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诺亚方舟计划(科幻) -- 唵啊吽

共:💬62 🌺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诺亚方舟计划(科幻)

    2005年1月18日,中国南极探险队首次登上南极大陆最高峰,海拔4096米。2008年1月12日,中国南极探险队再次登上南极大陆最高峰,海拔4093米。中国古代哲学家愚公说过,一个人不能两次登上同一高峰,在中国南极探险队看来这个哲学命题如此明显,全球在变暖,南极高峰在融化,当年碑记依旧,只是立碑的冰块下沉了3米。

    2008年底,奥巴马竞选美国总统成功,他推动了美国政治的巨大变化,一扫跨国公司左右国会议案的百年积弊,极大地增加了美国底层民众在国会里政治决策的影响力。2009年2月,国会通过法案,把政治游说活动按贿赂论罪。华盛顿国会游说成为历史,代之而起的美国政府通过互联网和美国人民更快更多的沟通。奥巴马革新国会,开一代美国政府运作新风,使得美国底层民众和中产阶级的诉求很快就可以变成了美国政府的实施政策。美国政客从此再也没有决策错误了,决策错误都是美国人民自己的选择。美国人民要人人做房主、要全民医疗保险、要全民大学教育,奥巴马连任两期,满足了美国选民的这些诉求,建立了一个高税收的福利社会,代价是美国的全球商业竞争力骤减。

    自从奥巴马任总统以后,2009年美国出兵巴基斯坦,中东和中亚战事不断,鉴于备战需要和现代通讯能力和运输能力的提高,中国决定将首都一分为五,中央政府迁都成都、全国人大迁都昆明,中共中央迁都拉萨,全国政协迁都西安,中央军委迁都青海西宁,开创出利用现代通讯手段的网路型政府,这即推动了西部经济,又大大降低了无赖国家第一次核打击瘫痪国家的风险。

    自美国出兵巴基斯坦战事7年后,已有三百万巴基斯坦难民入印度,另三百万入伊朗。美国要求联合国对伊拉克、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提供人道主义救援,但是大多数国家却要求联合国援助非洲难民。最后大国绕开联合国,通过北约和上合组织共同商讨,决定欧盟与美国负责伊拉克人道主义援助,上合主导阿富汗重建和人道主义援助,中国得以实质控制克什米尔地区,对该地区实行经济重建和人道主义援助,同时消解印巴冲突,南亚大陆进入和平时期。美国退出巴基斯坦,巴基斯坦旋即成立了伊斯兰教政府。

    2015年,美国压人民币自由兑换终于如愿以偿。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一美元兑换两元人民币,美国物价自2008年至2015年累计上涨300%。在美国高税收和美国消费市场缩小的双重压力下,美国资本大量涌入香港和上海。中国消费市场首次超过美国。2017年,欧盟宪法、国旗、国歌被欧盟各国通过,欧盟公民可以在欧盟内部自由流动居住和工作,使得欧盟成为超过美国的最大经济体。石油300美元一桶,黄金2400美元一盎司。随着人民币自由浮动,绝大部分国家都实行了浮动汇率,布莱顿森林体系遂告彻底解体。由于各国都是浮动汇率,国际贸易以美元结算就纯属多余了,并且由于美元连续十多年贬值,以丧失国际信用,因此各国纷纷放弃美元储备,采取协商结算方法,中东石油一半以欧元结算,南美石油和非洲钻石、铜矿等一半以上用人民币结算。美国眼看就落伍为第三经济体了,于是革新北美自由贸易区协议,允许加拿大、墨西哥和波多黎各各岛劳动力在北美自由流动,自由居住,北美自由贸易区遂演变为一个准国家实体。

    由于全球变暖,2017年加拿大和俄罗斯农业大丰收,许多冻土解冻,变成万顷良田。西藏由于冰川消融,山南地区竟然种出了水稻。大量墨西哥人在新北美贸易区的协议下合法涌入加拿大开垦农场。加拿大实行新一轮土地改革,以利北极圈开发。鉴于欧盟合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组合,中俄签定人口流动协议,两国公民可以自由过境工作居住,西伯利亚地区和加拿大北部地区成为引领世界经济的北极圈经济区。

    2020年世界人口超过80亿,非洲难民成灾。非洲国家在联合国提议,要求俄罗斯、加拿大、美国和澳洲等人口资源压力最轻的国家接纳更多的非洲难民,被美国和俄国否决。随后联合国通过美欧俄中四国提案,史称三亚决议,承认各国人口资源主权,认为资源丰富国家没有接纳其它国家人口的义务,同时承认各国政府有强制人口控制的主权权力。同年,非洲国家纷纷通过一胎人口政策。

