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10号机能卖么? -- 鳕鱼邪恶

共:💬32 🌺3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10号机能卖么?

    在晨大的帖子里跟网友们扯上了;索性单开一个帖,向各位讨教.

    小巴要买10号机,有网友对其可能性很不以为然.那么不妨分析一下(纯外行,请晨大等行家指正):

    1.中国会不会愿意出口10号机?

    如果不愿意,当然一切免谈...中国是有出口自己最先进武备的例子的,援越时期,很多自己都没装备的咚咚都给了越南了;所以,只要有必要,中国是会干这种事的.

    那么,10号机出口,会不会泄露自己的军情呢?当然会泄露一部分,但是,只要不是全部.因为10号机据说是4余度静不稳(?)操作,是通过计算机操作;所以,飞机的飞行性能,除了硬件性能,还有很大一部分是由软件的好坏决定的.只要自己的操作软件不外泄,那么自己用的10号机性能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密的.

    前些日子一直有说法在演习中10号机大胜Su-系机,照俺鳕鱼邪恶的看法,很有可能是在造势---这明明是对着印度的Su系飞机去的嘛~ 如果仅仅是国产胜过了自己的进口机,有什么好大吹大擂的?何况并没有见到就因此指责进口苏系机决策不对啥的风言风语。

    十几年来,中国对军工的政策,一直也是鼓励走出国门挣钱。能自给自足,政府肯定也是高兴的---这还不算政治层面的收益。

    至于因此判断中国的新型号的进展情况,没有根据,就不猜测了。

    2。10号机对小巴有用吗?

    当然有用,否则干吗要买?对小巴来讲,10号机大概应该是拿来作空优的。原来的空优机,也就是那么些幻影了吧?也都垂垂老矣~ 更新换代,在数年之内会成为迫在眉睫的事情。这个世界上,能够对付印度的苏系飞机的空优机,有哪些呢? 美系的高档机,从时间到资金到政治条件,都不是小巴能够轻易接受的。欧系?虽不是那么难以得到,但是,就经济和政治成本上来说,对中国货的优势,就不那么大了。。。更重要的是,还没有欧系机大胜苏系机的实证。买苏系机?你不会跟在自己的敌人后面买同样的武器吧?更何况苏系机在小巴素无基础。您看,小巴在空优机上的选择并不是很多。只要中国机的性能达到要求,小巴是没理由买其它机的。

    所以,这样看来,小巴喜欢上10号机,原因也就很清楚了。。。何况这是PLA自己用的,可靠性应该比小龙还要高。

    何况,10号也不是不能增加对地攻击的功能---虽然那样作的话,有可能不值得。装备两个中队的10号,对其基础应该也不是不可承受之重----即使买来F22,还不是一样要另作一个维修基地?何况中国机在对外维修上从不会刁难小巴。。一开始小巴自己修不了,中国工程师可以代替么, 这样,在短时间内形成战力方面,就比买其它机种有了优势。

    。。。嘿嘿~ 俺这个推销员咋样?

    • 家园 PL11+PL8+盔瞄

      短突这图扫得太大了,转不上来,还回原址看吧

      http://junshi.daqi.com/bbs/00/1822311.html

    • 家园 我认为十号机是从空优角度研发,但现在可能往多用途方向发展

      三代机中,F14/F15/F18/阵风/台风/JAS39/MIG29/SU27...一串,不约而同都是双发,也就F16中了战机黑手党的毒加上成本控制选了个单发,回过头来看十号机,单发/中距弹*2+格斗弹*2+1000L副油箱*3,称为空优机实在略有勉强,到目前为止只在静态演示中看到有中距弹*4+格斗弹*2的组合。不说F18E/F变态的双联挂架,就算台风,也具有中距弹*6+格斗弹*2+副油箱*3的豪华配置。

      90年代整个TG空军的超视距能力几乎为零,哪怕27入役也只不过标配了R-27半主动雷达制导弹,这型类似AIM-7麻雀的东西实践证明相当的菜,就算是麻雀,在海湾战争中攻击距离也大多限于15-20公里以内,离真正的BVR还差了许多。直到,直到进入21世纪,官媒上出现八发八中的官样文章我们才敢说终于迎来了超视距时代了。需要我们完善的事还很多,十号机,立足于民族工业,致力于解决国产高性能战机的完全国产化,与沈飞的J-11系列一起担负起替代整个庞大的歼六七八机群的使命,这一点是成飞的骄傲毋庸置疑,但对十号机还不能寄予太高的期望,现阶段预计售价2500万美刀的十号机配合现有空空武备,能达到F-16Block30/40的能力应该还算靠谱吧?

