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给雪个——囧,80后,90后(一) -- 张七公子

共:💬59 🌺9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 家园 【原创】给雪个——囧,80后,90后(一)

    想哪儿说哪儿。河里如果有真的90后不妨站出来指出我的错误啊。

    正文开始:

    话说,西西河的跑题水平是很高的。不仅传统的几大龙门组织如鹿透社跑题水平很高,就算是太傅这样德高望重的也时不时会跑题,而且不是在龙门,是在讨论严肃话题为主的观点版。天啊,难道这个世界真的是一个八卦+跑题的世界么。

    话题的开始是这样的,一直在混在观点版发了一系列有关韩国奥运圣火传递的图片一直在混:火炬传递第十四站:首尔【组图】,太傅看得开心,特别指出了其中一张图片很有创意雪个:这张创意不错,然后故事就开始了。

    这几个人作出的造型其实不是什么千手观音(这句话好似是费话了,不过我怕还是有人.不知道),而应该是传说中的囧佛图。这个囧怎么读呢?传说有16岁的一个同学说过一句话:“如果我发了个‘囧’,他问我怎么读,我就绝对不相信他只有17岁。”列位看官,明白了吧,如果你还不会读,那么至少说明你已经老了,不管你现在有没有20岁。

    言归正传。

    囧,通“炯”。大家都知道一个词叫做“炯炯有神”吧,对,就是这里面的“炯”。原义是光明的意思。本来这个字在书面语中乃是一个生僻字,早期的GB2312里面就没有收录这个汉字,换句话说,如果你的系统是Windows2000之前的微软系统,那么你的系统很可能无法显示这个字。不过现在这个字在网络上可不是什么生僻字了,乃是大大有名的常见字。用谷歌搜索“囧”,结果是这样的:约有19,200,000项符合囧的查询结果。而进入百度的囧吧,则有10456篇帖子(以上数据均为本文写作时数据)。现在国内互联网上关于囧的论坛、图片、视频多如牛毛,恒河沙数。囧字也被称为“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是否懂得囧字的意思也几乎成了划分新一代网民和老一代网民或者未接触过网络的人士的重要标准。

    囧如今在网络上的意思和原义大为不同,但也不能说完全不同。在汉字字义的变化过程中,一个字从原义之外派生出引申义是很正常的,在此我也不一一列举了。在网络语言中,囧从字义上说,一般代表的是郁闷、悲伤、惊愕等负面感情,但是他也能独立作为一个图形(而非字)来表示一些特定的表情。在这里,囧字的文字学意义是相当突出的,可以说成为了汉字功能的代表。汉字本身其实是具有文字和图画两种属性的。但我们多少年已经不习惯于汉字的图画性质了。当我们看到优美的甲骨文和小篆的时候,我们会想到这是我们的祖先当年使用的字么?这分明是一幅幅优美动人的画。而今天,囧,或者说从囧开始,汉字的图画性质又开始展现在我们面前了。

    囧最初的用法实际上是外来的。大约在世纪初,日本的网络语言中出现了Orz这个特殊的拉丁字母拼法(注意大小写)。Orz并非是某国的语言词汇的缩写或者日文罗马字,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日本人最初在网络上,例如在电子邮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件中广泛使用这个符号,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这个符号后来演变成为手机版的072,不过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Orz虽然流行起来,但是它毕竟是用拉丁字母这种高度抽象化的字母来表示的象形符号,和用汉字来表示的象形意义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台湾的网民在Orz的基础上发明了囧rz,用囧来替代O,这样一下子原来仅仅能表示身体动作的Orz被赋予了一个生动的面部表情。

    大家放大这个囧来看。可以想象,这是一个国字脸的人,耷拉着眉毛,张着嘴,仿佛吃惊,又仿佛无神,总之很颓废就是了。这是多么生动、多么生活、多么体现老祖宗们造字智慧的一个字啊。而且我不能不说这个意思和原义是多么的匹配。为什么这么说呢?囧本来的意思是从窗户射进来的光,故而用来形容光明。老祖宗造囧字就是用的指事的法子,我们今天照猫画虎,反而很得先人神韵呢。

    元宝推荐:landlord,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囧,80后,90后(三)

      前面只简单介绍了囧和火星文。关于雪个的第二个问题80后的含义还没有好好解释。

      关于80后里面这个“后”字,看来不同人有不同的解读。一般而言,这个“后”和“后工业化时代”里面的“后”意思是差不多的。80后一代就是指公元1980年以后出生的人们。从西方来讲,社会学家们

