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88:经历和感言 -- 南京老萝卜

共:💬419 🌺116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 家园 花,第一段当时情势尤其正确

      其他小朋友没见过当时情形,全凭官方宣传做推测,实在不靠谱

      • 家园 哪有什么官方宣传?有组织的宣传全是民运在干!
        • 家园 您是90年以后生人?

          那时节,人人有看录像读材料写交代材料的经历啊,虽无wg反右时节之严酷,但让小青年们着是领略了一把政治秋后算账的流程……

          您要是不知道那时候铺天盖地的官方宣传,那显然是直到1990年还未懂事……年轻真好

          • 家园 我是70年代末的

            不过那时候小,对这些没什么概念的,只知道北京出大事了,至于什么事不清楚的。

            后来大了,不过信息来源很少,也对这事情不太清楚。

            再后来,看了“天安门”后,特别是看了柴玲等人的讲话,变了,现在坚决拥护共产党。

            就照那个里面讲的,坦克压人我看也玄。那里面讲最后一天清晨,学生们撤出,镜头中看到疲惫的学生排着队在走。突然,队伍骚乱,旁白在讲队伍后面传来惨叫,然后听到说坦克压人了。然后,镜头转向队尾,可以感觉到摄影师在向队尾跑。再然后,画面中就看到一堆装甲车,可是底下并没有看到有血。

            • 家园 那是在六部口……

              想有实际感受,看吴仁华的回忆录和照片……

              不过呢,对于这些材料和照片啊,是信者恒信了……

          • 家园 老兄象白头宫女一样

            哈哈。

            我从来不和别人谈这件事,不和父母家人谈,也不和同龄人谈。这属于内心最私密的角落了,没有闲谈的情致,也没有共享的欲望。

            将来可能会和下一代谈。不是为了灌输什么观点,是作为礼物共享成长过程的重要的一章。这样下一代对历史的理解不光是纸面上的,缺少细节和感性,甚至可能是人为扭曲的。

            也可能不和下一代谈。小时候听说大人的一些事,似懂非懂,但是留下了印象。现在很有问清楚的想法,但是始终开不了口,因为我知道他们大概不愿意回忆。烂在肚子里也不是大不了的事。

            • 家园 也就是在论坛,说几句点到为止

              平时生活里,说这个干嘛……

              • 家园 没有对错的

                不过是我的性格问题。在虚无空间,我也不习惯说内心深处的东西。它给我的感觉就是脱光了衣服给别人看,非常地不舒服。

                我从不和同龄人谈起这件事,但是我推己及人地猜想很多人都被永久地改变了。这不是我们的选择,这是我们的不幸。我宁愿永远没有那个经历,或者再多几年懵懂的状态。

                希望时间能带来peace。

          • 家园 原来是这样。

            算了算90年夏天应该在过1年级暑假吧。

    • 家园 每年都来一次,还好不是每个月,不然成。。。
    • 家园 只要为老百姓谋福利,就是好的。
    • 家园 老魏当年是不是还在牢里?

      俺记得魏京生80年前后因为民主墙进了监狱,8*8的时候好像还在监狱里?(也可能我记错了)

      学生是个非常非常松散的整体概念
      ----完全同意。

      其实当初的高校教师里面好多人都觉得这样下去必然是悲剧。绝食那几天,俺住的大院里好些教员自发去广场----但根本不是去闹事,是去劝学生回来(他们底下商量的时候说的是“能劝回来一个就劝一个”)。

      比如,缅甸,军政府和反对派斗,好像中国是支持军政府的。那在反对派眼里,中国就是幕后黑手。当年柬埔寨几派斗,中国支持西哈努克,在其他派那儿,中国也是幕后黑手。

      ---------中国对这几个国家内战的态度还真是一两句说不清:在缅甸原来对吴努比较有好感,是反对奈温支持白旗共产党的,后来和军政府才好起来;在柬埔寨,嫡传可能还是得数红色高棉,但是支持西哈努克做个名义上的头;对朗诺当然是坚决反对。

      所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说起来简单,具体这条线怎么划那可就是“自由心证”了。即便是武装人员越界,也可以说是群众自发的革命热情。

    • 家园 是南辕北辙?还是南京也进军队了?

      是南辕北辙?还是南京也进军队了?楼主用南京的现象说北京的事儿,不觉得有点离题太远了吗?军队或坦克进入就一定能造成伤亡吗?请问,美国在“卡特里娜”飓风后,动用军队和装甲车维持秩序,是对谁的犯罪?

      • 家园 问得好,对好问的回答,献花

        看来我得郑重加一句,南京没有坦克,别说坦克,连士兵也没有一个,我们都是软骨头,自己就散伙了。

        飓风和北京相差太远,恕不参与讨论。

        关于“用南京的现象说北京的事”。每个人的经历,都是“革命”中的一个片断,都是他自己的经历,他得到的消息,形成他自己的看法。当然不能保证自己都是对的,可能有偏颇。如果有1万人像我这样写出来,没有经历过的人就可以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印象。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2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