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温相原创】十年京兆一书生--记田家英 -- aniu

共:💬11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温相原创】十年京兆一书生--记田家英

    这次回北京一个比较意外的收获就是又见到了李锐同志,老人虽然苍老了很多,可是谈起田家英这样的难得的故人来仍旧是感慨良多。以前,读过一些关于田家英的作品,对这位“佼佼者易污、?i?i者易折”的年轻的毛泽东的近臣的印象很深,经常把他和陈布雷相比较,觉得他们虽然出身和经历不尽相同,然而殊途同归以及各自的困惑与迷茫又是那样的相像,不免有动笔写一写他的念头了。

    文革初起时,有两个人的自杀是比较引人注目的,一个是田家英,一个是邓拓,邓拓的夫人丁一岚同志一直不同意大家称呼邓拓是书生,认为邓拓同志是革命者。邓拓和田家英都是十分热爱、尊敬毛泽东的人,他们很早就服膺毛泽东的学说进而对毛泽东本人产生了敬仰的感情,而他们这种敬仰又不完全是被毛泽东的政治权势以及政治压力所折服,用亚里斯多德的话说:“吾爱吾师,吾尤爱理。”所以,他们性格中不盲从的特征又让他们面对毛泽东所犯下的巨大错误感到深深的苦恼。特别是当错误路线成为党内政治生活的主导之后,他们虽然尽量的在各自的岗位上避免错误的延伸,可是毕竟人微言轻、势单力薄,最后,他们都选择了自杀,也并非偶然,以他们书生的本色向历史控诉了一段政治上的黑暗,用他们的鲜血写就了一篇壮丽的人生的片断。

    田家英并非陈布雷那样之于蒋介石号称是文胆,然则他一生作为毛泽东秘书的十八年里对于毛泽东的书稿、文件、典章的起草、更定、整理与力甚多,毛泽东不是一个轻易以文笔假手于人的人,唯独对田家英是个例外,知名的如党的八大的开幕词。但是,随着田家英越来越多的接触毛泽东,也就越来越比其他人更多的看到毛泽东的思想的负面。同时,田家英又不是一个老于世故者,他把他的这些苦闷和其他人讲述的时候,他似乎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灾难,当他坚持自己正确的看法而不愿意附属于毛泽东的

    错误论点时他也没有意识到这是传统意义上的“叛主”,也正是因为这些十分本色的东西的存在,才使得我们今天更能体会到或者说看到人生年仅四十四岁的田家英作为大写的人永远的留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

    毛泽东是听到胡乔木的介绍之后开始格外留意田家英的,此前,他也知道《解放日报》上经常有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爱好写点历史方面的杂文,特别是后来毛泽东亲自在门外听过一次田家英讲课,使毛泽东把活生生的田家英与胡乔木的简介联系到了一起,于是,毛泽东决定调田家英来身边。陈伯达的同毛泽东的相遇和田家英有类似的地方,也是毛泽东听课听来的。毛泽东一见田家英就问他:“你到我这里工作有什么想法啊?”田家英说:“不求有功,但求无愧。”田家英的回答虽然不令毛泽东十分满意

    ,但是,毛泽东也赏识他的诚恳,而田家英自己后来也是一直这么做的,直到他的生命走向终结。

    曾经有一位长期在毛泽东身边工作过的领导人这么评价过毛泽东的五位秘书,他说:“陈伯达是窝窝囊囊,胡乔木是鬼鬼祟祟,田家英是清清白白,江青是诈诈唬唬,叶子龙是昏昏噩噩。”从他们各自的人生轨迹来看,这个评语还是比较形象的,田家英的清白坦诚始终没有因为外界的变化而改变,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十年京兆一书生。”

    一九五九年初春时节,正值大跃进如火如荼的时候,田家英回到外祖父的家乡四川新繁县崇义桥乡进行社会调查,他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并非向四川省委的负责人说的那样轻松,亩产也并非什么千斤、万斤,浮夸和浮肿倒是这个县城的群众生活的最好写照。所以,他从四川到江西庐山参加著名的庐山会议时,田家英就把自己的近四个月的调查结果实实在在的告诉了毛泽东,引起四川省委第一书记李井泉的大为不满,两个人以致于正面争吵起来,李井泉生气的拍了桌子:“你田家英有什么了不起的?三面红旗