      沈飞的J-11,大型雷达罩的先天优势非十号机所能比拟,较大的任务半径配合外挂能力,这才是TG想要的空优战机,十号机在这样的态势下恐怕要改变一下任务属性,朝多用途方向用点心,由此,我们看到了成飞那款进气道下挂载两款导航/目标标定吊舱的模型。

      由此看来,小巴是否会买一型尚不能称为完善的战机,真不好说,以前超七胎死腹中,F16使用过度,J-7MG尚未研制这样严重的情况下,小巴都没能力买幻影2000,以现在小巴国内情况加上JF-17生产低速度运转的实际情况,个人看,五年内十号机不会在南亚天空中出现。

      • 家园 JAS39是单发

        除了米格-29和苏-27,单子里的三代机(F14/F15/F18/阵风/台风/JAS39)加起来产量也不及F-16一家,为什么呢?

        重型空优战斗机都是双发,这是受发动机技术的限制,没有办法。发动机技术不断进步,但空军的要求也在水涨船高,所以永远只能用双发保证足够的推力。但轻型空优战斗机就不一定了,能用单发的不用双发,这是共识,只有F-18算半个例外。

        • 家园 低端机能用单发绝对不用双发

          低端机要上量的,双发性价比太低。

          18的双发,主要海军对上舰的要求

          29么,我感觉是前苏联发动机不行。。。。。

          当然希望10号能向多功能发展。不过考虑到造价和产能,近几年如果要低端的扔炸弹的,也许小龙比较有希望

          • 家园 F-18用双发是有原因的

            YF-17可以用单发F100,但到了F-18,重量上去了,单发F100已经顶不下来了。航母上起落特别讲究发动机响应灵敏,万一着陆失败可以迅速拉起,两台较小的发动机的响应比一台较大的发动机响应灵敏,这是另外一个原因。

            米格-29有点相似,苏联没有合用的单发,只能用双发。

            反过来,F-20就从F-5的双发改为单发,拟议中的米格-33(老版,简化的米格-29)也是单发。

      • 家园 不知道能不能从十号发展出一个衍伸型

        十号的挂载问题确实是美中不足,

        对空的话也许还凑和(8、90年代时轻型机的对空配置大多是2中距+2近距),但对地的话绝对不够,这也是为了超音速截击而在机体上付出的代价。

        之前曾和晨大争论过强击机的去留,其实并不是不认同发展趋势,而是现在我们“从空中投来的匕首”实在不怎么锋利(要知道阿帕奇并不“孤单”。美国即使没了A10,也还有大把的F16、F18甚至B52,更不要说将来的F35和无人机)。

        强5老已,歼轰7的空战性能不够,SU30又太精贵(包括以后可能的歼11B双座),整个空军真的是太需要一种机型能担当像F-16那样“炸弹卡车”的活:能扔得多(载弹量大)、扔得准(火控好)、扔得远(活动半径大,留空时间长),而且——这种飞机的数量还不能少。

        如果说重新设计一架全新的飞机时间太长,那么既然米格23能发展出像米格27那样的对地型号,那么歼十是否也可以发展出一个适当放弃部分对空性能的对地强化型?

        不过说实话,想想当年F16高峰时期将近300架的年产量,成飞的生产速度真的是有点令人伤心。也难怪平可夫最近狂言中国打不起台海战争。

      • 家园 10号机虽然是单发

        不过在印巴交界那个不大的空域,应该是够了。空优机就一定要双发吗?恐怕要根据实际情况考虑。

        把10号与F16比,总觉得不大对劲。F16在空优方面的潜力有限,这点10号有明显优势。

    • 家园 可以卖给巴基斯坦去经受一下战火的考验

      八爷改了那么多年,估计10号在服役期内也会一直在改,经受住战火洗礼的飞机才是10号的最佳版本

    • 家园 10号轻松做掉的是老批次的27,一点不奇怪

      老批次的27是近视眼,航电设备自然不能和10号比,毕竟十号比人家年轻得多。不过10号对付11B应该就不会太容易了,双方航电设备水平差不多,而且11B应该还略强于10号。

      至于说到进口27,估计没人敢说决策有问题。这么多年过去了,现在看TG当初选中27,真感到TG当初决策层真是有眼光、有些大想法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