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论戒贪 -- 京城马国兴

共:💬15 🌺38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 家园 【原创】论戒贪

    习拳术的人如何在拳术攻防之道的修炼、运用中体现天地自然的法则,这是一门学问。如果说一个人修炼传统拳术,不如说:“是以理、法、术、功四项基本内容不断地修炼变化自已的过程”。这就是古训:“君子求诸已”的道理,因为“万化生乎身”,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亦不例外。这样 认识拳、拳术、拳法、拳功、拳道的内容就是真实的客观存在的“实体”了,拳诀云:“化乎一者始谓之拳”,这就是常说的“中华传统拳术确有实质”的意思。拳术攻防的技术功夫上身,就是“刚柔有体”,而“以柔用刚”技术方法施之,就是修炼传统拳术的人的获得,再以“道”的顺随方法而用便知真谛。

    知道 如何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圣明的人,自然外取法于天道,内顺随自身身体内外各部分器官的情形,才能明理按法而修炼,运用“渐进顿悟”的方法,本积微见着的原则。具体的说就是“有心练功,无意求功,功自出”,尊“海不让滴水成其大,山不辞粒土成其高”的精神,戒骄戒躁,契而不舍,自然有得,功夫不负有心人的。

    • 家园 练拳如修道。谢谢前辈通宝!

      恭喜:你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善于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人

      “心志与精神共处,形体与性情谐调,静处时体现德性,行动时必通达性理,顺随身体内外自然的本性,尊守天地自然的法则”,不以自己的意志而变化,以柔用刚之技术方法之宗旨,循序渐进的修炼自己,运用时又以“顺随”为法则。

      故修炼内功时, 心意、形体、虚静得像没有做什么事情,而自身内外自然平和;修动功时,心意、形体,淡泊的像没有任何情欲,按招法随势而运,时行时止,当行则行,行达真意;当止则止,止于至善,拳拳伏膺,则自身内外各部位器官自然归于纯朴,而得拳术体用的真功夫。正所谓“神不弛于胸中,智不出于形体,怀其仁诚之心,以体 天道自然,不忿争则德足,不劳形而功成”是为上等的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法则。德足功成必是“拳道合一”。

      修炼形体功夫,自持柔弱之心,抟气至柔为法,必得“形体柔弱无骨”的功夫,即老子所说:“抟气至柔,能如婴儿乎”的艺境,集至柔之内劲的刚健的劲势,形体柔弱无骨的形势,生化成“内外合一”、“以柔用刚”的拳势。与人格斗、博击、较技,顺随为法,因柔弱轻沉适度的拳势,善变而顺随对手的拳势而用之,柔弱从自己这方发出,其 中蕴含的“拳之刚势的能量”是无法估量的,这就是“柔弱胜刚强,小力破大力,要想伤人,必定借人力”的无为拳法的真谛。

    • 家园 有“贪得武事攻防运用”的人:

      有“贪得武事攻防运用”的人:

      不修文体的内功为根基,而以身体直修攻防的武用之事的功夫,采取拍打击物而又贪重为方法,不知刚柔为何,不知以柔用刚为何?到头来,至使功夫未得,身体已受暗伤,此乃习拳练武的第一大贪,是以身心健康、寿命为代价,换取“不是”的功夫,真可以说是盲目的“贪”吧!

