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图已补上】海德堡 -- 老驴

共:💬73 🌺7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图已补上】海德堡

    法兰克福的展览会结束,留了三天可以玩,是周五六日(五月9、10 、11)。最后决定去个比较近的,海德堡。因为科布伦茨的“德国军事装备收藏研究中心”周末不开放,只看周五一天太不合算。于是决定去海德堡。一来可以看看大学城,古堡,二来不远的Sinsheim和Speyer的“交通和技术博物馆”也是非常棒的。

    找个最漂漂的MM的柜台,买好来回的火车票,37欧,MM真漂亮,身材(上半身,因为MM和我都坐着)尤其好。

    早上看了罗刹国新老统领共同检阅强大的红军和红海军,小伙子们都很帅,但是不是很强大就不知道了。在德国看红场阅兵,听者那些砖家妓者唧唧歪歪。嗯,脑残者,天下一家也。

    火车居然晚点,52分钟的车跑了快90分钟。晕死,这还是那个德国???

    火车站的问讯处总是很不错的,很热心,也很管用。在一个漂亮MM的协助下,三日游规划好了。

    先找个酒店住下,让旅行箱先在眼前消失几天。

    坐大巴去大学广场,结果看错了,俾斯麦广场就下了,鄙视一下自己。实在太阳很大,热得发晕,打着盹没注意听报站,然后晕乎乎地看见站牌上后半截是Platz,赶快下车,结果就是拖着旅行箱在内卡河边走了15分钟。

    因为车站问讯处的MM说旅馆不怎么紧张,就决定到老城找地方住,坚决不住钢筋水泥的房子。一路找去,哇,居然还有叫“Hip Hotel”的。“野蔷薇果酒店”,真浪漫啊。有多少想到腰部下面去了?绿的自己靠墙角站好,默念一百遍“蔷薇有刺,也有果子的”;蓝的嘛,自己走出去,趴下,想哪的就把哪儿准备好,然后祈祷狗官心情好。不过这个蔷薇果的脸面实在不咋地,蓝的,还是很意大利样子的那种扭啊扭啊的,不爽,走人。

    旁边一条相当僻静的巷子,看起来里也有一家(挂着招牌呢),过去看看,“Backmulde”,“和面桶”(站在人家门口翻字典),听起来还挺实在,进去问问。楼下是餐厅,一推门,巨PP的MM,170多一点,瘦削,白皙,皮肤很好,长得有点十七八岁时的苏菲.玛索,总而言之,就是可以把人一把雷到的那种。嗯,看来德国还是有很多漂亮MM的。太棒了,有房间,还免费无线上网,就这儿了。

    放下行李,决定去邻近的古堡。

    穿过只有半个足球场大的大学广场,沿着路标往山上走,就是古堡了。

    有关这个RP极差的古堡(被雷劈两回),旅游书上大把介绍,我就不再费口水了。说点书上没有的吧。

    首先是遇到大把的韩国和日本旅行团,中国人也不少,港台的居多,像我们这样大陆的散客很少。对韩国人真的感觉不好,尤其一大堆韩国男人在一起的时候,简直完全肆无忌惮,就像菜里面放多了的醋,怎么弄都是它的味道,难受。

    然后是景点的导游解说,就像世界各地的针对老美的英语解说一样,以八卦为主,譬如Friedrich四世的嗜酒无度,肥胖无比;譬如新的德国籍的教皇会不会全部归还当年抢走的古籍;譬如当年有20本书就可以叫图书馆;而海德堡图书馆当年最牛的是居然有中文书(不知道是不是一本《三字经》);等等等等。然后在一个房间里,解说的胖MM问大家有没有知道墙上的人物有谁对英语国家非常重要的,一票老美没有吱声,我倒是想起了嫁到汉诺威去的那个生了个女儿嫁去英国,于是就回了一句。胖MM大吃一斤,我就只可惜为什么酒店那个MM不是干导游的。河里泡这么久居然就只碰上..........,世事难料啊,但愿下次运气好。然后就跟胖MM一起抱怨欧洲史就是男男女女嫁来嫁去的,弄得人头痛。

