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手机文化随想 -- 啥也不懂

共:💬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手机文化随想

    摘自: 独立思想者的一个汇聚点 外链出处

    今天看到一则新闻:http://www.nttdocomo.com/presscenter/pressreleases/press/pressrelease.html?param[no]=437 NTT DoCoMo组建 "Mobile Society Research Institute" 实验室。

    新闻中说道:这个实验室将研究手机使用的社会影响。主要有下面四个主要领域:

    手机礼节和其它文化方面的东西

    手机信息垃圾,照相手机的不受欢迎用法,和其它形式的对隐私的侵犯

    手机对业界的影响

    手机对社会下层建筑的影响

    DoCoMo是日本第一家移动电话公司,它在采用3G技术方面,远远领先于北美、欧洲。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都使用3G,用来随时和亲人及朋友保持联系。

    DoCoMo说,该公司的哲学是“创建一个新的交流文化”(creating a new communications culture)。

    当交流作为特权被打破之后

    看到这条消息后,我不禁想到了电影《手机》。

    电影(包括小说)可以说是对社会的艺术反映,是作家或导演对手机在现实生活中起到的作用的观察,以及理解和探讨。

    一开始,在没有手机的时候,通讯(交流)甚至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权。为了给自己的丈夫打个电话,要跑到很远的地方去。而且,需要排队和看电话管理员的脸色。

    随着社会的发展,手机的出现把这种特权打破了,并且让通讯成了一种义务。由于手机的出现,使得借助手机这个联系工具,人和人的关系也随之发生改变。

    手机的发展和流行,其背后隐藏着的是作为独立个人的人的社会性的一面。是一种人对自己社会属性追求的需求的结果。而这种对需求的追求带来的结果,又反过来影响着社会属性的需求。

    当交流这种属性和人的本性结合在一起的时候,突然出现了信任危机。

    交流和信任

    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因此体现在交流(社交)这一方面,就有希望自己的隐私不被泄漏,希望自己不对什么做出承诺。这种愿望就产生出了一夜情这种矛盾的社交现象。每个人渴望能和更多的异性交流,但又不希望对对方做出承诺,于是“一次”变成一种合理的方式。

    随着交流的现代化,人的社会圈也越来越大,可以选择的机会也就越多,于是个体就会考虑到另一个体对自己的承诺是否会因为交流圈的大小收到影响。这就出现了信任危机。

    原本一对一的单一的社会交流结构,是相对牢固的。但当个体的交流成为一个圈子的时候,原来的这条一对一的交流联系就成为许多一对一交流联系的一个了,那么其牢固程度就相应降低了。

    前段时间和一些朋友探讨Social Network时,就提出过个体之间的信任问题。以后有时间再在技术上探讨怎么在技术上实现一个有信任的Social Network。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