      人 身的精华是气血,而人的精粹所在则是脏腑,气血专一于脏腑之间运行而不外泄,中气就会自然而然的充满,则贪欲自会减少。贪欲减少,自然精力旺盛,神气凝聚而内强,必然耳清目明,身轻体健而敏捷,内感通灵,这就是修炼内功中的“返观内视、存思、导引、守中、守一”等功法的意义的目的。诸法中的所谓“调息、调 体、调心、调意”的四调的方法,都是为“神回身内,真气自固”的目的。这正是拳术的基础功夫。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的内功,能做到没有外欲的诱惑,摒弃内心的贪欲,气志安静恬淡,那么脏腑就会安定,真气充实而不向外散泄,精神就能内守形骸而不散越,即传统拳术功夫中所说的“形神兼备,内外如一”。由于内功 修的“精力旺盛,神气凝聚,内感通灵,就能够明理而掌握规律,掌握了规律就能够自身均衡,能够均衡就能通达,能通达即是能够掌握自然的法则,一旦掌握了自然法则,用这种自然法则来认识拳术,调理自身内外,掌握传统拳术攻防之道就成为容易的事情了。也就是做到修炼传统拳术“直养自然先天之力,在神为非人力 也。无害者乃顺生机之自然,去其害生机者也。养气真息圆满,百慧从生,直至道通而入道境,以与道合。”

      • 家园 “贪天之功”:

        此种人拜师修炼前人所传的拳术功夫,按前贤之法而修, 确有所得,功夫相当不错。然而,时过境迁,传师先后谢世,后来将所修的功夫内容,改头换面,以自己的名义据为己有,声言为自己独有、独知独创,即是将不属于自己的功劳,归功于自己的做法,这种行为是名“贪天之功”,更有甚者,按诸前贤之法修得的功夫,经改头换面公布于世,而又攻击诸前贤的论述,阐发的功夫 艺境亦是诸前贤所阐发的艺境。究其所论,乃不明“刚柔之体,以柔用刚为法”。其论虽然繁杂,但又条理不清,是不明白修炼、建体、至用之宗旨,故其弟子后人练用不明,难出上乘功夫之人,就不足为怪了。

        然所有能将拳术功夫修炼得达到上乘艺境的人,必定是博采古今众家门派之学的有知有识的人,对于“贪天之功”这样的技俩,是可以明眼看出来的。初习拳术或功夫平常之人不易看出罢了,只为其语出惊人,顶礼膜拜之人乃无知之举。

      • 家园 贪大而失拳术之真的人:

        此种人习拳术自称为“通把”。言必名师所传,得的全是秘诀,练的全是真功,用必拳的大 法。显示的拳招乃一式半架,还通身是病,口若悬河,侃侃而谈,然其所知理法,皆道听途说而来,并非所言名师所传的练用功夫的口诀心得。但是,其为人亦谨慎,从不与人切磋较技试艺,偶与常人格斗,便被对手击打的一塌糊涂,此乃沽名钓誉之人。故此种人古时有其名,乃拳门“混混儿”。

        又有贪多而不得攻防之道的人:

        此 种人学艺是想修成拳术攻防功夫好手,起练年龄多从十多岁就开始了。经过的师父又很多,但未遇明师。固会的各门派拳种套路很多,套路的演练自认为相当见功夫,亦很熟练,然与人较斗,攻防招法运用的亦很多,然所用招法乃练架子,非用架子,是招法多而不精,故不能成为攻防功夫的好手。但能起到活动筋骨锻炼身体 的作用。贪多嚼不烂即指此。但属于“练家子”,也不枉其名。

      • 家园 贪占先机的人:

        此种人所修炼的拳术功夫艺境:身法中正安舒,动静合法, 虚实分明,刚柔相济,手法运用出入门清,步法进退道路分明,可以说是修炼传统拳术功夫的明智的人。然与人较技时却“贪占先机”,与常手较技,每获胜势,可与精通拳技的明师较技时,其每占先机之时,便是落败失势之刻。然其又百思不得其解。其实很简单,因为,有一得必有一失亦是拳术功夫的法则。拳法招式的运用 “占机得势”,确实存在“先占机势的方法和后得机势的妙用”。从俞大猷《剑经》所云“刚发他力前,,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的口诀中,可以明白地知道:先有先的好处,后有后的方法,若执一偏便得失处。拳法攻防保护自己安全,可谓之私;然运用乃天道至公为法则,“应随自然便是”,如“贪”则失 真而偏,是谓“功夫不得”。用拳贪占先机之人,每与人较技便将先机让予对手,自能得知“顺随”的妙用,即能明白“柔乘他力后,彼忙我静待,知拍任君斗”的妙用,是谓“有得”。也就能明白习拳艺境中“有一失必有一得”的道理。然可知“失者并不失”的真理。能明此理可谓习拳的圣明之人了;其功夫艺境必是上乘! 论述至此,习拳术的人于此可知“贪”乃习拳的大忌,有犯者必失。然此乃失败之失,并非“失者并不失”的失,两失虽同字,而含义所指不同。