    关于建筑,有些当时用的红砂岩已经开始风化了,本来这些部分是在室内的,被太阳王一把火烧得全露出来了,天天日晒雨淋,于是就不行了。

    还有那个被法国工兵炸裂了挂下来半边的炮塔兼火药库,那么厚实的家伙,居然一家伙给干成这样。火药,很邪恶很强大。十七世纪火药普及以后,这些古堡也就只剩下腐败的用了。

    古堡里还有个关于德国药学发展的博物馆,干化学、医药等行当的是该去拜一拜的。大把早期的玻璃仪器,譬如很有名气的鹅颈瓶。里面同时还有巨多的草药,尤其十七世纪以前的药房,跟我们现在的中药铺子没什么两样,连很多工具都是一样的。但是别人就发展出了现代的化学和药学,我们还在气啊,血啊,脉啊的装神弄鬼。

    古堡东边是以前的花园,现在只剩些大树还在,其他就都没了。远眺海德堡甚至更远处的内卡河莱因河汇合处的平原地带(施大爷呆的曼海姆)是好地方。

    基本全逛了一遍,下山,两边安安静静的老房子,门牌上不时出现个什么“Dr.”“Prof.”之类的,偶尔一个大学生模样的骑个自行车,抱着一袋子吃食,开门进去某个房子里。真是好环境好大学。想到了读书的时候,跟他们比,自己是老东西了。

    晚饭找了一个露天的“Bier Garden”,吃的没什么特殊的,倒是看见一家三口,小男孩大约十岁不到,金发碧眼的小帅哥,正专心致志地向花园中间的小喷泉里丢松果,大约四十左右的父母在边上坐着,桌上放着啤酒和饮料,有一搭没一搭地喝着,聊着,眼睛跟着孩子的玩耍,快乐而满足的样子。

    吃完晚饭已经九点多,天终于黑下来了,为了消化那些香肠和土豆,就到处瞎转。结果跑到一个地方,看起来大学的学生食堂的样子,旁边一个小楼,门口一溜小牌子,其中一个“海德堡高校服务公司”的牌子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第二天早上起来,坐火车去“Sinsheim”的博物馆,看“协和”跟“Tu-144”去。车程大约半小时,博物馆自己就有一个站,一小时左右就会有一班,还算方便。就是一条,车站没有任何工作人员,得自己用自动售票机买票,没把握的话,最好带本字典,或者预先问清楚。

    周六的博物馆人山人海,总有数千之多。第一次在德国一次性见到这么多德国人,尤其德国小孩。

    票价12.5欧,不过确实物有所值,不过比起科布伦茨的1.5欧,还是蛮贵的。向往明年。

    最多的是各种汽车,尤其福特的野马车,据说从头到尾各个年份的都有。老德很多在看,还有上去开的,我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对他们,那是祖辈父辈生活的一部分,而对我们,不过是历史名车的一种罢了。

    还是看我喜欢的去,“三突”,Pak-18,“豹”,Fw-190......,目不暇接。

    然后是飞机,“协和”、Tu-144、IL-14、DC-3、“容克大婶”,每个都进去看了看。飞机都是被放得斜得离谱,不过倒是可以控制游人在里面的停留时间,同时也给人飞行的感觉。

    最好玩的发现,自动音乐机器,通过打孔的纸带控制压缩空气阀门的开闭,压缩空气通过气缸被用来驱动各个乐器,手风琴、鼓、萨克斯、甚至小提琴。所有的乐器都尽可能地发出最大的声响,演奏出来的音乐有节奏有旋律,就是没什么轻重,有点像当年学校俱乐部的乐队,水平一般,但个个热情十足。但是这个玩艺儿当年可是乐师的死敌,抢饭碗的。

    回到海德堡已经六点多了,教堂的布告栏里写着有管风琴音乐会,原来11号是圣灵降临节,赶上了。赶快去冲个澡,结果还是迟了一点,进不去了,可惜。于是找其他教堂,有做弥撒的。站一边看。先是牧师等人入场,打头的小伙子举着一根牛大的蜡烛,大约有我小腿那么大。然后牧师领着大家一起唱赞美诗,然后是女高音唱新约里有关耶稣受难的故事,然后牧师布道,讲一些信仰、道德、生活之类的,最后是某个信徒的代表(积极分子)发表感想。从仪式上来说,比我们的土共的组织生活丰富多了。牧师布道的某些段落用的是韵文,牧师自己就是个非常不错的男中音。女高音是大学的一个什么教师客串的,专业,一个人在教堂进门的阁楼上(传统管风琴和唱诗班的位置)清唱,声音从穹顶上飘散下来,上帝的声音。教堂的管风琴师也是唱诗班和乐队的指挥,跟巴赫的年代一无二致。没有扩音器材,但每个人的声音都清晰明亮。唯一很现代化的,是在教堂的柱子上,会用激光束打出当前大家正在唱的,或牧师正在讲的圣经段落。

