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美国粮食做酒精燃料的能源政策 -- 唵啊吽

共:💬58 🌺6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这个好像太简单了吧,要中国农民重新种大豆也只是一个季节的问题

        难道以前放弃了种大豆,短期内就不能恢复了吗?

      • 家园 大豆在中国的没落除了补贴外还涉及了土地成本

        同样的单位面积土地,在中国可以是几家农民的工作,在美国却不够一个人耕种。另外,人均可用耕地的数量,使得美国可以休耕和轮作,南美的大豆也是轮作为主的,这也是90%转基因大豆是抗锄草剂大豆的原因,抗除草剂大豆是适应与玉米轮作的。在中国,70年代,东北农村还偶尔能看到,现在,休耕连知道农民也拿不动农具了。因此,建国后大豆在中国连片种植一直在向北萎缩,特别是70年代后化肥供应逐年充足,休耕不在必要的时候。本来,美国的豆种主要血缘来源于传教士2-30年代在长春孟家屯收集的,现在那里基本上已经看不到大豆了,黑龙江现在才是大豆主产区。现在中国的玉米和水稻成本是可以在世界上竞争的,大豆除非得到强力补贴,否则现在的价格除黑龙江和内蒙外很难引起农民的兴趣。至于玉米转化乙醇,就纯属农业政策失误,吉林省玉米产量在中国1/7,本来是国家的玉米调出中心和储备中心,遗憾的是国家一直对吉林这方面支持不到位,90年代,吉林省政府最烦心的就是收购玉米和贮藏粮食的经费的筹集,向国家申请,脸色难看,而且玉米的调出往往赔本,不能偿还。就是说要用吉林省的财政收入替全国的粮食用户买单。最终,吉林省痛下决心,上了玉米乙醇,即使当时成本还不合算,毕竟,玉米乙醇即使补贴也是补贴在省内的企业上。现在,国家为农业短视,付出了代价

      • 家园 就是这个道理

        庄稼光合作用生产出来的纤维比淀粉多。人类真正要利用植物光合作用获取能源的话,应该用禾杆麦杆等纤维制造乙醇,而不是用淀粉粮食。

        效率最高的还是农场禾杆作畜牧也饲料,然后牲口粪便做沼气燃料。

        只要往庄稼地里一看,就知道同样是碳水化合物,淀粉最多也就是十分之一,其它十分之九都是纤维。纤维内能量是众所周知的,牲口吃,也可以做柴火。

        • 家园 做柴火的能量利用率就比较低了

          一般不超过10%。

          可以有其他更加高效的方法提高能量利用率。比如集中发电之类或者转化成为其他能源产品之类的。具体实施看当地的具体情况。

          另外小沼气的应用同样存在能量利用率低的问题,需要普及利用效率更高的沼气利用方法。

          • 家园 为什么纤维就比淀粉难转化呢?

            好像都是碳水链,纤维长点罢了。毕竟牛羊等动物都是靠纤维摄取能量。好像有甘蔗渣制造酒精的技术?

            从牛的胃里收集出微生物,可能就可以用禾杆麦秸发酵酒精了。甚至可以用垃圾发酵酒精。

            • 家园 作物秸秆不光是纤维素组成,还有胶质等物质

              必须分离降解之后才能进入发酵。

              甘蔗渣成分简单些,搞发酵容易,木屑也容易些。

              GM已经完成整套玉米秸秆发酵工艺,现在正在建厂,2010年?投入试产。

            • 家园 虽然化学名称都叫做糖

              但是糖和糖还是不一样的。淀粉基本上都是葡萄糖单元,水解以后就可以生物发酵,比较简单。蔗渣本身还有很多六碳糖,这个技术也简单。纤维素就有很多种糖了,五碳糖的代谢很是个问题,合适的微生物还在寻找中,不是从牛胃里面收集出微生物就可以的。动物消化纤维素的能力很差,否则牛粪里面就不会这么多草了。

              不过我连纤维素乙醇都不喜欢。毕竟乙醇最方便的生产方法就是粮食发酵,鼓励纤维素乙醇产业的话,必然会同时带动成本更低技术门槛耕地的粮食乙醇。即使有相应的法令法规,在欧美也许可以控制,但是按照国内目前的情况,是肯定控制不住的。这样仍然是会导致和人抢粮食的问题。

              • 家园 美国搞纤维素乙醇是因为粮食乙醇成本过高,毕竟靠补贴不是个办法

                而且石油总有一天会玩完,全部粮食都用来制造粮食乙醇都不够开车用的吧?

