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集结号》——南京大屠杀七十周年纪念的讽刺 -- 看看

共:💬26 🌺7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您的怀疑是有道理的。你说冯导本意并不如此,算是厚道了

        我没那么厚道,我觉得,这不令人信服的部分,恰恰是小说原著和导演可能画蛇添足的部分。

        画蛇添足?

        是的。这个故事可能有一个真实的背景,我在网上看到了这个

        1948年11月,常孟兰所在的部队奉命执行掩护大部队的任务,(我军与国军不期而遇,他率领全班进行阻击.上面下令听见号声撤退,但号声一直没有响起...)那场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虽然完成了既定的任务,但常孟兰最后和自己的部队失散了,成了一只离群的孤雁。然而作为一名军人,他认为做事必须要有始有终,那场阻击战的战况还没有向部队复命,就等于阻击战还没有结束。于是他下定决心,一定要当面向部队首长汇报战况,为了在战斗中牺牲的战友,也为了失散的弟兄

        注意蓝色的那段字句。

        然而,如果在深入查找一番,你会发现,这篇文章的真实源头是解放军报:迟到四十八年的报告

        1948年11月,常孟兰所在的部队奉命执行掩护大部队的任务,那场战斗打得异常惨烈,虽然完成了既定的任务,但常孟兰最后和自己的部队失散了,成了一只离群的孤雁。

          然而作为一名军人,他认为那场阻击战的战况还没有向部队复命,就等于他的任务还没有完成。于是他下定决心,为了战斗中牺牲和失散的战友,一定要当面向部队首长汇报战况

        看见区别在哪儿了吧。从解放军报的文章里,我们可以看到牺牲精神,看到军官对职责的执着......但是,你看到有上级的欺骗、下级的委屈吗?

        小说原著可能就是基于这个故事的。但是,我不知道团长有意欺骗的情节是出于作者的“灵感”还是解放军报隐晦的事实......不过,从导演的角度讲,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情节有助于增加全片的戏剧冲突,有助于“煽情”,有助于增强......嗯,就是楼下说的,导演想表现出的——委屈。

        该怎么评价导演的这种行为呢,如果现实中不存在团长的欺骗?歪曲还是污蔑?

    • 家园 这个本质上一样么?

      谷子地的部队打阻击,别的部队怎么就成了不顾兄弟部队自顾自逃跑了?“听不到号声,就是打剩一个人,也得给我打下去”,而他们打下去了,收不到撤退命令就坚持到最后一个人,这种精神国军南京的时候有么?南京战役,领导虎头蛇尾,中层干部腐败,士兵混乱不堪,甚至于为了抢道跟自家弟兄火拼起来,两者有可比性么?要是南京时是那样的部队打仗还会有那样的惨败?

      不过有一点没错,真实的共军部队,根本不需要这种“骗”法。

      那个团长是贪生怕死只为自己的人么?显然不是,否则他也不会留下来打阻击一直到死,最后没撤下来可以说是因为电台被打烂了,但如果他真的怕死,自己又何必留下来打阻击呢?这本质上跟九连的牺牲不也是一样的么?从这点上来说,集结号的描述,依然是真实的,依然体现了军人魂。

      南京时候的国军士兵弟兄可能表现是差了点,可并不是他们不勇敢,而是国军的军官,领导阶层太混帐,思想工作亦不到位,当然,如果他们做得好,也就不是国军了。

    • 家园 讽刺是你的,感动是我的

      有的人是为荣誉而战,有的人是为信任而战,有的人是为保命而战,有的人是因为不得不战。。。战场上,并不是每个人都把自己的性命看得大过天。我自感动的是拼死搏杀的将士之间的“战友情谊”,对其他的一点不感冒,这样不行吗?有点儿搞不清楚你的逻辑。

      打动人心的是某些行为,某些言语,某些场景。把集结号的部队番号换成国军,背景换成南京沦陷,其他不变,原先被感动的观众也还是感动。。。

    • 家园 据说编剧想表演牺牲和委屈。 这个让我想起了当年的

      “一个和八个”。

    • 家园 说起来,这几年汉奸洋奴思想在文艺界可是很流行

      越卖国越光荣,越自私越先进,越卑鄙越有市场。

      也是带多了表闹得看不清现在是什么时候了。

    • 家园 虽然不欣赏冯的电影风格,但个人觉得这样评论方式会置人于非常不利的

      虽然不欣赏冯的电影风格,但个人觉得这样评论方式会置人于非常不利的境地......

