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话说中国科学院 -- jlanu

共:💬5 🌺4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文摘】话说中国科学院

    话说中国科学院(I)对中国的影响可不限于科学-(II)和国家、部门领导的关系

    --------------------------------------------------------------------------------

    送交者: 逐个 于 May 22, 2004 08:06:40:

    话说中国科学院(I)科学院对中国的影响可不限于科学

    后不觉

    人年纪大了,喜欢起回忆。不过又怕不准确,所以从来不敢写。但是失传好像又可惜。反正不是正史,勉力为之写个“话说”吧,力争比演义好点。不过用词比较矛盾,有时想尽量用当时的词语,又怕现在青年听不懂,有时自己也给新词语改造过来了,但是又改造的不完全(“旧的思想根深蒂固”吧),所以写来写去,在遣词造句上,结果有点上海人说的那个“洋泾浜”。自己接触总有限,也不是一生全在科学院工作,记下的不可能是全貌,算是侧影吧。除了大家知道的有名的人,其他就避免写人名了,不是他们不重要,而是算保护一点他们的隐私权吧。

    I. 科学院对中国的影响可不限于科学

    许多技术是科学院和科学院的人做出来的。做原子弹和氢弹的二机部九院许多科技人员是科学院出去的、有些一直兼两边职位,用现在的话可以叫首席科学家、二机部副部长钱三强同时是科学院的原子能所所长。做导弹的国防部五院(后来的七机部)科研人员也是科学院去的多,五院院长、七机部副部长(“首席科学家”)钱学森也是科学院力学所的所长。最早积极推动中国建卫星的是科学院地球物理所所长赵九章(他也是科学院卫星设计院的首任院长)。科学院58年建的科学仪器厂到65年成了卫星总装厂。卫星研制在科学院快要做完了,才交给七机部,现在的航天工业总公司也是科学院下的蛋。那个时候,爆炸一个核弹、发一个火箭、卫星,就是头版头条,里面总是说成就归功于“我国工人阶级、解放军指战员、革命知识分子”。科学院里面有人就会读成“科学院的人和科学院输出、培养和指挥的人”,当然这有点本位主义,有人还因为这样说的时候不注意场合,在文革被人检举批判的。

    科学院在教育上做过开路先锋。比如说文革以后第一个中国人在外国得博士学位的是生物物理所的郭爱克,当时可是《人民日报》头版刊登所长贝时璋握着郭爱克手,祝贺他得博士(德国的博士)。第一个我国自己的博士答辩是1982年2月科学院高能物理所研究生马中骐(导师胡宁是北大和科学院兼职)。那时博士很新奇,到1983年国家还隆重地在人民大会堂搞学位授予大会,其中多数博士都是科学院的。

    科学院在我国历史上,有几次是政治漩涡中心。1956年的“百花齐放”和“百家争鸣”的“双百方针”,是毛主席正式提出来(他老人家说:“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科学问题上百家争鸣”),但是双百的来源和科学院有关。口号本身是科学院副院长陈伯达先说的,科学院在青岛召开遗传学会议,讨论遗传学派斗争,又和这个方针有密切关系。现在不太有人说了,不过双百方针曾经好多年(50到80年代)是我们国家知识分子的救生圈,能有机会就抱住。(顺便说一下,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知道,那时“毛主席他老人家”这个说法,也是一个尊重的句法,现在想来,有点奇怪;看你怎么发音,同样这句话,听过去可以带讽刺挖苦,要是在那时有人提出这样的问题,也许没人敢用这样的说法了)。

    邓小平二次复出后,75年派胡耀邦到科学院,胡主持起草了《关于科技工作的几个问题的汇报提纲》,要搞科学、要专家领导、要整顿,结果“四人帮”批邓时,《汇报提纲》是供全国人民大批判的“三株大毒草”之一,科学院是全国的“重灾区”。

    文革高潮期间,有个纯粹诬陷的“梅花党”案件,对全国人民来说是一个间谍故事,有些小孩还觉得很好玩。对科学院上海分院的科学家来说,那可是个大冤狱。多少老科学家被罚到黑暗、冰凉的地下室挨打,要他们交待和台湾、美国的特务关系。有些人屈打成招。国民党时期中央研究院朱家骅临走前的主持一次院务会议,变成了梅花党的集会。

    “四人帮”倒台后,郭沫若大呼:科学的春天来了。那可真是当时我国知识分子的心里话。全国科学大会,也是知识分子欢欣鼓舞的大会。现在想来,大会的科技成分不重要,但是对当时气氛起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以前常用语)。

    全国青少年兴起热爱科学的高潮也和科学院分不开。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描写的陈景润是科学院数学所的。一时间,多少青年学子要做科学家啊,象我们这样不年轻的人,看着那时青年人的一股劲,都激动不已。后来各种说法,比如说把陈景润说过头了、科学家不是都是书呆子、科学上有没有“皇冠上的明智”等等,副作用是有一些,不过正作用也不能抹杀,特别是那个时代。我估摸,现在40到60岁的我国知识分子,几乎没有不受陈景润报告文学影响的。

    想起一个事情来,和科学院无关:有时后代不容易介绍历史故事,因为人的观念随时间地点改变了。我们年轻时也是一样。我记得有个在延安时代看过《白毛女》的同志,看到解放后演出时他议论,说贫农的女儿白毛女不想做地主黄世仁的老婆,在解放前的农村是说不过去的,是不合当时社会常理的。所以最早贺敬之编的情节是黄世仁始乱终弃白毛女,白毛女没有做成小老婆才出走。以后革命形势发展,这样的情节好像显得穷人没志气,才变到后来的样子。这一变好了,以后我们没有到过农村的人,都以为最早的版本不可能,不反映现实,我那时还和延安干部争论过,觉得是他小资产阶级思想看不去农民,现在想来,因为我们不懂农村情况,带上知识分子的爱情观,才是错的,而他是对的。这是题外话了。

    话说中国科学院(II)科学院和国家、部门领导的关系

    后不觉

    现在我们国家的科学家,好像都是问国家要钱花的人。不仅国家领导不和他们平等交谈,就是各部委的大官小官也多半瞧不起科学家,都当科学家是讨钱的。是现在科学家自己不行了?还是现在当官的架子约来越大了?