      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每10年 分成一个阶段加以研究

      80后 就是1980年-1989年出生的人

      美国也把这一代 叫做Y一代

      我看了关于Y一代的一些资料,发现这美国的80后和中国的80后还真有不少共同之处,比如他们

      认为,友谊能提供强大的动力,有的人选择某个工作仅仅是为了和朋友们在一起。只想做有意义、有用处的事情。企业要聘用“Y一代”中的青年才俊,就要充分考虑他们的特点,才能把他们稳住。

      这其实和我国的80后们就有很大程度的相似了。

      中国的80后不同于美国的Y一代。在美国,Y一代人并没有人是“计划生育”的产物,而在中国则大为不同。80后一代除了极少数人,都是独生子女。独生子女从家庭的角度来说,相比过去,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在持续时间长达近十年的80后争论中,独生子女的性格问题被反反复复的讨论。80后究竟是自私、独立、自我的一代,还是能够坚持合作精神,承担起社会责任的一代。这个问题有着无数不同的答案。

      我不想把这段文字写成80后的自白书。因为我本来就没有什么可以自白的,又没有人审问我,就算谁想当审判80后的法官估计也要扪心自问自己有没有这个资格。

      80后这个词汇,不仅仅是一个社会学概念,一个家庭学概念,而且也是一个文学概念,甚至是经济学、政治学概念。相信对这一代的研究会持续到我们死去。

      ——————————————————————————————————————————————————

      (华丽的分割线)

      上面的分割线其实也是80后的特色之一。80后在成长过程中,与以往的人们不同,他们受到的互联网的冲击最大、最广、最深。其中,包括李想等it精英是80后,包括韩寒等作家也是80后。在目前可见的80后出名的行业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和网络的紧密结合。80后极度依赖网络,可也善于利用网络。如果一定要把中国民主化的希望寄托于网络上的话,那么80后则将是享受民主化成果的第一代人了。

      说说对80后影响较大的几个因素吧。

      6 4肯定不算了,flg都不算。这和80后的生活无关。我对第一件事情的唯一记忆就是当时我父亲要每天夜里去机关加班,防止地方上出现类似情况。仅此而已。对后一件事情的记忆虽然因为年龄的增长而多了一些,但记住的也不过是全国上下全方位的批判罢了。相反,我对80年代和90年代那两次恶性通货膨胀的记忆反而深刻一些。不是因为饿了肚子,而是因为大家买涨不买跌的行为和工资刚性的存在,使得我们家绝大多数电器都是那两个时候添置的,零花钱也随着工资的上涨而不断上扬。还记得90年代初一根冰棍多少钱吗?5分。而我上大学的时候最普通的就不是那个价格了。

      其次的影响我认为则是独生子女家庭的影响。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家庭地位的无限拔高和社会地位的无穷低落。我小时候,绝大多数家庭都是三代同堂。因此出现了辈份倒挂这一奇特的现象。没办法,一个孩子嘛。而进入社会以后,甚至是在学校学习,这种地位则被明显的逆转。

      第三位我觉得才是互联网络的影响。虽然在一些人看来,这才是80后的特色之一。不过不要忘记,即便是最早普遍接触网络的80后,大概也是在90年代后期才开始自己的网络之旅的。

      第四位的我觉得是中国综合经济实力的上升和个人经济竞争的加剧。什么意思。80后所处的年代正是我们国家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但他们面对就业等个人微观经济问题的时候,却往往遇到让自己一筹莫展的状况。对自己和国家期许太高,而实际则太低。

      第五位的则是人际关系的变化。神死了。80后崇尚的不是一个人或者某个人,而是自己和自己身边的人。一方面看,你可能拿诸多fans来反驳我,不过我要说,在这种star-fans关系中,80后是处于和star平等地位上的,他们追捧fans,实际上意味着个人价值的一种实现。另一方面看,80后由于出身于独生子女这一特殊的情况,使得在80后中往往更容易形成传统小说中能看到的“结义”现象。

      一一的理论化的论述80后的特点我觉得我没有这样的能力和资格。不如下面就对80后身上的几个热点随便发表的议论好了。不过估计就要发到“观点”版了。

    • 家园 有意思,有意义

      花之

    • 家园 嘿嘿,人家囧已经发展成一个王国了,来来来,给大家介绍下:

      首先有请的是囧国国王:[SIZE=3]崮rz[/SIZE],大家鼓掌!什么?你没看出来?人家可是戴着王冠呢!

