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对“联合国为周总理逝世降半旗之前因后果”的辩疑 -- 老夫子

共:💬11 🌺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对“联合国为周总理逝世降半旗之前因后果”的辩疑

    作者:陆军准将

    首先声明:我衷心爱戴周总理。做这个研究未必能望舆论之项背,但求用事实去伪纯真。

    (如有转载请注明作者和中国将军政要论坛)

    我曾以陆军准将的笔名在《中国将军政要论坛》发过类似的文章,后又在与友人的讨论中进一步汇集了一些论据,所以我以为有写一篇正式的文史论文的必要与基础,经几夜笔耕,遂成此文。然余乃学理工之人,此实非专业所长,且成文仓促,资料乏陈,但愿抛砖引玉,以待方家之作。

    一、引子

    目前网上有一个很流行的帖子叫“周恩来逝世震惊世界联合国破例下半旗”,作者是:曾任中国驻联大代表团的官员吴妙发,现将原文摘录如下(此文为人民日报、人民网、新浪网等媒体转载)

      ………………

    更为感人的是,联合国还特地下半旗哀悼周总理。这是联合国建立50多年以来罕见的事情。当年我站在联合国广场聆听了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对此作出的既感人又意味深长的讲话。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下半旗。”讲完这番话,我见他转身扫视了一下广场,尔后返回秘书处大楼。这时广场上先是鸦雀无声,接着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

    而民间早就流传有这么一个故事

    ………………

    联合国为周恩来逝世降半旗内幕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逝世时,设在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门前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自1945年联合国成立以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

    一些国家感到不平了,他们的外交官聚集在联合国大门前的广场上,言辞激愤地向联合国总部发出质问:我们的国家元首去世,联合国的大旗升得那么高,中国的总理去世,为什么要为他下半旗呢?

    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站出来,就在联合国大厦门前的台阶上发表了一次极短的演讲,总共不过一分钟。 他说:“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决定的,原因有二:一是,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她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她使用的人民币多得我们数不过来。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分钱存款!二是,中国有10亿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可是她的周总理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逝世之日,总部将照样为他降半旗。” 说完,他转身就走,广场上外交官各个哑口无言,随后响起雷鸣般的掌声。瓦尔德海姆机敏而锋利的谈吐,不仅表现了他机智无比的外交才能,同时也反映了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的高尚品格是举世无双的。

    ………………

    经过转载(或是有另一个出处),就又成为这个样子

    ………………

    总理逝世第二天,联合国总部的联合国旗降了半旗,其余所有会员国的国旗都不升起,这在联合国从无先例(自此,始有联合国降半旗之仪),有的国家提出质问:“我们国家的元首去世,联合国大旗依然升起,中国的第二首脑去世,联合国不仅降半旗,还把其他国家的国旗收起来,这是为什么?”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说:“我来回答你们,这是为了悼念周恩来!联合国下半旗,这是我的决定。原因有二,一是因为中国的金银财宝多得不计其数,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在国际银行没有一分钱的存款;二是中国有十亿人口,可是她的总理周恩来没有一个孩子!你们任何一个国家元首如能做到其中一条,在他去世时,联合国总部也可以为他降半旗。”

    ………………

    上面三篇文章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瓦尔德海姆精彩的发言,而第二篇中评述性的语句“世界上有许多国家的元首先后去世,联合国还没有为谁下过半旗。”一直演化到第三篇“这在联合国从无先例(自此,始有联合国降半旗之仪)”似乎给人民那么一种认识――这也是我后面要重点辩疑的――周恩来总理是第一位享有逝世后联合国降半旗悼念这一殊荣的杰出人士,而且是一个破例(先前从无规定的意思)。

    其实这个故事的模板在民间已经流传很久了,但是由于目前网络发达,是之更加广为人知。在网络上,起初大家是几乎一边倒的唏嘘,感叹;但后来出现一些“好事者”,对此事的真伪提出怀疑,其中一篇典型的文章是这样的