    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周总理那是经常约科学家谈话,李四光、竺可桢、钱学森、钱三强、周培源等等都是他们的座上客,五十年代有名的科学家回国,毛主席周总理要设宴款待。不仅毛主席款待钱学森全国都知道、还有周总理设宴招待钱学森的副所长(科学院力学所)郭永怀回国。如果青年同志们以为毛主席、周总理只关心制造武器的科学家,那也不对。上海那时有个生物学家张香桐刚从美国回来,郭沫若设宴不算,周总理还让陈毅副总理见他。毛主席周总理对科学家看才能、不拘国内外。留洋的受重视的多一点,是水平高的人多一点。国内的比如植物学家蔡希陶拉,周总理也很关心。毛主席、周总理这样对待科学家,其他高级干部、元帅将军对当时顶尖科学家不象现在当官的那样居高临下。聂荣臻元帅和科学家走的很近,罗瑞卿、陈赓等大将常向科学家讨教。

    毛周不仅征求科技项目时要见科学家,毛主席喜欢和科学家闲聊天文、地质、数学、物理。周总理会细致地和科学家聊家常、温暖人心。当时有些人的比喻毛主席象父亲、周总理象母亲,当然现在要这样说,好像不太妥当,但是那时确实有人是这样感觉的。毛犯错误、刮的风有时也把知识分子屁股打的很疼,而周总理有时的工作就是出来摸一摸平,这点也给人父母的感觉,何况当时封建思想还是没有肃清。不能完全用现在的眼光看那时的问题。

    文革以后,我们国家领导和科学家的这种联系没有了。毛主席周总理时代,最高领导人对科学家就是大专家对待,以后我国官本位盛行,行政级别一马当先,没有当官的科学家,基本见不到国家领导人。见的时候,也是和见农民、工人模范或者学生代表一样,走过场。领导到科学家家里慰问,也是官样文章,做亲切状。现在话叫做秀吧?这和毛主席周总理和科学家经常交谈可不一样。交谈是互相的,不是大官对小兵的关心。而且毛主席周总理可科学家的交谈多数都没有见报。现在国家领导和部长一级见个什么科学家,可都上报纸,是给老百姓看的。

    说到这里想起来,五十年代领导人合影没有以后那一套排位子的规矩,除了最高领导自然在中间以外,其他人可以随便,我有个同学在好几个最高领导旁边拍过留影,我比较不敢出头露面,一张挨边的都没有,后来有些后悔。等以后胆子大点的时候也晚了。

    对科学院的管理,老早周总理过问的多。院的建制、正副院长的任命,他都亲自过问。第一批的所长任命(叫“授命书”)也是周总理签名、国务院签署的。第一批院长副院长里面,阴错阳差,周总理直接拍板的是陈伯达(目的是平衡文科要有马列主义),不过陈的职位多、没太过问科学院。文革时陈伯达支持和煽动过科学院的造反派,他还鼓励科学院年轻人写了两篇批判爱因斯坦的“雄文”,给刘西尧(教育部长、科学院和教育部合并时的国务院科教组组长)挡住没发表。陈伯达对科学院有过两个阴错阳差的贡献:一个是前面说过的双百方针,还有一个是文革期间,他向毛主席提了“电子中心论”,全国兴起大搞半导体的群众运动,现在说来好笑,但是当时国家可是增加电子研究的钱。还激青少年搞电子的热情。不过那时笑话还是必定的。我们国家曾经全面研究电视机生产过程,花了很多钱,结果以后全部采纳进口生产线,研究白费了,后来没有作为一个教训。这个教训还不都是政治教训,因为是决定做什么技术研究,为什么做的问题。

    上一段因为陈伯达扯远了一点。还回到国家对科学院的领导吧。70年代初,周总理派武衡管了几年科学院。邓小平二次复出后,派胡耀邦、李昌到科学院。所以,从前是中央最高领导直接过问科学院,到后来,对科学院的直接领导逐渐过渡到副总理。到90年代,是李岚清分管科学院、教育部和科技部。

    科学院的领导人在国家的重要性也有变化。有两任是国务院副总理,第一任的郭沫若是政务院副总理兼科学院院长。第二任方毅,有段时间是兼科学院院长、国家科委主任(现在的科技部长),不久又升国务院副总理的。以后科学院院长在国家领导中的地位下降,基本是一般部委首长。

    老早,副院长里面不仅第一任里面的陈伯达当时政治地位高,李四光也是地质部长兼科学院副院长。75年胡耀邦做过中国科学院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现在叫副院长。还有一个一般人不熟悉的裴丽生,解放前清华毕业生(很多老革命的大学一般没毕业),先做过山西的省长,再50年代中到科学院做秘书长,到60年代做过几年副院长。他的副秘书长是杜润生,原来是中央农村工作部的秘书长,给毛主席批评以后来科学院(说他和农村工作部部长邓子恢是“小脚女人”),本来科学院要杜做党组副书记的,不巧又给毛主席知道了,不让杜做,文革后,杜润生是国务院农村政策室主任,那可是农村改革的大功臣。

