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今天听了一个会,混了两顿饭,虽然不好吃。 -- 喜欢喝冰茶

共:💬54 🌺4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讨论】今天听了一个会,混了两顿饭,虽然不好吃。

    总得来说,一个biologist(一个成功的例子),一个statistician(一个某些近于基础性的研究),一个physician(一个涉及到很多伦理问题),一个programmer(一个正在发展的数据整合),外带一个journalist(一个拿自己做例子出书骗钱),很有趣。

    看起来personal genome发展很快,价格已经接近大家可以容忍的范围,想想去年还过千,现在已经400了,明年很可能会降到1、2百,至少价格上大家可以接受。不过靠这玩意儿治疗或者药物研发,还是任重道远,但是做诊断倒是曙光已现了。

    Consumer genotyping

    * 23andMe uses a customized Illumina chip for $399

    * deCODEme uses the Illumina Human 1M for $985

    * SeqWright uses the Affymetrix Genome-Wide Human SNP Array 6.0 for $998

    * Gene Essence uses the Affymetrix Genome-Wide Human SNP Array 6.0 for $1195

    * Navigenics uses the Affymetrix Genome-Wide Human SNP Array 6.0 for $2500

    * Knome offers direct full genome sequencing for $350,000

    * The Personal Genome Project aims to recruit 100,000 volunteers and publish their genomes and medical information

    做股票的同学看看Affymetrix,Illumina,454,Abi,看看能做出个什么model?

    23andme看来不错,Google这一脚插的有远见。某些人曾经的梦想看来要实现了,“你那ipod存什么?mp3?电影?哈哈,除了那些玩意儿,俺还存自己的基因”

    不明白SNP的同学可以看看这个

    [FLASH]http://www.youtube.com/v/kp0esidDr-c[/FLASH]

    一个有趣的例子:

    This snp (and perhaps its neighbors, Rs324650) may influence intelligence and alcohol dependence

    注意看右边TT代表high IQ,HCB and JPT mean:

    * HCB - Han Chinese - 45 unrelated Han Chinese in Beijing, China, representing one of the populations stu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HapMap project

    * JPT - Japanese Tokyo - 44 unrelated Japanese in Tokyo, Japan, representing one of the populations studied in the International HapMap project

    有点儿歧视欧洲和非洲的土著哈。

    走了走了,去参加婚礼去。

    • 家园 呵呵,同行不少

      俺们所有个项目就是和23 and me合作的,不过不是俺的。大家似乎都很感兴趣,改天了解一下来讨论讨论~~

      • 家园 等候中
        • 家园 23 and me

          大概了解了一下,23 and me是一个网络平台,提供基因检测服务,主要是一些疾病相关的SNPs以及种族基因的检查(比如你的基因有一部分是来自非洲的哪个部落之类的~~)。对于疾病相关的SNPs,采用网络注册订购的方法。如果你对自己的基因感兴趣,可以在网上订购,然后,网站会收到一个收集唾液的Kit和使用说明。23 and me的合作实验室会进行DNA的提取,然后采用Illumina的基因芯片(550,000SNPs)和其自创的基因芯片(30,000SNPs)对样本进行检测。最后将检测结果反馈给个人。其实就是对某种疾病的易感性的检测,有些疾病会检测多个位点,有些疾病仅一个位点。至于是否真正发病,呵呵,这个比较复杂,大家都知道。

    • 家园 那这篇新闻说的是什么啊

      http://www.telegraph.co.uk/news/3392176/Scientists-decode-cancer-genes-for-the-first-time.html

      测一个人的基因就要上百万美金吗,难道这就是专业版和普通版的区别

    • 家园 genome level 不灵吧。。。
      • 家园 目前看来是不灵

        对于是否有必要做genome-wide,做sequencing的那帮人当然是支持的,就科研角度来说也值得做,但在实际应用上我现在还是持保留意见。毕竟多数的gene desert目前看来还是non-functional的,似乎没必要把大部分开销浪费在这些区域上。但只是抓exon和promoter也是不够的,很多重要的regulatory elements在enhancer或者microRNA上。所以现在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找到那些跟疾病有关的critical region, 而这些region可能只占genome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一旦找到这些区域,用PCR就可以把它们的DNA片段抓下来,再送去做sequencing开销就会低很多。

        当然,如果sequencing的成本真的可以降到很低很低,做whole-genome也是可以的,反正机器闲着也是闲着,还可以去掉PCR的费用和amplification带来的副效应。到那时候,真的就是每个人的U盘里装着自己的DNA数据到处晃悠。

