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计不成 又生一计 西媒集体发难中国新动向 -- 平天下

共:💬28 🌺15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 家园 invade确实是中性词

          可以上网查一下“Normandy invasion”。没有人认为1944年的诺曼底登陆是中文里的“侵略”吧?

          Conquest在英文里不是贬义。

          • 家园 为什么

            不说说我原文引述的第一条中的另一词:

            1: to enter for conquest or plunder

            为什么不看看这个贬义性质很强的plunder呢?

            1 a: to take the goods of by force (as in war) : pillage, sack <invaders plundered the town>

            b: to take by force or wrongfully : steal, loot <plundered artifacts from the tomb>

            2: to make extensive use of as if by plundering : use or use up wrongfully <plunder the land>

            conquest是不是贬义,要看它用词所要表达的意思:

            1: the act or process of conquering

            2 a: something conquered; especially : territory appropriated in war b: a person whose favor or hand has been won

            那就看看意思最接近我们这里讨论第一条目:conquer

            1 : to gain or acquire by force of arms : subjugate <conquer territory>

            2 : to overcome by force of arms : vanquish <conquered the enemy>

            3 : to gain mastery over or win by overcoming obstacles or opposition <conquered the mountain>

            4 : to overcome by mental or moral power : surmount <conquered her fear> intransitive verb

            这里第一条目、第二条目下的解释很难说是褒义吧, 而你举例中的“Normandy invasion”显然借用的是这儿第三条目下的解释。

            继续看有关invade的第二条目的解释:

            2: to encroach upon : infringe

            那个encroach则是个富含贬义的词汇:

            1 : to enter by gradual steps or by stealth into the possessinons or rights of another

            2 : to advance beyond the usual or proper limits <the gradually encroaching sea>

            invade的第三条目解释,实际上是从第一、第二条目解释延伸而来的。就第一条目和第二条目的基本解释来看,invade是个带贬义的词,。

            你用延展意义上使用的Normandy invasion反过来推证invade这个词的原本释义,我以为是本末倒置。

            • 家园 我对“中性词”的定义是只要不是一直作贬义(或褒义)用就是中性的

              或许我们看法不同是因为定义不一样。

              Invasion可以用在贬义情况下,这一点没有疑问。

              Invasion可以用在褒义情况下吗?我的看法是可以的。前面的Normandy Invasion是一个例子,还有Western Front (World War II)里面既有“invasion of the Soviet Union”又有“Western Allied invasion of Germany”。再看Transcript of "OPERATION DOWNFALL [US invasion of Japan]: US PLANS AND JAPANESE COUNTER-MEASURES" by D. M. Giangreco, US Army Command and General Staff College, 16 February 1998,美国军方不会认为二战中对日本的进攻(如果发生了)是“侵略”吧?

              既然Invasion两方面都可以用,我认为这足够证明了它既非贬义也非褒义,所以它是中性的。

              我举的都是二战的例子是因为美国相对于其敌人的正义性在二战中是最没有争议的。其他的例子也有,如南北战争中北方的目的是要“invade and conquer the South”(History Bookshelf),但是因为有人可以争论那是因为南方至今有人对输掉南北战争耿耿于怀,视北方的军事征服为非正义行为,所以这样的例子我就不用了(虽然我在中学历史课中用到这个词时老师和同学都是北方人,没有人支持Confederacy)

              我同意plunder和encroach是贬义词(更确切地说是我不知道这两个词在非贬义的情况下用过),但是我指出conquest是中性词是为了说明解释中既然不是清一色的贬义词,那么根据我上面的定义invasion是中性的。

              再看你找到的对conquest(conquer)的解释,我看不出哪里有贬义:

              1: to gain or acquire by force of arms : subjugate <conquer territory>
              这就像中国人说汉武帝开拓疆土,用了军事手段是肯定的,但是没有贬义的意思。

              2: to overcome by force of arms : vanquish <conquered the enemy>
              指用武力征服、战胜敌人,我不觉得有贬义。

              3: to gain mastery over or win by overcoming obstacles or opposition <conquered the mountain>
              这点你也同意不是贬义。

              4: to overcome by mental or moral power : surmount <conquered her fear> intransitive verb
              明显没有贬义。

              至于“Normandy invasion”正是用了1和2--战胜德军(2)以占领诺曼底(1)。不知道为什么你偏要说用的是3?

          • 家园 Good example
        • 家园 关于这个词invasion

          英国媒体一直用这个词来描述英美军队对于伊拉克的行为。

          所以这个词的贬义倾向不很重。

    • 家园 有必要讨论一下“侵略”这个词的定义

      China returns to Africa: A Superpower and a Continent Embrace

      外链出处

      把中国40年援助非洲公路、铁路说成是“侵略”,把当今中国经贸往来说成是“侵略”(invasion),联想到他们说“中国1951年侵略了西藏”,难道他们眼里“侵略”这个词是这么用的!简直是脑残。那么西方殖民者在非洲美洲划分土地、屠杀人民、奴役黑人、贩卖人口鸦片,这些算什么呢?

    • 家园 只看见“新”,没看见“动向”。
      • 家园 写完了

        刚才按错了,只有标题就贴上去了。

        • 家园 这还有抢沙发的?

            先发标题,再写内容?

            西方攻击中国的非洲政策又不是第一天了,就当听见狗叫了。

          • 家园 形成夹击

            现在是来势汹汹,和达尔富尔、苏丹、津巴布韦、穆加贝、西藏问题放在一起讲,特别是最近两个月的国际新闻,甚至是主流报纸杂志头条、封面新闻,不是西藏就是津巴布韦穆加贝,现在更好,全部集合起来往中国上面扯,让人们似乎忘记了美国、英国的信贷危机、银行倒闭。

            • 家园 抄一段作为回复:主要是中国模式威胁论

              尽管这次美、英围堵中国的“安岳江”号是以津巴布韦“大选舞弊”问题为借口,其实本质问题还是中南非洲的土地问题(参见津巴布韦土改问题)和西方在那里的利益。作为早期的殖民主义者,西方在中南非洲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资源,尽管民族解放运动中大部分中南非洲都完实现了独立,但是白人后裔作为农场主占据了大量土地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即便是西方在压力下允许黑人 “和平演变” 的南非,土地改革问题也是当地白人势力和西方国家不愿意看到的(可以参见姆贝基政府在土改政策)。

              最近西方比较关注中国与非洲的关系,从近期来看,主要是中国对非洲国家的援助模式对非洲的经济发展、特别是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意义(中国援建和投资更多的是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和基础工业),远大于白人农场主种植西方市场需求的经济作物的意义。非洲国家要与中国合作实现工业化,最终还是要解决土地问题,这是西方与中国在非洲的深层矛盾。

              从远期来看,西方国家认为中国1949年后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土改完成动员——重化工业基础建立——改革开放调整结构——引进外资、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终于走不下去——产业升级、技术创新、科学发展,对人口占50亿的发展中国家的影响太大,特别是起点上的土地改革。他们生怕非洲、南美等发展中国家效仿当年的中国通过革命的方式完成土改(美国继成立非洲司令部后又要组建南美的第四舰队),即使早已放弃了“输出革命”的战略,而且中国政府按照正常的贸易规则办事,强调办好自己的事情,但西方还是担心非洲人民用激烈的方式完成对当年他们的殖民政策完成清算。因此一会儿指责中国“新殖民主义”,一会儿指责中国“输出军火、支持独裁”,一会儿利用当地白人的非政府组织抗议中国对非洲的投资与贸易。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