    科学院也输出过许多领导。不仅胡耀邦,早先还有钱三强是科学院原子能所所长以后去二机部做副部长,钱学森是科学院力学所所长出去做国防部五院做院长,刘华清70年代中期和胡耀邦一道来科学院、做过科学院党的核心领导小组成员(以后一直做到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近年科技部两任部长朱丽兰、徐冠华分别从科学院所长和副院长职位调到国家科委先做副部长。国务委员兼计划生育委员会的彭佩云以前也在科学院工作过。教育部的陈至立部长,从前是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的。

    科学院和教育部的关系,50年代就有问题,那时是和高教部的矛盾。弄的毛主席也出来说你们不要吵了。还是文革期间科学院和教育部合并过一段时间。以后科学院和教育部还是有资源分配的矛盾。有了国家科委后,也有一定矛盾。科委到90年代完全主导科技经费,变得科学院很多人要向科技部申请经费,这不是最初50年代设计的结构。科学院和国防科工委、和其它专业部委也有一些过矛盾。

    科学院和中央领导有过几次亲戚关系。60年代,胡乔木的妻子谷羽做过科学院新技术局局长,直接参与领导卫星工程。她勤奋、能干,是个女强人。文革中整的偏瘫。她的工作职位不能说是因为胡乔木,不过因为知道她和胡乔木的关系,她要出去给科学院办事的时候,不少部委领导人会出面接待她。

    80年代周光召用了胡启立的姐姐胡启恒,做了多年副院长。胡启恒很低调,外面知道她的人不多。而且她自己的学历很高,六几年留苏得的副博士学位,在那一代是很优秀的。做副院长为人谦虚、特别清廉。联想集团老总柳传志以前在科学院时也是她手下分管的,她也从来没有从联想的好处。她的副院长一直做到胡启立下台很久以后的96年,就是因为她弟弟在台上时她不耀武扬威,靠自己,弟弟下台也就没人对她妒忌、落井下石。

    最近一个那是科学院结的最大亲戚。江绵恒留学美国德拉舍尔大学,回国后在上海冶金所。路甬祥任院长后,在中央的人脉太弱,提江绵恒做副院长,加强了和中央的关系。通过这条渠道,路甬祥让科学院提出“知识创新计划”,直接上达总书记,由朱总理亲自批示后,李岚清副总理落实。李岚清当时不仅管教育和科技,还分管财政,也给科教一个特别机会。江绵恒上北京带了上海冶金所的施尔畏做秘书长。80年代以来,科学院秘书长也管财务,周光召时代是物理的竺玄做秘书长。比较跌破眼睛的是:2004年施尔畏升副院长。方毅下台时说过的院长一定要是科学家,副院长最多只能个别不是科学家,这个不成文的规定,在2004年被打破。因为现在副院长里面有两个行政管理人员。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 家园 这个作者对科学院不是一般的熟悉

      张劲夫的确是科学院老一辈人一直怀念的人物。

      还有一点作者没提,科学院到郭沫若手里,试图扩大行政管理权限,结果越发不伦不类,底下意见很大。总理到科学院听报告,说:郭老,你的科学院比我的国务院还复杂阿。

      遂罢。

    • 家园 【文摘】话说中国科学院(III)科学院的各期领导

      送交者: 逐个 于 May 22, 2004 08:09:04:

      回答: 话说中国科学院(I)对中国的影响可不限于科学-(II)和国家、部门领导的关系 由 逐个 于 May 22, 2004 08:06:40:

      话说中国科学院(III)科学院的各期领导

      后不觉

      正规说起来,科学院有五任领导和五个时期。分别是郭沫若(49到78

      )、方毅(79到81)、卢嘉锡(81到87)、周光召(87到99)、路甬祥(99至今)。不过,这样以院长划分时期不能反映实际。

      郭沫若没有实际领导过科学院。他作用很有限限制:他不是自然科学家,而科学院主要是自然科学,所以他专长不够、发言没有分量;政治上,他是摆设,而且科学院还不是他扮演的最大摆设(有副总理头衔)。在他名义上做院长将近30年里面,实际管科学院的有好几任,职位一般是副院长,党内职位是党组书记:最初是张稼夫,时间不长(两年多),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是张劲夫,从56年到67年,张劲夫实际领导科学院。

      49年任命的科学院第一批副院长是陈伯达、李四光(他被任命时人还没回国)、陶孟和、竺可桢、吴有训。其中陶孟和、竺可桢、吴有训都是陈毅领导的华东局推荐的,陶孟和是文科,解放后不兴文科,他在科学院没多少科技的工作(管出版、图书),开会也可以不叫他来。陈伯达、李四光都在科学院外有事忙,做事物的副院长就是竺可桢、吴有训,但是,科学院的副院长通常也没有掌大权,大权是科学院党组,党组成员行政职位可以不高,但是决策权在党组。如果党组书记愿意,可以给科学家院长副院长一些权。如果现在谁以为当时的副院长在决策圈里面,那就搞错了。实际上张劲夫的党组成员有裴丽生、杜润生、秦力生、谢鑫鹤、武衡、郁文等。

