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蒙特利尔街头募捐经历 二:街头募捐 -- 建筑师

共:💬5 🌺2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家园 蒙特利尔街头募捐经历 二:街头募捐

    蒙特利尔街头募捐经历 一:制作海报和募捐箱

    二:街头募捐

    礼拜三晚上媳妇带回纸箱了,如法炮制。实际上在此之前一直还没有街头募捐的想法,我的原意是拿到公司去用的。后来想,为什么不去街头呢?挑战自我吧。

    ( 媳妇儿在厂里收获也不小,早上问了一位德高望重的中国工程师可不可以把募捐箱放在休息室,他跑去问问了问办公室的人:没问题。大部分职工都是中国人,很多人捐了。也有人不屑的,主要是担心钱的去处。下班时,媳妇儿和另外一个职工站在厂门口,60%西人捐了,大部分都是纸币,还有人允诺明天带零钱来捐。)

    周四早上穿的稍微正是点。到地铁站才七点过一点,一路上人不多;到了中转站,上来两位先生注意到我旁边的箱子,

    “盒子不小啊?”

    “我希望它还不够大。”

    “是放钱的还是放票的?”(这句没明白)

    “是放钱的。”

    可惜最后他们下了车也没表示什么。到了Peel站,我下了车,这是市中心,我公司就在附近,我推测这里的人们应该都有钱,多少会捐点。计划站街倒九点,然后上班;中午午饭后再来半个小时左右,晚上下班后再来一个小时。这一天的收获实际上是很丰厚的。

    在Peel和MaIsonnev的十字路口上,还有点清冷。突然发现箱子是在是太大了。需要环臂拢住,左手拿着一打宣传材料,右手分发。多少有些尴尬。而且一紧张,怕口吃的毛病发作,尤其在爆破音上。想想,需要说的不外乎两句:

    您好,先生。Bonjour, Monsieur.

    您好,女士。Bonjour, Madam.

    后来发现人们经过注视我手里的海报时,我需要介绍一下:

    “中国地震募捐。” Donation for earthquake in China。法语太臭,不说也罢。

    大家经过大都点头对我的问候致意,一般没有目光接触;有些人笑笑,表示婉拒。过了十分钟,在我忐忑不安的时候,一位黑人兄弟在等红灯的时候,从裤兜里拿出一枚两元硬币塞进了捐款箱,开呼了!“非常谢谢您。”第二位是个出租车司机,等红灯时招呼我,赶紧跑过去,一个两毛五硬币。接下来就没有悬念了。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人捐钱。以下是影响比较深的几件事:

    有几位女士经过时,手里已经握着钱了,有二十的,也有五元的纸币;然后塞进箱子里。我不清楚是她们拿着钱有其他用途,还是在远处看到我,就提前拿出钱来了。

    中午有位年轻姑娘拿着咖啡从旁边的咖啡店里出来,把手中的五元刚找的零钱再进去,我大声致谢。她回头说:你的时间不是免费的。

    中午有一对中东移民夫妇推着小孩经过,飘了一眼我手里的材料。等我在转身回来的时候,发现两人在不远的地方停下来,拿出钱包小心的翻找;然后丈夫走过来把两个两毛五硬币塞进箱子,两上有羞涩的微笑。

    下午有位中年黑衣男士在我旁边打完手机后,拿出二十元纸币。“这是对你的鼓励,我看到你在这里呆了一天。”转身走了。过了几秒钟,我跟他说“对不起,先生,我并没有在这里一整天,只有早中晚三四个小时。”“无所谓Anyway。”

    下午有一位老先生经过,把包放下,从兜里掏零钱给我;又打开公文包,掏出一把硬币塞好;又打开钱包(我注意到有几张百元钞和五十的,心里一阵激动)抽出一张五十的红色纸币小心塞好。这位太慷慨了,我得跟他要联络方式。他从包里拿出一张发折的名片,制作简单,说:“我在中国有很大的生意,几百万。”他的穿着也只能用邋遢来形容。这是单次最大的捐款。周五早上我还见到他了,跟他再次致意。

    土鳖扛铁牛

    三:街头募捐 (续)

    四:站街经验总结

    五(完):偶遇中文媒体

    关键词(Tags): #街头募捐(landlord)#汶川地震(喜欢)

    本帖一共被 4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