和孤立主义对立的。美国民众中有一种所谓的孤立主义思想,就是别去多管别国的事务,特别别为别人的事情死美国的男女青年士兵。但是美国的繁荣是建立在美国全球霸权上的,孤立主义意味着美国的没落。

    克里使用国际主义这个词,除了划清自己外交政策与孤立主义的界限之外,又借反对布什单边主义的机会,把国际主义与单边主义对立起来,为自己的外交政策营造一个光辉的形象,确实非常巧妙。国际主义表明美国要和国际上的盟友一起行事,不能单边主义行事。这是克里的外交思想的重点。从克里自己的经历来看,这个思想不是别人替他设计的,也不是一时的闪念。这个和克里越战经历、反战经历和在外委会的经历有直接的关系。可以说,克里的确在外交方面比布什要强得多。强太多了。

    布什的单边主义思想并不是从布什开始的,实际上克林顿政府在克索沃战争就开始有单边主义的倾向。当时美国在自己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的前景下无比奋发,当时的国务卿奥尔布莱特就曾经就南斯拉夫局势傲慢地说“如果我们的军队超强而我们不用兵的话,那么这种超强有个屁用。”克索沃战争中美国轰炸中国大使馆的举动,基本上就是一种单边主义的蓄意寻衅和狭隘。当然克林顿在单边主义方面是犹犹豫豫的。这也是布什以及布什班子对于克林顿外交策略不屑一顾的原因。

    布什政府的上台使得美国的极端保守主义势力感到松了绑,于是要把自己的单边主义的独霸世界的抱负施展开来。如果不是911,很难说布什政府的单边主义会那么快陷入困境。911事件和其后美国进行的两场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暴露了美国虽然是唯一的超级大国,但是美国的国力并不具备可以单独维持全球霸权的能力。也许布什政府以及美国的极端保守主义势力不承认这点,但是布什政府在许多方面比如在对华政策方面已经明显地加以转变,使得单边主义在美国人面前显得不再那么浪漫。那么到底有多少美国人不再喜欢单边主义,希望停止布什等人单边主义的卤莽实验呢?就要看克里是否成功赢得民主党候选人资格以及其后的大选了。

    克里的外交政策的基石也是把国际恐怖主义作为美国和世界最大的敌人。这点和布什政府是一样的。克里对于布什的批评是采用陈述自己的主张来表达的。克里主要是宣传过去罗斯福、杜鲁门和肯尼迪总统制定的联盟政策,从而间接地否定了布什的单边主义外交。克里提出要美国自身的安全依赖于有效地领导盟友,为此他特别提到罗斯福总统努力推动的联合国、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杜鲁门建立北约,在欧洲实施马歇尔计划;肯尼迪签署禁止核试验条约。

    克里宣称一旦当选,他将在最初的00天内飞到欧洲访问盟友(无疑是法国和德国)[2]。克里在两个演讲中花费了大量的篇幅讲为什么美国需要盟国。笔者认为,克里这么作并不是因为美国人不懂因此他要教美国老百姓,倒是因为克里认为老百姓心里都是那么想的,因此他要讲出来。美国人中间有大量的人(克里认为是大多数)认为布什在攻打伊拉克时抛弃联合国,搞翻了法国德国,是非常愚蠢的。因此克里抓住这点来大讲特讲。甚至许多美国人可能潜意识中觉得布什的做法不对劲,但是人人心中有,个个口中无。克里讲的头头是道,就有可能引领美国舆论,从而在大选中使得布什无法招架。

    当然,中国从克里的重新找回盟国的政策上,能够得到什么?可以说克里的政策对于中国是有利的,虽然中国不是美国的旧盟友。因为克里要把联合国作为“一个真正的伙伴(full partner)”[2]“我将到联合国和我们的盟国去告诉他们美国重新加入国际社会。”[2](“I will carry that message to the world myself in my first hundred days in office. I will go to the United Nations and travel to our traditional allies to affirm that the United States has rejoined the community of nations.“)对于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中国,这是一个良好的改变。此外法国德国都在对华关系上有了长足的发展,这种发展对于美国的对华政策将具有一定的牵制。比如美国要军事干预台湾而法国德国不参与的情况下,克里还打算和布什一样”几乎单枪匹马地进行战争(he rushed into battle ?C and he went almost alone. 克里形容布什发动伊拉克战争)”吗?

    对于克里前不久谈论在台湾问题上倾向于“一国两制”的解决方案,我们在观察了克里的上述讲话后可以更明确地看到克里的思路,单独军事干预台湾冲突,没有其他盟国的参与,对于克里来说,将非常困难。

    另外,我们因此可以体会到前不久胡锦涛访问法国希拉克表态反对公投对于今后台湾冲突的价值。笔者曾经指出单凭这一点德国法国对中国的确具有战略伙伴的价值。[3]

    克里的讲话中还有关于核扩散的部分,和中国有一定关系。克里认为防止核扩散是美国安全政策的最高课题。而在这个问题上单边主义是极其危险的。具体地说美国需要和伊朗直接打交道(engage Iran)要恢复与朝鲜的双边谈判。更重要的是克里把自己的主张归结为“一个结盟的新时代,尽管不同的问题会用不同的方式去解决。但是决定的动机是相同的,就是用集体安全取代单边安全。(The new era of alliances I propose will take different forms to deal with different and urgent challenges. But the overriding imperative is the same ?C to replace unilateral action with collective security. )”