      文革张劲夫被夺权后,有几年科学院是谁领导搞不清。那时国家科委被军管了、科学院是革命委员会(革委会)。应用地球物理研究所造反标兵王锡鹏做过科学院革委会成员,不过天晓得有多大的权。1970年科学院曾经和国家科委合并(保留科学院名义),还大量把科学院的研究所下放给地方管理。71年又和教育部合并成科教组,先后由李四光、刘西尧任组长。72年左右,周总理派武衡入主科学院,名义是业务一组副组长(科学院和教育部合在一起的时候)、和科学院核心小组副组长(组长郭沫若)。75年邓小平派胡耀邦、李昌等入主科学院,名义上郭沫若是核心小组组长、胡耀邦是第一副组长、李昌是第二副组长,李昌是实际业务领导人,不过时间很短就下台。科学院核心小组成员里面有个“四人帮”的柳忠阳,他76年批判李昌,好似得意过一段,不过还不能算领导过科学院。

      文革后好像77年,方毅到科学院任党的核心小组第一副组长,78年郭沫若去世后方毅正式任命为院长。77年国家科委恢复后,方毅兼主任,所以有几年方毅同时做科学院院长和国家科委主任(分别由李昌和武衡协助),方后去国务院做副总理。方毅以后,科学家才真正领导科学院。这和方毅也有关。他留话科学院院长一定要是科学家,副院长除非个别也要是科学家,他的继任卢嘉锡是化学家。卢嘉锡的班子里只有一个留下的团派干部胡克实。

      周光召时期,全部院长、副院长都是科学家,实际权力在科学院党组,但是周光召把关系理顺了,副院长多数是党组成员(除了非党员以外),另外他也有非副院长的党组成员,纪检委书记是派驻,他自己任命的非副院长党组成员也是科学出身,只是不能算科学家。

      路甬祥时期,院长、副院长都是科学出身,开始有一个不是科学家、2004年有两个不是科学家。科学院副院长里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要平衡学科和地区,目前学科和地区都不平衡。

      科学院有影响的领导第一个要数张劲夫。从56年到67年,张劲夫主导科学院、就是全国科技也有相当的影响。如果光从他的资历来看,来科学院以前他做过地方工业部党组书记、副部长,文革后他做过财政部长和安徽省长,所以张劲夫不是党派到科学院职位最高的。他来科学院是因为以前分管科学院的副总理陈毅是他从新四军到华东局的老上级。在科学院那11年,张劲夫做的是出乎意料的好,是有口皆碑的。出乎意料是因为他没有什么科学背景,党给科学院派干部常选有大学背景的人,如果有清华背景更好。张劲夫没有这些,却不仅能胜任、而且还和科学家很合的来。现在想来,是他的个人素质特别好啊。不要说那时,就是现在,许多人领导别人的时候很怕别人看不起自己。要是张劲夫有这样心理不安,科学院就要遭殃了。张劲夫能组织科学家、发挥科学家的作用,在那时的革命干部里面是很突出的。张劲夫保护科学家起了很大的作用。

      56年民盟曾昭抡、千家驹、华罗庚、童第周、钱伟长在《光明日报》发表《对于有关我国科学体制问题的几点意见》(加上黄药眠为六教授,其实黄的文章和以上五教授是分开的两份)。反右时,这篇文章大受批判、定性是“一个反社会主义的科学纲领”。那时戴上这顶帽子可了不得。在教育系统工作的曾昭抡(曾昭抡做过高教部副部长)和钱伟长被定为右派分子。而科学院的几个人只做检查,没有被打右派,完全是张劲夫保护的结果。张劲夫亲自向毛主席建议说科学家是国宝,要求毛主席给科学院特殊政策,毛主席当时都吃惊他敢于提出,那时要是提不好、轻则立场不稳撤职、重则自己也要挨批的。其他部委和地方都不敢提,知识分子成堆、问题多的科学院还敢,那是要有相当勇气。毛主席还真对科学院的科学家网开一面。这样保护下来许多科学家。张劲夫不仅要了政策,提出保护名单,还直接保护过一些人。沈阳分院把葛庭隧内定右派了,张劲夫从内部得知后跑到沈阳去把他从名单上划掉。他还劝科学院文学所党委书记唐棣华不要和彭德怀反党集团的黄克诚(原总参谋长)离婚。

      民盟五教授的意见书中有 “外行不能领导内行” 一条,这句话在全国出了名。在科学院这当然可以被认为是针对张劲夫等党派来的人了,实际上,科学院有人明确检举批判说这是要张副院长下台。张劲夫当时上任不久,学历、资历都不高,年龄也只四十多一点,一般人很容易在那样的形势下趁机整人。我以后就看过一些学历、资历比他高的人,为没有这么严重的事而生气、整人的。张劲夫不仅不整、还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了科学院那几个对自己“含沙射影”的人。现在讲起来,那张劲夫是人格高尚。

      张劲夫组织科技项目(特别是两弹一星)也起了很大作用,绝对应该算“两弹一星”的功臣。他也是制订十二年科技规划的主要领导之一,做过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的秘书长。

      从早期开始一个对科学院和我国科技有很大影响的是科学家钱三强。可以说是科学家里面对科学院影响最大的,特别是文革前的科学家里面。这点,光从他的任职,现在一般人不会知道。科学院成立后钱三强先任计划局副局长(竺可桢任局长)和局长,近代物理所副所长(所长吴有训)、所长,正式做科学院副院长是78年到83年。但是钱三强实际影响从科学院没有成立就开始了。49年钱三强起草《建立人民科学院草案》。计划局也是他为主。54年他任科学院学术秘书处秘书长,这个职位权力很大,那时其实就是学术主导职位(副秘书长武衡、秦力生等都是党组成员,实际相当于当时真正管事的副院长)。要成立学部时,也是钱三强以郭沫若的名义邀请全国的科学家推荐学部委员。56年钱任第二机械工业部副部长,用现在的话说,他就是我国制造原子弹的首席科学家。

