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对《窃明》中“袁崇焕是汉奸”情节的看法 -- 萨苏

共:💬214 🌺18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彭上书的时候四川的灾难已经开始一年多了

          58年就开始死人了。

        • 家园 彭有政治愿望不是坏事呀,我们总不成比封建社会还不如吧

          斗刘是污点,其他没什么对不起民族的。

          一生大节无愧于人

        • 家园 老萨这篇东西最后几段是什么意思,没有看懂
        • 家园 一花三宝!

          萨评甚公。量化也合理。

          在TG立国对民族国家是正面贡献的前提下,彭德怀九一开是公允的,甚至略略亏欠彭德怀的。

          即使质疑TG立国的正面意义,彭德怀个人品行之高洁,也当得起九一开。

          把彭德怀与袁崇焕相提并论是不公道的,虽然两人晚景之惨烈有相似之处。

          惊喜:所有在本帖先送花者得【通宝】一枚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不太赞同

            把彭德怀与袁崇焕相提并论是不公道的,虽然两人晚景之惨烈有相似之处

            彭德怀与袁崇焕基本上没有可比性,不是公道不公道的问题。大明少了袁崇焕和红朝少了彭德怀,不可同日而语。而晚景。。。也基本上没有可比性。袁崇焕是怎么死的?彭德怀是怎么死的?

            • 家园 俺的不公道,就是没有可比性的意思

              干嘛揪人措辞?

            • 家园 这话虽与老酒看法似是而非

              老萨倒是满接受的,花。

          • 家园 可惜了这颗地雷,炸的人太少了
          • 家园 哦?有些出乎意料

            这个,我也不觉得是您的意见,而是争论中的一个观点,认为袁是杀大将与敌议和,我不是针对您的。事实上兄弟是说自己的观点看法而已,您要觉得《袁杀毛目的是“杀大将与敌议和”么?》是针对您的,那我可以加一个说明,的确不是针对您。事实上您这段话和这个内容毫无关系。

            谈这个观点,是因为《窃明》里面给袁的评语是类似秦桧的奸佞,其中之一原因就是如果皇太极要他杀黄石作为议和条件,他也能做得出来。作者这样推断,来自于黄石对袁的恐惧的史料基础,一在于他轻视武将,另一个就是擅杀,还有求和时候条件优厚。袁又有擅杀毛文龙的事情,成了黄石恐惧的理由。您看看窃明最近几章,大约可以理解我的想法。

            因为看到您最后的评语,提到擅杀二字,所以多写了一些与此相关的看法,并不是与您的观点相驳。

            要说与您有观点不同的地方,也就是彭德怀的评价问题,而且,我也是借题发挥谈谈对彭的看法。

            跟在您的贴子后面,并不就是都要和您唱反调的,事实上您上面的这段文字,如同一貂,故引发萨欲为之续,我们观点虽然有不同,萨却以为是主义之争,并不是你死我活,针锋相对,也并没有与您论战的意思。

            您这次回的最后一句,颇有幽默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互相借鉴,多一点儿这样的幽默更好,您说是不是这样道理 :)其实我觉得窃明书评区最大的问题是大家进门的时候都是端着的,实枪荷弹,张弓搭箭,结果不免互相攻击伤害的时候多于相互的讨论和借鉴,直接引发了所谓的口水战,其建设性甚至不及灰熊猫一个人的钻研。

            • 家园 照这么说,您就有些文不对题了

              您跟贴的题目是《您看这个问题里面就隐含着另一个问题》,可您说您文中所云的问题不是针对俺的。

    • 家园 .
      • .
        家园 俺也觉得袁是否汉奸,还没有定论啊。

        毕竟,金球的和那个招引弓,还有天启都没说袁氏汉奸,还觉得黄石小题大作呢。

        还是继续往下看吧。

      • .
        家园 现在的情况是后金觉得这是个战略白痴

        黄石手下猜测这是个汉奸,妙就妙在这个猜上面,接下来想怎么写都行。所以您说作者没认为老袁是汉奸是对的。不过作者前面多处对袁崇焕的评价,起码也说袁是个奸佞小人

    • 家园 再想想?逻辑错误

      但是,同时又指出对于“反间计”不可信重要原因之一在于满文老档中没有纪录。但满文老档也是满清的资料留存,如果明史不可信,满清老档也一样不可信。

      明史和满文老档里面有相同记载的不一定是真的,当然也不一定是假的,但是如果两者记载不相符,那至少有一个是假的,或者说是不可信的,这些应该算是“显然”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