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杭州湾跨海大桥 -- 渡泸

共:💬15 🌺2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一个成功的投资案例:杭州湾跨海大桥

    首先感谢月色mm从前线发来的图片新闻。我们再来看一则新闻:

    外链出处

    链接:http://business.sohu.com/20080503/n256634771.shtml

    评价投资好坏可以看两点:风险和回报

    风险呢:可以看这里:

    截至2006年底,官方网站“中国宁波网”数据显示,大桥发展公司的资本金为33.175亿元,而银行贷款总额达92.407亿元。两者相加,大桥的投资总额已超过125亿元。

    投资杠杆比例= 贷款/资本金 = 3:1。风险的承担大约也是银行3,投资人1。当然这里是假设投资全损的角度。实际操作中银行贷款优先级高。

    风险比例大约是3:1,那么回报呢?请看这一段:

    根据最初的可行性报告,6车道的跨海大桥可收费30年,建成后第1年的通行量为4.5万辆/日,2015年将增至8万辆/日,收回投资约需14.2年。若按原定的大桥通车费55元收费测算,大桥财务内部税前和税后收益率分别可达8.03%和10.1%。

      2007年,因为投资剧增,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专门做了“大桥投资调整后经济效益的测评报告”。

      并且,大桥通车费从过去的55元/辆变为80元/辆。记者从前述大桥指挥部人士获悉,最新的收费标准为,20座以下小客车收费80元/辆,40座以下的客车收费160元/辆,40座以上的为240元/辆。而货车的收费标准为,2-5吨的货车160元/辆,5-10吨的240元/辆,10-15吨的280元/辆,15吨以上的320元/辆。

    资料不足,具体我就不细算了,假设通车费提高可以弥补投资剧增,那么投资回报大约是“大桥财务内部税前和税后收益率分别可达8.03%和10.1%”(这里记者可能把税前和税后的数字写反了),这个数字基本就是银行贷款的利率。15年回收本金后再加15年收费,投资人的回报保持在一般水平。

    那么为什么说这些投资人是高手呢?请看这里:

    建成后第1年的通行量为4.5万辆/日,2015年将增至8万辆/日

    那么实际的通行量会是多少呢?这个有待回头月色mm在桥头蹲守观测,相信她会给我们一个完美答案的。在收到答案之前,我们可以参考一下另一对经济发达的“Twin City”双城之间的通行量:广州和深圳:

    外链出处

    这篇公安局的材料提到:

    广深高速公路原设计日流量为双向7万辆次。事实上,去年广深高速公路的日车流量已陡然上升至16万辆,最高峰时达到20万辆。

    另有资料显示,虎门大桥的日通行量也在15万以上。那么,如果杭州湾大桥的通行量是15万辆的话,大桥投资在5到7年即可回收。然后呢?然后就是20多年的回报期了。5到7年就能回收的基础设施为什么要收30年的费呢?这就要看投资人的沟通能力了。

    多想躬逢其盛啊

    • 家园 成功与否现在不止谈不上,甚至目前看是民企投资者的失败。

      我和楼主应该看的应是同一篇文章,关注的角度可能不同吧:

      首先,是投资从初始增加了许多,具体记不得了,大约是50%以上,可能接近100%。

      其次,民企的股份,从最初的接近50%,降到了目前的大约26%。

      第三:项目的负债非常高,大约和股本是3:1的关系。

      第四:过桥费大幅升高,与公路比虽然节约了时间,但费时比并不好。价格的上升必然导致车流量的减少。

      第五:目前大桥不允许货车通行,但这应是短期影响。但在货车允许通行后,货车是否允许超载通行,是个关键问题。涉及大桥的安全、以及运输企业的实际效益核算。

      第六:大桥的实际通行量,面临权力部门管制,以大桥安全为由。

      第七:大桥的控股方为非民企,民企不会享受到运营利益输送,比如必然利润丰厚的大桥维护合同。

      综上所述:

      如有投资方是:1.维护相关企业,比如建筑类企业,2.若干亿元闲散资金,静心的等候,3年内必有民企承受不了低价转让股份。到时可以享受丰厚的折让利润。

      • -- 系统屏蔽 --。
    • 家园 你可能忽略了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就是绍兴/海宁的跨海大桥,2011/2012年通车。此桥嘉兴极大可能性会以超过50%占比控股(目前是33%~60%之间没有最后确定),预计车流量肯定大于慈溪/海盐的跨海大桥。(慈溪/海盐的跨海大桥嘉兴仅占10%股份)

      杭州湾外海的三座大桥都必须进入嘉兴收费的高速公路网。具体怎么平衡和操作,现在不好说。

      最近可以比较的例子是福建的两座公路桥(一私一公),CCTV几年前有过报道。

      至于慈溪/海盐跨海大桥,作为一个成功的投资没有问题,十年回本也没有问题,但更重要的一点是短期内对宁波及浙东南经济发展有利。(这个目前来看很难直观估算。)

    • 家园 宁波和上海的距离近了很多,对宁波的经济大有好处
    • 家园 从上海——洋山港跨海大桥的情况看

      天气因素影响一年中大桥的实际通过能力:大风和雾的影响最大,封桥和限速都会是实际通过能力比理想最大通行能力打折扣。

      这方面的预测是根据多年历史数据推断,但是未来极端天气似乎有增加的趋势。

      • 家园 很有道理。

        恭喜:你意外获得【西西河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俺上个月上桥,就遇上大雾,能见度很差。

        东海大桥是第一步,号称以后要连嵊泗,再连舟山,搞成一个真正的大外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第一大桥链。。。

    • 家园 冒泡了,送花。
    • 家园 注意通行能力问题!

      如果杭州湾大桥的通行量是15万辆的话,大桥投资在5到7年即可回收。

      大桥设计通行能力只有10万辆!

      跨海大桥不同于一般公路,一旦严重拥堵,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安全隐患。比如说大量负重,特别是大量超载车辆会不会影响大桥的结构安全和寿命。再比如堵在海中间的人员突发疾病或遭遇交通事故如何救援等等。

      我认为应当设定流量上限,超过了限度宁可不放车辆上桥

    • 家园 我看地皮上面早就赚回来了吧
    • 家园 据说这投资也是一波三折呢。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