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再谈散户最好还是买基金 -- 老拙

共:💬40 🌺6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再谈散户最好还是买基金

    过去曾经多次提到这个观点,但是一直没有具体地研究基金,只是一种直觉。经过一段时间观察,开始有所体会。

    所谓散户,包括的层面很广阔。但就我们讨论的主要对象来说,主要是指“工薪上班族”。一直以来,我们提出的目标,就是为“工薪上班族”寻找比较有效的投资方法。

    投资方法有很多种,显然趋势投资法是不适合大多数工薪上班族的。但是,中长期价值投资股票的方法,也被我们的实盘证明,未必适合大多数的工薪上班族。其原因是,中长期投资股票,受宏观经济影响的波动巨大,通常情况下心理承受的压力很大,容易出现操作上的失误,且严重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从我们的实践看,还有一个重要的问题,那就是对国际宏观经济变化的预测很难作出准确的判断。今年以来,我自己(当然也包括大多数市场人士)就没有预测出国际宏观经济出现目前这样严峻的局面。股市下跌的程度,出乎了绝大多数人的预料。当我们得出股市下跌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为填堵次贷窟窿,利用新兴国家经济发展中的结构问题,通过美圆贬值转嫁危机,造成石油暴涨,引发中国通胀严重经济下滑时,股市已经跌到杀跌无疑是错误操作的时期。

    回顾我自己的投资经历,97年、2001年的顶部由于是国内问题而提前预测;而98年和08年是国内、国际宏观经济问题的交织而没有预测到顶部。这说明,中长期价值投资者也许可以预测到较为简单的宏观经济拐点,但面对复杂的宏观经济问题就很可能出现失误。

    在98年预测失误中,我自己在股市最低点杀跌造成重大损失,说明入市时间不长的投资者,在出现严重的帐面浮亏时,很容易出现操作上的重大失误。

    需要补充一点的是,不是“死了都不止损”,而是止损其实是一种难度非常大的操作方法。一把割肉并不难,难就难在割了以后怎么办,更难的是一割再割怎么办?所有的大师都告诉人们如何止损,但是所有的大师都没有说过止损以后怎么办?说明这个问题的难度之大。也说明,风险并不在于浮亏的多少,而在于止损之后几乎必然的由心理状态引发的错误操作。

    说这些的目的不是做检讨,而是想说明我的标题——散户最好还是买基金

    好的基金管理公司有良好的管理团队。良好团队的信息来源、分析判断、基本操作,总体上是强于散户个人的。为了避免出现个人预测分析和操作上的重大失误,散户最好还是买基金。

    问题在于,大多数的基金中长期投资收益基本与市场的平均收益相当,而许多散户希望获得高于市场的收益。与此同时,当市场发生大幅下跌时,大多数基金净值也同样会出现大幅下跌,出现坐“过山车”的情况,搞得不好,也会出现在低位杀跌赎回的错误操作。

    这是散户在投资基金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我们家领导在03年买了一些基金,经过5年牛熊转化的一个周期,其中的华夏回报,给了我解决以上问题的启示。

    华夏回报成立于2003年9月,到昨日,其历史累计净值3.12元(包括分红),收益为200%以上,同期沪指上涨约100%。说明它中长期收益大大超过同期市场的平均收益。关键在于,从2003年以来,华夏回报的现金分红已经超过2元。

    [URL=http://biz.finance.sina.com.cn/fundinfo/close/fh.php?fund_code=002001

    ]华夏回报的历史分红记录[/URL]

    有利润就分,是华夏回报类似基金的重要特点。股市涨得越高,它的利润就越多,现金分红也就越频繁,分配的金额就越高。这样的管理规定,决定了它在股市高位不断减持,投资者持有的现金不断增加。从而为投资者避免做“过山车”,且获得高于市场的收益创造了基础条件。

    这就为工薪上班族使用基金作为投资工具,并取得超过市场的收益提供了一个基本思路。

    首先,基金投资必然是不少于5年,最好是10年以上的长期投资,在投资期内不做赎回。因此,投入的资金必须是在投资期内不会使用的资金,相当于长期存款的性质。

    第二,在投资期内,基金净值将会随市场起伏,甚至“大起大落”。因此,在投资期内,我们不要以净值计算盈亏,只把分红的现金当作真实的回报,以稳定心态。

    第三,分红的现金不做转投,而是留在帐户中,等到股市大幅度下跌时再去买入,增持基金份额。

    这样做的结果,相当于基金经理按管理规定硬性地部分“逃顶”,投资人使用分红的现金部分“抄底”。

    过去5年,市场上涨100%,华夏回报现金分红就已达到200%,明显跑赢了市场,而且是以实实在在分到手的现金方式。假如投资人在目前的市况下,以分红的现金增持基金分额,无疑将会成倍增大下一个市场高涨期的分红数额。

    也就是说,良好的基金团队,为超过市场平均收益创造了基本条件;按规则的部分“逃顶”和投资人的部分“抄底”,则为超过市场平均收益再加一把油。以这样的方法投资基金,无疑能够做到超过、甚至较大幅度地超过市场平均收益。

    用这样的方法进行基金投资,需要投资人决策的问题只有两个。

    第一个问题是,投资何只基金。这个问题不难解决,只要把握两点就行。第一点,类似于华夏回报的“有赚就分”的管理规则的基金;第二点,类似于华夏回报具有的良好历史业绩,基金经理具有牛熊市的全面经历。

    第二个问题是,何时买入?包括初始投资的买入和现金红利的转投择时问题。

    这个问题比较复杂一些。我们先要建立两个基本的意识。

    首先,市场底部是不可测的,是一个相对的区域。

    其次,好的基金团队,当市场处于下跌期的底部区域时,持仓往往很低,因此净值的跌幅要小于大盘的同期跌幅。比如华夏回报,近期净值的变动幅度,大体相当于大盘变动幅度的1/3。也就是说,如果买早了,净值的浮动损失大体上是同期大盘下跌的1/3;如果由于宏观经济转好,大盘反转快速上升,因为基金持仓较低,买晚了点基金净值也不会立即飚升。这一点告诉我们,建仓或增持基金的操作比建仓或增持股票的操作较为容易且心理压力较小。

    因此,在市场的中长期底部分批买入应该是比较好的策略。

    从历史经验看,所谓“中长期底部”的重要标志,是市场估值下降到较低的水平,比如说沪深300动态平均市盈率下降到15-18倍。这样的情况分别出现在2005年上半年和今年6月以来。

    从实证角度看,即使买早了,买在2003年9月华夏回报基金建立时的1400点附近(比2005年市场最低点高40%),5年来的投资收益依然达到了200%,且超过同期大盘涨幅100个百分点。

    有的工薪朋友是以每月的工资收入的部分进行“定投”,如果市场转入牛市上升期,是否还可以继续买入呢?从过去5年的经验看,在基金开始现金分红之前,应该都可以买入。

    从控制风险的角度出发,可以设定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在基金持续分红的时期内不再买入,将分红的现金和本应“定投”的资金都留下来,等到下一个“中长期底部”来临时,再分批增持基金分额。

    以上我们讨论的是一种工薪上班族散户的投资方法。它的追求目标是,在较低的风险下取得超过市场的长期平均收益。

    需要说明的是:这种方法肯定不是“最赚钱的方法”,当大牛市来临,股市高涨的时期,用这种方法投资的短中期收益肯定大大低于买入成长股的收益,需要做好相应的心理准备。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3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