      • 家园 “贪”形体而太过的人:

        此 种人修炼传统拳术功夫,亦知“以柔用刚”为法,但是求胜心切,故犯“贪”而表现在攻防招法“形体”局部太过,这样就会造成自身不中正,外形不六合一体,此即“形破体”之病,是谓形散。有时由于形体的劲势大而又失中,当对手闪开,击不中时,自身反而跌失,这是初期习拳阶段,师未点明,“一止为正”是用拳的基 本功夫,由于习拳用招不知拳术“用中而得中之用”之“顾定”的道理。如能及时发现而按法改正,乃功夫自得提高。如不能及时改正,时间长久即成“病拳”,恐难成中上水平的功夫艺境了。如能得明师指正,自己又决心痛改前非,是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按法而改正的。虽然说:“练拳容易,改拳难”,但自己痛心改过是不 费事的事情,凡是高水平的拳手,都有这方面的丰富的经验可学的。

      • 家园 贪用意的人”:

        此种人习拳练武处处强调“意”的作用,而唯夸大“意”的作用反不及其余了,最 后形成,意虽然练的精纯而无形体的功夫,与人较技,形体僵硬,态度特蛮横,言必托大,非我功夫莫属。实无拳术“手眼身法步,肩肘腕胯膝”的功夫艺境可言。中华传统拳术的实质乃内有“内劲”外有“形体”,内劲形体,一阴一阳,一虚一实,一动一静,一刚一柔相互为用是功夫,即“以柔用刚”的技术方法为功夫,才 能产生双方攻防较技的种种变化,由于功夫水平层次不同,故内劲和形体相互为用的艺境也不相同。如果将前人所说的以柔用刚之“化打合一”的上乘功夫,视为儿戏,认为通过“意想”便可得之,岂不成为笑话。“化打合一,一触即胜”的功夫,乃太极拳的“神明”艺境;形意拳的“化劲功夫”;少林拳的“智劲合一”的境 界,乃习拳之人经过明理按法,数年的精心励志的修炼,又反复的实践而得,是拳术艺境由熟手、好手、巧手、妙手、神手等几个不同层次,不断升华的结晶,是习拳之人所获的“大功德”。岂是只“贪”用意练方法所能得到的。况拳术中“神、意、气、劲、形、中”各有具体的练习与运用的方法,在拳艺不同水平的层次中又 有不同的艺境。中华传统拳术各门派、各拳种中都有很丰富的习练和运用的方法、准则,是非常精辟的,这乃是前人智慧的结晶,都是中华传统拳术文化的瑰宝。

        以 柔用刚“化打合一,一触即胜”岂能是只贪用意练法而能求得的,古人云:“守一法死,得一法活”的诀言已然点明,习拳练武“由浅入深,由建体到至用,由会到精,由初级到高级水平渐进而成,皆是内外双修、动静双修,岂能是以一法而能代替诸法的事情。然已达上乘艺境的功夫的人,才能明白“一法不立,法法皆真,万 法皆空”的道理,以及“有执不是,无执是真”的艺境。如此上乘艺境的功夫,要求初习拳术者即能达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而又以“贪用意练一法为法”又是绝对做不到的。如自己已修成上乘功夫艺境的人,又把自己成长的道路消毁,或隐而不说,那让更多的后来人,遵循什么道路前进。所以,应告知后来者,造乎神者, 方称为法。这些法法皆是,按法而修,依理而练,自得便是。条条道路通北京,是谁也明白的道理吧!习拳术的道路亦是这样,各门派各拳种中的人,只要明理知法就是修炼传统拳术功夫的途径,不要迷信什么,就是“无执”的法。前贤云:“内功勿间断,外功要实践”。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 家园 贪用柔的人:

        此种人多为文人习拳,因其 知拳术“柔”为本,不知道以柔用刚之法。故习拳练功处处贪柔,而不是求柔,一贪一求自有差别,故此种人对“柔”的概念,及练习与运用的本质不明白,虽心意形体至柔,然一用则是“软”,将柔理解成“软”的人很多,然能心意形体至柔,不知内气刚健,而不会运用“柔”,以软代之,内劲之功能不得发挥,此种习拳之 人极少,一旦有缘能遇明白之人指点,便可成为拳术名家好手。我于六十年代开始交友,有幸只遇到一个人,贪用柔,经指点应“以柔用刚”为法,而后醒悟,然修炼到上乘好手时,已历20年有余,到80年代末期又遇到此人,旧友相会,搭手试艺,已成神明艺境,功夫纯朴无杂,花时间虽然长久,然有大收获亦是可喜可 贺,今一并记之,以明示来人,自有益处。

      • 家园 贪用钢的人:

        此 种人习拳术将刚柔的刚与钢铁的钢混淆了,练功即求身形拳架如“钢铸”的一般,又美其名曰“形整”。因其自信,故常谓“自身功夫,他人无法战胜”。然与文练好手较技,利用其反力,击之即败,实乃不堪一击,因此种人不懂拳术中的“刚”乃内劲,形体的至柔的功夫而施出的拳势的刚发的运用,是拳势直发的名称。非自 身的“钢铸”的运用。不知拳法“柔行气,刚落点”的刚发是拳势刹那间的功夫,曲化直发分柔刚。刚柔不是自身发出的力量大小的意思,拳招的拳法柔为“长”,刚为“短”是作用时间的比较。以身形拳架如“钢铸”一般,而认为是“用钢”,又曰“形整”已离拳术功夫远矣!凡贪用“钢”的功夫的人,必错误的兼求大力训 练,必然形体内僵外硬,故又长久习之,其自身产生的弊病会更多,更过,因其不明白“松开我劲勿使屈”便是形体“刚”的运用的一种方法,乃“松劲”无质点不受力才是功夫。故此可以说“贪用钢”的人,即身形拳架如钢铸的功夫,已离传统拳术攻防之道远了!

      • 家园 “贪”用强的人:

        此种人习拳练武就 认为“肌肉发达,浑身处处强硬坚实”是功夫,故其练功方法舍去“内感通灵”基础功夫的练拳方法,多求身体各处肌肉的超常发达,如虎头肌、扇背肌、胸肌、大腿、小臂等各处肌肉突起为功夫,而在练功中为求各部位肌肉的迅速发达强壮坚实起来,必然以各种适应需要的方式,持重而频繁练功,结果肌肉练得处处突起强劲 坚实,确实好看,但也限制了自身的运动范围,已不能适用于拳术攻防招法变化的运用了。故其较技恃强用力气来弥补,孰不知,应对较技恃强用力气则产生争,争则自身产生霸气,霸则产生横,横则形体僵,形体僵则失去招法攻防变化的机势,自身失去生化攻防招法变化的机势必败无疑,其理可知。自身强硬,再用力气的 僵,哪有不败的道理。“外强中乾”即指此种修炼传统拳术的人,此种人不知“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是拳术功夫的艺境,即“内守精神,肌肉虚静,以使内感通灵”是功夫,“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是艺境。较技不能知人虚实动静的变化,就属于盲目瞎打了。贪用强,强在肌肉爆发力的修炼运用上,就属于此种盲目瞎打的 人。不知拳用无形内气的刚健为本,外形柔弱无骨是功夫。故而,强调肌肉爆发力的强壮者,血之横气也,僵死之途尔。离道远矣!