    ………………

    这故事首先告诉读者,联合国为悼念周恩来总理而下半旗是没有先例的。有一个“破例下半旗”的前提,才可能有后面那精彩的演讲。说故事的人大概想以此证明周恩来享有很高的国际的荣誉,破格悼念显得人格非凡。

    可惜这是不真实的。联合国为悼念周恩来下半旗并不是破例之举。联合国于1947年制定了一部旗典(Flag Code)。其中有关致哀的规定是:凡成员国的国家元首或者政府首脑去世,必须在纽约总部和日内瓦的办事处降半旗致哀一天。因此1976年1月为周恩来降半旗只是例行公事。

      没有破例这个前提,后面的故事就显得荒谬了。没有听说有哪个国家驻联合国的使节会为了例行公事而“言辞激愤”。真有这样的不懂联合国的基本规章的外交官的话,他们应当感到“羞愧”而不是“激愤”。当然,秘书长也就不需要做特别的说明了。

    杜撰出来的那段秘书长的“极短的演讲”以及它产生的戏剧般效果,本身很有问题。硬要把中国特色的感情推销给洋人,杜撰一个“老支书”式的联合国秘书长。

      周恩来生活俭朴,这已经有很多人证明。但并没有哪一份文件告诉我们说周恩来逝世时的银行存款余额具体是多少。中国没有公布国家领导人个人财产的制度。联合国也从不要求成员国报告其国家领导人的收入情况。秘书长无从知道周恩来个人的财务状况,怎能信口说他存款是多少?

      “没有存款没有子女”的确是那时中国人民爱戴、悼念自己的总理的一个理由。它符合当时中国的国情。当时中国处在热烈的革命状态。革命革到一贫如洗、革到家庭遭受损失的人被认为是坚定的。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是它在中国以外的、人性不曾灭绝的地方,就未必同样令人赞赏。特别是没有子女,更多地被认为是一种人生的缺憾,绝没有任何“革命美德”的含义。真正尊敬爱护周恩来的外国友人是不愿意去议论这一点的。特别是在悼念的场合下更不应该提起。而该故事却让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大张旗鼓地推崇这种状况,似乎还鼓励别的国家领导学习:“你们任何国家的元首,如果能做到其中一条,...”云云。试问这个“秘书长”:做到“身后无子女”这一条是什么好事吗?你打算让那些已经有了子女的各国领导人怎样去“做到”这一条以便赢得尊敬?讲出这种话,哪里是什么“秘书长”,分明是个中国民间老冒。

       这种故事如果在“广大工农兵群众”里流传,倒不奇怪。对国外的情况不了解,难免把自己的思维习惯套在外国人头上。奇怪是一位名叫吴妙发前驻联合国的官员也这样讲。而他“回忆”起这故事的过程也很奇特。他在90年代曾单独或者与人合作出过多部关于乔冠华和联合国的书。在至少两本书中他记载了在联合国悼念周恩来的情况。均无一字提到上述故事。只提到了“中国代表团驻地”降半旗、布置灵堂、以及各国外交官的前来悼念等事情。没有一丝联合国总部降旗以及广场上响起“雷鸣般掌声”这些情节。

       而到2002年1月,他却突然杜撰出了这个故事。文章登在1月8日的人民网上。他声称“这是联合国建立50多年以来罕见的事情”。还有鼻子有眼地说:“当年我站在联合国广场聆听了秘书长瓦尔德海姆对此作出的既感人又意味深长的讲话。”这实在是令人称奇。在联合国工作多年的吴先生怎么会不晓得“联合国旗典与规则”?1976年时中国所有报刊,包括毛他老人家,都讲中国有八亿人口。吴先生怎么会“聆听”到秘书长讲出“中国有10亿人口”这样超前的统计数字?中国出使联合国的人很多,何以别人没有见到,独吴先生见到了如此“罕见的事情”?又何以他要把这“罕见的事情”压了那么多年才肯说出来?