    是毛主席亲手制定的,你说四川左倾有什么根据?”田家英回答:“如果说粮食多的吃不了,为什么群众还都是经常饿着肚皮呢?”此后,毛泽东不得不出面干预,毛泽东批评了李井泉一触即跳:“不能怕告状,你没有的事情也不能因为告状就有了,你有的事情同样也不会因为不告状就没有了,共产党员还是要有一说一,有二说二,实事求是。”这件事成为李井泉稍后在小组会上狠批田家英的来由之一,而从毛泽东调解的语气看,上山之初,毛泽东确有意图要纠左,用毛泽东自己的话说:“郑州会议的召开就是为了反左的,从三月反到了六月,要是继续反下去就好了,可谁知道彭德怀在中间插了一手,于是就反右,??????。”(毛泽东一九六一年三月五日和中央一线工作领导同志的讲话)作为秘书的田家英从一开始的服从到慢慢的半信半疑到后来的全面否定,体现了他的对国家对人民群众负责的精神。

    在庐山期间发生的事更能让我们了解到田家英鲠直、仗义的一面,当时田家英、胡乔木、陈伯达、康生几个人一起出来散步,他们都对毛泽东的一些做法表示不满,其中田家英、胡乔木的话比较激烈,康生也说话了,不过说的不多而已,后来胡乔木还同其他人一起说了毛泽东专断作风的某些事情,等到批判彭德怀起来以后,田家英找到李锐说:“我们三人中(指的是他和胡乔木、李锐),乔木要第一个保,他还能写很多东西,你第二个,因为你懂水电,我无所谓。”李锐决定把一切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时

    ,田家英还和李锐说:“保不保我没什么,关键是保护乔木过关。”田家英在小组会上被严厉的围攻,围攻者逼问一些事情的由来,田家英没有牵扯到任何一个人,李锐被打倒之后,六十年代中期回到北京,田家英冒着十分大的风险单独去看李锐,二人谈了很久,对国家和党的命运都忧心忡忡,不过,他们谁也没想到这是他们的永诀。

    田家英之不盲从还表现在一九六一年到次年关于包产到户的争论上,一九六一年,毛泽东在上海和田家英打过招呼,他说:“我们共产党是走群众路线的,可是也不能事事都听群众的,比如包产到户就不能听。”然而,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的实际调查,田家英认为只有包产到户才能解决当时农村出现的问题,所以,他返京之后(1962年6月底)立刻到游泳池向毛泽东汇报了此事,毛泽东问:“你是主张集体经济呢?还是主张个体经济?这是你个人的意见还是其他人的意见?”以田家英在毛泽东身边十几年的经验不会不知道毛泽东想听到什么样的答案,然而,田家英还是正面的回答了问题:“这是我个人的意见。”毛泽东默无一语,这是田家英真正失去毛泽东信任的开始,也是他厄运临头的开始。

    毛泽东在一九五八年回答河北省委负责人和北京市委负责人要求调田家英到地方工作时说:“田家英我是不放的,在这件事上,我是理论和实际不一致的。”时隔八年之后,田家英含恨离开人世,此前毛泽东说:“田家英是个修正主义者。”

    在田家英去世七年之后,毛泽东一日因为三垂冈的那首诗想起了田家英,(这首诗是描写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庄宗李存勖的,全诗是田家英当时帮助毛泽东核对的,如下: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尤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萧瑟三垂冈下路,至今人唱百年歌。)他对左右说:“田家英其实也就是本本主义,没有什么大问题。”平心而论,田家英和其他中共高级领导干部相比,境遇太顺、显达太早、期许太深,以致于他不能承受那样莫须有的打击,假如

    家英不早死,他或能为国家、人民作出更多的有益的贡献出来。

    田家英死前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一九八一年在北京正义路的审判回应了家英同志的在天之灵。

    古道凄清埋诗冢,高山流水休再听。毛泽东和田家英的关系的发展与终结何尝不是中国现代历史的一个缩影呢?

    • 家园 关于周惠和周小舟回复水镜:

      周惠自己回忆庐山一事有些夸大其词,有的事情也是不足为凭。庐山会议中,周惠认错态度“很好”,回到湖南狠批周小舟,因为工作上的原因和张平化不和,张平化就让人把他狠批周小舟的东西给周小舟看了,其中有的地方相当过分,周小舟于是就写了一个庐山上一些事情的真相出来,把当时的部分事实回忆了一下,张平化就此抓住周惠的把柄在省委二届班子产生不到半年就打倒了周惠。而后

      又以此为证据作为周小舟交待问题不清楚为由再次给周小舟加码。一箭双雕。

      • 家园 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让温相见笑了。想起周小舟的一件事

        延安时,周小舟是毛泽东的秘书。一次有个小孩在主席脚边撒尿,冲走了一群蚂蚁。主席诙谐吟道:‘江山移胯下,蚂蚁做波臣。’周小舟充口而出:“哎,一个人决不能做随波逐流的‘波臣’呐”。他说到做到了!