    如果克里当选,中国应该直接地告诉克里和美国政府,中国对于国际的集体安全感兴趣。中国希望美国以集体安全的观点看待中国,中国也同样并且一直主张集体安全。中国将是一个负责的国际安全的参与者。

    [1]克里在乔治敦大学的讲话。(2003-1-23)

    http://kerry.senate.gov/bandwidth/cfm/record.cfm?id=189831

    [2]克里在参院外交委员会上的演讲2003-12-03

    http://www.johnkerry.com/pressroom/speeches/spc_2003_1203.html

    [3]中法提升伙伴关系成为战略合作伙伴的含义

    http://www.xinqingnian.net/bbs/dispbbs.asp?boardID=37&ID=2501

    政治评论:政治比小说更有趣――评俄国总统候选人雷布金“失踪”事件

    作者:李寒秋

    这年头什么怪事都有。这不,在近代现代历史上常开政治风气之先的俄国,最近其政界就发生了一起曲折离奇、一波三折的蹊跷事:俄国政治家、总统候选人雷布金于从2月5日晚上失踪后,其家人向警方报案,检察机关随即立案侦查。在吊足了公众的胃口后,2月10日,他在基辅露面。宣称自己有权“有权过两三天自己的生活”。于是乎关掉了手机,不看报纸不看电视,宛如隐士般地消失了。

    公众的好奇心刚被平息,雷布金黄鹤一去不复返。他优游伦敦,在盎格鲁?萨克逊人的那个自由民主的孤岛上召开了记者招待会,宣称自己是在认为能够与车臣叛军领导人马斯哈多夫举行和平会谈的情况下,才前往乌克兰去的。他被人引诱到基辅后,先是被麻醉,然后遭绑架,在后来的几天时间里一直处于昏迷状态。雷布金在还说,有人要讹诈甚至杀害他,为了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安全,他不得不在俄国国内撒谎。

    虽然经受了这么“痛苦”的“考验”,承受着如此“恐怖”和“威胁”,但是雷布金决心将俄国自由民主的事业进行到底,“身在曹营心在汉”,作为海外赤子留在英国继续参加俄国的总统选举。这在任何一国国家元首选举的历史上都前所未有的,也算是俄国个人民主主义者和自由资本主义派的创新之举。

    普京作为强势总统,胸怀复兴俄国的雄心壮志,普京当政期间,集中国家权力,打击经济寡头势力,其执政理念越来越体现出国家主义与民族主义合二为一的风格。他在竞选期间表示,“我深深相信,苏联解体是全民族的重大悲剧”。普京认为,在苏联解体过程中,“大多数公民一无所获,人们遇到大量问题”。他说,当时存在的问题――文化、语言、宗教问题――“本可以在一个国家框架内在新的基础上加以解决”。因此普京越来越引起美国和俄国国内亲美派的猜忌,认为普京不是叶利钦“全盘私有化”分赃集团的真正接班人。美俄两国在一系列国际问题和俄国未来走向上的失去了共识,两国间的矛盾有全面化的趋势。

    由于普京在人民中深孚众望,再次当选总统已成定局,他根本蔑视那些竞选对手,拒绝与之进行电视辩论。反对派对此一筹莫展,除了空喊自由民主口号,攻击普京搞专制独裁以外,就是渲染普京是“克格勃”出身,极有可能对政敌使用特务手段。难怪雷布金在11日回到莫斯科时突发奇思妙想,声称自己一直受到特工的监视,为了摆脱监视,不得以才溜到基辅躲避,千方百计地引发公众的联想功能,达到向普京泼政治脏水的目的。

    在这出政治闹剧中,雷布金不过是一个蹩脚的政治玩偶而已,他的后台老板是俄国的流亡经济寡头别列佐夫斯基。此人因洗黑钱、侵吞国家财产和诈骗罪遭普京整肃,潜逃英国多年,以伦敦为大本营频频向普京政权发起攻击。别列佐夫斯基甚至与车臣非法武装都有秘密联系,难怪雷布金声称自己是去基辅会见车臣非法武装的头目。雷布金此次参加竞选的所有经费都来自别列佐夫斯基的腰包,因此在雷布金“失踪”事件中,别列佐夫斯基所控制的各类媒体对此不同寻常地大肆鼓噪。

    英国文学家王尔德说过,“艺术并不模仿生活,而生活模仿艺术。”俄国的亲美派,一向唯美国的政治文化风格马首是瞻,亦步亦趋。别列佐夫斯基和雷布金这一对主仆师法好莱坞“梦工厂”的大片技巧和美国政治选举运动经验,自编、自导、自演、自爆的这幕政治样板戏“失踪记”,这也算是俄国政治家们超英赶美的一种收获了。

    写于2004年2月14日夜

    本期责任编辑:李寒秋

    本期出版时间:2004年2月20日

    版权声明:本周刊所发文字版权归原作者与《兴华周刊》电子杂志所有,互联网媒体转载请注明出处,传统媒体转载请与《兴华网》(www.1911.cn)联系并向原作者支付稿酬

    这是我第一次在西西河发主贴。我知道这个贴多少有广告之嫌,不过,首期六篇文章中有我两篇半,也多少算是我的原创。西西河是我非常喜欢的一个地方,也希望大家喜欢我们的文章。谢谢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