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看了关于40军的帖子,说说父亲口中的宁贤文将军 -- 山水过客

共:💬54 🌺15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看了关于40军的帖子,说说父亲口中的宁贤文将军

    今天我将飞回长沙,年迈的父亲明天进行肺癌手术,真是很巧,在英雄本色关于40军的帖子中,看到了描述宁贤文将军的文字,感慨之下,注册了一个账号上来说说。

    父亲曾在湖南公安总队为宁将军担任过较长时间的秘书工作,后来因为宁将军第二次被处分,父亲也受到了牵连,转业回到了家乡。

    小时候听父亲讲过一些宁将军的事情,因为父亲曾为宁将军撰写其在40军时的战史,因此还专门去过东北40军进行调查,对有些事情还是比较了解情况的。

    在父亲的口中,宁将军是一个聪明的高级军官,有较强的军事素养和指挥能力(我父亲也是建国前参军,从下级军官到作训参谋,参加过多次战斗,只是因为其高中学历在当时属于“知识分子”,才在后来改任秘书工作),进军东北后,宁将军将一群散兵训练完毕,并有意识的选择了国军一个工兵营作为部队第一仗的对手,以绝对的优势兵力全歼了敌人,消除了新部队对实战的恐惧心理,从这一点看,宁将军是个喜欢用脑子的军人。

    宁将军个子不高,为人彬彬有礼,在下属面前既有威信,也很随和(我父母谈恋爱的时候,宁让父亲带母亲去机关玩,还和大家一起打乒乓球,玩得不亦乐乎。后来三年困难时期,母亲参加医学院的血防工作队,在湖区生病,宁从特供商店买了很多罐头让父亲给母亲送去。)。

    关于自伤的事情,当时父亲还没有调到宁将军部下,所以事情的经过他没有亲见,但据宁将军自己或者身边的知情人说,其真正的原因是宁将军当时有一支非常漂亮的美国小手枪,在私下玩弄的时候,走火打伤了脚(也许是当事人的一种说法而已,呵呵)

    宁将军是比较受林彪的信任和喜爱的,毛领袖建国后几次回湖南,都是宁将军负责警卫工作,据父亲说其与毛领袖关系还不错。

    60年代,解放军著名将领王近山的“作风问题”让毛领袖大怒,下令全国严查类似事情。我们的宁将军此时正好也头脑发热,犯了类似错误。其实他夫人也是一位老革命,为人正直,不过在相夫教子,处理家务方面的确不算擅长(小时候每次父母带我去看望她,都是我妈做饭,呵呵),所以另外一位女同志唤起了宁将军的情感,,,,后来结果是宁将军与夫人离婚,自己转业回湖北老家。

    零零散散的写了一些,觉得很是感慨,岁月流逝,昔日的战将都垂垂老矣。国共之间的恩恩怨怨,说起来都是中国人自己的内部矛盾。不由得想到了从未谋面的爷爷,他老人家10多岁投国军,抗日战争中多次与日军交手,九死一生,累计军功至团长。解放战争中,其部队虽作为嫡系在淮海战场上屡屡与共军硬碰,但每次与共军的战斗,他都恰巧不在岗位(有一次是去陆大进修,另一次是在军部教导队担任教官),直到渡江战役,他的部队被裹在十几万友邻中间,被共军团团围住,最后一枪没放就集体投降了。后来去了南京总高级步校做教官,到处托人打听我父亲的下落后才知道,此前一直在南京的教会中学读书,接受西方教育的父亲,已经和当时大多数热血青年一样,为共军的理想和朝气所吸引,参加了解放军,算起来,在解放军中的军龄比爷爷的还要长呢。

    • 家园 献花,但是宁贤文最后是被撤销党籍了

      如果只是犯和王近山相同的生活作风错误,不应该受这么严厉的惩罚吧。毕竟王近山也没撤销党籍呀

    • 家园 真是讽刺啊

      60年代,解放军著名将领王近山的“作风问题”让毛领袖大怒,下令全国严查类似事情。

      老毛自己呢?杨开慧还在监狱里就泡上了贺子珍,贺子珍还在生病就泡上了李云鹤,开国以后就不用说了... 未免也太双重标准了。真是只许领袖放火,不许下属点灯啊。

      • 家园 不可信口开河,道听途说.拿证据来.
        • 家园 人家拍出开放、争鸣、苹果日报的证据你接受么?