      看了同为驻联合国的中国外交官宗道一批评吴妙发的一篇文章后,才对这位吴外交官的轻率妄言习惯有所认识。宗道一指出吴妙发所著的三部关于乔冠华与联合国的书里存在着多处错误、抄袭、和编造现象。例如把周恩来会见瓦尔德海姆的照片说成“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的历史一刻”,他大段抄袭熊向晖等人的书作,添油加醋地编造领袖言论,竟还能把林彪宣读520声明的情形描写成“毛那洪亮的声音,坚定的语调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等等。宗道一不得不规劝吴妙发:“须知创作不应抄袭,史作不该杜撰。这是常规,并非苛求。”

      原来是这样一个不负责任的作者。其故事的可信度可想而知了。杜撰情节,用假故事去“缅怀伟人”。这样的做法不能为周恩来增光,反给增添尴尬。

    ………………

    但是包括上文在内的大多数的质疑者,举不出很明确的事实依据,这种基于主观的臆测,自然招来网络内外的齐声责骂,骂的是他们无凭无据、搬弄是非,反而把事实越搞越混淆。

    然而事实的真相究竟又该是怎样的呢?我认为还是很有考证的必要的,为此我进行了研究。

    • 家园 涨见识了
    • 家园 二、辩疑

      二、辩疑

      1、关于周总理逝世联合国降半旗的问题,首先有必要解决的是“有无先例”的问题。那么我们就来看看究竟是制度上无有先例,还是事实上无有先例。

      1)“制度上无有先例”论断的不能成立

      上文也提到了联合国的旗典,但没有举出。我找到了经过1952年、1967年两次修订并沿用至今的1947年联合国旗典(Flag Code and Regulations)的原文【1】,对其中涉及本文的核心内容,做了简要的中文翻译,并将关于旗典中哀悼部分的原文摘录文后。

      以下均是对原文的翻译

      下文是1952年11月11日由联合国秘书长修订的联合国旗典文本

      8.哀悼

      联合国秘书长秘书长将根据规章或者其他依据对以降半旗作为哀悼的方式的情况作出规定。

      1967年1月1日,以下的规章取代了1952年11月11日由联合国秘书长修订的相关规则,并充实到联合国旗典中去。

      V.哀悼

      a.基于成员国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的情况,联合国总部和日内瓦办事机构以及联合国驻该成员国的办事机构的联合国旗帜实行降半旗仪式致哀

      b.降半旗仪式时间应该在得知元首逝世消息的当天。但如果当天,联合国旗帜已经全升,则不宜再降下,而应将降旗仪式推迟到逝世后次日进行。

      c.如果由于天气或其他原因导致上述程序(b段)无法进行,联合国旗帜应在元首葬礼当天实行降半旗。在特殊情况下,在元首逝世和葬礼两天,联合国旗均降半旗。

      d.遇一国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的情形下,除了(a)项所涉之外的其他联合国机构,可在与该国外交部的礼仪机构和(或)当地的该国外交公使团负责人接洽后,根据实地的不同情况行使自由决断权(即考虑适用当地习惯的哀悼礼)。

      e、在联合国秘书长授权下,联合国专门机构的负责人可以在希望遵从该机构所在国的官方悼念而下指令该部门降半旗。他也能授权在专门机构进行官方悼念的任何时候对联合国旗实行降半旗。

      f、联合国旗也可以根据联合国秘书长的特别建议对与联合国有重大联系的世界级领导人的逝世降半旗。

      g、联合国秘书长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决定在任何地方的联合国旗在联合国的官方悼念期内降半旗。

      h、联合国旗在实行降半旗仪式时,应先将旗升至旗杆顶间歇,然后再降至半旗位置。而在当天降(收)旗的之前,也要先将旗升至杆顶再降旗。

      i、联合国旗降半旗时,会员国国旗一律不悬挂。

      j、只有在联合国秘书长命令之下,方可对葬礼队列中升有联合国旗的旗杆装饰褶皱彩带。

      k、当用联合国旗覆盖棺木的时候,旗帜不允许低于墓穴或接触地面。

      我以为这篇旗典很能说明问题:

      其一、有人曾指出虽然旗典是在1947年建立,但是很可能进行修改,只要不作大的改动,仍然称之为1947年版的旗典,故即使有“给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逝世降旗的规定”也不能确定是否在1976年周总理逝世以后才有的,即无法否定周总理是从制度上说的第一人,周总理逝世降半旗乃开制度之先。但是我们看到这篇旗典的开头就指出了本文是1952年11月11日由联合国秘书长修订的(1947)联合国旗典文本,再订的日期为1967年,均明显早于1976年,于是当然就否定了上述的怀疑,也就是说该文完全可以判别制度有无先例的问题。

      其二、从以上文献看,1952年关于降半旗的悼念文本甚为简洁,但基本表明两个意思,其一、联合国秘书长有权决定为谁降旗;其二、并非联合国成员国每一位元首逝世均一定享受降半旗的殊荣;而1967年对悼念中降半旗的情况则给出了详细说明,真正做到有法可依。1967年文本中,a条指出对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逝世降半旗是应该的,如果说周总理作为国务院总理,可以具备政府首脑的资格的话,他即符合这一条,那自然他也不是制度上元首逝世降旗的第一人;而如果国外对周总理不是作为中国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而是作为杰出的世界级政治领导人来看待,那么为他降旗复合f条,那么很显然他也不是制度上政治人物降旗的第一人;看b或者c,元首逝世一般最多降旗只有两天,如果没有人能否定周总理逝世联合国旗降了七天,这就只能符合g条,但是“特殊情况”不是每个元首可以享用的,那确实可称之为特例,但也不是制度上特例降旗的第一人。

      如此,这篇经1952年和1967年修订的旗典否定了“制度上无有先例”的论断。

      2)“事实上无有先例”论断的不能成立

      前文又提到,周总理是逝世后联合国降半旗的事实上的第一人。事实上是否如此呢?

      (1)首先把周总理看作是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来对待,那么早于他逝世的元首人物,是否从来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呢?历史告诉我们是有的。

      ①联合国筹建之时的1945年4月美国总统罗斯福逝世,当时联合国基本成型,为悼念他的逝世,联合国全体会员国国旗降半旗;当然这和后来的情况有些不同,旗典也没有正式确立,但确实是轰轰烈烈地降了。

      左图就是当时降旗的史料照片

      ②1953年3月苏联元首斯大林逝世(当时旗典已经正式确立并经1952年修订),联合国为悼念他的逝世,降了半旗。

      印度国家报纸“历史上的今天”对此亦有明文说明 【2】,其中关键性的语句为

      “At United Nations headquarters, the flags of all 60 member nations were taken down, and the sole flag of the U.N. fluttered at half-mast. The Political Committee held a brief condolence ceremony.”

      可见周总理并非是作为元首逝世联合国降半旗悼念的事实上的第一人。

      (2)再次,把周总理作为杰出政治人物来看,那么早于他逝世的世界级政治人物,是否从来没有享受到这种待遇呢?历史告诉我们也是有的。

      ①1948年1月印度的圣雄甘地遇刺逝世,世界哀悼,联合国为他逝世,降了半旗。(这时1947年旗典已经存在)这方面的证据,可见也有文献【3】佐证,其中关键性的语句为

      “The United Nations flew the flag at half mast, and the Security Council cancelled all meetings to pay their respects to Gandhi.”