      钱三强的父亲钱玄同是“五四”运动的名人。钱三强留学法国学的是核物理,是约里奥•居里夫妇的博士。但是这些不够。那时也还有其他老科学家,而他在物理学家里资格算年轻的。他在清华做过吴有训的学生、在北平研究院物理研究所是严济慈的学生。但是他在科学院的作用要远远大于吴有训和严济慈。他的专业核物理对新中国很有用。钱三强成为对科学院和我国科技有重要影响的科学家还因为他和党的联系。他的法国老师约里奥•居里是法共党员,钱三强和中共旅法支部及其领导人刘宁一有密切联系、还见过在英国的邓发。钱三强54年入党那是科学家中很早的。那时入党很难,许多大科学家因为不能入党而自卑。这些是他能在新中国开始政治挂帅时代能被党信任的基础。但是如果仅仅因为和党的关系,还是不能成为中国科学的第一个帅才(钱学森当然也是帅才,不过比钱三强晚回国)。和他同时留法的数学家吴新谋在法国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基本就是数学研究所的研究员。

      钱三强思想活跃、热情高、组织能力强,而且办事公道。他是党和科学家的联络员。为筹集科学院,他求教比自己年高的叶企孙、周培源、王竹溪(杨振宁的硕士导师)等,为建近代物理所,他请浙大王淦昌、清华的彭桓武来做副所长。为搞原子弹,他请院外的朱光亚在物理所成立研究室,到二机部以后,又会挖人:科学院的学术秘书邓稼先、在上海的电镜专家李林(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女儿、生化学家邹承鲁的夫人)、能把氟化铀变成金属的金属所副所长张沛霖,都是钱三强挖去的。

      钱三强精力充沛。他兼的事多,而且重要。除了刻苦以外,钱三强会“弹钢琴”的工作方法。他的工作丰富多彩。最近有本书“往事并不如烟”,写的好。不过那里面的人物当时活动很少。如果有章怡如那样的笔才,把钱三强的工作和生活写出来,那肯定要丰富多彩许多。

      70年代初武衡和秦力主持过科学院的工作。顺便说到,科学院正式一般说自己来源是延安自然科学研究院、中央研究院、北平研究院,实际上主要就是后两者。要说延安,可能因为武衡在那里工作过。武衡以前读过清华地学系,解放后主要在科委。有一件出名的事情和他很有关。73年陈景润完成哥德巴赫猜想1加2的证明,论文写好了不敢拿出来发表。武衡知道了,不仅在科学院全院大会上表扬陈景润,还向周总理反映。在当时,这是对科学院知识分子的宝贵支持。可以说,那个时候知识分子里面有很多人已经被批、被骂的没有自尊心了,连钱学森这样的人,都狠不得自己能被接受是劳动人民的一员,有人来说哪怕一句好话都感动的不得了。75年胡耀邦在科学院纪念长征四十周年大会上鼓励青年在科学技术上做贡献,听报告的场面很感人,也是科技人员被骂久了,现在要是谁讲那样的内容,肯定没人要听。

      方毅任期是科学院的春天。

      卢嘉锡大概不能算有影响的院长。他在老一辈科学家里面算不出名的,自己也没有什么魄力和眼光。

      周光召是科学院院长里最有科学成就的,他当年在两弹做的理论对造两弹有直接贡献,那个年代搞两弹一星,真刀真枪干,没有真本事,他们(于敏、周光召一批)没有留学学位的出头不容易。比他们稍微大一点的朱光亚、邓稼先都是美国的博士。文革以后正式到科学院,卢嘉锡时期周升副院长。那时就开始显出比卢嘉锡更有领导才能。周光召时期科学院工作是比较艰难的。国家对科学院定位不明,以前为国家军事服务,到了80年代经济发展时期,科学院能做什么不清楚。而且老年科学家精力不济,中青年都奔出国。

      周光召是学者型,但是他很有领导艺术。目前我们国家的科技领导都是他当年伯乐识马、点将出山的。他的继任路甬祥没有科学院背景,是周光召一手从浙江大学提拔到科学院做副院长。现在的科技部部长徐冠华,也是周光召提成副院长、送到科技部。现在的北大校长许智宏,从上海提到北京做副院长、也是周光召的知遇之恩。周光召还提拔一个很年轻的副院长白春礼,现在是副院长里面唯一的候补中央委员。可以说周光召的人才布局是科学院院长里最成功的。

      路甬祥是工科出身,被周光召看中他的人才。如果说周光召是思想型的,那路甬祥可以说是实践型的。虽然我国经济在90年代中已经不错,没有路甬祥积极肯干,恐怕科学院不能得到那么多的支持。路甬祥也给科学院的改革带来了新气象。推出了很多改革措施。时机重要,把握时机的领导也需要眼光和魄力。科学院一些科学家对他工科的疑虑,很快因为他的才干而消除。90年代以后,科学家自信强多了,要消除他们顾虑,没有相当才能是不成的。

      虽然现在院长路甬祥给科学院干不少事,不是没有人说风凉话的。其中一个就是他任命江绵恒。不过说实话,路甬祥如果不用江,他不一定能在北京开展工作,至少不能那么快给科学院带来经费、带来那么多。当时路甬祥是周光召提拔的,没有科技界以外的联系。到其它部委,也不会有人买账。用了江对科学院、对路甬祥是否没有副作用?大概也有不能完全这么说,而且有些问题可能是始料而不及的。

