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周末股市观察】市场资金等待机会 -- 陈经

共:💬36 🌺5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周末股市观察】市场资金等待机会

    现在股市里混的人,还有多少人是挣钱的?从我个人接触的股民来看,已经是赔多挣少了。特别是去年四月后新入市的,几乎全赔了。去年买基金的还有挣,买的晚的话也会赔。股民真金白银投入,现在却赔了钱。钱不会消失,这钱是给谁挣去了?

    一种是实亏实盈。2007年财政部收走2005亿印花税,证券公司收走手续费1000亿(估)。这3000亿是没有回报的资金损失,除去1800亿股市分红,还亏1200亿。

    上市公司融走7791亿元,这些钱,折算成股分抵给了股民。但是,融走的这些钱多半不会用到股市上,除非是证券公司增发这样可以直接用于股市投资的。可以估算7000亿被拿走不回股市了。另一方面,出钱融资的很多是专打新股的资金,3万亿盘踞着。打中了,就付钱进入股市,如何退出股市不清楚,有大挣的,也可能会破发被动套牢。基本上相当于股市多了一些增发的股份,抽走了7791亿元,但很大部分是从打新资金中得到,市场存量资金并不会减少7000亿这么多。这个很难估算,具体还是要看市场存量资金的数额。

    A股市场存量资金到去年5月突破1万亿,6月因为加印税与行情问题减少100亿。大批新基入市后,8月达到1.3万亿,10月1.66万亿,所以这段时间是股市涨得最好的时期。11月末,股市开始下跌,市场存量资金反而继续上升到1.78万亿。最高点是12月的1.8万亿,今年1月开始下跌,少了300亿至1.77万亿。2月又增加110亿元。总体来说,存量资金在上升市中增加得非常明显,在下跌市中减少不多。这个存量资金是除去了税费与融资的,是硬硬的留在股票账户里准备折腾的。例如公募基金大幅减仓,但钱并没有给赎走太多。3月行情很不好,我们可以假设存量资金有所减少,算1.7万亿元好了。

    A股历史上的存量资金减少是很可怕的,2004年有一波行情,4月高点存量资金3600亿,到低点就只有2900亿了,2005年5月只有2300亿了到达最低点。所以那个时代股市真是跌得惨不忍睹,而且还没有人关注。钱不在股票里了,或者没几个钱在股票里,自然就不关心股市行情。

    可以看到,这一波股市下跌6100到3400点,幅度不可谓不惨,存量资金却减少不多。可以说是“人还在,心不死”。我了解的个案,有减仓的,但没有一个人把钱从股票账户取走“退出股市”,也没有赎基金回银行存钱的。这和历史上A股的熊市很不相同。以前股市就是钱进钱出,人都很毛,股市一跌就一堆人退出,恶性循环,把A股砸到1000点的离谱低点。现在股市跌,钱也不退出,有不少新意。

    钱不退出的原因有很多。股市大跌发生的很快,众人没反应过来。退出钱去能干啥?在股市混的人,为吃穿奔忙的并不多,“闲钱”很多。折腾投资的话,除了买股就是买房,期货黄金之类的,都不够大宗。房市周期长,正走入下降段,不会有多少人想这时投资。就是想买房,很多人卖光股也还是买不起。难道去存银行?4%的利息,在股市里见识过的人都不会图这点利,宁肯留在股票账户里抄底,一天就挣到了。这一次和过去不同的是,过去股民被市场教育得知道股市风险很高,好的经历不多。现在的参与者,对机会与风险都有认识,所以还没有退出股市。就说股市唱空的人吧,股版的几位,有哪个不是等着抄底的?退出去放银行了么?

    从存量资金这个数据来说,现在是投资时代了,但还只是开始。1.7万亿的存量资金,却有18万亿的居民储蓄存款,从世界各国市场上来看,这是一个绝对的失衡。我认为这是因为居民对投资的道理还没有想太清楚,上了政府的当。政府把“控制通货膨胀”当首要任务,但这个年头一长只能是姿态性的,不管政府的意图多么真诚。如果以十年为一个阶段看,谁存钱谁倒霉是很明显的。近30年前吹的万元户,在20年前就不算啥。20年前有个10万,在10年前只能算是普通。10年前如果有100万还是不错的,到今天也就买个房。如果只存钱,那就等着被通货膨胀与资产升值抛下时代吧。政府确实在控制物价,但没有说银行存款相对资产升值损失了多少。控制物价也是阶段性的,经常性的就来个“大幅上调”,平三年,涨一年,人容易上当。而且,政府还是被动的,世界都涨,就中国不涨,早晚撑不下去。就算政府不想涨,迟早也只能妥协。真要想让人民保值,最好还是把大小非股份减持下去,然后跟着经济成长顺利增长。

    现在这么多钱在股市里折腾,显然是有机会的。说得再可怕,这1.7万亿是可以立即投入买股的资金。所以虽然股指大跌,但几乎每天都有几个涨停的股,也有不少逆市大涨的股。这也是和过去的熊市根本不同的,所以我不觉得现在叫“熊市”。但如果没有新的增量资金进入,那又要印花税交易费,又要融资,就不太可能了。新股破发多了,融资就会失败。大小非减持多少还不清楚,很可能没有想象的多,因为存量资金并没有减少那么多。从盘上来看,主要是机构先下手为强把大盘股扔得大跌,大小非觉得价格低了,没减,中信证券的大小非反而增持了。

    所以我觉得机构的阴谋味非常浓。它们已经扔出了很多钱等着,这些钱是不退出的。等股市发生非理性恐慌,然后杀进去,筑底慢慢吸筹,再发动一波行情,也能挣不少。非理性恐慌的标志是加速下跌,上几周正是如此。我的猜测是,机构觉得时间差不多了,刻开始了。四月,大小非解禁少多了,也会有些不错的季报出来,新基金上千亿资金会陆续入市买股,管理层也随时会有政策出来,肯定是利多的。这些因素都让机构觉得机会到了,再打压,说不定就让别的机构占便宜了。而且现在很多大盘股已经有投资价值了,只要拿住,一定不赔的,完全可以买入了。

    所以,现在的A股,不是没钱,是要发现机会。长远的机会多得是,储蓄搬家,不知会造成多少机会。股市跌成这样,热钱也并没有走,今年外汇储备数据说明热钱还在往里进。要论起增长,全世界毫无疑问就中国最好,只有中国一家在防过热。我感觉各种不确定性会慢慢消失,恐慌的情绪会慢慢平复,明显的机会就会显现出来,而不再只是长远的机会。那时股市一涨,基金又热销,又变成牛市。

    以前的大熊市,是牛短熊长,反正钱都没多少,瞎折腾。一轮行情,需要耐心收集筹码,快速拉高出货,所以牛短熊长。现在不一样了,是投资时代了,可能是熊短牛长。只要有机会,市场存量资金就会冲上去发动行情。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