          对了,还有那个杀手锏李医生。

          • 家园 我不信李医生,但是

            太祖确实是在杨开慧还在世的时候跟贺子珍结婚。

            1927年8月底主席去指挥秋收起义离开杨开慧,杨1930年10月被捕。

            以上引自人民网

            杨开慧无愧于骄杨之称--时政--人民网

            太祖与贺子珍结婚在1928年。

            结婚年份引自贺子珍纪念馆

            贺子珍纪念馆

            主席在1927年8月底离开杨开慧,1928年和贺结婚。1930年11月14日杨开慧就义。以上都来自公开渠道。

            在历史事件中的当事人面临的情况比我们能接触到的复杂而实际得多,主席当然会有他的理由。我也无意深挖主席的生活问题,从个人感情出发我更不愿意谈论李医生或者张玉凤。

            但是单就这件事讲,杨开慧被刑讯,国民党要她公开宣布与毛泽东脱离夫妻关系时,她说

            “要我与毛泽东脱离关系,除非海枯石烂!”(百度百科)

            显然主席对杨开慧,不如杨开慧对主席。

            • 家园 这是尽人皆知的

              谁也没想隐瞒过,毛泽东自己也不回避。

              但是,用现在的标准去衡量那个时代的一些做法,本身就有问题。毛泽东的婚姻问题在那个年代是具有普遍性的。他与杨开慧的问题,更是当时革命者中的普遍问题。很多人离开家,大概就没打算再回来,跟生离死别没两样。

              如果再往深里挖,毛泽东何止是抛妻,还弃子呢。不算岸英兄弟,长征开始,毛泽东寄养了儿子,长征路上,寄养了刚出生的女儿。他难道不知道那寄养其实就是抛弃?放在现在看,何止是有罪,简直没人性。可是在当时,就是必须接受的现实,是必须付出的牺牲。

              • 家园 太祖的《贺新郎·别友》 1923年

                挥手从兹去。

                更那堪凄然相向,苦情重诉。

                眼角眉梢都似恨,热泪欲零还住。

                知误会前翻书语。

                过眼滔滔云共雾,算人间知己吾与汝。

                人有病,天知否?

                今朝霜重东门路,

                照横塘半天残月,凄清如许。

                汽笛一声肠已断,从此天涯孤旅。

                凭割断愁思恨缕。

                要似昆仑崩绝壁,又恰像台风扫环宇。

                重比翼,和云翥。

                一九二三年四月,湖南省长赵恒惕下令通缉“过激派”毛泽东。毛离开长沙去武汉,转上海,然后赴广州参加六月的中共三大,直至二四年秋才回湖南搞农运。这首词是与妻子杨开慧分别时所作。

                • 家园 这首词前后有过好几个版本的,主席生前没有公开发表过。

                  有好事之徒还指这是写给初恋情人陶斯咏,长篇大论考证引出一段公案。其实熟知他们家事者,一看最后一句就知道是写给杨的。“重比翼,和云翥”,杨开慧,字云锦。

                  多次修改中,还曾写下“我自精禽填恨海,愿君为翠鸟巢珠树”的词句。最后修改是1973年,当时主席都80高龄了。主席的词多以豪放见证,不废婉约,但他的婉约词大多是写给杨的,而且都不曾在生前发表。比如《虞美人·枕上》,1994年12月26日由《人民日报》首次公开发表。又有好事者说这首亦不是写给杨,真让人哭笑不得。此词杨曾向李淑一亲述,解放后李向主席求词,但主席另写了一首《蝶恋花》相赠,此词就默出来自己留着。

                • 家园 毛泽东的早期诗词是怎末保存下来的?
            • 家园 当时中国还不限制一夫多妻制吧?
            • 家园 主席和贺的联姻是必须的...就算知道杨仍在世

              他们还是要结的,不结TG在井冈山就生存不下去。

              贺是袁文才介绍过来的,主席很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这个“井冈山女婿”他怎么也要当的。结婚时他也对贺说得很明白,他是有家室的人,对方生死不明。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