    2025年夏,北京市温度高达摄氏50度,时间长达三个月。南极大地露出了土地,冰川的消融使得海平面升高了60米。广州、纽约、上海、东京、巴黎、伦敦纷纷沉没。世界陆地面积忽然缩小了37%。郑州取代上海成为海滨重镇。印度尼西亚沉没,印度尼西亚船民漂流世界。哈德逊海湾海水沿圣劳伦斯河涨至五大湖,然后沿密西西比河一直泛滥到新奥而良,把北美大陆分为东西两部分。中国工业和文化重镇纷纷搬迁到青藏、黄土和云贵高原。世界86亿人口忽然要挤到缩小了三分一的陆地上,世界各国纷纷对边境实行严格的人口流入控制。全球旅游业崩溃。

    南美亚马孙河流域沦为一片汪洋,南美人移居到南极大陆。塔里木盆地已经成为内海。如果海水继续上涨的话,那么人类文明得以延续的唯一希望,就在于青藏高原了。中国在联合国提出“诺亚方舟”计划,建议把人类文明最值得保存的东西储备一点到青藏高原以防全球气候灾难之万一。青藏高原成为地球变暖的人类诺亚方舟。依据2020年联合国三亚资源主权决议,诺亚方舟计划由中国政府控制,由各国自愿参与。根据此计划,各国精英移居青藏高原的配额与该国申请迁移到西藏的人类文明储备成比例。

    2027年,世界生物学界率先在国际会议上鼓励有名望的基因科学家移居西藏,开发青藏高原的农业,丰富高原物种。同年,中国如热核聚变反应堆和电子对撞等高端科技实验室都搬入了高原。许多世界最有成就的科学家陆陆续续第携家定居到拉萨大学。欧盟科技研究所和名校纷纷迁入阿尔卑斯山脉,美国硅谷搬上了洛基山脉。

    2028年,海水上涨使得非洲大陆锐减四分之一,种族屠杀肆虐非洲。北美大陆黑人和西裔骚乱此起彼伏,中东和欧洲种族和宗教冲突如火如荼。各式各样的教堂都在解读各种世界末日的预言。印度尼西亚船民把伊斯兰极端主义散布全球。据中情局可靠情报,伊朗核潜艇载着巴基斯坦核弹头驶出了公海。美国反恐标志为此升到红色。美国三个航母舰队在太平洋日夜搜索,最后在太平洋西部终于盯上了伊朗核潜艇。伊朗潜艇极力躲避,不慎潜水过深,失控坠入一万多米深的马里亚纳海沟。潜艇上八枚核弹头连同潜艇上的核反应堆在巨大的压力下发生核爆炸,引发巨大海啸,浪高200公尺,海啸巨浪26小时环绕了地球三周,日本上亿人丧生,海上一亿印度尼西亚船民皆葬身鱼腹。海啸还未停息,太平洋火山环内18处火山相续爆发,火山灰遮天蔽日,全球暗无天日。三天之中,世界各地地震不断,整个太平洋板块西移70公里,把马里亚纳海沟填平,大西洋板块西端的洛基山脉塌陷。太平洋变窄了70公里,整个地球表面积骤减18万平方公里,海平面又上升130米,尸浮遍海,水患全球,亚马逊食人鱼游遍世界。全球陆地面积缩小到地球表面的6%,剩下的陆地中有青藏高原,云贵高原和黄土高原。全球人口由86亿降至25亿。

    全球变暖,天灾人祸。幸亏“诺亚方舟”计划在青藏高原储备了人类文明的火种,将人类万年积累的文明保存了下来。

    关键词(Tags): #科幻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南极最高峰4897米

      南极最高峰

      而且南极大陆被厚达公里级的冰块覆盖,冰川大量熔化的话,陆地高度要反弹升高的。

      • 家园 南极融化的冰导致的海平面上升会不会把升高的陆地淹没?
        • 家园 PBS 根据 Milankovitch cycles

          现在的interglacial应该结束了吧?是不是一个grand minimum就足以把地球推进冰河?