        • 家园 现在关于基因组水平的调控序列已经出了几篇文章了

          但是是利用RNA转录酶复合体跟DNA交联,来得到序列的。

          有几个实验室已经做得很不错了。

        • 家园 【参考】ENCODE project

          你可以看看这个计划目前发表的数据。

          可以说,整个genome都是可以转录的,因此不存在什么non-coding genomic sequences。多数transcribed RNAs都不编码蛋白质,但是对表达调控的贡献是不可轻视的,所以不可以轻率的说哪段序列是non-functional的。

          另外,AFFY这些做芯片的公司不是未来最好选择,因为microarray技术已经差不多到头了,但是目前只能能够容纳的百万量级的SNP,只占到SNP总量的十分之一或更少。况且,还有通过新技术发现的天文数字量级的各种RNA需要被sequence,因此sequencing技术还是要回到舞台的中心。当然这里还有个风险,目前sequencing技术并未得到本质突破,因此要做到实现$100计划还很有难度。很难说什么时候就会有一种全新的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方法突然出现,那时目前这些生物科技公司股票就会缩水了。

          • 家园 这个问题讨论开了就很大了

            ENCODE去年在nature的那个报告我看过。谈到90%以上的genome被transcript覆盖,我认为是这样的:首先,transcription作为一个分子生物过程,本身是个随机问题。某种意义上讲,任何位置上都可能被转录,只是概率不同。早期transcriptome研究的技术灵敏度不够,找到的transcripts集中在高表达的编码基因附近;随着技术改进,越来越多的低表达的transcripts被找到。所以,大约三四年前,随着genome-wide array, PET的一些数据的出现,以及新的EST的不断积累,就有人假设整个genome都能被转录。这点被ENCODE的大量实验所证明。这里有个问题是,这些低表达的transcript有多少是functional的?目前的看法是,functional trancripts主要分几类: 1. protein-coding transcripts; 2. RNA with functional secondary structure; 3. miRNA. 根据ENCODE的分析,在non-coding region的那些transcripts,满足2和3的条件的不到10%。所以说,就目前的认识,在整个genome中functional的部分还是少数。当然如果你说整个genome都是functional的,也不是没有可能,但如果那样的话,对很多研究人员来说是很不幸的消息,因为大家都不知道如何着手。生物领域的东西很多都有争议,但不能因为有争议就不去做事了。就现在的认识,了解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还是要从一些重要的genomic feature着手,比如promoter, enhancer, insulator, miRNA,等等。

            • 家园 转录不是随机启动的,

              是有确定的序列信号的。ENCODE之前给出TSS中噪声比较大,因此看上去像是随机的,但是后来有文章已经修订了。说来说去,还是CpG罢了。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那些低表达RNA没有功能,那么为什么其中许多都是tissue/cell specific expressed的?另外,RNA的功能,过去认为主要直接参与基因表达,mRNA,rRNA,tRNA,miRNA,siRNA等等。不过现在也有guide RNA的提法,正符合了1960年代caltech的EH Davidson提出的模型。呵呵,很是巧合。同时,dsRNA还可也作为decoy来影响转录因子与DNA的结合(NRSF,Cell)。更妙的是,RNA或许会参与维持chromatin的动态结构(这个说法谁提的?我不记得了)。除此之外,很多RNP(RNA binding proteins)的功能也没有搞清楚,留下很多探索空间。

              所以,我的看法跟你有些不同,我觉得目前人类对细胞的表达控制系统的理解还差的很远。究其原因就在于“数据不够”。通过一斑是无法窥全豹的,而目前我们连一斑都说不准有没有。所以还是要放开胸怀,先接受所有能想到的可能性,再逐一验明其本质。

              • 家园 二位好像说的有些不同

                一个在于in vivo的复杂机制,一个更强调in vitro的使用,虽然最终的目的一样,但是不可否认,现在的技术,无论是sequencing还是array都是in vitro的。这种DNA/RNA样本已经不再是in vivo的东西,差多大,不同的情况不好说。而且如果研究时间序列的话,麻烦更大。in vivo的机制是基础,但是想闹明白,正如柠檬籽儿老兄所说,太多的东西参与其中,估计10年之内没戏。但从应用的角度来讲,即使是部分个人基因组测定的普及,对于诊断和治疗还是有益的。其实制药工业里面很多药物在开发的时候,相关的生物机理并非很清楚,否则也不会有利品脱、伟哥这种无心插柳的东西问世了。生物这东西,再不搞点儿实用的,估计圈儿里圈儿外的人都要疯了。

                以前接触过一种做unfolding的技术,其中一个应用就是DNA/RNA的unfolding,挺有意思的,有时间抛块儿砖头出来。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