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有人还记得70年代末的那些卡车么? -- 大道至简

共:💬13 🌺19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有人还记得70年代末的那些卡车么?

    早些天在163里面看了一个帖子,里面有蓝色的东德依发(IFA)卡车照片,忽然怀想起小时候(70年代中期到八十年代初期)在我们黑龙江边陲城市牡丹江,常常看到的曾经驰骋在道路上的那些大卡车.

    记得有种车叫"布切奇"的,"依发",南京嘎斯,解放CA10B,还有种烧柴油厢式三轮卡----在市二运公司满院子好几十台,每天早上蹲着满院子都是,车头一律向外,也蔚为壮观.那车长的很有趣,正面看就像掉了牙齿的高颧骨的老奶奶笑着的样子.走起来的时候也"咳""咳""突""突"的喘着跑(柴油机?)..

    后来就有了属于外贸系统的一批长的也像东德依发墨绿色的"日野"汽车.那时可是我见到的最长的卡车了,最深的印象就是这样的车跑起来没有东风解放那样大箱板"夸夸""梆梆"的颠簸撞击声,而且里面的革裹的内饰(其他的卡车都是铁板上装的仪表和塑料把钮)那时看起来简直是太精美了.院里的小朋友经常在邻居叔叔把车开回家吃饭时,趁机一起跳到车货箱里玩,然后趴着后面的小窗向里面羡慕的张望...后来这个城市的粮食系统就大举的进了很多驾驶室狭了些的白色长箱日野卡车.不得不佩服小日本干的真出色啊.

    有一种深绿色的车身,但是底部保险杠和车轱辘都是红色的那种长箱卡车叫什么名字?有朋友知道么?是不是就是叫"布切奇"?(布切奇 罗马尼亚布拉索夫汽车厂)

    正式亲身感受东风汽车记得是83年夏天,市里边的121兵工厂车队有个邻居伯父当车队长(因为是日本在东北的遗孤,后来举家迁日本了...很好的一个人...),开着崭新的东风车去温春镇往返,我和家父坐顺风车去干沟子(地名)探亲.那种激动的感觉现在还历历在目:一路上车子在并不算宽的国道上一路狂奔,就像武林高手一样一骑绝尘,叮叮咣咣的一路狂奔,后面扬起的灰尘很久都不会散去.把所有的车都抛在后面...记得那时的东风还是两块可调角度的风挡玻璃, 透过车窗看着风景飞速的向后移动,坐在颠簸的车厢里感受轰鸣汹涌的发动机声, 看着叔叔握着大方向盘带着白线手套的手,时不时在换挡杆上前拨后按…那感觉对于一个上小学4年级的孩子真是激动极了.......

    人还不算老,但已经开始喜欢回忆了...有没有朋友可以提供那个"布切奇"汽车的照片可以给在下缅怀啊...先谢谢啦

    • 家园 你好牡丹江老乡

      你好牡丹江老乡,132兵工厂就是北方工具厂吧,记得两伊战争时生产的炮弹,不知道卖到伊郎还是伊拉克,有一次炸膛,赔了不少钱,那时听了感觉挺可笑

      • 家园 关于北方工具厂的回忆

        老乡好.这个工厂应该是叫"121".我家里工厂很近,记得在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每天中午都会在他们用大喇叭播放革命歌曲的音乐中度过,现在回忆起来,真的很动听,记得有"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等...那声音远远的飘进我家的窗户,空旷的回响随着风儿时高时低的感觉,我现在还记忆犹新.

        我印象里这个厂一直是在生产运动步枪子弹.关于质量问题的传闻早前也有.但都是以讹传讹,无从考证.据说是在90年代前销往美国的运动步枪或者是手枪的子弹炸膛致残,按照美国的法律,赔了个天文数字...在更久前,好像是生产过五四式的手枪子弹,同院的小伙伴曾经冒险翻过缠着铁丝的高墙,到里面堆的小山一样高的子弹壳堆里偷了一些没有底火的蛋壳回来炫耀...以前据说该厂属于军工企业,在地方也是横冲直撞霸道一方.等有空再絮叨絮叨...呵呵

    • 家园 收到花啦!谢谢啊...哈哈...