      话说中国科学院(IV) 建立中国人在国内做科技的信心

      后不觉

      解放前,我国刚刚开始建立科研机构,除了地质调查、考古以外,可以说科学研究还是很少的。许多开山鼻祖型的老一辈科学家,在国外做过博士以后,回国几乎没有做过研究。数学里面,陈省身在清华的老师还在国外发表过他在中国做的论文,其他几个虽然很有名、研究也是很少。物理里面叶企孙、胡刚复、饶毓泰、吴有训算是开山鼻祖,回国后只有吴有训做过研究,到后来也是做大学行政,来科学院以前也很久没有做研究了。

      科学院建立后,把中央研究院的主要力量都保留了,而且经费增加了。有任务带动的科研特别促进了一些学科和专业。数学所,虽然没有争取到陈省身,但是得华罗庚回国主持数学所。物理的除任之恭以外主力都留下了。化学除吴宪以外都得到了。钱学森回国,当时他是唯一做过美国正教授的,又和导弹有关,更是激动人心。

      但是:我们在国内能不能做科学,有多大能力?这些问题,可以说很多人是没有底的。作为国策,现在重新看“抗美援朝”,是可以有不同意见的。但是,当时能打赢美国人,对我们的士气还是很鼓舞。共产党二十多年就能革命成功,也鼓舞当时青年们要敢有作为。有士气,并不能完全保证有作为。实际上五十年代,全国科技界的信心并没有完全树立。我个人觉得,六十年代初,才开始有信心,真正信心稳固是64年左右。

      五十年代科学院做的多的还是资源考察一类。比如对新疆、青海、甘肃进行综合科学考察啊,勘察黄河、长江流域灌区土壤,编《中国植物志》啊、《中国地震区域划分图》啊,等等。

      就是要搞两弹一星,起初也是学习苏联。科学院有过两任苏联派来的院长顾问柯夫达和拉扎连柯。中国第一座重水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都是科学院的人去苏联学习、培训,然后由苏联帮助建造的。中国的第一台计算机(104机),也是在苏联帮助下仿造苏联的。王淦昌领导的小组发现“反西格马负超子”是在苏联杜布纳联合原子核研究所。这是重要科学发现,但是有人担心要在国内就不一定能做出来。

      确立中国人在国内的信心,靠的是国内的成绩。应用物理所在58年做出了我国第一批晶体管。60年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63年划归国防部五院)成功地发射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探空火箭。那时候条件差啊。发射场没有通讯设备,传达命令靠口呼叫、手势、和吹哨子。用自行车打气筒用来加推进剂。王大珩领导的长春光机所在61年用国产红宝石做出了我国第一台激光器。62年科学院的几个天文台授时精确度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那是多么激动人心哪。以后中国人再也没有觉得自己科技不行的时候。如果有副作用的话,就是搞的有些人反过来以为没有科学规律,什么都能做。当然有这种情绪不是真的科学家,而是当时在社会蔓延的过度乐观情绪。不过到那时,中国人已经在世界上受了百年欺负,过分高兴一下,当时谁也不反对。到65年,紫金山天文台发现新彗星、58年开始的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也在65年成功,锦上添花。冯康在65年发展了有限元法,他是科学院培养的第一代科学家,当年科学院送他留苏,以后回科学院工作。他的数学成以后就连美籍华人数学家丘成桐都佩服的。丘成桐这个人很傲,得过菲尔茨奖,中国的陈景润、吴文俊都不在话下,就说陈省身、华罗庚和冯康三个。

      64年我们多数人哪里想的到,文革就马上要来了、许多科技项目要被摧毁、许多导科技的老干部和科学家要受惨无人道的迫害。谷羽被拖出去批斗那哪里象是拖人哪。最积极推动卫星的赵九章64年给周总理写信说做卫星的时候到了。可是他没有看到自己钟爱的卫星上天,就在文革中不堪迫害、含冤自杀,多惨哪。郭沫若虽然经常和毛主席和诗,文革一来也吓的不敢坐到科学院的主席台上、写信辞职。不过发信的对象错了,张劲夫自己马上就要被批倒。文革中还有的一些科研都是特殊保护下来的课题,象氢弹爆炸。可是科学院受的冲击很大。下放到湖北潜江的有许多得了血吸虫病。科大也是那时搬出北京的。

      有文革前打下的基础,才有惯性推动以后一些项目。才有机会等待科学的春天重新出现。就不说具体哪些工作吧,从64年以后,对中国人在国内做科技的疑问是没有了。

      话说中国科学院(V)科学院何处去?

      后不觉

      照说,人老了,不该多想什么前途,不过老人有的是时间思考,也不用患得患失,不用顾虑他人怎么对待自己的意见,也算发挥余热吧。

      科学院发展这么多年了,以后何处去?有两个问题可能是最重要的:科学院做什么?人才哪里来?

      科学院做什么?首要解决的是基础和应用的关系。最初,五、六十年代,科学院是围绕国家迫切军事和生产的急需。那时国家实力小,而且有事关国防的大事,科学院围绕迫切需要是理所应当,而且科学院是立了大功的。以后国防研究有好几个专门部门,核武器和导弹分别都有,卫星发射也有了大型的军民结合的公司。其它和生产有关的部门,也都逐渐分出去。很多本来就是开发性质的研究,也就慢慢不在科学院,而到生产部门去了,比如计算机所开发部分到联想公司,一些光学机械制造工艺也不在科学院。

