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讲座笔记:十亿城市带来的商机 -- 高飞

共:💬64 🌺87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那个节目我也看了,你听错了,11.43元不是成本价

                《21世纪》:水价你认为提到多少才合理?

                王浩:按照国际的标准,水费支出要占到企业支出和家庭支出的2.5%-3%,中国只占到1%,这是很低的,还有提价的空间,还有承受能力。而且,水费支出要到3%,节水和治污才有机制,所谓的环境友好型社会,资源节约型社会才有基础。3%是多少钱呢?10元吧。这个价格,我觉得社会有承受能力。

                必须优先使用南水北调水

                http://www.smsl.gov.cn/ndisplay.asp?nid=1292

                补贴是普遍现象,不是说只有北京补贴了,所以单独提出来说不合适。北京水价在全国是处于高水平的,但即便如此户均开支不过二三十元每月的样子,显然淡化水的成本是社会可以承受的

                • 家园

                  我想找这个节目没找到,多谢Redbee兄了。看来是我听错了。向各位北京的朋友陪个不是

                  同意你的说法,现在的水价大多数地方是有隐性财政补贴的,不过,以前有朋友对南水北调颇有微词,听他唠叨过一些,其中就有成本代价不菲。另外,天津的朋友对栾水工程那叫一个“拥护”,呵呵。

                  作为LBX来说,当然不希望生活成本高涨,尤其是那些坐着论数字的,不顾别人死活。北方水价之高,LBX最是遭殃,直接影响生活质量。当年我看到北京朋友家里的水费,还开玩笑说他要是在南方要这么多钱就是一河马。

          • 家园 11块多的话不是比海水淡化还贵?

            我记得我们海水淡化成本是五块,以色列的还要低点.

            • 家园 这个成本我不是很清楚

              但是海水淡化需要的能源、设备折旧、维护以及把海水淡化后,还要运输的动力等等,也是不小的开支。

              另外我提的11块多里,是包含了南水北调的水的提升动力成本的,那个是老先生计算的结果,当年论证南水北调工程规模经济性时用过的。

        • 家园 水资源的问题仍然解决不了

          提高水价,或者说广义上的各种“节流”措施无法根本上抵消超级城市带来的水资源需求增加;海水淡化只适用于沿海,无法用于内陆,作为“开源”手段也不具有一般性。跨区域的调水是一种方案,但也存在各种问题。总之,城市规模受当地水资源约束很大,存在一个在保证可持续发展要求下的合适规模,并不是越大越好,也不是各个地区的城市都可以达到相同的规模。

          • 家园 首先,适用于沿海就解决很大问题

            人口最多,经济最活跃的部分解决了。比如说天津缺水,深圳缺水,大连缺水,就可以大规模的上淡化

            其次,可以长距离跨流域调水,为什么不能长距离输送淡化水呢?在我看来供水范围只受限于成本。北京离大海也就二百公里嘛,比南水北调近多了,还不必承担‘抢’外地水的‘政治恶评’

            城市大小固然受水资源限制,但现在的问题不是某些地点缺水,而是众多的流域缺水,甚至大半个中国缺水。所以这个问题也不是限制某些城市的规模就能解决的,要限制全流域人口增长和城市化提高,根本做不到。

            比如说,黄河海河流域,缺水、断流乃至常年无水并不罕见,总不能这一大片停止城市化或者迁走一亿人去江汉平原吧?

            我以为,引导城市化工业化合理发展是一方面,但不大规模的前无古人的‘开源’,中国的水问题无解

    • 家园 中国肯定要学日本的

      美国的人口压力比中国低太多了,何况有占有着世界那么多资源。中国人如果学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世界就该崩溃了。至于交通问题,也要学日本,以城市铁路交通为主。小轿车?我觉得这是世界上最坏的发明之一。

    • 家园 骂娘不是不可以,但要理直气壮

      “第二个问题或许就是做超大城市的原因了,我们政府的钱哪儿来的,从农民那里按宅基地和农田性质收回土地,然后转成商业用地性质,卖地呗”

      ——这几年来忽悠土地出让金的罪恶已经成了一种症状了。但看着好了,一面骂TG土地出让金收得太多的主,也是最多转头又在另一面大骂基础设施太差、交通太堵、福利太少的。看上去合着,有人好象真以为政府的开支只要开动印钞机就能解决了。

      学美国蓝天白云大房子,当然谁都乐意,问题是美国人口三亿出头一点,可以有效利用的国土面积比中国实际还大(他们也有阿拉斯加的冰原、有内华达的沙漠,但和中国青藏高原、塔克拉玛干沙漠之类的就小巫见大巫了,更不用说大平原、沿海地区多的地理优越性了),中国十三亿人,就算我们比较大能,翻一倍也能撑,那还准备消灭剩下哪六七亿人呢?

      嗯嗯,顺便说一句,明尼苏达蓝天白云大房子似乎美国人喜欢的也不多,纽约、洛杉矶的蓝天白云且慢说,大房子的价钱嘛……

    • 家园 你听的讲座没说错

      超级城市能更有效地利用空间和资源——空间和资源最短缺的日本,超级城市最多。

      在既定的生活水平下,最浪费空间和资源的就是农村,最节约空间和资源的就是特大城市。

      原因很简单,超级城市的高层公寓,能在同样的面积里居住更多的人口;一体化的供水/供暖/供电系统,能最有效地利用资源;大型的污染物集中处理装置,能更有效地进行循环利用,因为任何污染治理设施都有经济规模问题,如果处理的污染物数量太少,运行的代价就很高。

      • 家园 对头,美国的城市规划被誉为世界规划史上头号悲剧

        普通美国人要从乡下别墅开车几小时去上班,汽油哗哗地流淌啊,生命都耗费在路上了

      • 家园 我觉得还是要区块发展

        像北京这样摊大饼式的均匀分布是不行的。

        • 家园 我觉得这方面可以放大德国的模式

          就是分区块的功能社区组合成的城市。每个区块1.5km×1.5km都有自己的学校,购物中心,步行街,银行和中小规模的企业,这样老人小孩都可以就近解决,不需要流动。区块和市中心用通勤铁路连接。大型企业和港口还有超大型的购物中心独立成块。

          当然中国搞得话肯定要放大,比如每个区块大约3km×3km,保证所有人15分钟就可以从家走到通勤铁路站点。

      • 家园 不是越大越好,有一个界限,交通和污染就是这个界限参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