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两个经典智力趣题谈起(一) -- 丁坎

共:💬102 🌺203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从两个经典智力趣题谈起(一)

    首先要说明的是,这篇帖子没有放错地方,我在这篇帖子中要谈的东西的确“文化”到了

    可以放到文化百家栏目里来。

    言归正传,先把两个题目摆出来:

    题目一:

    假如你是老板,请了个工匠来替你完成一件需要7天完成的工作。谈好的工酬是一天一个金环,你手里有7个连在一起的金环,如何切分这7个金环,使得付酬可以顺利完成?

    要求是:

    1 不得预支或拖欠,干完几天就刚好付出几个金环

    2 切分次数越少越好

    题目二:

    现有12颗珍珠,其中11颗是真品,重量相等。另一颗是赝品,重量与真品不等,但不知是更重是更轻。现有一台无刻度天平,只能测出天平两边物品的相对重量孰轻孰重或是相等。请用天平称三次,找出赝品,并确定它与真品相比是更重还是更轻。

    这两个题目都流传甚广,相信大家都见过它们的不同形式,很多人或是独立解出或是经人指点也知道了如何解答。然而,仅仅如此,尚没有完全穷尽这两个题目的滋味,如同啃骨头一样,吃完肉不是终结,敲骨食髓余味无穷。

    要判断是否真正理解了一个题目的内涵,最简单的办法是,看自己能否做出这个题目的推广来。

    我们要做的敲骨食髓,就将从这里开始。目前为止这两个题目还是彼此独立的,一旦完成推广,它们之间的联系马上就将洞若观火。

    先就这么多吧,过几天再来,看看大家思考的结果,对我下文如何开展会有帮助。

    近期时间比较紧,没法写需要大量征引文献的考释性文章,只能先写点纯思考无须文献的帖子了。很多朋友的留言我看了,也有想法,但因为所涉及的话题往往牵扯较多的训诂章句,所以暂时不能作答,等有时间一定写出来,还望大家理解。

    元宝推荐:老马丁,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多么经典的河泥,虽然此楼未完

      多么经典的河泥,虽然此楼未完

    • 家园 【原创】从两个经典智力趣题谈起(五)之下(未完):

      在中国一说到二元对立,立刻就会想起阴阳。

      因此,对二元对立观念起源的探讨,往往是通过对阴阳观念起源的探讨来完成。

      取道这一路径的,以冯友兰,张岱年,李泽厚,葛兆光等先生为代表。在他们各自的思想史研究著作中都涉及这一问题,由于大家赖以讨论的文献资料相差无几,得到的结论也差不多。

      可用的文献资料主要还是诗经-公刘,尚书-洪范,国语,左传和易传的相关部份。最多再添一点对阴阳二字的字形考察,也未能带来多大的启示。

      阴阳二字都从阜的字形已经是后起的现象,在较早的字形里,阴字也有从水的,这还可以与说文的说法

      陰:闇也。水之南,山之北也

      相映证,从水或从阜(即山,如阿,陵,队(即坠)等字)没有本质区别。但阳字的较早字形有根本就不从山水的,只是简单的类似丁字上面一口,或者丁字上面一日。(就是陽字的右半部分,此部分由丁形之一竖变形再添加饰笔而来)

      单是这个现象就可以启示我们:

      阴阳二字一开始并没有形成对举,

      形成对举,并承载二元对立观念是后起的事情。

      文献乃至文字途径的追溯,大致就到了尽头,没法更进一步。而这种探讨只对二元对立观念已经形诸文字,见于文献之后才有意义。

      我们知道,一个观念从萌芽,形成到形诸文字,见于文献,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路程。

      二元对立观念的这段路程,可以说还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有没有办法添补空白呢,坦率地说,没有肯定的办法,但可以尝试。我们将在这里进行这个尝试,不能担保明确可靠的结论,但可以担保两点:

      1 没有天外飞仙式的奇谈怪论,

      2 会有你在别处看不到的视角。

      今天写不完了,只能先写个提纲:

      1 观念是先民生存活动的产物。

      2 世界存在差异,可观察的差异。

      3 先民首先注意到的是对他们生存意义最重大的差异。

      4差异可分为两种:连续型或离散型。

      5 历史喜欢走弯路----表明上看,二元对立观念本身是离散型的,似乎应该起源于对离散型差异的观察和认识,但历史的考察似乎指向了相反的结论。

      • 家园 特此说明

        对这个问题的思考迅速突破了我原有的框架,已经在望的城池还隔着重重阻碍,在一篇文章里解决所有阻碍不太现实,现准备将所有拔点性质的阐述都独立成篇,等这些完成后,再在这个帖子下进行逻辑主线的梳理。近期的庖丁解字都将与这个问题相关。

