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姥姥 -- 荆棘探兴

共:💬12 🌺3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我的姥姥

    我有两位姥姥,一位是母亲的亲身母亲,一位是母亲的奶妈,即我的奶姥姥。两位姥姥家距离我家都不很远,小时候当母亲说要带我去姥姥家的时候,我总会问是去那里的姥姥家。回答大人一些关于姥姥问题的时候,我不得不加个地名做定语来区分。这种不便使我很是困惑了一段时间。

    后来知道了,原来其中一位姥姥不是母亲的亲身母亲。当母亲详细的给我解释的时候,我疑惑的问到“是不是颠倒了?”。

    母亲出生的时候,姥姥没有奶,家里穷的叮当响,没法养母亲。那时候打听到奶姥姥刚夭折了一个孩子,就托人说情希望奶姥姥能够母乳喂养母亲一段时间。老家农村那时候这种情况很多,都是没有任何报酬的。

    其实奶姥姥家比我亲姥姥还穷,母乳喂养一个孩子平时就要吃的稍微好点、多点,在那种年代是一个不小的负担。但刚夭折了一个孩子的奶姥姥还是答应了,而且断断续续把母亲一直养到六岁。

    奶姥姥十四岁就嫁给了奶姥爷,大字不识地她却很孝顺身体不好的公婆,年纪太小的她刷锅的时候都要踩着砖头才能够着。母亲抱去的时候,奶姥姥已经有两个孩子,我的大舅和大姨,一家五口人挤在一个窑洞里艰难的生活着。奶姥姥嫁过门就住这个窑洞,老人家前年去世也是在这个窑洞中。小时候在姥姥家住的时候,望着裂缝的屋顶,曾小声的问母亲会不会突然踏了,耳朵一直很好的姥姥笑了,“老房好住”。

    母亲说在那里度过了她最快乐的童年,姥姥从来不打母亲,母亲调皮的时候,姥姥总是咬着牙,把手举的高高地,但最后总是轻轻把手放了下来。倒是大舅和大姨不少挨打,尤其是和母亲吵闹的时候,即使很多时候是母亲的错。

    母亲三岁的时候,我的亲姥爷第一次去接母亲,母亲说是被拎着回去的。看着母亲哭闹的样子,奶姥姥心疼了,和奶姥爷说干脆把母亲抱养过来吧,从牙缝里挤挤,就有母亲吃得了。奶姥爷和亲姥爷商量,亲姥爷不同意。

    我的亲姥姥不知道为什么不喜欢母亲,还有小母亲一岁的大舅,打骂犹如家常便饭,一直快到母亲出嫁。母亲经常偷偷的跑到奶姥姥家,亲姥爷去逮母亲的时候,奶姥姥就把母亲藏起来。“能躲一次是一次,能呆几天是几天”,奶姥姥如是说。

    曾经问奶姥姥为什么这样,完全可以不用多这事。奶姥姥说“看你母亲可怜”。母亲在旁边,眼里噙着泪水。

    曾经问母亲为什么亲姥姥、亲姥爷不喜欢她,母亲说“孩子多,家里穷,不知道心疼孩子。”

    “奶姥姥家也孩子多,而且家更穷啊?”

    “你奶姥姥心地好”母亲是这样回答的

    这种话题只问过一次,因为不愿意看到母亲流泪。

    母亲一直和亲姥姥、姥爷有隔阂,母亲怀我的时候,亲姥姥不愿意伺候。奶姥姥得知后马上就来了,还背了袋红薯。父亲说,那时候的红薯就相当于现在的金元宝,吃实在是摆在面前的一个异常宏伟的问题,而红薯就成了难得的怀孕补品。

    母亲生我妹妹的月子也是奶姥姥伺候的,那时候二舅、三姨、三舅都上学了,奶姥姥不得不两家来回跑,后来大病了一场。

    我和妹妹在奶姥姥家住过,但在亲姥姥家一次都没有住过,实在不愿意住,大人从来没有教唆,完全是感觉使然,尽管奶姥姥家的窑洞很破,但却弥漫着一种浑然天成的亲情之爱。

    奶姥爷去世后,已经在城里的二舅把奶姥姥接到城里住,住了半年后,最后奶姥姥说什么也要回老家破窑洞。回来后就再也没怎么离开过这个窑洞,母亲曾把奶姥姥接到我家住了一段时间后,奶姥姥说什么也要回去了。

    奶姥姥说“我还没老呢?还不至于让你们伺候”。说这话的时候,奶姥姥七十六岁。

    一直到奶姥姥八十一岁去世,基本上都是自己做饭,自己洗衣服。除了期间短暂的在儿女,侄女小住一段时间外。侄女是奶姥爷的亲侄女们,奶姥姥对他们一直很好,所以都想敬孝心。

    前年的一天,奶姥姥突然心脏疼,子女们都赶来偎依在身旁,奶姥姥说“我和你们爸穷了一辈子,唯一攒下的就是这破窑洞。你们现在过的不错,我也没啥遗憾的了, “吃亏之人常在世”这句话很有道理! ”

    第二天早晨,奶姥姥便离开了人世,告别了她普普通通的一生。

    关键词(Tags): #姥姥#窑洞#亲情#母爱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