      • 家园 如果我看了《集结号》,被“兄弟情谊”感动得流泪了

        再转而想到南京大屠杀时国军的表现,我会为自己的“感动”而尴尬,为自己的流泪而惭愧。

        九连的“牺牲精神”还是值得肯定的。这样的“牺牲精神”,在国军那边也有。但实际上,从境界上,国军绝大部分军队的“牺牲精神”,包括他们的精锐,都无法与共军相比。这种“牺牲精神”的高下之分,正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士”与国军、日军的“炮灰”的区别。

        我在“英雄”版面转贴了几篇我军的例子,可以参照着看。

        我不知道你说的“置于不利”,是对谁而言。如果是对那些被“兄弟情谊”感动的观众,那我在开头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如果是说冯小刚和编剧,我觉得要想“立言”就要敢担当,“境地”不是别人说说就能“置于”的。

        • 家园 其实咱还没看这部电影呢,说起来还没多少资格评论呢:-)

          我理解您的想法,您大概是觉得冯一定程度上对共军进行了丑化以图赚取观众的眼泪吧。如果我理解错了,请指出。

          我对电影的情节还不清楚,一个关键问题集结号电影上被描绘的共军组织和南京大屠杀中的真实的国军组织是异大于同,还是是同大于异?我回答不了,因为我没有看这个电影,也许您能回答一下。

          • 家园 按照kmy1810的说法,这部电影的主题是“牺牲”和“委屈”

            我们对这部电影的意见,主要集中在“委屈”上。九连的牺牲精神还是值得一看的。

            但我还是不得不说,编导设定的团长故意欺骗的情节,对九连的“牺牲精神”是极大的削弱。我在对坦克兵的回复里说过,战士知不知道战斗的意义,在境界上是有区别的。我也曾举过我军的例子,表明这“视死如归”的高境界不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虚无。九连至死都怀着对生的渴望(这确实关乎“人性”,这种对生的渴望是绝大多数反战片的出发点,但对于一部要表现“牺牲精神”的电影来说,突出表现这个就南辕北辙了),这使得他们的牺牲“悲”而不“壮”,再加上“欺骗”的效果,也难怪谷子地悲愤难抑几十年。如果对比一下“狼牙山五壮士”,你会发现,五壮士那并不注定是悲剧的命运,在他们选择走上绝路的那一刻起,投下了壮丽的光辉。

            悲壮!

            非“悲壮”无以形容。

            然而九连没有悲壮。冯导是可以选择让九连“悲壮”的,但他没有,他选择了让九连“委屈”。为了让九连“委屈”,他选择了让解放军的团长象南京战役的国军将领一样行事:抛弃他的士兵,他的战友。

            是不是有点“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味道?

            对他的“欺骗”设定,我所能做的最善意的揣测是,这是历史事实。即便如此,他拍的又不是纪录片,他仍然有权选择。不管是现实中的常孟兰,还是作品中的谷子地,冯导的心中可能对他们都有着一个问题:是什么动机驱使他们几十年不懈努力寻找老上级,老部队?对常孟兰,《解放军报》给出的解释是“军人的职责”。对谷子地,冯选择了九连的委屈。

            我觉得以冯的境界,他难以把握这样的题材。表面看上去似乎是他对传统题材的突破,实际上暴露了他自身境界的局限。

            最后要说明的是,即便是为了严守军纪而牺牲自我,也是极其值得崇敬的。这方面最高的典范是邱少云。

            赚取观众的眼泪没什么不对,我们在这里指出的矛盾焦点,是九连的“牺牲”与“委屈”之间的一个死结。

    • 家园 南京战役令人感慨的是几个工人

      记得有个将领撤退的路上看到工人还在浇筑水泥碉堡,于是通知他们撤退,工人却不肯退,说军令如山,限期完工,弟兄们还要靠这些碉堡打日本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