      • 家园 “贪”用招狠毒的人:

        认 为自已出手用招狠毒即能战胜对手,则平时修炼传统拳术攻防招法时,内心已着“狠毒”之象,不能体认“拳拳伏庸”的变化运用的道理,即“应随自然便是拳”的艺境,故所习拳招用法已失“分寸”。整体分析,其每招的劲势,形体必然犯有“太过”的毛病。久习之,身法虚实动静变化自然不能均衡,产生“偏而不正”病拳 姿态,因贪狠毒用招而不自知,反而自认“已得功夫”,如与他人较技已失身法招势灵活多变的功能,故其出手用拳必被对手利用而击之,虽屡遭失败而不能自悟,因“贪”迷住了心窍所致,因其习拳用招不懂“拳打分寸”的道理,应随恰到好处是功夫。前人论拳虽有用“心要狠,手要毒”的语言,乃是强调出手用招“稳、 准”真实无妄的意思,才有制胜的效果。如施招用手、施手用招而犯犹豫之病则丧失制胜良机的意思,即含刚柔之体分明,以柔用刚掌握分寸,劲势轻重而果断运用便是的道理。岂能用字面的解释之义,影响求功艺的心理呢?习拳必得真解是大道,此乃“良知”为第一。

      • 家园 “贪”运用速度快的人:

        此 种人受拳谚“诸拳法皆可破,唯快无解”的影响,承信“快”,对方无法破解,就能胜人,则练拳时必求快速的肢体运动。执此法练拳则易造成气促而生喘满,心跳过速而心浮,气不归根,胸膈不能松透,而产生气结胸中,功则喘满。再有甚者,执肢体运作快而用力,会造成膈膜肌紧张,产生横力而挤压中、上脘部位,致使胃 气不降,动即“打呃”而不能行拳用招法。因为此种人不懂拳打“快与慢”的用招法则。不知拳法用招“等”的艺境,即见隙而击是谓“等”。不晓得你动我也动之 “同动”的无过不及之拳术施招用手、施手用招的运用法则,不明白拳术攻防用招“近打远”的实质艺境为何,又怎能尊守拳术招法“轻、重、缓、急”的运用“节 奏”的法则呢?修炼传统拳术攻防之道有“慢炼功夫,快打人”的说法,是指练习拳术招法的攻防功夫“动作慢而均匀运行,才能体认拳术招法的实质,才能做到 “神为主宰,意为神使,气为催动,劲势达形,形体到位,又不失中”的“拳拳伏膺”的艺境至真。快打人有拳法出手用招快的道理,而不是单指形体肢体运作的快 速。“挨着何处,何处发”即是近打远的道理,此法自然快捷无此,是为真快,如理解成单纯的肢体运动的快速度,则是对“快打人”的法则认识的片面了。只有眼清明而灵者,审视有先之明,知其未发之招,悉其将发之意,方能出手疾如闪电,方是快之机制。

      • 家园 “贪”运用力量大的人:

        此 种人以力气充实填满自身,造成形体僵硬,不能灵活变化。填实双臂和双手,已失去拳法攻防“手为出入之门”的运用;填实双腿和双足,已自绝步法攻防“进退的道路”;再填实身体胸腹,已失去“胸中运化,腹内鼓荡”的功用,则全身已经僵死。只因未懂,内劲,形体,一阴一阳,一虚一实,一刚一柔相互谐调结合运用为 法。即王宗岳所说:“双重未悟尔”。乃指力气填实过甚。而以此法练习拳术功夫的时间又坚持长久者,必定气血淤滞,运化失调,行动变为迟缓,此皆为“贪”一招致胜而形成的弊病,已失拳法轻灵,松沉互用的功夫实质,更不懂“无形无象,全体透空”是功夫,以柔用刚的巧妙制胜是艺境的拳术的道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1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