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加拿大落基山游记 - 风景篇 -- r33300

共:💬32 🌺36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加拿大落基山游记 - 风景篇

    曾经在出国前登临过国内的几个名山,在心旷神怡的同时总是有种感觉,这是那些山被人们过度开发了。拿闻名中外的黄山为例吧,你只能走设计好的登山路线;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山峰都已经印在了导游手册里;在通往任何一个景点的路上满是川流不息的游人;而各个景点的经典地点早已被商业化的旅游摄影占据,游人能做的只剩下了“到此一游”的千篇一律…

    落基山是从北向南纵贯北美的伟大山脉,它的很大一部分坐落在加拿大境内。这里不仅蕴藏着丰富的煤、铁、金等矿物资源,迄今为止,它还是一个没有被人类过度开发的荒野地带。在这个地区有许多一流的世界级景观:高耸的雪峰、巨大的冰原、色彩迷人的湖泊,以及众多的野生动物。为了留住美好的大自然,这里已经建立了许多国家公园和省立公园 ,可以说是保护大自然的美景博物馆。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是在激烈的竞争、工作和生存压力下,身心疲惫、精神紧张的现代人释放压力、寻找自我、获取安慰最好的所在,堪称现代人的精神避难所。

    不知道从哪里抄来的上面的一句,但是这一句已经很足够把落基山的特点给介绍的清清楚楚了。自从移民到加拿大后就一直想去落基山一游,怎奈自打搬家到Edmonton后就开始下雪,整整被大雪困在家里半年多,终于熬到春暖花开,在领导的主持计划下,开始了加拿大落基山的出游!

    清晨一大早从Edmonton驱车出发,中途在恐龙胜地Drumheller做短暂停留(当然,恐龙博物馆是必到的景点),车头向西就一头扎进了纵贯北美的落基山脉。

    时下已经是初夏,气温已经上升,但是一进入落基山就有进入世外桃源的感觉,沿途开车的疲劳和燥热一下子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就是典型的落基山,山头终年不化的积雪使得山里的气温能够保持凉爽和湿润,同时能够放松我们这些生活在水泥森林里的现代人的疲惫的身心

    由于大多数山海拔高度在两千米以上,山顶的积雪得以保存,即便在温度最高的夏天,皑皑白雪仍然能够在日光下为大山添上一笔洁白。

    温度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降低,伴之而来的是植被以及生态的变化。山下是茂密而高大的森林,而山上就只能生长一些苔藓和耐寒的小草,甚至寸草不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这张是Jasper镇附近著名的金字塔峰,可以明显的看到植被随海拔升高而变化

    山下的小镇子就是Jasper镇了,生活在这个镇子中的常住人口只有4千多人,但是到7,8月份的旺季人数据说能够容纳数万,当然多是像我们这样的旅游“流动人口”了。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Jasper镇的全景,大山环抱中生活的人如在天堂,同行的父母说这里的人天天生活在“天然氧吧”里,我深以为然

    然而,大自然并不是千篇一律的copy/paste,这座山峰,在导游的指点下,看上去依稀就是一个躺在那里仰望天空的男人,那高挺的鼻子似乎在向游人说明,“俺可是本地人啊”。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躺在山上仰望苍天的“大鼻子”,你看出来了吗?

    咱们有句成语叫作“湖光山色”,有山怎么能够没有湖?没有湖的山是缺乏灵性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掩映在湖光中的山色,的确美丽

    这座山在加拿大鼎鼎有名,被印到了1978年版的20元的加币背面,从一个侧面道出了人们对它的喜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再来一张,美丽的Maligne Lake。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乘坐游艇在Maligne Lake中游玩,传说中的人间仙境恐怕也不过如此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另一张Maligne Lake的照片,一棵倒下的松树静静的躺在水中,随着岁月的冲刷回归到自己养育自己的土地

    据导游介绍,我们在Maligne Lake的游船只能开到湖中三分之二的位置,更深的部分只能供游人通过划船的方式到达,一方面是对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恐怕是为了增加景色的神秘感吧。距离产生美,不付出努力,你是看不到美景的。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从山顶看去,我自己问自己,我是不是已经成仙?

    抗铁牛中...

