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说说我理解的禅宗的证悟 -- 不同的蚕

共:💬117 🌺4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 家园 同意楼下江城孤舟的看法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句话也不能说全无道理,毕竟能把一些太空洞的东西拉近现实一些。

      禅悟之后,是个什么结果?有标准么?

      我想,把悟禅的过程,看作是一种思想上的体操比较合适。

    • 家园 你混淆了科学证明的主观层次与客观层次

      你说科学的验证过程:一发现新的解决方法;二自我验证;三公开自己的成功让其他人来验证,四其他人认可其发现或者发明。

      你就忘记了一点,要证明科学理论的,不但要借助人这个主体,还要借助客观世界这个客体。

      以太说是如何被证伪的呢?不是因为物理学家们不再认可它了,而是因为它与迈克尔逊——莫雷实验的结果不符,所以整个概念成了多余的。

      科学强调逻辑推理,所以可以具有预言性,通过主体对客体的观察与试验来实证,但禅宗可以这样证明吗?它是心证,即自己认为“真实的可能性大于虚假的可能性”。

      不过你说“六祖以后的大德们悟后都是坚持自己的信仰,发扬和光大释迦的事业。绝没有出现自称自己又有新的发现”,这倒是值得注意的,因为这向我们证明了,宗教不能在自己的观念体系外创造新的知识。但科学可以,因为科学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觉为前提的,但宗教相反。

      • 家园 会江城孤舟兄

        孤舟兄的观点,当时就感觉有启发,可惜因心思在怎么把文章写完上,就没有接着想。非常可惜。

        其实回过头来看,我那些观点也不完全成熟。

        原因很简单,科学的验证是有客观世界为参照物的也就是你说的客观方面。也即科学研究及验证的范围就是客观的事物,对于超过此范围的事物,科学的态度是敬而远之。

        具体来说,所谓的证真和证伪都是对于客观事物的原理进行推导、验证的过程而已。

        那么,这里有一个问题,对于超越目前认识手段的事物和超越目前观测手段的事物呢?

        比如,量子理论中关于大爆炸的问题。目前的物理学家只研究奇点(这个在量子理论是这样称呼吗?我还没有搞懂)开始及以后,但我们是否可以设想奇点以前的情况呢?若按照基督教的理解,奇点也是上帝创造的嘛。但是,科学对此就不再研究了,因为现在的技术条件已经不能观测或者探测了。

        还有,关于生命是否有轮回的问题,我们先假设其为一假说。由于研究、观测根本没有手段,对于该假说,既没有证明其为真,也没有证明其为伪。而我们一般人却认定只有一次。理由很简单这最符合我们的观察的结果或者情况。

        问题来了,我们观察到的情况就一定是真实的吗?

        我认为,这里恰恰是科学的软肋!

        科学只能在一定技术条件下,清晰准确地描述客观世界,对于超出其能力范围的事物却无能为力。那么科学的所谓创新,以及在其体系外创造新的知识,无非是在过往的基础上前进而已,其创新的模式——依赖新的技术手段和创新的对象——客观世界,却是没有变化的。

        量子理论改变了,人类自经典物理学以来对宇宙的认识,但是牛顿所理解的宇宙和爱因斯坦所理解的宇宙虽然不一样,可他们所理解的标的——客观的宇宙还是那个宇宙啊。

        不知道,我这样的理解是否准确?

        另外,佛教以及禅宗是否超越和突破新的知识的问题,我认为你所阐述的不准确。佛教、禅宗同样是以不存在先知先觉为前提的,我这样讲估计许多人都反对。学佛的人,认为我否定了释迦牟尼的教主地位;而不信佛教的人,认为我在跟佛教贴金。

        我的理由是:佛教尤其是禅宗非常强调的是具体的修行。也就是说佛教的理论知识,要后续者自己去验证,并在验证过程中大胆怀疑。打个比方,我们都知道小学里的最基本的公式1+1=2(不是歌德那个),但对于我们这些后续者却不需要再来一次验证。而佛教、禅宗强调的恰恰是,后续者你得再来一次!

        在这个验证过程中,若说释迦牟尼以及其他的禅宗大师的言论对你有帮助,不如说无帮助。

        而佛教不能在自己的体系外创新知识,其原因是重新验证的结果还是1+1=2而已。这也是我称佛教、禅宗实际上是智信的原因。

        当然,由于很多人的验证结果都是一致的,就产生了迷信,不用去验证了,直接说这是对的!将释迦牟尼以及其他人的验证结果当作是自己的结果。

        呵呵,这跟我们学习以前的科学知识其实是一样的,只不过一个是佛学知识,一个是科学知识而已。

        由此可以得出,科学的创新和佛教、禅宗的验证有共同的一面,就是,同样是攀登珠穆朗玛峰,尽管我们已经有了很多关于如何攀登她的知识,当你还没有踏上珠峰之颠时,在佛教领域——那是别人的知识;在科学的领域——那是还没有的知识而已。

        想一想,要我们每个人都重新来证明那个“1+1=?”,这个我们都知道答案的问题时会遇到的情况吧。答案是新的吗?但证明的过程对于新的证明者来说却一定是崭新的!

        匆忙之中,未及展开,且与验证的主题有点违背。

        关键词(Tags): #禅宗#佛家#科学与佛学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8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