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明朝亡于“资产阶级自由化” -- 石头布

共:💬41 🌺9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明朝亡于“资产阶级自由化”

    明朝亡于“资产阶级自由化”

    2011年清亡一百年将近之际,明史的翻案风潮大兴。前有当年明月的《明朝的那些事儿》,中有杜车别关于晚明资本主义工商大发展的细致描述和对满清丑化和篡改明史的反诘,后有《窃明》以架空小说的形式对明末辽东战争史的重新解读。明亡的原因,一时间成了讨论的热点。这也难怪,明驱逐蒙古,恢复中华,承载华夏文明和道统。明亡于清不是简单的改朝换代,而是“亡天下”。神州陆沉三百年,衣冠与风骨俱失,文化与科技并退。诚是可悲,可恨,可叹也!我这里也不惴鄙陋,探讨一下明亡的主要原因。

    晚明时代的东南沿海已经是一个繁荣的工商社会。国家政治制度已经发展为初步的内阁民主制,皇帝的权力被大大削弱,只剩下靠“庭杖”发泄怒气的权力,或者自闭起来打木匠活的自由。大商人集团与文官集团合流,实际上控制了朝政。这个集团为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最大限度地压低了国家对工商业的税收。为达此目的,文官集团不断劝皇帝不要“与民争利”,据杜车别的文章所说,尽管一艘远洋海贸船可获利万两银以上,仍嫌不到十两的税收为高。言官大肆攻击皇帝贪财,这些言论最后都被满清的御用史官所用,成为明朝“昏君”的罪证。

    晚明朝廷失去了大部分的货币发行权。主要货币白银依靠外贸获得,而几乎全部为商人集团把持。由于海税的微薄,造成海商殷富,而国库空虚的怪状。当辽事败坏,国家财政更加捉襟见肘之际,精英集团为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同样强烈反对向工商阶层征税,而是胁迫皇帝向农民加征“辽饷”,把负担全部抛给弱势群体。由此在天灾频发的陕西河南引发大规模民变,造成更大的财政危机,把明朝拖向恶性循环的旋涡,万劫不复。

    在这个过程中,似乎只有皇帝一人在为国家的整体利益在奋斗(当然也是因为私利,因为国家是他的私产),而所有的官僚精英们,都在为自己集团的私利而出卖国家利益。杜车别描述了崇祯皇帝为筹军费向大臣借钱的惨状,诸大臣大多一毛不拔。而李自成破城之后,这些人家里有多至百万两白银被拷掠出来。“虚君”制度,内阁民主制度,这时成了国家败亡的推动力。战争时期,通常民主是要不得的,战争需要效率。军队里面是最讲不得民主的,除非你不想打胜仗。而在面对满清这个高度集权的精悍的武装抢劫团伙,明朝涣散低效的民主体制最大程度地削弱了国家的组织力和动员力。我不认为满清的战斗力有多么了不起,“满万不可敌”。三个歹徒可以抢劫一车的乘客,了不起吗?原因无他,有组织的战胜无组织的,组织强固严格的,战胜组织宽缓涣散的。组织出战斗力。明朝败在高度的政治自由化,败在“虚君”制度虚去了坚强有力的组织核心。国家虽大,各行其是,一盘散沙,大有何用呢?

    晚明社会与当今中国的社会现状颇有类似之处,所以明亡的教训实在具有极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元宝推荐:老马丁,任爱杰, 通宝推:钓者任公子,ccceee,笑任平生,
    • 家园 先献花,再讨论一下满清战斗力问题

      好文章,观点很新颖。

      只是对于这句话不敢苟同

      我不认为满清的战斗力有多么了不起

      我认为明末清初时满清的战斗力在整个中国冷兵器历史上无出其右,整个大明朝在满清入关前几乎没有打过一个胜仗,这还是明朝有充足的火器优势做保证。满清入关之后更是摧枯拉朽,除了李定国在广西和湖南取得过两次小的胜利,郑成功在海上取得过一些胜利之外,其他的人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胜利。

      *我不认为是宁远之战是胜仗,每个人对胜仗的理解不一样,同满清取得的胜仗相比,宁远很难说是胜仗

    • 家园 这个观点挺好玩的

      很好很强大。不过我还是觉得崇祯没那金刚钻还揽那瓷器活是玉碎的主要原因。

    • 家园 这个国家仍是朱家的,不是大臣的

      本无民主可言,所以换个皇帝也无所谓啊.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宦官是皇帝直属别动队,效率比文官强。

        宦官是皇帝直属别动队,效率比文官强。

        文官不同意圣意,可以据理力争,罢官抗旨。宦官是皇帝的家奴,绝对听命于皇帝。所以当晚明皇帝掌控不了户部,收不上矿税的时候,他派太监出去收税,结果太监被人家烧死了,他也没什么办法。皇帝掌控不了刑部,就自己另办了一套警察监狱系统,就是锦衣卫和诏狱,都是太监做事。所以文官把太监骂的狗血喷头,史书当然多取文官之论。

        • 家园 这说不上谁的效率强

          中国历史上的几次宦官时代都是皇权和相权相互争执,皇帝又不甘心大权旁落引起的。有些时候,如唐朝,到后来皇帝自己也控制不住反而成了宦官们的傀儡。

          而宦官主政的时代一旦来临,就标志了皇权和相权已经不能在原有的权力框架内合作,皇帝必须另起一套班子来伸张皇权。但是这个班子是临时性的。宦官并不如官僚那样有系统的培养。因此在政策的继承性上不佳。另外,毕竟政令还是得出于公门。皇帝宦官和官僚之间就会有摩擦和内耗。也就是说,皇权和相权的斗争籍由宦官和官僚间的政治斗争而表面化了。

          因此,中国历史上的几次著名的宦官时代如汉末,中晚唐,以及明后期都是内斗不断的衰世。

          这里并不是说宦官就一定祸国殃民。而是政令必须出于一个权威。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权威在那里对同一领域发号施令,那么国政是无论如何也好不起来的。

          • 家园 送花得宝。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老杜的话能听吗

      他的理论,大明朝灭亡的原因是制度太超前,武器太先进,皇帝太英明,俺可不是说反话,他就是这么认为的

      • 家园 太先进会死,是古代屡见不鲜的真理阿~

        希腊,罗马都是好例子

        • 家园 呵呵

          首先什么叫先进,就是能七拐八拐的和现在先进的西方政体找到共同点?要说明朝那种连宰相都没有,就是皇帝不能完全独断专行的所谓内阁制是太先进太超前,那汉朝唐朝不是更超前更先进?她们也都是亡于自由化?

          其次就算默认民主分权为先进,希腊也不是全国民主,只是某些城市实行原始的,非常不成熟的民主,而罗马就开始民主,后来就是帝制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