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那年庐山 (二十三) 小结 (半场休息) -- 史文恭

共:💬103 🌺305 🌵1 新: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 家园 恰恰是不能用现代的标准

          举个最简单的,用钢产量来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能力,是一战之后到50年代比较通行的。当然现在就不适用了。

          如果用现代的标准,那么就应该注意到一个事实——1978年之后,特别是1992年之后,中国的消费虽然宽松,但工业发展很大一部分是来源于外资投资的,内资也一直采用赤字举债的方式筹措。

          而在50年代,中国没有外资,也不会用赤字——经历过48、49年国民党通货膨胀和金融崩溃,TG对内外债是以一种严厉批判的眼光看待的。

          • 家园 这个,你的问题接下来的会有几个分支。。

            1,总路线和中国建国后工业化的原始积累

            2,东哥和他的总路线,

            3, 东哥的经济学知识储备。

            4,中国当时计划经济体系下的经济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

            5,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如何影响当时中国的经济的。

            ........

            所以就复杂化了,俺是想老老实实写完庐山,就把那个山上的人和事儿,说得清楚一些,把一些被忽略过的细节显现出来。但要把上面的事儿说清楚,就大大超过俺的能力范围了。。

    • 家园 仅仅是试探?又是“一笔轻轻掩过”

      “这话一出,就彻底撕裂了他和东哥在感情上的最后纽带。”

      不同意,在决定公开彭信的那一刻,就是把自己的老盟友抛出去了。

      主席是下棋看5步、而且同时下几盘棋的人,他会贸然抛出对自己不利的信,仅仅只为了试探?

      别忘了,原则问题他是不让步的。实力对比他是很敏感的。

      所以,无论试探结果如何,他都会坚持到底,不惜上井冈山。

      所以说,“试探”之说又是“一笔轻轻掩过”;准确的说法是,既是试探、更是决裂与宣战!

      所以,不要抓住彭的性格弱点作文章了,不要说什么“操娘”是撕裂感情上的最后纽带了。1959年他已经被搞臭过一次,到2008年,他还要为了性格弱点再被搞臭一次?

      • 家园 史mm虽然是在剖析政治斗争,感觉还是

        过于以善意揣测太祖的帝王心术,其实只要分析太祖对付张国焘的手法就已经了然彭刚峰的结局。太祖先是挟天子以令诸侯逼张就范,迫使张忍不下去另立中央,从而失去道德制高点,再逐步化优势为胜势,并借刀杀人消减掉张的兵力,张步步受制,连反击的机会都找不到,最后让落得个落荒而逃身败名裂的下场。

        在庐山会议之前,太祖就有预谋削去彭的兵权并开始布局,这次只不过是借题发挥,表面被动但挥洒自如。

        • 家园 这也太神话太祖了吧.

          我觉得在对张的事情上太祖没那么神奇:

          密电事件,单独北上,向徐大将借钱...

          要不是碰上张浩从苏联回来带来一纸圣谕和老张在南边打了败仗,一切都很难说.

          • 家园 很有同感

            太祖和张老四可谓棋逢对手,(这是许和尚的高见)。谈不到步步受制,双方都有大手笔,不然太祖也不至于招呼都不打偷偷溜了。

            除了你说的那两件事,张的另一个大错是气昏头了,另立中央。这事一干,再长几张北大的嘴也摘不掉分裂主义的帽子,剩下的路要么是投降,要么是做军阀。党内已经没有出路了。

分页树展主题 · 全看首页 上页
/ 7
下页 末页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