      但是科学院从技术为主改向科学为主是漫长、有时还是痛苦的过程。早在73年,江青抓样板戏要用彩色胶片,就要求科学院新成立的感光化学研究所要研制彩色胶片。武衡就认为这样的工作不是科学院的正业,说科学院搞胶片是“名不正、言不顺”。江青很恼火武衡,把他赶下了台,武衡用的那句话是孔子的,74年“批林批孔”运动一来,正好说武衡是“孔老二的徒子徒孙”,本来四人帮的批孔也影射周总理,武衡是周总理派到科学院的,批武衡就是批孔,在科学院有双重含意。

      最早慎重提出科学院要做基础研究,还是周总理。72年这一年,周总理三番五次给部门领导、国内科学家和海外来访美籍华裔科学家提出中国要搞基础研究,而且明确指示生产部门以实际为主、可以搞理论,而科学院要以基础理论为主,也要结合实际。这个方针提出是周总理和杨振宁谈话引起的,但是仔细观察,就能体会到总理当时已经发现科学院五十年代模式到七十年代就不能沿用以前任务带研究的模式了。当时周总理就要求落实基础理论和基础科学。建高能所、接管兰州近代物理所、搞加速器等基础研究相关项目,就是那时开始。

      方毅时代也提出科学院要“侧重基础,侧重提高,为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服务”。但是,以后中央精神是科学院应该以应用研究为主。到赵紫阳时代,中央领导重视经济发展,科学院要求“把主要力量动员和组织到国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但是,国民经济不象国防需要,主战场又没有给科学院提出很多什么急切的任务,科学院就彷徨。李鹏时代,科研经费慢慢增加,朱槠基时代,知识创新计划算是特别提高了科学院的经费。到2002年,路甬祥明确把基础研究作为科学院首要任务,也要关键技术。这才重新回到周总理72年就在调整的科学院目标。

      许多人低估了学工科的路甬祥对科学院的贡献。他给科学院带来了观念更新。路甬祥大胆提出科学院着重基础研究,为“可持续发展不断做出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重大创新贡献”,是面对我国已经不需要科学院做生产部门的开发研制车间的现实,也是顺应国际潮流,提出了科学院对社会长期的贡献目标。所以路甬祥是有思想的领导,而不是简单的行动家。提出方针,能不能坚持下去?现在经济发展好的时候,外界责难做基础研究的人不多。经济总有循环波动,经济下坡的时候,外界批评科学院做基础研究就必然要增加,那时能不能坚持?能不能建立机制保证科学院不给波动所破坏?这些都是以后要解决的问题。

      人才从哪里来?科学院在外要和西方国家竞争人才,对内要和高校等竞争人才。这两个竞争就决定了科学院在世界上的地位、在中国的地位。五、六十年代,毛主席周总理开始也是很着急要科技人才。一批是国民党时期留下的。那时科技界除了少数人去台湾,多数是向往新中国,留下了。从海外也是吸引了一批很强的人。周总理让人带信到海外的就有好一些。主席、总理经常和科学家露面也是要感召科学家回国。那是招来了蛮多人。留苏的一批,到六十年代也可以用了。以后荒废了一代。80年代左右开始读大学的人,到90年代可以用的时候,许多最好的却不在国内。这是和五、六十年代很不同的。那时候,除了少数几个以外,多数最优秀的专业人才都在中国,而且那时只要对知识分子政治待遇好一点、客气一点,吸引人才成本不高、效益很大。现在才知道,那时外国对海外华裔还有歧视,很多人都是学生,在海外的前途并不稳定。现在竞争人才可是成本高,吸引留学生回国恐怕政治的影响很小,而经济的、生活的影响很大。在我们那几代,爱国是很强烈的感情,有几个人不希望自己的祖国强大起来。现在恐怕爱国口号没有什么作用,我就没有看到多少留学生谈爱国,还看到过留学生笑话“爱国”题材。

      有一个可能就是不用吸引海外人才。但是人才最好的都输送给美国,那我们国家不是永远要吃亏吗?

      吸引什么样的人才?

      数学和理论物理,现在我国的条件和美国差别不大,工资、工作的硬件都能和美国媲美。而且中国人数学、理论从小就好的多。但是目前回国的不多,也许是要争取的重点。数学的田刚、夏志宏、林芳华都回国访问合作,科学院和高校竞争他们,目前还不清楚哪边有优势。田刚做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以后,去科学院时间没有特别增加,也许和丘成桐在科学院办了晨兴中心有影响。也许必须加强和夏志宏、林芳华、还有侯一钊、舒其望等数学家联系,看能否争取他们多到科学院。科学院的冯康奖发给过侯一钊,不过他和科学院还不是很多,可以争取。目前,田刚、鄂维南都去北大多。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佘振苏,是学科交叉特别有专长的人材。他以前用数学做流体力学厉害,现在还做生物信息学。他目前在北大是湍流与复杂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如果这些人里面有一两个真的全时去北大,那北大的数学就要明显比科学院占优势。佘振苏去的可能性很大,去年评院士,他落选的唯一原因就是因为他没有全时回国。科学院在科学方面吸引人材还要加强很多才行。

      统计学也是一个要重视的学科。现在国外做统计的华裔占的地位比其它学科都重要。象哈佛的刘军一类有几个是独当一面的青年明星。我国也能提供他们很好的工资和硬件。而且我国有很多生源。我们国家大学里头数学专业毕业生最后能做纯数学家的不多,到统计和其它应用数学可以胜任。而且统计在我国也有广阔的应用。当年冯康数学的贡献,最初是因为生产应用的要求,数学不够,才使他在数学上有创造。