      接下来,是囧国王后:[SIZE=3]莔rz[/SIZE],戴花冠的,就是王后啦.

      下面登场的是囧国的老百姓:

      [SIZE=3]商rz[/SIZE]打雷啦,下雨啦,大家戴斗笠啦!

      [SIZE=3]冏rz[/SIZE]雨停了刚才的囧囧们摘下了斗笠

      [SIZE=3]曾rz[/SIZE]我是,正义的化身,囧国的佐罗!

      [SIZE=3]圙rz[/SIZE]囧国的老爷爷

      [SIZE=3]苉rz[/SIZE]女性囧囧

      [SIZE=3]圀rz[/SIZE]光看贴,不回帖,嘴被气歪的囧

    • 家园 我一看这个字就知道它应该读“弩”。

      撤。

    • 家园 不知道为什么,我见了这个字的第一个反应就是

      这个字应该读炯吧~~~~~~~~

    • 家园 有趣有趣,长见识了
    • 家园 囧,80后,90后(二)火星文造字法

      囧说到底是属于所谓“火星文”范畴的。火星文从本质上说,所用的文字会让人难以理解,使人们造成阅读困难,凡数上面这种情况的都属于火星文。但是我们不能因为自己英语没有过四级就生生说CNN上的新闻全都是“火星文”,我想,这么说会让CNN抓狂的。

      从定义来看,火星文可以说是由来已久的。比如我们读楚辞可能就存在这种问题。明明是汉语,我们怎么就看不懂呢?而且上面用的字我都不会读。还有一个月,火星文之父屈原同志逝世N周年就要到了,希望到时候大家能响应国家号召去纪念这位伟大的火星文发明者。

      但是,今天我们说的汉语的火星文实际上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由于三大原因而出现的变异文字或变异符号。哪三大原因?一、汉字在现代信息系统上显示的特殊性;二、汉字输入现代信息系统的特殊性;三、网络对符号、文字的影响。

      首先,汉字和英文等拉丁文字不同,要在现代信息系统上面显示就需要一个特殊的装置。在硬件为主的时代,这是通过汉卡这个老东东实现的,而在软件为主的时代,则是要靠字体等软件的支持。常用汉字6000多,但如果考虑到人名、地名、古籍、简繁汉字等因素,这6000是远远不够的。于是大家开始用一些特殊的方式来处理一些生僻字,比如大陆的朱金容基,台湾的游锡方方土。这种东西,虽然有点儿预定俗成的意思,但第一次出现的时候肯定会“雷”读者一下(附注一下,雷也属于网络语言哦)。我想,我把这写东西说成是火星文,应该也是符合火星文定义的,虽然是广义的定义。不过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字库的问题已经基本解决,80%以上的已知汉字都可以被电脑比较好的显示出来。如果我不负责任的说的话,我可以把这种火星文叫做“70后的火星文”,希望70后的同志们不要介意。

      其次,这也是火星文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汉字输入法的问题。汉字输入法主要有形码和声码两种实现方式。无论是大陆还是台湾,这两种输入法都可能造成一些错别字的出现。形码方面,一个字根的错误可能导致整个字被变了一个样子。但造成火星文大量出现的还是因为声码。汉字作为一种象形文字,存在着大量的同音不同字的情况,另外,由于汉语使用范围较大,也存在着很严重的方言问题。这两个问题反映在声码汉字输入法上,就出现了大量让普通人不知所云,可又被网络社会约定俗成的字词。比如酱紫=这样子,偶=我,稀饭=喜欢,劳工=老公,粉=很等等等等。这一输入法的原因和第三个原因即网络因素交织在一起,形成了“80后的火星文”和“90后的火星文”。

      网络的原因产生的火星文我想大家就比较明白了,说白了就是网络黑话。黑话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组织方式,其实是普遍存在于各行各业中的。解放前,江湖艺人们流行着一套很完备的黑话。比如今天我们听相声里说的“逗哏”“捧哏”“活”“包袱”都是当时的黑话。网络黑话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最开始因为网络带宽极窄,且不稳定,网民传输信息过程中可谓是惜墨如金,比拍发电报有过之而不及,于是产生了一些网络缩略语,雪个应该知道btw之类是什么意思吧。后来虽然网络条件好了,但是网络聊天的出现也给这种火星文带来了生存的土壤。大家聊天,表达意思的速度受制于打字的速度,一些常用的缩略语自然会被经常的使用。今天我们河里就能看到不少,比如wt、zd、gcd、TG等等。