          • 家园 interglacial是否即将结束还不清楚

            地球目前还没有进入冰期,上次冰期结束于15000年以前,当时格陵兰岛的平均气温比今天要低15-20摄氏度。

            下面给一个格陵兰岛温度15000年来的变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图示看,12000年前地球开始显著变暖,在1000年内上升20摄氏度,达到目前的气候温度。工业革命后,格陵兰岛的气温没有发生明显的暖化,自1840年以来的气候温度变化趋势实质上还是在下降。

            是不是一个grand minimum就足以把地球推进冰河?

            如果用1000年的时间可以把地球从冰期里拉出来,那么也许要用1000年的时间把地球再送回冰期(如果温度曲线是个对称的图谱)。而一个grand minimum周期是200年不到,那么要有5个grand minimum才能完成冰期。

            不过要看出趋势,这次grand minimum的结局可能相当重要。

            如果真的进入冰期,我们将不会看到海平面上升,恰恰相反,海平面将下降--下降120米。中国的渤海和黄海将消失,中国大陆,朝鲜半岛和日本之间的海域将露出水面而连接在一起。白令海峡也将消失,北美洲和亚洲将连接起来,而20000年前的那次连接,使得印第安人的祖先利用这个机会到达美洲。澳大利亚在冰期里还是没有同亚洲大陆连接起来,有袋类动物还是没有跨足亚洲大陆的机会。

            20000万年前冰期的世界陆海图: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20000年前的最后一次冰期主要发生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芝加哥和纽约都被冰覆盖了,而中国则没有: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家园 按Wiki,Younger Dryas可是快的吓人

              End of the climate period

              Measurements of oxygen isotopes from the GISP2 ice core suggest the ending of the Younger Dryas took place over just 40 – 50 years in three discrete steps, each lasting five years. Other proxy data, such as dust concentration, and snow accumulation, suggest an even more rapid transition, requiring about a 7 °C (12.60 °F) warming in just a few years.[6][7][19][20] Total warming was 10 ± 4 °C (18 ± 7 °F).[21]

              Abrupt climate change

              The Younger Dryas saw a rapid return to glacial conditions in the higher latitudes of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between 12.9–11.5 ka BP[6] in sharp contrast to the warming of the preceding interstadial deglaciation. It has been believed that the transitions each occurred over a period of a decade or so,[7] but the onset may have been faster.[8]

              外链出处

            • 家园 PBS兄就是牛x

              总能那么图文并茂。

            • 家园 下一个千年非常惊心动魄哪

              1.加拿大变成南极洲。

              2.冰岛变成英国,英国和欧洲一起变成大冰坨。

              3.东北虎穿越白令海,统治美洲大陆。

              4.台湾回归,中日韩合并。

              5.南海变成中国的大粮仓。

              中国运气不错,下个一千年很戏剧。

              不知道澳大利亚冷不冷?

              • 家园 澳大利亚到时也应该变冷吧?

                这几天欧亚闹冰雪天,舆论立马进入小冰期预测,把前几天的一窝蜂的全球暖化全扔到脑后去了。

                中国气象局也不甘落后,写了篇文章,立此为照。

                暴雪严寒席卷欧洲 专家称全球或遇20年小冰河期

                本周末英国据说要达到南极温度,这可能吗?

                我得查一下太阳公公的未来行为了。

                • 家园 请教这次的太阳耀斑后,对太阳活动周期的最新预测是怎样的?

                  是周期延长还是周期消失?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24周期的太阳极性到现在还没有翻转过来,已经意味是个延长

                    24周期不大可能消失。

                    就是在蒙德最小期延长,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周期现象,只是周期变长和光学望远镜观测到的黑子数量急剧减少以至于人们认为周期消失,而更灵敏的碳-14松树年轮测定告诉我们太阳周期在那个时期还是存在(特别注意在进入蒙德最小期以前的那个周期的延长):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过些时候讨论一下这个24太阳周期的特征和即将到来的25周期。

                • 家园 这次会不会是因为一月初发生的

                  sudden stratospheric warming,上次是中国暖,美国冷,这次美国暖,欧亚冷。

                  • 家园 目前接近第24周期的峰值,应该暖和,欧亚暴冷比较意外

                    我看到太阳10.7厘米射电月平均值和平均移动值还在上升,欧亚严寒有点出乎预料。不过要密切注意未来12个月射电数值的变化,实在不知道最小期初始形态会是怎么样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次美国暖,欧亚冷。

                    这次美国的冷空气团阻塞在阿拉斯加,结果造成当地破纪录低温,而后冷空气南下,西雅图下了2英尺雪,也是一次记录。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中国的平均气温还没有低过去年同期,所以还可以吧。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