      地球科学的宋晓东,地学的发“自然” 和“科学” 可不容易,宋晓东都发过,他发现地球内核自转,又提出地球内核呈层状分布理论。现在伊利诺伊州大学是。科大毕业生,在我们科大兼了职。他对地震预测也懂,理论和实践可以结合,对国家有应用价值。而他做研究也要地震观测资料,中国条件对他研究也有用。应该多给他支持在科学院多做,一个是争取他或者下面一批人里面有人加盟科学院: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尹 安、密西根大学张有学、卡内基研究所费英伟、达特茅斯的冯夏红、俄勒岗州立大学陈永顺、休斯顿大学周华伟、日本爱媛大学赵大鹏。不仅在科大,还要加强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我们科学院地学有很多研究所遍布北京、武汉、南京、广州、长沙、西安、成都、长春、新疆、兰州、昆明、太原。这些年院部对地学很不重视,比如地球所历史上是科学院的强项,到现在都还没有走出低谷。地学理论现在国际上有很多进展,而对我国有很多方面重大意义。科学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才能振兴地球科学。

      五十年代到现在学科变化最大的是生命科学。以前我们那代好学生哪里会学生物。而现在留学生最多的是生物医学一块。他们在国内国外也很活跃,好比中国30年代学地质的、50年代学物理的,是一个生力军。最近北京国家生命科学研究所招聘到我国留学生唯一的美国院士王晓东来,那是特别有希望。要说,当年钱学森回国是那时留学生得到国际地位最高的,也还没做到院士。王晓东如果能做一面旗帜,对我国是大好不是小好。但是科学院怎么和他的国家研究所定位关系?不要搞成竞争,要互相促进。就是以后让他来领导科学院,也是值得的。生物的饶毅,我最早听说是因为90年代周光召对他有好评,要周光召说出来谁好,那是很不容易的。饶毅常来科学院、知道他的人也多。要我比较,饶毅的工作作风很象钱三强,自己有学术水平、和各方面的人都能处事,也敢说敢干。他写的东西好领导群众都喜欢,有时还推荐。但是如果依中国传统,写多了文章人太露了受妒,除非这种传统改变。我看饶毅文章发现他有写其他人好话的优点,这在我国传统里是不多的,一般人都不公开说人好话,要说也只说上级好话。去年冒出一个消息,北大韩启德要升人大常委副委员长需要接班人。他选的是在美国国家卫生研究所的鲁白。让他去接北大常务副校长、医学部主任。消息面不广,但是科学院知道了。这也给科学院和高校竞争带来新问题。现在科学院的领导都是全国的佼佼者,过了5年、10年,如果高校吸引到比科学院好的人,科学院优势就可能下降。后来韩启德可以继续兼任北大职位,从海外招副校长的事至少是推迟了吧。北医以前聘过部分时间去做中层领导的,比如基础医学院院长顾江、心血管研究所肖瑞萍。今年西安交大开始公开招聘副校长,在这个趋势蔓延到北京、上海以前,科学院还有时间。

      如果10年后大批的科学家到高校,科学院的基础研究优势将受疑问。组织会战,是科学院传统的优势,但是有多少课题可以组织会战?又是问题。如果中国真有本土的诺贝尔奖,要是在科学院就好,不是,那也可能重新引起对科学院定位的争论。这个争论,老早就有了,五十年代高教部就说基础研究应该给高校,而且不止一次,以后时起时落,目前是不激烈,但是不能保证以后不重新被提起来。

      回想我们那个时候,周总理说的外事无小事,接待外国人、接待美籍华裔,都是兴师动众的事,70年代还有几个所是用接待外宾为理由来装修大楼的一部分,有时经费有限,只装修半边,那可要控制外宾不能乱串,串错了,厕所都不能给他们用。后来一点建的外国专家公寓(“外专公寓”),质量之差,这几年连“内宾”都不肯住了。现在我们可以直起腰杆来,谈怎么吸引人才,而不是供养外宾,也算是个大进步吧。

      招聘到了科学家,要扬长避短。对不同风格的科学家,要能够用他们的长处,取长补短、不要求全责备。现在年轻人会说起以前老一辈,会以为他们都是圣人。其实各方面都好的人极少。他们也会争吵,争课题、争经费,争功劳。有些人很小心眼的,有些人比较自私的。本位主义严重的那时更多。不过好的领导可以发挥他们各自的优点,让他们努力为“共同的革命目标”而工作。现在当然不说革命目标了,也可以说为中国繁荣昌盛吧。那时我们的工作,现在丢开革命不革命的词汇,很多也是为中国的繁荣昌盛,可以说和现在的青年们也是有共同目标的。

      路甬祥还有三年任期结束。科学院下任领导最可能的是白春礼,学化学的。从周光召时代开始,他做副院长多年,又是两届中央候补委员。在青联就认识胡锦涛。陈竺是路甬祥提拔的年轻副院长,能力很强。不过不是党员,党组会议是列席。照反右以后的传统,不是党员不能做正部级,大学里面不能做正校长,陈竺升的可能不大。除非中央决定恢复五十年代初的状态,允许民主人士和无党派代表做一些部委正职。

      无论谁做院长,都要有领导才能。张劲夫做榜样是领导资历、学历比自己高的人,周光召的榜样是五湖四海、把全国出色的人不拘部门网罗到科学院。路甬祥能大大增加经费。以后几任院长,能做什么,能不能吸收他们的经验,能不能在某些方面比他们做的好。能不能把我们国家在外面顶尖的留学生吸引回国全时工作、聚集到科学院。这些都是以后院长要面对的问题。

      写来写去,发现写过去历史条理清楚,写将来就有点乱了。看来还是老了,沉溺于过去,未来是弱项。还是用毛主席的老话,这个世界“归根结底是你们”青年人的。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