      但我刚才举的例子基本上都还是属于“80后的火星文”的。外人虽然看不懂,但是仔细琢磨之下还能明白个八九不离十。自己在生活中虽然不常用,但是到了网上也会不自觉的开始运用这些东西。而“90后的火星文”也就是现在网上最常说的火星文基本上就是90后们的专利了。

      虽然我也承认,“90后的火星文”这个概念很不准确,因为它们最早还是70后和80后们发明的。但现在的问题是,70后和80后基本上只有少数人经常使用这些火星文,大量使用这种火星文的还是90后们。前段时间,“90后的火星文”曾经被不知是70后还是80后的一些人说成是“脑残体”,引发了一顿争论。在我看来,说90后因为使用火星文就成了脑残体是对他们很不公正的。

      我虽然能力不足,但是试图把现在网上常用的火星文的造字特点稍微总结一下。以汉语火星文解析为主,少量常见的外文火星文解析为辅,可能很不全面,大家见谅。

      一、拼字、拆字法。

      所谓拼字,就是用几个常见字把自己不认识的字(一般是生僻字)拼出来,比如朱金容基,游锡方方土。这种方法现在一般很少见了。

      拆字则很常见了。就是把一个自己明明知道的字拆成几个部件。说实话,干这个事情的始作俑者让我说就是朱邦复先生。他在台湾创立了名垂千古的“仓颉输入法”,创造性的用拆字的办法解决了汉字输入的问题。举例来说,就是:京尤日正。不知道大家看懂了没有。

      二、同音近音法。

      就是用一个同音或者近音的字来代替原来的字。一般两者都是常见字。也有用同音生僻字替代常见字的方法。

      三、形近法。

      和同音法类似,主要出现在使用形码的过程中。也有用形近生僻字替代常见字的方法。

      四、连读法

      就是通过连读多字的办法产生替代原有词汇的单字或多字的办法。比如用酱紫代替这样子,用口爱代替可爱,用表(其实可以用嫑)代替不要。

      这种办法古已有之,比如诸=之于。

      五、字母替代法

      分两种,汉语拼音替代法和注音字母替代法。

      拼音替代一般是以简拼替代原文。比如zd、gcd。

      注音字母替代主要在香港和台湾地区,比如用ㄉ代替的。

      六、方言替代发

      用方言词汇替代普通话\国语词汇,广义上说也包括普通话和国语用词的互换。

      七、外文替代法

      包括两种,母语替代外文和外文替代母语。

      母语替代外文:粉丝、黑皮、古德、满赛。

      外文替代母语情况较少,主要是一些混用方法。比如3Q=thank you。

      八、数字替代法

      之所以把数字替代单列,是因为数字替代时,有时候表音,有时候表形,性质比较特殊。主要用于连读和混用。

      比如3Q=thank you,2=too,还包括1切=一切等。

      九、儿语替代法

      这个就是用儿语来替代成年人的常用语。

      比如pp=漂漂、票票、屁屁……

      十、符号替代法

      用特定的表形的符号(用六书的说法就是指事、象形、会意)或者符号组合来表示特定的意思。

      比如Orz,286。

      上述所说,只不过是常见的几种方法,组句目前我认为尚未出现明显的句法,所以暂时不讨论。以上十种方法,不但适用于“90后的火星文”,对70后、80后同样适用。而且在实际中,十种方法是可以混合起来使用的。由此产生的就是最典型的火星文,也是被认为是90后彰显个性的象征的火星文。

      下面把太傅帖子里雪个:【原创】细说西藏--历史上第一位转世活佛第一段的一部分话翻译成火星文,看太傅还知道自己说啥不。

      咜鐿菋嗻牠№僅℃ao縱尒d玪笹,還婹決萣亇悳唻泩;咜卟亻又宔縡鉨白勺牛勿質,寰葽佔宥鉨ㄖㄅ米青訷;茬咜靣偂,ㄚòひ沒峟姙哬仌權 ,乜莈侑鈓菏噂嚴,尒軹螚謙萆哋亻府亻犬恠鍅仼靣偂,奉南犬祢嘚荃篰裑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下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