      感谢”张合理”同学的阅后批复…老实说,能用”陀”来形容的物质其实并不多。要说也并不都怪在下。始因新兵不熟规矩,在首度张贴处女贴时,正是看到了发文框上有如下的行文告示:

      ”上限16000字节。非必要时,请不要自己换行 [特殊效果]”

      才特意老老实实的将所有的段落首尾合并。并以为此河自有其道,而并非在下小学语文老师误人子弟。再次为阅后花眼的河里弟兄们道歉…呵呵

      一并感谢”黄袍怪”兄弟的热忱回复。经你提起,我也想起了吉尔(ЗИГ?忘了俄语是不是这么写的了)蓝色的车厢和车头。只有前脸是白色的,侧看脸颊线条很有肌肉感.的确在当时(印象是83、84年以前)除了解放之外数量最多的卡车之一。太脱拉的印象,则是始于早期央视的电视广告。好像当时是东欧和国内合资经营的品牌。后来本市的水利系统大批引进,街上看着就多了起来。但明显吨位高于普通的载重汽车。轮毂尺寸也很壮。

      LIAZ(家乡叫雷亚兹)也是大一号的尺寸。在89年以前,一个平时疏于联系的远亲叔叔曾买来跑长途运输。此人驾驶技术也是相当了得,据说小学没念完就说什么也读不下去了,因其家父是本市汽车维修业的人称“大拿”(很多家乡人对技术高超人的敬称)。估计从小也是被汽车的轰鸣搅得无心读书。呵呵。有一次,在亲戚结婚的时候,此君开来一辆崭新的北京2020N吉普车跑前跑后跟着张罗。我就在他身侧,上车才知道,车的离合器分泵坏了,但是没有时间修理,挂着档点火,车一耸的跃出,然后脚下油门一抖,二档就换上了,车马上就平顺着上路。在人车汹涌的路面也全靠手脚配合,灵活的左窜右突。看得我目瞪口呆。嘴里还骂骂咧咧的闲人家挡路。呵呵。。。。后来到了饭店,马上叫来一众小弟,一帮穿着干净利索的小伙子马上掀盖钻底,放空管路里的空气,重新注入刹车液算是了事。在我仰慕的目光下,他说:”哎,开这样的小车跟开火柴盒差不多…”其年,其家已有一台罗马尼亚的崭新”达契亚”和菲亚特126p(家乡人称”大头鞋”)用于出租营运了.还有个家庭作坊式的小修配厂.那个年月,算是过的相当滋润了…

      • 家园 送花,想起了太拖拉。

        俺们那时候施工,常用到它。

        东北冬天早上烤车启动是个大挑战。

        那个靠人力启动的大摇把,不知道打断过多少根胳膊。

        不好意思的说,敢每天早上摇车启动的家伙,评工农兵学员的时候,没人攀比,没人敢尥蹶子。

        没别的,要不,明早上摇车,就是你老弟的活儿了!

      • 家园 哈哈 花之

        老兄若能找点图来配上就更好了

    • 家园 楼主写东西不分段,老大一陀,眼都看花了
    • 家园 送花

      呵呵,现在可是很难看到这些卡车了。

      直到90年代初在我们那个小城还可以看到很多前华约国家出的卡车,除了兄台提到的以外常见的还有Tetra(太拖拉,忘了是捷克还是罗马尼亚的了),LIAZ(里亚兹,好象是匈牙利的),KAMAZ(是前苏联的吧),还有吉尔(见到的比较少),还有就是罗马尼亚的Roman,这个好像重汽仿过。

      当时还有一种比较多的车就是罗马尼亚的Aro(阿罗)吉普车,现在也是见不到了。

      二汽的东风(EQ135还是EQ140)就见得太多了,我们那里离十堰比较近,经常上学的路上看见二汽出来试车的车队,那些车都没有装后面的车厢。

      • 送花
        家园 太脱拉Tatra是捷克的,八十年早期都是进口风冷138型

        后来合资生产了815系列自卸车,就是以前常见的红色太脱拉,用的是空气冷却自然吸气的V10,6x6驱动,明摆着是照顾军用的设计,民用油耗太高,不经济,当然还是比老解放强。

        Roman国内叫罗曼,记得是罗马尼亚仿制的西德MAN十吨卡车,我们又从罗马尼亚仿制。

        记得以前国内还有好多的斯柯达卡车,咱们的黄河好像也是仿的斯柯达?记不清了,外形上比较像。

        • 家园 斯柯达卡车没见过,我只见过斯柯达轿车

          不过那是90年代中后期了。

          斯字开头的卡车我印象里倒是有不少斯太尔,曾经是陕汽的主力产品,但是似乎生产的不太用心。外方专家走了,工人们就不怎么遵守生产规程。国产红岩好像也是仿斯太尔的。

          黄河卡车一度有仿roman的,不过也许就是按照许可证生产或者是合资的。

        • 家园 花谢,呵呵

          俺在附近的一个小油田见过不少红色的太拖拉。

          黄河仿的是斯柯达还真是不知道,想来应该是他们的JN150和JN155。仿罗曼的我记得是JN162。呵呵。

          • 家园 放狗查到了,老黄河JN150仿的就是斯柯达

            1960年4月15日,济南汽车制造厂(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前身)通过绘测仿制前捷克斯洛伐克“斯科达”重型卡车,试制出了我国第一辆8吨重型卡车,朱德元帅欣然亲笔命名为“黄河”。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