      • 家园 先花再学习
      • 家园 这串贴子越发壮观了! 二元观还好谈,且要究其如何形成,实

        先上花,丁坎兄的东西一向文理通吃,古今一统,总能让人学到新东西,引发各种想法。

        丁兄前贴中说过,

        要表达序,就必须表达差异。而表达差异,无非是将某种差异通过我们观念中构造的差异模拟出来

        我看,此中的边界限定——就是第一个"序",可以去掉,此断言依然成立:“凡要有所表达,就必须表达差异。而表达差异,无非是把我们观念中构造的差异模拟出来”(与丁兄原句模式略有不同)。所谓认知、观察,就是一个把对象和其他事物差异化的过程。那么,问题也来了:从差异化、认知、观察到表达,已经开了好几窍了,等到形成宏大的文化观念,例如我们的阴阳观,例如西方始自柏拉图的精神VS物质世界,等等,更是七窍流血之后的事了吧。至少,到进行表达的时候,早够混沌死好几回了,死掉的混沌怎么谈混沌(或者回顾混沌之死)?等着看丁兄如何在表达中回溯,嘻嘻。

        • 家园 不胜惶恐

          丁坎兄的东西一向文理通吃,古今一统,总能让人学到新东西,引发各种想法。

          此语一出,我都不敢再上帖了---怕配不上这样的评语。

          渔舟对混沌,差异的认识相当深刻,将来我重写这篇帖子,干脆就叫 追忆混沌之死,呵呵。

          不过,要表达混沌,应该是不需要通过观念中的差异来模拟的。所以,我还是坚持原来的边界限定。简单的说,排除画纸与墨汁的差异,表达混沌只需泼墨,表达差异就需要分色了。

          这段时间比较紧,先摘录我给一位河友的信件片段:

          1 对立只是差异的子集

          2 差异有连续型和离散型之分

          3 二元离散型差异直接就是二元对立,如性别。

          4 关键的,与一般思想史说法不同的是,我认为历史走了弯路,二元对立观念并不来自对二元离散型差异的观察和认识,而是来自对连续型差异的聚类。通过聚类形成的类的差异与二元离散型差异之间的关系,我还没有想好。

          5 之所以得出这个想法,是强调对差异的认识只能来自该差异对先民生存活动的影响。而最重要的差异,莫过于天体运行带来的差异,而这,恰恰是连续型的。而且,可以观察到聚类的发生。

          这个框架当然还需要很多资料来充实,但我现在时间不多,大概要等上一周左右,来做这个事情。

          希望渔舟对这个框架能发表一下看法。

          对了,信中忘了说到的一点:

          正如混沌之死必有一个凶手,二元对立往往也有一个中立的,无涉对立的观察者,并由他构成判断对立者的标准,在这个角度来看,二分往往与三分纠缠不休,这也是我将二进制,三进制放在一起谈的原因。

          • 家园 真觉得很有意思。我比较关心那两个核心概念

            丁兄如何界定“连续型差异”和“离散型差异”?这两种差异之间的差异本身,又属于哪一种,连续型还是离散型呢?

            连续型和离散型差异,形式上是一种二元对立,类似性别。那么,这种差异可以说是离散型差异了? 则丁兄这样的一对儿对立观念,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对二元离散型差异的观察和认识,还是对连续型差异的聚类?

            • 家园 这两种差异

              这两种差异是很好理解的---当它们数字化之后,分别可以用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来表示。

              连续型变量:在一个区间内可以连续不断取值的变量,不可一一列举

              离散型变量:其一切可能取值都以整数形式出现,可以一一列举

              当所有差异进行这样的分类后,我们得到的就是两大类差异,而它们,明显具有离散的特征。

              则丁兄这样的一对儿对立观念,又是如何形成的呢?是对二元离散型差异的观察和认识,还是对连续型差异的聚类?

              来源是对二者的分别聚类,即对性别,向背,正反上下聚类出离散型差异,而对大小,长短,轻重,强弱,刚柔聚类出连续型差异。

              思想史的研究者一般没有认识到这两种差异的区别,而在二元对立观念的起源问题上笼统而论,甚至过于强调离散型差异的意义---特别是被早期人类生殖崇拜盛行误导,强调性别。

              我现在指出这种区别,并认为二元对立观念的起源上,连续型差异的作用更大。抛开历史考证不谈,首先要回答一个逻辑上的问题----

              连续型差异如何完成向二元对立这种离散型差异的转换?