    • 家园 搞政治的应该参照“老婆永远是对的”这一条,还有――

      “千屁万屁,马屁不穿”也是一条应当遵循的真理,如果拍到马腿上,只能怪自己功夫不到,君不见林彪同志五、六十年代的马屁那是何等的功力!――先别忙着反驳,有的时候利害攸关,马屁再好也不灵了。有道是“马屁虽好,还要爱人喜欢”!

    • 家园 好文,比我写得强多了。可惜温相不常来,否则要请教一下:

       不知田家英的三条意见(什么不要百年之后,有人议论等)是那位好友给捅出去的?

       田家英和康生关系不错,历来敬重,诗中称之为‘东海圣人’,未能识破其阴险奸诈。识人不准,也是他的缺点。

      ‘胡乔木是鬼鬼祟祟’,很有意思呀。胡乔木比较滑,在庐山会议时,转方向不比陈伯达慢。什么叫睁眼说瞎话,看看胡乔木作得长篇‘’斥‘斯大林晚年’的诬蔑‘’的发言就知道了

       李锐决定把一切的事情揽到自己身上时,主动检讨,固然保护田家英,胡乔木等人,对已经暴露的周小舟就更加不利了。周小舟好象对李锐很有意见

      • 家园 周小舟确实对李锐很有意见

        还有周惠, 都没有体谅到李锐的苦心. 这也是风暴过去后有些难友反而对李锐有意见的原因.

        在当时的环境下, 胡乔木的<<斥‘斯大林晚年’的诬蔑>>也不全是言之无物, 比如: "斯大林把1934年党的代表会议上当选的中央委员清洗了三分之二以上, 而毛主席杀过一个中委吗?" 毕竟彼时无人能预见到文革...

        • 家园 周惠是被周小舟‘害’的,本来庐山会议后,周惠没有被打到

          依然是湖南省委书记。后来周小舟下放改造期间,翻然悔悟,揭发他自己写给毛主席的信经过周惠修改的,于是周惠也被打倒。其实当初周惠曾苦劝周小舟不要写信,但周小舟自以为和毛关系铁,执意要写,周惠头脑比较清楚,把周小舟的信改得婉转了许多,可还是难逃厄运。

          • 家园 终于查到是谁漏出去的了

            根据李锐的叙述, 是周小舟首先在8月14日的大会上讲的。

            当时的背景是周小舟误会了李锐将人事关系仅限于周, 周, 黄的用意, 认为李锐"言不由衷,推卸责任", 于是于8月13日给毛泽东写信罗列了李锐转述的胡乔木, 田家英的私房话. 从天子近臣到目为叛逆, 其时周小舟压力与痛苦之大可以想见. 正如他在信中说的:“解剖我们自己,披肝沥胆,又感觉与实际情况确有出人。我想假若戴上(右倾机会主义)这样一顶帽子,我对主席。中央、全党、湖南党员和人民,甚至对自己的老婆和孩子,都必须说我犯了反党、反中央、反主席……的错误,然而再说下去,势必泪潸潸下,不尽欲言。”

            然而这些交代材料被毛主席批示:"全篇挑拨离间,主要是要把几个秀才划进他们的圈子里去,并且挑拨中央内部。", 印发给大会做反面教材.

            8月14日的大会上, 周小舟由于思想不通,没有让他在大会上作检讨,但在大会上逼过他作交代. 正是在这个交代中周小舟提到田家英准备在离开中南海时向毛泽东的三条进言,全场震动。主持会议的刘少奇找李锐对质. 李锐则全部揽在自己身上:"这三条意见是我自己的想法,跟田家英无关,大概是小舟听误会了,这完全由我负责。" 刘少奇马上说:李锐不是中央委员会的人,他的问题不在这里谈,另外解决。于是,这个突然险情总算避开了。--只是以太祖的为人, 不会不起疑心, 田家英日后失宠的种子此时已种下了.

    • 家园 田家英是个悲剧啊!

      再一次表达对那时的无奈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