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柏杨《中国人史纲》读后感 -- 科大胡不归

共:💬39 🌺7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可没有说“从不”二字

            所以这个杠你抬不起。

            鲁迅说无韵之离骚,指文学水平,历来对太史公的耳语云云的看法可知一斑,前四史如此。史记的大部分可信有三,一太史公自云三代以上吾不能尽知,二武帝时政统未定修史顾忌较少,三有近代甲骨互证。

            有疑问的材料情愿不用,不知你为什么和为论点而选择材料混淆起来?又有裴松之注之详尽,我也没见裴认为真——我见到的是裴证为真,各个说法俱有记录,在结论之前有推理过程的哟。

            柏杨的东西,问题在各个说法俱有记录这点上——拿真话骗人的关键就是选择材料然后诱导改变背景。

            学习柏杨,我说个耸人听闻的吧,中国人很丑陋,因为中国人以前居然都不穿裤子!

            有兴趣的话我会解释一下这句话

            • 家园 呵呵,正因为你没用“从不”,所以我后面有括号

              我没觉得这两者有多大的区别。

              为什么对材料真实性的认同与否与观点毫无关系呢?史官是人不是机器啊。如果陈寿或者司马迁发自内心地认同一个观点,从而导致一个原本是真实的材料因为与此观点有些抵触而被他放弃了,当然这并不是说他有私心,而是因为他发自内心地认为这个不可能是真实的。这样的事情可不可能发生呢。

              各个说法俱有记录--陈寿就没做到啊。

              • 家园 有很大区别

                可以不被人家抓住小辫子……用比较无耻的话说,就是增强逻辑的严密性。社科文里这些词是很必要而很区分的。

                您的说法可以用未可知论来说明,这是很正常的,但未可知论不等于没有真相。您在假设一件事之前,需要考虑假设成立的苛刻条件——你的如果是没有意义的,这类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我在另外一个关于柏杨帖子里说了一句话“此后再无清流”,可以解释陈寿还有此后的一批史家。有兴趣可以开个新帖,我会找时间慢慢说的,笔削的问题关系到传统政治结构的构建。这里就不造次了。

                • 家园 呵呵,如果没加后面的括号的话,我的小辫子可就被您抓住了

                  我说没多大区别,当然不是抠字面上的意思了,呵呵。事实上,任何一个史家都做不到完全不剪裁材料,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

                  等待您的包子。

    • 家园 我看得柏杨先生最早的作品是《西游怪记》

      打狗脱,迷死脱。还有诗人国飞帽国。朱紫国的地契。。哈哈。

    • 家园 中学的时候曾看过这本《丑陋的中国人》

      很是受了些影响(我那时的语文老师也很偏激)

      具体的不说。

      “富于同情心的悲天悯人之士”,在我看来柏杨先生他是担当不起这话的。

    • 家园 他是写小说的

      别太当真。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