    参观完老德的组织生活,该解决自己的肚子问题了。就在酒店吃,还可以跟MM套套近乎。东西还不错,量也很足,烤猪肝(快一斤重的一大块)火候控制得可以,排骨煎得也很好。看来德国的厨子还是很不错的,不是只会煎焦糊糊的土豆的。

    周日,回程的火车是下午一点多的,上午就可以去看正式的圣灵降临节音乐会了。全部音乐会四幕,11:00开始,只有看一半的份。之前是日常的周日弥撒,正好有两家人在给孩子做洗礼。父母和亲戚的快乐,新生命诞临的快乐和圣洁,通过这样的场合传递和分享给没有血缘关系的众人。这些个宗教活动,应该是西方社会的组织基础了。

    突然,真的很突然,两个小女孩,两个天使般的小女孩,提着募捐的小柳条篮子,出现在我眼前。白皙的小脸上长着一些棕黄色的小雀斑,浅棕色的长发自然地披散着,身上大红色外罩白色的法袍,一边大玻璃窗透进来的阳光给她们镶上了一层浅浅的金黄色的光晕。上帝啊,真的是有天使的。不知道为什么,我一下想到了著名的马亲王,想象着马亲王风度翩翩地躬身自我介绍

    “敝人西肃慎代天启运后清诸上神圣千年上等开明大帝国太祖威武文圣德仁昭明高贤景匡弘皇帝马伯庸也.........”

    或是

    “小可马伯庸,年方XX,属脊索动物门-脊椎动物亚门-哺乳纲-灵长目-人科-人属-蒙古种,昼伏夜出,喜独居、杂食....”。真的,当时就是这样想的。

    她们走到每个人、或每家人面前,大家就把一些钱放进铺着白布的小篮子里。快到我面前了,看得出来,小女孩有点出乎意外,在这么个完全是本地居民参加的宗教仪式上碰上这么个黄面孔。她们愣了一下,我双手叉着没有动,轻轻摇了摇头,表示出没有要捐献的意思(怎么说咱也不是信徒,也没有见佛就拜、见钵就捐的习惯),于是她们就向着教堂前面的祭坛回头了。

    弥撒结束,乐队和合唱团的成员也陆陆续续到了,管风琴师走上指挥台,大家开始简短的排练。大堆堆的旅游者也进来了,显得热热闹闹的。韩国人,尤其一大群的韩国男人,真的讨厌。周围的人和环境对他们好像不存在,可以隔着100米就开始打招呼。

    11:00,音乐会开始,当管风琴响起,大家都安静下来。严格的说,这不是音乐会,而是相当隆重的宗教仪式。牧师穿着镶着金边的法袍(平时是纯白的),还有熏香,信徒们的手都在圣水盆里触以下,划十字,女士们入座前还要先对着圣像行屈膝礼。

    我又看见了那两个小天使中的一个。她已经换了日常的衣服,花布的连衣裙,光着脚丫子穿着凉鞋,头发也扎成了一个马尾巴,一边走一边跟她妈妈说着什么,就像到处街头可以看到的八九岁小女孩一样。现在虽然不是那么神圣,却更有着生活的快乐和美丽。又想到马亲王了,这回是单腿跪地,求婚的架势.........

    第一幕里有巴赫的《荣耀经》,大家一起唱的。

    听了两幕,不得不走。下次再找机会。

    这样的音乐,对我们是Hi-Fi,是唱片,对他们就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不再惊异于巴赫当年的唱诗班可以每周演出新的Contata,这对他们只是日常生活,没什么难的。

    好吧,再见,海德堡,小驴要是能来这里上大学,我一定会乐坏的。

    后记,

    本来在北京机场等飞机回杭州的时候就写完了。飞机晚点。后来知道是航空管制,给温相飞四川让路。到了杭州,回家了才知道大地震。于是拖到现在才发。

    德国人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喜欢用现金,而且店员跟国内的一样,会主动要求客人给零钱以方便找零,看起来基本的代数运算都很不错。我只在德国和国内看到过这样。

    今天又出差,图后补。

    元宝推荐:抱朴仙人,铁手, 通宝推:胡丹青,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