      ②1968年4月美国的杰出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逝世后,联合国下半旗哀悼(这时旗典已经1967年修订)

      这方面的介绍,可见美国的档案资料网【4】,其中关键性的语句为

      “King's death preempted the nation's attention: There were memorial marches and rallies throughout the U.S., ……the UN flag flew at half-mast, the opening of the baseball season (scheduled for April 8) was postponed, ……”

      可见周总理也并非是作为杰出政治人物逝世联合国降半旗悼念的事实上的第一人。

      综上所述,无论从制度上还是事实上讲周总理都不是联合国降半旗以悼念其逝世的第一人,故事性的论断不能成立。

      2、下面谈谈关于瓦尔德海姆的那番发言。

      现在没有他国的外交官出来作证,而我当然也不能否定瓦尔德海姆是否说过这段话。但是不管怎么说这段话也显然经过中国化的加工。比如那个10亿人口,中国1970年人口统计8.3亿,到1980年统计时才接近10亿,“十月里响春雷,八亿神州举金杯”唱得是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的事情,所以国外在那个时期也只能说中国有8亿人口。“10亿人”一说很容易让人们联想到这可能是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作品”。

      所以说,即使瓦尔德海姆说过类似的话,就应该保持文献的原貌,否则反而弄巧成拙,适得其反。

      3、另外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情,虽然不属于我的论证范围,但我想,要保证全文的完整性不妨提及。

      2001年有人曾向联合国发出邮件,他所询问的基本事件是“周总理逝世后联合国到底有没有降半旗”,结果联合国档案馆回了一封信(我不保证其真实性,但先列出)

      发信人:coopcool(涔涔@杖落残阳@qq昵称),信区:History

      标题:联合国档案馆关于为周恩来降旗的答复

      发信站:浙江大学海纳百川站(MonApr2901:23:582002),转信前天向联合国档案馆发信,询问是否有文件记录1976年为周恩来降旗的决议.答复如下:

      I have checked all likely sources available in this Library and can find nothing in print that confirms the United Nations flag was flown at half-mast following Chou En-lai‘s death.We have been advised by the United Nations Protocol and Liaison Service that the protocol followed in such an event is that the Permanent Mission<in this case of China> to the United Nations will advise the United Nations Secretariat of the death and request that the United Nations flag be lowered to half-mast.The United Nations cannot lower its flag without receiving instruction to do so by the appropriate Member State.Therefore, ………………………………

      the Permanent Mission of China to the United Nations may have kept records of this.Their contact details are as follows: http://www.un.org/Overview/missions.htm

      Best regards,

      UN/SA Reference Desk

      United Nations Library, New York

      ※来源:?浙江大学海纳百川站bbs.zju.edu.cn?[FROM:coopcool]

      从回信来看,联合国似乎连是否为周总理降旗的记实资料都没有找到,但是没有找到,决不表示没有。因为当时的国际媒体仍然留下了蛛丝马迹。比如:1976年1月12日《参考消息》第三版有一篇题为《联合国将持续数天下半旗哀悼周总理逝世》的文章,文章如下

      【路透社联合国一月九日电】为了哀悼中国故总理周恩来,联合国旗今天下半旗,联合国会员国的国旗没有升起,一位联合国发言人说,这种哀悼方式将持续数天。

      所以可见降旗一说应该是事实了,但是应该责怪联合国档案馆。居然这么重要的资料也不保存;或者说查找资料的人,不甚负责。

      • 家园 三、题外话

        三、题外话

        我现在在读研究生,而我在高中甚至更早时就听说过瓦尔德海姆这番话和这段故事,现在网络发达,使之广为流传。因此我要强调,这不是什么新鲜事,不需要吴妙发在2002年1月,突然回忆出了这个故事。网上只根据吴妙发过去的事实笔误而推理今天的可能口误,是站不住脚的。况且他的话,对唯一性还是有所保留,主要是瓦尔德海姆的话的叙述引起争执。

        我很反感上面那篇怀疑降旗真实性的文章中用降旗纯属“例行公事”的字眼,因为这种话也很主观,而且“伤人”,1953年到1967年之间,旗典中将决定降旗的大权基本赋予联合国秘书长,根本就没有惯例一说;而1967年以后虽然旗典有明文规定,但真正实行未必一视同仁。更何况从周总理逝世后,世界的舆论来看,他的确是享有极其崇高的声望的,无论于友于敌。为周总理降旗,也不一定是简单的作为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对待,反作为世界级的政治人物来对待的可能性为大;加之悼念仪式隆重且持久,实非“例行公事”可以概括。