                • 家园 模型里面纤维素乙醇价格低是因为原料基本上没有价格

                  真到这个工艺普及了,原料还能没价格?

                  国内做生物质发电的使用的秸秆,就一直在涨价,很多厂家都干不下去了。

                  那种为了忽悠基金和议会拨款写的经济模型,实在信不得的。

                  真地从经济考量,目前的乙醇生产也应该和蔗糖工艺结合,而不是走玉米路线。

                  生物燃料是不能够完全替代石油的,总量不够。

                  • 家园 玉米亩产500公斤,秸秆亩产2500公斤

                    尽管在后处理上有不同造成发酵单位成本不同,不至于造成5倍的成本差异,另外小麦大豆棉花的秸秆也能用上,从规模化上看秸秆乙醇能够替代玉米乙醇还是划算的,毕竟保障籽粒的终极用途为人畜食用是首要目的。

                    目前甘蔗乙醇批发价格约为每加仑1.64美元。即使加上巴西乙醇出口需要交纳的54美分关税,巴西含水乙醇批发价格也在每加仑2.18美元,美国乙醇平均价格约为2.55美元。考虑到目前玉米期货价格走势,玉米乙醇价格可能会涨到2.80美元/加仑。由于乙醇生产享受50美分的税收优惠,所以玉米乙醇生产成本仍小于汽油,但是根本不可能低于巴西乙醇生产成本。

                    美国已经强制推广乙醇。

                      湾汽油公司正在纽约建设多达10个E10加油站,下月将在马萨诸塞州建设E85乙醇服务站。E10是10%乙醇掺混传统汽油的产品,E85则是85%的掺混比例。

                    种种迹象表明,生物燃料的发展方向正在悄然转变,生产生物燃料的原料将由“以粮为主”向“非粮替代”转变。

                    美国Coskata能源公司声称拥有一项神奇技术,可以用包括废木材、草,甚至城市和工业垃圾(如塑料和废轮胎)等作为原料生产乙醇,从而不与人争食;此外,与传统乙醇生产工艺相比,其独特生产工艺成本低、能耗小,生产1加仑乙醇的成本不到1美元,仅相当于美国汽油生产成本的一半;而生产过程中每消耗1千瓦的能量就可以生产出7.7千瓦的当量乙醇。正是Coskata公司的这一“点石成金”的技术,吸引了通用汽车与其合作,并增强了通用对乙醇燃料未来的信心。

                    • 家园 我们在加州有一个利用废轮胎和畜牧粪便的项目

                      挺有意思的,不过做的不是乙醇,而是其他液体燃料。

                      非粮乙醇的工艺成本高,在其大规模推广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补贴,这个阶段足够刺激粮食乙醇,危害粮食安全另。注意我讲的是在中国,这种情况是中央政府无法控制的。欧美会有其相应的办法在发展非粮乙醇的时候限制粮食乙醇。非粮乙醇要把成本降到比玉米乙醇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方面的技术距离工业化还很遥远。至于你举的例子,目前是商业宣传而已,要注意其陈述技术经济的时候使用的时态。NREL宣称纤维素乙醇价格是一升15美分,比这个可低多了。

                      美国目前强制推广乙醇的做法坚持不了太久。目前粮食短缺已经足够引起很多地方动荡的了,美国的玉米要是完全不出口,粮价继续上涨,就会有地方为了粮食打仗了。国家之间为了粮食和饮水问题打仗,那是最直接的借口。

              • 家园 花谢解答。

                只是觉得植物光合作用不从纤维突破很成问题。地质运动能把纤维变成煤炭和石油,对吗?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