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叶隐闻书>>初探 -- 北斗

共:💬6 🌺1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叶隐闻书>>初探

    说起这本书,那可是大大的有名.和道元禅师的<<正法眼藏>>有一比.经典的意味颇为浓厚.感谢李东君博士的译文.我看到了这本书.据说本书是日本武士道的源头.所以增加了阅读的趣味.说起武士道,北斗心中的比较复杂.TG当年的影片中的形象顽固,依然挥而不去.一群类似恶魔的人,手拿指挥刀,口中嚎叫着"呀格格".然后屠刀就落到了中国人的头上,尸体横呈.

    看了本书.我的看法有点改变.我承认,日本是优秀的民族,不比咱们差.我还要说,世界上的一切民族都是同样的 优秀.

    不过,假如有那么一天,中日一旦开战,哪怕北斗已经是十旬老人.也愿意亲提一旅之师,灭此朝食.

    我还要表达一个观点,我反对一切战争.可是我最喜欢鲜血和战争.但我最反对台海开战,中日开战.如果说一定开战,我觉得不要去打台湾,直接去打日本就可以了.不要以为中国去打台湾.日本不管.不会的.台湾问题不是台湾问题.而是日本问题.美国问题.

    现在转如正题.

    在西方文明没有占主导地位前.中国,包括日本的经典著作都是"后验"模式.没有if下的逐步推进.本书也是不例外的.

    书的作者山本常朝口述.他的弟子田代阵基笔录.书共有十一卷.不过主要说了两方面事.一是作者自己经历的事以及自己的评价.二是别人事包括古代的事.作者给予评价.

    李博士在导读也是序言中点评了."伟大的思想,往往趋于极端,突破常识".李博士给了作者的自述为证据"即使头颅被砍下,也要从容作完一件事.切下俺的头颅埋葬好了,再躺在上面去死.李博士说,这是狂与美死的美学.这个说法,北斗就???

    我对日本作者说:好!

    李博士在序中说,<<叶>>将武士的职业精神加以哲学上的确认:武士道者,死之谓也.于是"武士道是一种死的美学---落花之美"

    我无法说李博士叙述是否准确.可能和北斗业余的爱好有关.一切都习惯用别具之眼:中国功夫之眼.于是感受似乎不仅是"落花之美了".

    或许是艺术之美了!

    1.作者其人

    日本万治(1659)出生.作者出生时,他的父亲70高龄.于是怀疑是盐贩子的儿子.他父亲对作者的教育是在耳边吹气说话:长成大刚者才必有高用.

    作者有两个老师,一个叫湛然和尚,一个叫石田一鼎.一儒一佛.都是大师级的人物.

    2,作者其言其事

    武士者,必须一生悬命于武士道.

    所谓武士道,就是看透死亡.于生死两难之际,要当即立断,首先选择死.没有什么大道理可言.

    闻古人之言,知古人之事,也能借来真智...

    常朝君(作者)总是在前一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每个细节都考虑充分...

    有一位通晓剑术的老人,老了以后,有下面一段话:人一生修行,有境界次第.下只位,即使修行,也不成器,连自己都认为是`下手`,在他人眼里也是'下手'....中之位,虽然还没有什么用,但悬心于自己的不足,也明白他人的不完善.上之位,心领神会,洋洋得意,易生自傲心....但可用也.到了上上之位,便一脸无知像,但他人一看便知为'上手'.超越上手境界的更高之位,便是得道.....

    这段不错.不过书中有很多的不错.

    作者曾在最后关头,为他当时的主人找到了一本和歌集子,算是完成了主人的心愿.这是作者比较自豪的.(据说找书很难)

    3 趣例

    阅读中感觉比较有意思的,特别摘录在这里.(原书P211)

    岛原之乱爆发,西国大名(诸侯)都陆续回国,细川家,黑田家以及锅岛家都来到小田原(地名)住宿.各为其主打理本阵的亭主们(可能是管后勤的北斗理解)都赞美与自家有关系的大名队伍.只有锅岛家(作者所属的诸侯)的行列散漫邋遢.众人交口贬低道:那怎么能攻打城池?.听到议论的久保天屋生气了.说,行列威武行走容易疲劳,与敌人交锋就没有力气了(北斗评:卓见).后来打赌.果然,锅岛家先到场(就是冲到了最前面).

    关于这点,中国也有类似说法,也是功夫真诀.<<苌氏武技书>>中论快捷:懈又懈来松又松,吾气未动似病翁,忽然一声春雷动,千军万马把阵冲.

    有jet先生说,法国死了我们的同胞,给我们说说街头格斗吧.我无语.街头格斗的偶然最大,生死一线之间.

    我为同胞默哀.但是我又能说些什么?

    辞浮世何处洗尘的山樱 古丸(山本常朝)

    正寻找白云和目下之花 期醉(田代阵基)

    (完)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