        讨论的确不能感情用事,要用事实说话,否则适得其反。比如网上曾有人以胡志明来作证周总理的特殊性,说即使符合老瓦所说的两条,为什么胡志明逝世没有得到降半旗的待遇,其实这是一个常识性错误,胡志明主席并不能作为正反两方的例子。因为联合国之所以没有为胡志明降半旗,是因为他1969年逝世的时候,越南还没有统一,尚未加入联合国,而且当时越南南北分治,联合国的大佬美国又扶植南越,直至直接参战,胡志明逝世联合国当然不会降半旗。(补注:越南是1977年9月20日加入联合国,成为其会员国的)。

        随着联合国规模的日益扩大,对于降旗形式与规则也日益程式。但是我们依然发现,联合国为首脑降旗一般还是局限在在任上去世的人物,在联合国2001年1月22日的日志中记载了次日(23日)为刚果总统卡比拉葬礼日降半旗的记录(他在任上遇刺身亡)【5】

        On Tuesday, the UN flag will be flown at half mast in observance of official mourning for the late President of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Laurent Desire Kabila

        但是我们寻找近期一些为卸任元首逝世的降旗记录却十分困难,包括一些大国的首脑,而上述引证的两个元首罗斯福、斯大林以及周总理均恰恰又在任上去世,这也值得后来的研究者关注。(不过邓小平逝世,联合国降半旗是更特殊的一件事,但是此事系中国驻联合国大使秦华孙是在当地时间2月19日下午与北京联系后,向联合国提出为邓小平去世降半旗的请求的。)

        我以为:联合国为周总理逝世而降旗,非空前,但实是特殊;历史的面貌应还以真实,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根本不需要华丽词藻的修饰。这就是本文最后的话。

        • 家园 这句话说的好:周总理的伟大人格根本不需要华丽词藻的修饰。

          纠正这些虚假的宣传,无损于伟人形象。倒是维护谎言反而是抹黑。

        • 家园 问题是为什么有那么多人喜欢挟洋自重

          难道周总理伟不伟大一定要联合国决定吗?我们十多亿这点事都定不下来?如果越南也象我们一样那胡伯伯太亏了,就因为没被认证受不了降旗大礼,在西方常作为文化符号的uncle hu居然比不上其他阿猫阿狗。

          现在左派,右派中间派,亲共亲美亲拉登的都有一共同习惯就是特认据说被国际认证的东西。中国兵法以孙子的为第一,因为据说连美国大兵都读,虽然这书基本是谈理论和哲学;朝鲜战争也是吹长津最凶,因为网上流传的帖子作者不是魏巍是英国人;就是学习雷锋毛主席的号召都比不上一个用屁股想都不可能的西点谣言

        • 家园 nice job!
        • 家园 谢谢释疑~~~~
        • 家园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1】 The United Nations Flag Code and Regulations

          http://www.unog.ch/protocol/flagcode.htm (其主页是

          http://www.unog.ch/index.html the UN office at Geneva联合国驻日内瓦的官方网站)

          【2】 dated March 8, 1953: Tributes to Stalin

          http://www.thehindu.com/thehindu/2003/03/08/stories/2003030800790900.htm

          (其主页是http://www.thehindu.com/ Online edition of India's National Newspaper 印度国家报)

          【3】 Mahatma Gandhi - A Karma Yogi

          http://www.yogasenteret.no/Artikler/artikkel.php?article_id=19

          (其主页是http://www.yogasenteret.no /,关于榆荚功的国际性网站)

          【4】 From the Archives (1940-1979) National Affairs: Martin Luther King Slain Issue Date: April 10, 1968 http://www.2facts.com/Ancillaries/index/h00616.asp (其主页是http://www.2facts.com/ 美国档案文献型网)

          【5】 http://www.hri.org/news/world/undh/2001/01-01-22.undh.html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