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飘动的红丝带——带来的是忧愁、悲伤还是希望? -- 水风

共:💬69 🌺285 🌵2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 家园 我也不敢去

          虽然极其想去肯尼亚或者南非看野生动物。

          还是等艾滋病疫苗出来再说吧,汗,主要是这个病吓人,名声太难听

          我是打过乙肝疫苗的,不知道这些疫苗在身体里会不会打架

        • 家园 非洲的确有点可怕

          一个女孩子家家的,还是老老实实在北美呆着吧。

          艾滋病毒是在室温,25摄氏度,暴露在空气中,会在10分钟内失掉一半的活性。也就是所谓的半衰期。但是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活性都丧失了。据称有人因为被别人用过的针头扎伤而得上艾滋病的,而前一个人使用,是在一天以前………

          后面会提到防治事宜的。

          多谢关注。

          • 家园 用过的针头还敢再用?!

            现在都是一次性的了,就算以前正规的消毒也是很严格的,绝对的无菌。这种事都可以发生的话,没出事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针头是中空的,里面倒是可能有体液或药液残留……恶心死了,不说了。

            • 家园 这就是历史的进步啊

              那个患者是被用过的针头划伤的。而且这种事情远不止一例两例的,这才有了现在的一次性针头和锐利物品回收的严格规定。

    • 家园 从防治艾滋的角度

      中国的乙肝歧视是有一定益处的,毕竟乙肝和艾滋并有着相同的传染途径和高危人群,而乙肝歧视促使人们采取了措施防止传染,这同时也阻断了艾滋病的传染。

      • 家园 歧视是一种无知的恐慌,是愚昧的反应,不是什么适当行为

        从容应对是建立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对任何疾病,国人都应如此,

        话说回来,就算一年一次乙肝疫苗,河友里面又有几个负担不了?

      • 家园 我不赞同你的观点

        问题首先是乙肝疫苗被广泛应用的今天,乙肝歧视是绝对没有必要的自我恐慌。

        而且无论是哪一种歧视,无论是针对种族、信仰、性别,还是疾病,都是不应当的,甚至是可耻的。

        乙肝歧视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家都讳忌提起。什么事情都偷着藏着。这对于防治乙肝,同样也对于防治艾滋病,没有任何的直接益处。

        防治乙肝和防治艾滋病一样,需要的,不是社会的白眼和蔑视,而是广大群众的被教育,只有当大家都对这些病的传染机理和防治手段清楚了,对于如何自我保护明了了,才能够真正的保护自己。

        这部分,等到以后我会专门的说明的。

        • 家园 乙肝疫苗不是终身免疫的

          只是比流感疫苗有一点谱而已,连打三针,只有十五年有效期,因人而异,小半人可能到不了,最好是每五年复查一次。而且疫苗的有效率也不是百分之百,百分之九十都难说。打疫苗只用做为一种控制手段,是真对广大人群来说的,要是你正好是那个比较容易被感染的,噢噢,打什么也没用。。。所以,大家有一点这种排异的情绪也是可以理解的。像脊髓灰质炎,大家不就不怕了吗?

          像当初非典,现在来看也没必要那么慌张,搞得全国草木皆兵的。但毕竟在这种关系身家性命的时刻,很多行为都是可以理解的。

          • 家园 对付这种病毒,想靠疫苗解决问题是不可能的。

            靠的还是自身的抵抗力和平时的自我保护。在大量病原体面前就是疫苗起效也顶不住的。

            还是要靠一定程度的避免接触。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5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