    关键词(Tags): #加拿大落基山游记元宝推荐:铁手,
    • 家园 【原创】加拿大落基山游记 - 冰原篇

      有谁去落基山玩儿不去看冰原呢?这是一个必定要去的地方,况且它位于Banff和Jasper公园接口的必经之路。

      说起冰原就不能不先科普一下了。加拿大曾经有过四次主要的冰河期,而位于Banff和Jasper交界处的阿塔巴斯卡冰河与哥伦比亚冰原曾是一大片冰面的一部分,今日的落基山脉,到处都可见到受此冰面沉积与消蚀的地形。最近的一次冰河期为一万年以前,看过Ice age这部电影的人应该对冰天雪地的场景有所印象,对了,那里面描写的就是一万年前最后一次冰河时期。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最喜欢这部片子里的小松鼠了,每每乐翻

      高山带冰原的形成,是当雪降在山峰与高原后,夏日的融化量很少,年复一年沉浸而成的。当积雪厚达30米后,底层受压力后变成冰块,随着雪层厚度的增加,冰层变厚,压力变大,渐渐的冰层就流向四周的山谷,并开始向下流,这样就形成了冰河。

      我们参观的的阿塔巴斯卡冰河,是哥伦比亚冰原分流出来的冰河之一。而去阿塔巴斯卡冰河参观,就必须乘坐Brewster公司的冰原雪车。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我闺女身后的庞然大物就是冰原雪车,轮胎的高度几乎和旁边的人一样高

      做点广告哈,Brewster是唯一的一家拥有这种冰原雪车的公司,这种车世界上只有24辆,而Brewster公司就拥有了23辆,剩下的一辆在美国,仅仅用于科学考察项目。所以说作为旅游用车,Brewster是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别小瞧这车,六轮驱动,车身高大,性能卓越,最大爬坡可达80度角,最高时速18公里,而且它的造价不菲,一个轮胎就值5000美刀,开车的导游妹妹不无自豪地向我们介绍。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冰河远望,前面层层叠叠的叫做终端堆石,两边的叫做侧堆石,冰河流动带来,大自然力量的巨大由此可见一斑

      这就是伟大的阿塔巴斯卡冰河,左下角的黑点就是载我们过去的50人大巴,它的体形要比冰原雪车小的多,冰原雪车被挡在了山脚后。

      巨大的冰河从两山的夹着的山谷中缓缓流出,其速度之慢,几乎看不到它的流动。冰之所以能够流动,是因为冰河的底部收到压力(就是上面的冰雪的重力)后,冰层就变成软胶一般,能够流过起伏不平的河床岩石而不被破裂粉碎。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冰河河口处,游人有10分钟的短暂停留

      经过40分钟的车程,冰原雪车把我们载到了冰河河口,在这里,我们有10分钟的停留,人们能够零距离地感受这伟大的冰层。

      “你们知道吗?这里的冰有30多米厚,那上面的冰更厚“ 导游妹妹遥指远远的山口 ”深达300多米!”

      不等我们提问,导游妹妹已经给了一个满意的回答。

      随着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的增加,地球上森林的破坏,以及工业释放的废气,这些都形成了地球暖化的现象,就是我们常说的温室效应。作为一个直接后果,阿塔巴斯卡冰河每年夏天要融化25米,而冬天的降雪则仅仅能够使它恢复15米,所以,每年阿塔巴斯卡冰河要消失近10米,在不远的将来它将会从地球上彻底消失。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像我这样忘记带水瓶子的游客不在少数

      踩在我们脚下的冰,是由150年前或者更早的时候的降雪结成的冰块,由它融化的水是目前知道最纯净的天然水。早在准备出游的时候就有朋友提醒要带空水瓶上去,但我们还是把瓶子忘记在了车子后备箱中。理所当然的,这罪过又落到了我的头上,领导一路埋怨,直到后来途中遇到了熊(动物篇)。

      这上面一张,也是我这个系列帖子里唯一的一张“盗版”。

      全文完。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关键词(Tags): #加拿大落基山游记
    • 家园 花!端地一个壮观!

      河南的云台山也很保护的很好哦!

    • 家园 花,看过一本Canadian Rockies的书,一直神往哩。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