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俺学汉语的血泪史 -- 光明女神

共:💬54 🌺5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俺学汉语的血泪史

    今天和物格修齐同学切磋了一把古体诗,不免自我感觉汉语水平良好。不过,这后面,饱含着BT的中学语文老师和大学古汉语老师摧残的血泪史。

    中学语文老师爱考试,考题通常稀奇古怪,远在考试大纲之外——用句时髦的话说:这是素质教育的内容。

    记得最清楚的是初三那年的一次语文考试,出了一个极奇怪的题目。老师选取了《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刘姥姥逗趣引得众人大笑一节,把笑的各人的名字去掉,做成填空题,让我们一一补上。

    原题如下:

    贾母这边说声“请”,刘老老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说完,却鼓着腮帮子,两眼直视,一声不语。众人先还发怔,后来一想,上上下下都一齐哈哈大笑起来。( )掌不住,一口茶都喷出来。( )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 )滚到( )怀里,( )笑的搂着叫“心肝”。( )笑的用手指着( ),却说不出话来。( )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 )一裙子。( )的茶碗都合在( )身上。( )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揉肠子”。地下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姐妹换衣裳的。独有( ) ( )二人掌着,还只管让刘老老。

    真真害苦了我们,当时都不过是十四五岁的年纪,看过《红楼梦》都没几个,许多男同学连名字都知道得不全,又哪里体会得到《红楼梦》中各个人物的性格特征,并因此按人物特点填出名字来呢?

    我当时记忆力还好,知道填金陵十二钗的名字,胡乱蒙对了小半。自此之后,我知道了塑造人物是小说成功的关键,还有文学即人学的道理。

    大学古代汉语老师更为BT,他教我们的时候,被女朋友甩了。失恋本来很正常,谁人不失恋个二三回的,有啥大不了的。可是,他的女朋友是大我们二届的师姐。于是他的一股怨气,发泄到我们这些新生的身上。期末考试时,出的题目匪夷所思,以至于我至今能复述出一二。

    其一:以下各题,请换算成公历纪年:

    1. 太延乙亥年正月丙申日

    2. 秦襄公十五年七月朔日

    一共五题,又没给个参考年代,我勉强记得《甲申三年祭》这文章,知道1644年是甲申年。把天干地支例了出来,一个一个地去推算,不知对与不对,胡乱填上答案。

    其二:请判断这首诗是古体诗还是近体诗:

    诗名忘了,很偏僻,七言八句,诗人还记得是韩偓——感谢老师还算厚道,留了诗人的名字。于是我先看韵,再看平仄,用普通话和方言都反复念了N遍,第三看对仗,觉得怎么都是古体诗。

    当时左思右想,记不得韩偓这个人是哪个朝代的,本来年代可以参考一下,依稀记得是唐代的,参考价值不大。

    后来老师讲卷子,说这诗是近体诗,按照当时的音韵,是近体诗,但对仗方面不大规范。

    这次考试,全班三十余同学,只有四人及格——我恰在这四人之中。系主任一看成绩单,急了,逼着老师改判卷子,每人直接加40分。可还是有十来人不及格。经过再次谈判,55分以上全算合格,只有8人不及格,第二学年参加补考。

    就这样,在中学和大学老师的共同“摧残”之下,我的汉语水平突飞猛进,识得汉字约8000个,成语4万条,可以不必注释精读史记、聊斋。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