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泰皇最贵” -- 履虎尾

共:💬49 🌺120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 家园 每次看老师说二流虎尾巴,

      就特想跑虎老师的课堂去做个不入流的小虎尾巴,夹在一堆虎尾巴里头时不时嚷嚷几声,或趁老师不注意,探个小虎爪子扯扯老师的一流虎尾巴.........

    • 家园 【原创】三皇自古说法不一

      李斯的说法是其中一种。

      其他的说法包括:

      燧人、伏羲、神农

      伏羲、女娲、神农

      伏羲、祝融、神农

      伏羲、神农、共工

      伏羲、神农、黄帝

      从这个名单看,伏羲和神农一直榜上有名,而燧人、女娲、祝融、共工、黄帝作为第三个人选。但是黄帝一般又多放在五帝之首。《史记》也采用这个说法。所以黄帝倒是不能算。

      如果作一下神话学分析,伏羲和神农一个造文字,制八卦,定礼仪,创渔业,教授畜牧烹调,制造音乐,似可作为畜牧游牧民族的代表。另一个则创始农业,始尝百草,制定医药,似可作为农业民族的代表。

      中国自古百族混居,文化的源头本是多元。这两位估计在绝大多数源头民族中都能找到原始形象。也暗合古代游牧、农业两大民族分野。到了秦汉整合各地神话时,各地类似的神祗自然被糅合归类到这两个形象之下。

      而其他几人中,祝融掌火,燧人引火,都是火神一类。共工主水,女娲治水,都是水神相关。似乎是反映了上古各地神话融合中不同地域间的不兼容部分。

      而《拾遗记》里说魏晋交接之际,有频斯国人来朝说起本国风情,说到了“三皇”---“壁上刻为三皇之像:天皇十三头,地皇十一头,人皇九头,皆龙身。”

      在司马贞为《史记》补作的《三皇本纪》中,司马贞在列举了“伏羲、女娲、神农”这三位的事迹后,又把这个故事提起,并加以补充,说到:

      “一说三皇谓天皇、地皇、人皇,为三皇。既是开闢之初,君臣之始,图纬所载,不可全弃,故兼序之。

      天地初立,有天皇氏,十二头。澹泊无所施为,而俗自化。木德王,岁起摄提。兄弟十二人,立各一万八千岁。地皇十一头,火德王,姓十一人,兴于熊耳、龙门等山,亦各万八千岁。人皇九头,乘云车,驾六羽,出谷口。兄弟九人,分长九州,各立城邑,凡一百五十世,合四万五千六百年。 

      自人皇已后,有五龙氏、燧人氏、大庭氏、柏皇氏、中央氏、卷须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浑沌氏、昊英氏、有巢氏、朱襄氏、葛天氏、阴康氏、无怀氏。斯盖三皇以来有天下者之号。

      但载籍不纪,莫知姓王年代,所都之处。而《韩诗》以为自古封太山、禅梁甫者,万有余家,仲尼观之,不能尽识。《管子》亦曰,古封太山七十二家,夷吾所识十有二焉,首有无怀氏。然则无怀之前,天皇已后,年纪悠邈,皇王何升而告?但古书亡矣,不可备论,岂得谓无帝王耶?故《春秋纬》称自开闢至于获麟,凡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岁,分为十纪,凡世七万六百年。一曰九头纪,二曰五龙纪,三曰摄提纪,四曰合雒纪,五曰连通纪,六曰序命纪,七曰修飞纪,八曰回提纪,九曰禅通纪,十曰流迄纪。盖流迄当黄帝时,制九纪之间,是以录于此,补纪之也。”

      这里,如果除去三皇的神怪特征,倒成了王朝的代名词。而“木德”、“火德”云云,无非是“五行始终说”的附会。

      而道教兴起又有所谓“前、中、后”三期三皇的说法。这已经是太晚近的说法,故而系统得多,但也已经失去原貌了。

      • 家园 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谢谢:作者意外获得【通宝】一枚

        鲜花已经成功送出。

        此次送花为【有效送花赞扬,涨乐善、声望】

    • 家园 我记得有个电视剧里东方朔就说过:

      皇帝是上天之外第二人。

    • 家园 刚查了下《史记》,你记得没错,是泰皇最贵。

      要相信自己啊,毕竟是二流虎尾嘛

      “昔者五帝地方千里,其外侯服夷服诸侯或朝或否,天子不能制。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臣等谨与博士议曰:‘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臣等昧死上尊号,王为‘泰皇’。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 家园 是不是天照大神

      姓天它也姓天啊.本来它就不是人,自认神嘛.和李大师一样?

    • 家园 虎兄是不是也琢磨着东边的小日本呢?

      [/QUOTE]天皇,决不是人的称号,只有最无知最无礼之人,才敢于以此称人,才敢于以此自称[QUOTE]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4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