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当代京剧人物]兴朋简影 -- 言门青衣

共:💬54 🌺1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小言不大会太红的。

              其实这和领导的喜好有极大的关系。比如说李瑞环明显稀饭程派,所以现在好多程派青衣。言派本来就不是主流,不太会受领导喜爱。而且老言票友出身,戏路不宽,戏码不多,言派唱的人也少,唱的戏也少,所以观众也少。一个小言不行的。

              • 家园 小言当年的开拓精神让人印象深刻.

                说到老戏,他的基础深厚(呵呵,到底是家传渊源),有言、马两派的底子。

                再看他的新戏,两次出手都非常成功。单从曹雪芹的一点细节来看,他在不断尝试,比如电器化配乐,比如林黛玉的葬花词他用类似评弹的唱法来演绎...

                焉知他不会闯出条新路来?

                当然人生没有假设的。仿佛一部天才的交响曲,在进入高潮时嘎然而止。

                • 家园 我对京剧持悲观态度

                  小言也无力回天。记得《曹操与杨修》开场是杨修是背对观众,完全是电影手法,和传统的上下台不同。但是种种努力也不能把京剧带回其黄金时代了。

                  • 家园 不必持悲观态度,现在已经很悲惨了.

                    指望京剧回到黄金时代是不太可能了,毕竟时代已经走了很远了.

                    不过偶认为京剧可以作为一种小众的娱乐形式存在,类似一些好的话剧,作为电影电视这些大众娱乐形式的补充.

                    曹杨走的路子就很有实践意义.

                    京剧本来就不一定非要拘泥于传统形式.

            • 家园 87年的前两名就是言兴朋和关怀

              于魁智天道酬勤可能是一方面,运气好更重要了。

              李少春先生文宗余叔岩,武学杨小楼。

        • 家园 俺是粗人,不是言派的爱好者

          当时上海把言兴朋捧得很高,所以不由自主也看了听了一些。其实在上海同一时代,俺更喜欢关怀,人家也是名门之后哦,当然和言家没得比。言家除了老言,那还有言慧珠一名大腕,自然捧场就多了。

          言兴朋等的出现是京剧比较尴尬的时代,市场不行了,政府也不是特别在乎。在上海,言也算承上启下有功之臣,关怀反而远走香港了。后来李瑞环搞研究生以后,京剧才算有点振兴,当然这也是领导同志个人喜好罢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