              答案是,以人为中心,以差异对人生存活动的影响为标准,分别向两极聚类。

              可以简称为 执中用两。

              详细内容还是等周末来谈。

            • 家园 继续问!就接着“钉”卯着"侃”

              一个文一个理,丁先生不写篇绝好的文章,我们都不放过他。

              诶,这也有二元对立哈?按丁先生之理解,还缺一个观察者,加起来就是三进制了。

          • 家园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呵呵。仿佛科学与传统文化的汇集点,就在我们前面了!

            丁先生加油!

      • 家园 先花谢,后等待

        我特别赞同

        我们知道,一个观念从萌芽,形成到形诸文字,见于文献,中间还有很长一段路程。

        二元对立观念的这段路程,可以说还是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空白。

        的确是一段空白,而且是一个非常基础问题的空白!

        等待后文独特的视角!

    • 家园 【原创】从两个经典智力趣题谈起(五)之中:

      看了答复,桥上兄和衲子兄都理解了这个问题,具体表达嘛,我略有不同,详下。

      混沌是什么时候死的?

      第一天就死了,准确的说,一窍成而混沌死。

      所谓混沌,就是无序,所谓序,就是可以分辨的差异。

      一旦一窍凿成,就有了可以分辨的差异,就有了序,就脱离了无序的

      混沌状态,也就是说---混沌已死!

      这才是庄子混沌寓言的真正寓意。

      要表达序,就必须表达差异。

      而表达差异,无非是将某种差异通过我们观念中构造的差异模拟出来,比如说,进位制。

      二进制的特点是每一个位置可以表达两种相异的状态:1或者0。

      它在计数方面的涵义是,当前位置所代表的计数单位有还是无。

      N进制度特点是每一个位置可以表达N种相异的状态:0,1,...,N-1。

      它在计数方面的涵义是,当前位置所代表的计数单位的量从无,到1,一直到N-1。

      从这个角度来看一进制,它的每个位置只能表达一种状态,连最基本的当前位置所代表的计数单位是有还是无都无法体现,所以一进制下位的概念根本就无法成立,也就谈不上什么进位制。如果要类比的话,一进制就是混沌,鸿蒙未开,无差异,无序,无结构。

      世界是有序的,而序的表达,即差异的表达,必须以二进制为起点。

      二进制独特的地位在于,往下走,一进制无法表达差异,往上走,N进制都可以转化成二进制来得到表达。

      比如说称球问题,每次称量结果可以用三进制在一个位置上表达,也可以用二进制在两个位置上表达--第一个位置表达平还是不平,第二个位置表达左重还是右重。

      比如说八进制,呵呵,大家都知道了,八进制在一个位置上表达的,可以通过二进制在三个位置上表达----这就是八卦!

      据传,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美国宇航局陆续发射“先驱者10号”“先驱者11号”“旅行者1号”“旅行者2号”四个太空探测器,其上携带着反映人类文明成就的信息,希望外星文明由此对地球文明建立初步了解。

      我没有查到准确的信息,但印象中易经宣传人士经常宣称其中包括阴阳八卦,河图洛书。

      如果属实的话,应该说这是一个正确的抉择。

      我们知道,十进制的盛行只是因为人类有十个手指头,并不是因为十进制有任何独特的优越性。假如外星文明存在,而且外星人类如同某些科幻小说描绘的那样奇形怪状,比如说象蜘蛛或是蜈蚣,我们就有理由相信他们使用的进制应该是八进制,千进制,呵呵。

      然而,如果他们的确已经拥有高度文明,他们就必须对序,差异,及其表达有清晰的认识,所以,他们必须对二进制有充分理解----准确地说,是对一个位置表达两种不同状态的思想有充分把握。所以他们看到那些图形之后,就会对地球文明发展程度有个基本的估计。

      (请注意,N进制中每一位置可以表达N种不同状态,仅仅是严格意义上N进制的部份特征。高位低位的差别和计数的有序性是另一部份特征。八卦具有每一位置两种不同状态的思想,从而可以体现出人类对差异,对序的认识, 这并不是说八卦就是二进制。这里澄清一下,以免有人认为我前后矛盾)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虽然一个位置表达N种不同状态仅仅是计数用的N进制的一个特征,但这个特征在本体论方面的重要意义却并不天然就被N进制的使用者认识到,十进制的情况就是绝好的例子。这个N种不同状态在日常使用中大概更多地与量的差异联系起来,而只有在二进制中才赤果果地,难以忽视地与质的差异联系起来。

      下篇会谈谈二元对立观念的产生和描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